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推测指向牌指引的是什么地方【指挥.指向.指引】
 

推测指向牌指引的是什么地方【指挥.指向.指引】

发布时间:2019-01-25 05:11:05 影响了:

  高考是指挥棒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既如此,那如何“指挥”,“指向”何处,“指引”什么,无疑又是一个“触一发而动全身”,乃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大问题。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之时,一根指挥棒,同一个指向,同一的指引;分省命题之后,十多根指挥棒,各有各的指向,各有各的指引,手高手低,指近指远,同中见异,异中见同,也更值得研讨。
  讲求公平公正可谓高考之“核”,因为其最为直接的目的就是为高等院校选拔人才。全国一份语文试卷考数百万人,较之各地每份语文试卷各考几十万人,区域性的考查与评价显然要比大一统的考试更为公平台理。尤其是从选拔的功能及效果看,各地每年数十万考生在地区同一的平台上竞争,一匹马大家骑,公平性更易得到保障。再一方面,各省(市)基于本地多方实际情况拟定语文高考的《考试说明》也较为容易找到均衡点。所以,各地关于语文高考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说明,使考什么与怎么考已不再那么深邃,高中语文课程的教与学也相对减少了一些随意性和盲目性,对减轻教学负担、强化素质教育当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分省命题具有全国统考难以为之的局域性掌控的优势。各省(市)通过综合平衡设置语文高考试题的考点并确定语文高考试题的样式,在充分保证公平竞争更为合情合理的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方资源、彰显地方特色。分省命制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就出现了一批或形式或内容明确指向本地区的个案型试题。特别是那些充溢着地域文化元素的题目素材和题目样式,使贴近学科、贴近学情与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独到地呈现于一题之中。分省自主命题对于增强语文试题的创新元素和提升语文试卷的创意空间都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说,在语文高考分省命题走向区域化进程中所涌现出来的新创意新思路,可以为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教材改革增添更为鲜活的因子,特别是对实现高中语文课程及高中语文教材地方化,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所以说,以长远的观点看,分省命题对于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影响还有相当的潜质和推力,只是如何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良性循环还有待时日。
  强力强势的指挥效应,决定了语文高考的命题绝不只是有关语文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的指向,更多的倒是关乎语文学科教学的安排和指引。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一份高考试卷就是一道教与学必然惟命是听的指令,而且会在无声中由高三一层层地下压到教学的各个年段。基于此,一份语文高考试卷命制得如何,就绝不是试题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了,其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影响都远远地超出了语文高考原有的目的范围。如刚实行分省命题时,各地语文高考的作文多为话题作文,结果,不要说高、初中的语文作文教学了,就连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也写起了话题作文。既然语文高考试卷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就不得不全面审视语文高考分省命题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对高中语文课程设置的影响。新一轮高中语文课改中,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建构起来的新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机制,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行动方向和终极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试的辅导课。”实际情况是,各地区各学校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无一不是循着当地语文高考试题的命题指向在开设。譬如:江苏各地高中语文课程进修苏教版的《(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诗宋词选读》《现代散文选读》《实用阅读》,不到选修教科书的三分之一,再从各教科书中选用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直如此,就是为了应对江苏语文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古代诗词阅读和现代文阅读。“选”为了“考”和“考”决定“选”,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说,为考而选显然有悖开设选修课的初衷,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那份高考试卷。其实,语文高考分省自主命题不仅直接左右着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走向,而且直接影响到高中语文必修课的教学。如何让命题更为全面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新课程的要求,进而使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的课程配置及教学安排趋向合理和优化,变“伪选修”为“真选修”,就目前语文高考分省命题的情况来看,应当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其次是对语文学科知识结构的冲击。知识具有系统性,而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性的最为突出之处又是: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简单孤立的存在,内在的由此及彼、彼此关照的网状属性特征很明显。因此,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查,强调全面综合都非常重要。而具有教与学风向标作用的高考试题对此理所当然不能小觑。但在语文高考分省命制的试卷中,忽视甚至无视语文学科知识结构系统性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最为具体地表现在安排考查知识点的时候,考什么和不考什么,缺乏缜密的推论,“某一年对什么不做考查要求”或“要求什么,对什么不做要求”,提法和要求普遍比较随意。只要将自主命题的十多个省(市)语文高考知识考点的设置加以对照,就会发现或多或少存在对语文学科系统知识随意割舍的情况。譬如语文基础知识部分,有的不考错别字。有的不考标点符号。看似只是少了这么一两个考点(考题),其实这对语文教学中相关的知识建构影响很大。不考错别字就会忽略有关错别字的纠正,也就直接影响到对关联的字音字义的精准把握,无形中使“音、形、义三位一体”的字词特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生剥离。对标点符号不做考查要求,结果阅读不能充分利用标点符号来解构语段理解语气语意,写作不会借助标点符号来表情达意,只会用圆点来断句停顿。联系高中毕业生语文整体素质不高的现实加以分析,语文学科系统知识掌握的不到位与语文高考命题的冲击并非毫无关系。
  再就是对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纷扰。由于各地语文高考试卷在设置题型题量的时候,从阅读文本的选取到考查题型的选用往往与命题者的擅长及喜好有关,地方试题中就难免出现要么“专注其一而忽略其余”,要么“时有变化而延续不足”的现象。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偏食”和“挑食”的不正常状况,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考试题相关设置的影响。只注重选择题、简答题、问答题之问的配置,或增或减更多的只是题的形式的考虑。缺少对如何体现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命题探寻与设计,这对于“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练”的应试型高中语文教学,简直就是火上浇油,而无益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眼下高中毕业生读写综合能力许多时候不能应对高校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的现实都表明,分省命制的语文高考试卷显然没能凸显相关的能力要求。就拿各地语文高考试卷中比重最大的作文题来说吧,不仅地区之间有差距不平衡,同一地区也会深一脚浅一脚。与此同时,各地作文命题普遍存在的“重思想评价,轻能力考查;重道德评判,轻水平考量”的倾向,又使作文批阅标准的差异更为突出,读写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也更加飘忽不定。在把不准能力要求的情况下,高中作文教学的随意性也就有增无减,最后总是围绕着高考作文得分的方法和技巧下功夫,对如何全面提高学生写作的综合素质能力则少有研究与促进。
  尽管上述问题绝非语文高考分省命题一方之责,但作为具有指挥棒作用的命题考试,其对高中语文教、学、考的指向、指引肯定是巨大的。因此,要进一步发挥分省命题的优势,自主命题的省(市)就不能只满足于试卷本身和阅卷过程的公平性、选拔性、公正性和保密性,而应建立完善的命题保障机制。特别是语文学科的高考命题,不能只由几个人关在屋子里挖空心思的想题目拼卷子,更不能靠命题者拍脑袋想点子。应当有一支规模较大的专门研究命题思路和命题方法的队伍,主要从事语文高考与语文教学优化互动的研究,向试题的命制者提供研究的成果,以此来保证命制高考语文试卷时,体现素质要求和基于能力提高的理念完全落实并操作到位。总之,要让具有指挥棒作用的语文高考试卷,不仅在选拔人才而且在影响教学等各个方面都能起到更好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