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精神共鸣价值认同 [历史与今天,共鸣与认同]
 

精神共鸣价值认同 [历史与今天,共鸣与认同]

发布时间:2018-12-26 04:44:37 影响了:

  在第十一届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的广播剧评选过程中,《歌唱祖国》让无数人感动和感慨。这部广播剧再一次带领我们穿越历史,让我们感受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而对祖国的爱永远不变的情怀。
  诞生于1950年、由王莘作词作曲的《歌唱祖国》,伴随着一代代新中国人的成长,用歌声将对祖国的爱注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田。广播剧《歌唱祖国》在选择题材时,正是考虑到了这首歌的价值及影响,以及作品可能因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而产生的社会反响。题材的磅礴大气,是广播剧《歌唱祖国》先声夺人,取得良好评价的前提。
  从《歌唱祖国》这首歌的诞生、流传、到今天新的演绎,作品在貌似简单的线性历史进程中,极其复杂地建构起由这首歌为核心的符号体系。在歌声中反映了每一个中国人在不同时代对祖国的的热爱之情。这种热爱,加入了创作者、演唱者、剧中人物和普通听众的认知与认同。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中国人,从不同角度诠释对祖国的情感,使这首歌的诞生、流传成为了文化历程。这首歌的丰满的文化内涵,支撑起了《歌唱祖国》 广播剧,并成为作品的核心,也是它取得成功的关键。 当我们唱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时,不同时代的中国人都由个体感悟汇聚成为对祖国的爱!广播剧《歌唱祖国》正是在这种情感的响应中,完成了艺术性的建立。
  这部广播剧作品,不仅呈现了一首歌曲的历程,更在这个历程中展示了中国当代社会、文化风貌,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首先,这部广播剧讲述了很多好听的故事。有些故事并不是每个熟知这首歌的人都了解的。新的信息构成的生动的故事,成为这部作品展开的线索。
  歌曲的作者王莘1938年到延安鲁艺学习,师从冼星海、吕骥、向隅,多次担任《黄河大合唱》中“王老七”的角色领唱。在抗战如火如荼的背景下,1939年7月7日,陕北公学、鲁艺等四所学校组成了华北联合大学,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出席了成立大会。那天,鲁艺全体师生冒着倾盆大雨演唱了《保卫黄河》。惊天的歌声与雷电交织的怒吼,让参加演唱的王莘激动不已。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一首好歌,可以让人唱得热血沸腾、听得激情澎湃。这个抹不去的难忘经历,成为王莘创作的动机与动力,也是广播剧《歌唱祖国》的生发核心。
  但是,歌曲《歌唱祖国》的诞生过程却是明朗而轻松的。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天蓝蓝旗飘飘。国庆一周年前夕,天安门广场上的灿烂朝阳和欢歌笑语,触发了王莘的灵感。参加完国庆大典后,在回家的列车上,“情”“景”交融,他按耐不住地在烟盒纸上创作出了《歌唱祖国》。
  歌曲《歌唱祖国》的流传过程是坎坷而多彩的。一边是报社退稿,一边是学校、工厂、社区的广泛传唱。可以说“群众性”是这首歌成名的途径和根本。195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发布《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这首歌在诞生一年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流行。
  六十年的流传,这首歌是我们每个人参与、并在演唱中注入过自己情感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演唱这首歌时寻找到自己的时代记忆。广播剧《歌唱祖国》不仅讲述了歌曲诞生、流传的故事,不仅讲述了作者王莘的传奇经历,也为我们每个唱过这首歌的人提供了一次再一次通过歌声回望岁月与经历的机会。在歌声的回望中,我们想起了自己的故事。
  这部广播剧在时空的交错中,用声音逻辑建立起了作品的叙事逻辑和叙事节奏,让六十年的歌曲传唱和其中的故事,具有了广播剧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而它的结构也很巧妙。它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演唱这首歌切入,让历史与今天瞬间变为立体的两条线索,叙事也就此变得空灵起来。已经故去的王莘与现实中的林妙可对话,以及这种与当代人天上人间的对话方式,创造了在历史与现实间自由转化的叙事空间。这种时空上的跳跃与对话,让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变为了情感与心灵交流的过程。故事的线索丰满了起来,不再呈单一的线性发展。创作者、剧中人、听众,能够在这样的立体框架中同时进入一种相通的经验状态。不同的时代相通的情境,不同的心境相同的认同,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因情感共鸣而产生情感认同。时代的变化,情感的流动之间,形成了这部作品的时代性和艺术感染力。
  机缘巧合,是这部广播剧又一个成功的重要因素。听众对这首歌的熟知度,以及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背景,都为这部广播剧作品的成功提供了良好的成功基础。而奥运会上林妙可演唱《歌唱祖国》则成为这部广播剧可遇不可求的机遇,为这部作品添上了神来之笔。一件刚刚发生的、具有时效性和永久记忆价值的事情与正在创作的作品相关,可以想见创作者的欣喜。当这个社会热点成为作品的重要元素被运用的时候,不仅拉近了它与现代生活的距离,也无意中成就了这部广播剧特别的结构方式。使得历史与今天的线性承接在立体的叙事空间中变得饱满、具体和深刻。这个热点事件,让广播剧《歌唱祖国》在具有艺术性的同时显现出了现实意义。
  唱着这首歌,我们看到的是时代的变化与相同的表达;听着这部广播剧,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中国文化符号构建的历程。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