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虚籁”真是指无声吗_解释无声弦指妙
 

“虚籁”真是指无声吗_解释无声弦指妙

发布时间:2018-12-26 04:59:18 影响了:

  暑假难得清闲,笔者拿起《中国音乐教育》杂志认真翻读,看到张馨先生在2002年第9期发表的一篇论文《刘天华琵琶曲〈虚籁〉的创作思想探微》(下文简称《探微》)中对“虚籁”这一标题的解释与笔者平日所想有些出入,苦思良久,觉得刘天华先生的十首二胡独奏曲和三首琵琶曲均为现在二胡和琵琶演奏与教学中常见的经典曲目,对其乐曲标题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演奏者和欣赏者能否对乐曲的情感内涵作出恰当的诠释。为了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对乐曲标题不恰当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而影响他们对音乐的恰当诠释,笔者愿以自己对“虚籁”标题的理解认识与张馨先生共同商榷,并求教于大方,以期能对“虚籁”标题有一个真正正确、恰当、透彻的认识。
  正如张馨先生在《探微》一文中所述,琵琶独奏曲《虚籁》是刘天华先生于1929年所作。时值上海国立音乐院成立不久,中国音乐教育有起色之际,当时北京音乐界正申请教育部在北京也成立一所音乐学院。刘天华先生带着这样的一份期盼、带着对发展国乐的重重忧虑和满心希望,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创作了此曲。曲调静中带动,表达了刘天华先生对发展中国音乐教育和振兴国乐矢志不渝的信念,也表露了他对这次申请能否成功(后来这件事果然终成泡影)和对当时音乐局势的疑问与忧虑。从乐曲的情感内涵来看,似乎与乐曲标题“虚籁”没多大联系,为何乐曲要取名《虚籁》?“虚籁”又怎么理解呢?
  张馨先生在《探微》一文中是这样阐述的:“……标意性标题用概括的文字,向听众提示乐曲的内容,使听众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借标题的诱发,产生具体的与乐曲所表现的内容相似的联想。虽然刘先生没有对此曲作过说明,但从音乐上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它是一首标意的乐曲。‘虚’,是‘空虚’、‘虚无’的意思,‘籁’原是古代的一种箫,因为箫的声音是从孔穴里发出来的,又引申为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后来人们把籁泛指为声音了,‘虚籁’是指没有声音,或是空虚的声音。”从上面一段文字中,笔者以为存在这样的一个矛盾:既然是标意性标题,且能用概括的文字向听众提示乐曲的内容,那么我们应该可以从“虚籁”也就是从“没有声音,或是空虚的声音”中能大致领会到乐曲所要表现的情感内涵是什么,但笔者以为,无论是多么高水准的音乐欣赏者恐怕也难以从“没有声音,或是空虚的声音”中领会到乐曲中有着作曲家要表现的忧虑、信心和期盼的情感色彩。并且,在《探微》全文中,张馨先生自始至终也没有阐述过“虚籁”这一标题与乐曲的情感内涵有着怎样的联系。那么,“虚籁”真的就是指“没有声音,或是空虚的声音”吗?如果不是,又应该怎样解释它?它与乐曲的情感内涵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联系呢?
  
