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天高浮尘去,心静纳凉天]浮尘的意思
 

[天高浮尘去,心静纳凉天]浮尘的意思

发布时间:2018-12-27 04:38:15 影响了:

  苦夏漫长,在前空调的年代里,消夏、纳凉是人们夏天最重要的生活。   自古的热闹事,什么都得摊一个人气,纳凉也不例外。   旧时光里的纳凉,是一整条街巷、一整个乡村、一整座城市的全民运动,自然又“市侩”,充满了“人味儿”,以至我们在今天回忆起这种生活,心中除了感念,总还有那么点淡淡的忧伤。
  空调制冷快,讲求效率,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但纳凉有个过程,这过程里的欢声笑语、碎嘴八卦和土气的活泼劲,是专属“纳凉”的。有次和没去过乡村的朋友聊天,说到纳凉时,他开玩笑说:纳凉?
  是不是已被收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了?
  纳凉越来越少,但我们的夏日生活,是更幸福了还是更寂寞了?
  
  赤条胳膊,竹床蒲扇,大人唠嗑不完的碎嘴儿,小子端着饭碗四处撒欢跑野,萤火虫乱舞田野,跟看照片一样,这些是提起纳凉时,脑子里条件反射式弹出来的画面,看得再仔细一些,就尽剩人情和乡土的泛影。
  纳凉都是迫不得已的,这种自然行为下滋生的百姓百态,延续几千年,汇集着蛙鸣蝉叫下人们对酷热笼罩的真诚反应。今天城市化运动高奏凯歌,经过冷气工具肆意的蚕食攻城,纳凉被归为传统一类,再谈避暑,提纳凉者少,眼看就剩“家家争唱空调词”了。随着纳凉渐渐变成一种文化,老气横秋,沧桑土意杂陈,喜爱它的老年人变得更老,年轻人却多不再愿意追随前人步伐。尽管如此,纳凉却一直在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秉着自己独特的“人味儿”魅力,与最粗犷的汗水和热气裹在一起,中意它的人,自会更加中意。
  几年前,老哥倒腾县城里的新房子,空出来一个空调,于是满心欢喜地托回村里,在老屋敲敲钻钻,装在了老爸老妈的旧房间。农村老家装空调,这算是头一遭,不过两位老人不太领情,大概是对这种制冷工具一按遥控就呼散四溢的冷风不太适应,房里睡了两晚,叫苦不迭。父亲脖子酸软,母亲则不二话,直接得了一场重感冒,于是两老还颇有点恨恨地,不图这个新鲜,很快又回归了月下晒谷场上的乘凉队伍。
  我在这样的队伍里混迹过十八年的时间。
  上小学的时候,村里的中青年还没有奔向大城市,那时的纳凉场景最热闹最鲜活。一到傍晚,炊烟四起,田地里忙活一天的大人蹬着余晖回家,等到夜色渐拢,有几家先张罗完晚饭的就提前搬着板凳,抬着竹床出来。好了,一天的纳凉就此开始。
  男人们大都光着膀子,女人换上轻衣长裙,零散地围坐一块,叹着地气凉快,闲扯家长里短,其实也不过都是说些别人背后的碎话,“张家人坏了十几年了”和“前两年的夏天可没有今年这么热”之类。而手上轻巧的蒲扇不带消停,功能也多,摇出来的凉风呼呼吹在脸上,扇面还要不停地在身上拍拍打打,有蚊子啊。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不会扎在这里,他们早就拎着碎毛巾奔着村边的那条细河去了,临走时吆喝一声,十多岁的毛孩子没一个不喜欢玩水,就都跟在后面跑得扑腾扑腾,“咕咚”一声跳进河里,会水的成了“浪里白条”,不会的在河边的浑水里练“狗趴”,各得其乐。
  不同人有不同的纳凉方式,其实纳凉也分节奏,快慢缓急,自有韵律。有时候话题的后劲足,大人们逮着点无限延伸,可以聊得久一点,有时候碰上坏天气,见雨就收。跟鼓手敲出的渐密鼓点一样,人数也总是陆陆续续地多起来,临了又陆陆续续地散回去,但时间都不会太晚,毕竟第二天还要早起忙活,所以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基本上都挟着一身的夜气露凉,满足地回去了。我们家通常都最晚,小时候我跟我哥都皮,不愿意回屋吹电扇呼哧的热风,于是就在一米来宽的老竹床上,哥俩各睡一头,老妈给罩上蚊帐,凌晨会自然凉到冷,再盖上一层薄毯。夜深时,蝉也不叫了,看着繁星渐渐隐去,睡意渐浓,就沉沉睡去。童年时就这样在大自然中睡了无数个夏夜。
  那张竹床在老家的阁楼上,搁置了快有十来年,兴许早就腐败,睡不得人了吧。可是回头想想,一张竹床,还真能见证一段纳凉历史,自古的热闹事,什么都得摊一个人气,纳凉也不例外。我读书时来到外面,很少会去重温小时候的纳凉了,但内心对传统自然而又市侩的纳凉,却心存感念,一直都觉得,那是人情味最浓的时候。
  空调制冷快,讲求效率,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但纳凉有个过程,这过程里的欢声笑语、碎嘴八卦和土气的活泼劲,是专属“纳凉”的。有次和没去过乡村的朋友聊天,说到纳凉时,他开玩笑说:纳凉?是不是已被收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了?纳凉在现代化的今天越来越少,但我们的夏日生活,是更幸福了还是更寂寞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