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论苗族服饰的审美特征_论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论苗族服饰的审美特征_论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19-07-30 09:22:42 影响了:

  【摘要】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主要以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与日常生活行为模式传承至今。本文以苗族服饰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日常生活审美化进程中苗族服饰,厘清了苗族服饰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探究了苗族服饰体现的审心理结构。

  【关键词】苗族;服饰;审美特征

  苗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苗族文化,但是苗族的文字、语言却在前进的历史车轮中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庆幸的是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这成为我们深入了解苗族文化、苗族历史的重要文本。新中国成立之后,沈从文先生曾经撰写《中国服饰史》开创了中国服饰研究的先河,但沈先生却没有在这部著作中针对特定少数民族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就为后人的学术研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本文正是受此启发,以苗族服饰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厘清苗族服饰审美特征的初步轮廓。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进程中的苗族服饰

  纵观苗族的发展史,我们发现这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在苗族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他们一次又一次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几乎成为了“东方的犹太人”。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世界上有两个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就是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苗族和犹太族。”[1]即便是面临着生活的磨难,苗族儿女也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信念。他们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不仅征服了群山恶水,也战胜了生活中前进道路上的羁绊。在这一过程中,苗族先民们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叹为观止的苗族文化,其中就包括苗族服饰。

  由于苗族在历史的迁徙中不断分化、组合,在与当地原住民的交往中不断改变着自己,使得他们的服饰也各有不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苗族服饰有一百七十三种之多。女装式样多达一百三十多种,而贵州苗族服饰样式就有一百零几种。”[2]这些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苗族服饰上,我们不仅可以发现苗族先民最为朴素的审美观念,也能寻找到他们曾经用何种饰物在装点自己。从某种意义来说,那些在现代苗族人服饰中仅仅具有装饰性作用的事物,或许曾经具有某种实际用途、又或者是用以标记部落的标识。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意识到苗族服饰也经历了从最初的蔽体实用性功能到审美享受的历史演进过程,所不同的是苗族人对于自己将日常生活组成元素审美化并没有太多的主动意识。

  特定民族、特定文化群体的服饰往往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是历史变迁中的文化产物。这一点从回族男性同胞普遍穿戴的“礼拜帽”就可以得到解释,这是回族人用以表明自我宗教信仰的重要标示。因此,我们来考察某一民族的服饰是更多地要注重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它们往往是具有记号作用的。总而来说,“通常作为民族服饰的城乡的服装式样有着许多功能,如实用的和审美的功能,以及常与审美功能相联系的性爱的和巫术功能等。服装也作为它的穿着者年龄的标记,以及区分婚者和未婚者的标志。这种社会性功能和伦理性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服装还有节曰和职业的功能,以及表示社会地位、阶级、地域、民族、宗教等功能。”[3]

  从这一点来说,苗族服饰的装饰性特征就显得尤为突出了。以苗族妇女身上佩戴的大量银饰为例,这一习俗的形成大致是在明朝以后。此前的苗族妇女着装主要是以土锦为主,部分苗族女性甚至将银饰作为是否婚配的标示。史书中关于:“末娶者以银环饰耳,号日马郎,婚则脱之。妇人杂海肥、铜铃、栗珠,结缨络为饰。处子行歌于野以诱马郎”[4]的记载,很好地说明了银饰不仅是苗族女性用以装饰自我容貌的重要手段,也是用来展现女性婀娜身姿,借以追求异性的一种辅助性手段。而银饰能够大量被苗族同胞拥有,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苗族与中原汉民族的交往日趋紧密。

  二、苗族服饰体现的审美心理结构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苗族服饰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的:其中既有自然地理条件因素造就的特征,比如苗族服饰多以深色为主,这与苗族居住地区天然矿物材料较少有一定关系;也有历史偶然因素影响形成的特征,比如雍正朝“改土归流”政策使得苗族服饰汇总融入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元素。总体而言,苗族服饰的发展是按照本民族的历史生成,经过漫长酝酿和积淀最终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苗族服饰审美特征发展过程中文化心理因素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苗族并未形成具有完整形态的宗教模式,他们的信仰仍旧属于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原始形态。“汉语中常说的‘鬼神、神鬼’,在湘西方言区苗语中就没有这样的语言搭配,因为在苗语中根本就没有“神仙“这个词,苗语中只有‘鬼’,发音为‘滚’。苗语中‘鬼’的含义相比汉语的“鬼”来说更丰富,它包括了一切所谓“背后具有超自然力量支配的自然物。”[5]

  正是基于如此的精神信仰传统,苗族先民们并不畏惧鬼神。同时,他们也会将进入到家中的动物视为祖先灵魂回归的某种表现形式,而对其加以慎重对待。

  所有的一切都由于苗族文字的缺失无法得到全面保存,因此追溯苗族的历史只有从两个方面去寻找资料:其一是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包括民族故事、民间传说;其二是苗族的生活传统,包括生活起居方式和苗族服饰。就后者而言,将生动、自然的动植物以图像的方式加入到自己的服饰中,不仅可以起到装饰的效果,更为重要的它能够以一种抽象图案的方式去记录和反映苗族人民的精神世界。

  对于特定民族的服饰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开展民族识别工作。这不仅是以为特定民族的服饰将帮助我们区分民族的文化特征,也能够体现某个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苗族人民曾经遭受了来自汉民族儒家文化思想的歧视,将其认定为“南蛮”。无论自然条件何等恶劣,也无论遭受何种挑战,苗族先民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极强的适应性生存了下来。当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灿烂的笑容描绘未来生活的美好蓝图时,他们也在用充满民族魅力的服饰向今天的世界展现着属于自己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延贵,张山,周光大.苗族历史与文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16.

  [2]吴仕忠.中国苗族服饰图志[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3]彼得・波格达列夫,胡妙胜.作为记号的服饰一在人种学中服饰的功能和结构概念[J].戏剧艺术,1992(2):42.

  [4]杨雪.贵州松桃苗族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5]陆群.民间思想的村落:苗族巫文化的宗教透视[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17.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