  一、如何理解“虚籁”的含义
  
  对于“籁”字的解释,新华字典上这样写道:“古代的一种箫。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张馨先生将这种解释在表述上稍作变化,使解释更为符合我们的文字表述习惯,笔者对这个解释也无异议。但笔者以为,张馨先生对“虚”字的解释恐怕有些偏颇。在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中,“虚”并不是“没有”的意思。“虚”是与“实”相对应的一对哲学范畴的概念。如:诗歌中有“重在对偶,妙在虚实”(明・谢榛《四明诗话》);绘画中有“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笪重光《画筌》);戏剧中有“出之贵实,用之贵虚”(明・王骥德《曲律》)。在西方哲学中,世界被理解为物质的、实有的,而中国哲学则认为世界是虚、实的统一。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注释及评介》)。这里的“有”即为“实”,“无”即为“虚”,任何事物均为虚实的统一。没有“实”便无以为“体”,没有“虚”便无以为“用”。西方哲学如果论及“虚”,其含义即为“虚无”,就是什么也没有。西方绘画的逼真、音乐的绵实便是其重实有的表现。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虚”是指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是与“实”相对应的存在于事物中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对立而又统一,相反相成,互为前提和条件。中国绘画、戏曲中的写意正是虚实结合,重“虚”的表现。因为有“虚”的存在,才孕育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意境。中国古典文艺作品才表现为对意境、对“大音希声”、“淡兮其无味”、崇尚自然的审美追求,几千年的传统音乐文化也正是因此而一直对恬淡的音乐、深远的意境孜孜以求。所以,虚实结合、虚实对比实际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艺创作的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笔者以为,张馨先生仅从字面上简单地将“虚”和“籁”分别解释后,再将两字的解释含义机械地拼凑在一起便构成了“虚籁”一词的解释含义,这种理解多少显得有些缺乏深度。“虚籁”既然是在中国传统文艺作品中出现的词语而不将其放入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来界定其内涵,显然是不够的。
  其实,“虚籁”一词的组合并非是刘天华先生首创,早在唐宋时期就常见于当时的诗词之中。如,唐代刘得仁的《慈恩寺塔下避暑》:
  古松凌巨塔,修竹映空廊。
  竟日闻虚籁,深山只此凉。
  宋代词人张元干的《念奴娇》:
  ……坐揖龙江,举杯相属,桂子落波心。一声猿啸,醉来虚籁千林。
  同样是张元干的《宝鼎现》:
  ……乍霁月,望松云南渡,短艇欹沙夜泊。正万里青冥,千林虚籁,从渠缯缴。
  不难看出,以上两位不同时代诗词作者的三首诗词,所用“虚籁”一词的含义基本相同。从三首诗词的创作意图来看,作者是想通过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的写意手法表现自己与大自然天人合一、心物交融的一种意境,体现出作者的一种精神境界。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大自然始终占有特殊的位置,中国人总是在大自然中体验自己的胸襟、情趣和人格,返朴归真,在大自然中寻找自己心灵的归宿和感受上的深深契合。所以,诗词中的“虚籁”一词,其“虚”字不能按字面的意思理解为“空虚”、“虚无”、“没有”的含义,如前文所说,应该把它看成一个与“实”相对应的哲学范畴的概念来理解。它没有很确定、具体的含义,只是给作品塑造深远意境的一种创作手法。既然是“虚”籁,这时的大自然就不是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狼啸虎吼、嘈杂之声不绝于耳的“实”籁之音,而应是在广漠苍穹之下的千林寥寂、万物安宁,只有清风袭面、树叶沙沙、蛙鸣点点、蝉叫声声的美妙意境。作者在诗词中寻求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生活意境。这正是笔者所理解的“虚籁”一词在中国传统文艺作品中的基本内涵。当然,尽管“虚籁”一词所涵盖的意境在中国传统文艺作品中大体相似,但在具体的不同文艺作品中,由于创作者的创作目的不同,其意境也应是“移步不换形”(梅兰芳语)的。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时局动乱的北京城里,刘天华先生是很难找到“醉来虚籁千林”的悠闲感受的。然而,刘天华先生一生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传统文艺创作追求的意境、韵味等审美趣味早已熟谙于心,对“虚籁”一词的理解也不会止于字面之意。在创作乐曲的夜晚,夜深人静、晚风拂面、蛐叫声声的夜晚景致仍然很容易使先生联想到中国传统文艺作品中“虚籁”一词所涵盖的艺术意境。他受这种夜晚景致所启示,给乐曲冠以“虚籁”这一标题,其目的正是为了追求乐曲的深远意境。这也正是笔者在此文中正要论证的琵琶曲《虚籁》的标题所涵盖的音乐内涵。其实,琵琶独奏曲《虚籁》又名《今夕》和《长夜吟》,似乎以“长夜吟”为标题与乐曲的情感内涵更为吻合。为何乐曲最终以“虚籁”为标题确定下来?这应该还是由刘天华先生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虚籁”一词的丰富内涵决定的。
  
  二、如何理解“虚籁”标题与乐曲情感内涵之间的联系
  
  既然已经界定了乐曲标题的内涵,那么我们又怎样理解它与乐曲的情感内涵之间的联系呢?这还需从民族器乐曲的标意性标题的含义来分析。其实,民族器乐曲的标意性标题可以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种类型。写实性乐曲的标题常明确提示乐曲所描绘的景物或情节,引导听众尽可能一致地去感受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如:古琴曲《流水》描绘的是流水潺潺的小溪和波涛汹涌的江河,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真挚感情。琵琶曲《十面埋伏》描绘的是楚汉战争中垓下决战的情节,反映了作者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立场态度。张馨先生在《探微》一文中所说的标意性标题实际上是属于写实这一类型的。而写意性乐曲的标题大多只用概括性文字提示一定的情绪范围或某种意境,让听众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艺术经验去感受乐曲所抒发的情感。如:华彦钧的《二泉映月》和《听松》以月映泉池和松涛阵阵的意境表现的是作者顽强和自傲的生活意志。琵琶曲《虚籁》的标题正是属于写意性这一类型的。刘天华先生以“虚籁”一词所提示的意境,表现的是作者在宁静美好的夜晚,为国乐的出路和中国音乐教育的未来而忧虑、而期盼、而信心满怀的心情。所以,“虚籁”这一标题与乐曲的情感内涵之间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它只是给演奏者和欣赏者提供一个恰当的、任想象纵横驰骋的天地,自由地诠释音乐的内容,也符合了国人喜欢对传统的文艺创作和欣赏追求其深远意境的审美需求。
  
  参考书目
  ①《中国音乐的神韵》,刘承华著,福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②《音乐表演美学》,杨易禾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③《民族器乐概论》,李民雄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李祖胜 湖南理工学院音乐系讲师,福建师大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生
  (责任编辑 金兆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