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作文教学用什么教材好 灵活运用教材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文教学用什么教材好 灵活运用教材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7:49 影响了:

  【摘 要】在课文教学中结合作品的内容和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写作,不仅能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写作特色心领神会,而且能使学生很灵活地借鉴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技巧,这对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都有好处。
  【关键词】运用教材 作文教学 积累素材 写作技巧
  
  目前的语文教材,入选文章,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这就为在课文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根据这一情况,笔者努力促成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指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写作素材
  1.文中的名句、语句、典故等明入作文
  借用法一:根据行文的需要将课文中相关名句、语句、典故作为引子来“起兴”,以引起要说的话题或相关的主题。例如学生作文《世界因多彩而精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轻轻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显示了作者文史知识的丰富和驾驭语言的功力。
  借用法二:先简要地有选择性地叙述课文故事,后面一是用叙述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正面或反面(往往是反面)谈体会,从而与中心思想或话题相联系;二是用议论将所揭示的话题与主旨相结合,产生一种论证的气势。例如,读《失街亭》时让学生评诸葛亮,有学生评述如下:
  战火的硝烟掩盖不住你无穷的智慧,纷繁的世事磨灭不了你心中的情怀。面对司马懿的万马千军,你独守空城,气定神闲,从你的手指间流淌着的音韵像拥有万千精兵般胸有成竹,就这样,你凭借着勇气与智慧,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个战争的神话。战场上你是令人景仰的英雄,然而在我的心目中,完美的人格才是你真正的魅力所在。为守军纪,你甘愿压抑个人情感挥泪斩了马谡;为励三军,你毅然决然自呈表文,自降三级;为践行先帝的遗愿,你多年苦心经营,六出祁山。你情愿放弃怡然自乐的旷野生活,选择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道路,而这一切,仅仅只为报答当年的知遇之恩。纵然这一生,都只在为一个“忠”字,而你却至死不悔。如果说英雄的光环会让你显得高高在上,那么你心中的情怀一定会让你的光芒闪耀得更持久,因为它是那么纯朴、那么珍贵。
  这段文字围绕课本的主要事件,从作者的内心感受入手,与诸葛亮进行了心灵的直接对话,抓住了他的人格魅力及在自己心中的影响,写作情真意切,独具灵气,读来赏心悦目。
  2.课文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等暗入作文
  每逢教新学生,我都要给新生读高考的满分作文《冷香飞上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潜过了落满雪梨花的大自然,让我们乘着‘刚朵拉’到生活中寻找它的答案。”这总会让学生在惊叹的同时明白从课文中积累作文素材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课文中的人物、事物和景物等进入作文是一件令人爽心悦目的事。在《冷香飞上语文》中,作者借助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将毛泽东的诗词、惠特曼的《草叶集》、柳永的《雨霖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杜甫的诗歌以及朱自清的《威尼斯》等课文中的人、事、景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来,显得亦庄亦谐。当然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引用,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这就好比古诗使用典故一样,将原文或原诗简缩成一个词或短语,使读者一看便知是用了哪篇课文中的人、事、物,从而使文章典雅而显书卷气,雅致大度而不俗。
  3.使课文中的句子形式(语流、语势、语形等)进入作文
  清军溃败,非力不足,势不众,弊在技穷。技穷而力亏,溃败之道也。或曰:“清室苟和,怨技穷耶?”曰:“苟和者源技穷也。盖屡战败,不能侥存。故曰弊在技穷也。(《过清论》)
  这段文字无论是形式还是语言都基本上来源于《六国论》开头一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也?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而标题《过清论》亦来源于《过秦论》,从而显得新奇独到,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和深厚的文言功底。
  呜呼!以奉英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献英之财兴本国之科技,并力反帝,则吾恐英人枕之不得无忧也。悲夫!自诩老大帝国,物华天宝,乃不知老者常思既往,少者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永旧也故技穷,惟日新也故艺高。(《过清论》)
  这段文字读来感人至深,其古白话的语言形式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作者借用课文的功底特别深厚。首先小作者借用了《六国论》中“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的句子形式,从反面来谈清朝灭亡的原因。然后作者再借用《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句子形式,进一步“过清”,指出清军溃败的原因是“弊在技穷”。
  我觉得,利用讲读课向学生有意识地提供作文材料,提高了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和写作文的兴趣,读写结合,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
  二、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1.利用课文中的局部写作特色指导学生的片断写作实践
  在课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是从鉴赏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写作特色。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如处云里雾中。在学生的眼里,他们总觉得课文中的那些写作技巧是与自己的写作实际无缘的、用不上的“阳春白雪”,因此,学生对教师们津津有味地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不大感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例如《我的母亲》、《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画人记》等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就很生动。教师在讲解作品的那些写作特色时,可以密切联系学生描写人物时往往只满足于对人物的笼统抽象的叙述而不能借多种描写方法给人以具体且细微的形象这个实际,启发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描写。
  在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时,可重点体会胡适借生活中的小事来展现母亲性格特点的写作手法,指导学生写记叙类文章时要以小见大。学习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时,可带学生重点研读梁实秋对徐老师富有个性特点的外貌、动作、语言、习惯等方面的细节描写,指导学生塑造人物形象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抓住有个性特点的细节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即可,并让学生当堂练笔。而学习《画人记》则重点学习贾平凹塑造人物形象时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这样一来,一个专题学下来,学生也就掌握了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了。
  2.利用一些优秀作品全方位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譬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从艺术性上看,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接着紧紧地联系唐庄宗盛衰转化过程的实际,进行扬抑结合的对比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又通过严密的推理,逐层深化论点,最后又使观点升华:“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这篇文章,对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特别是写作读后感文章,有着非常直接的借鉴作用。作者在论证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理足气壮,而且通篇结构甚为严谨。所以,《古文观止》的编者吴楚材和吴调侯评点这篇文章说:“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次一段叙事,中后只是两扬两抑。低昂反复,感慨淋漓,直可与史迁相为颉颃。”清代文学家沈德潜则评论说:“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伶官传序》不仅在论证的内容上抑扬顿挫,而且在文字的语势上也是抑扬顿挫的。文章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具有章节变化之美。明代文学家茅坤以“此等文章,千年绝调”来赞誉《伶官传序》,这是深得其中真谛的。所以,我教学这篇文章时,常常从文章学的角度指出其文的奇妙和高超,启发学生从文章的结构、立意、语言、论证方法等多方面地向《伶官传序》学习。后来,学生在写作时,既有模仿,又有创新,学生们普遍感到对写作读后感的指导和启迪极大,受益匪浅,甚至觉得终生管用。对于优秀的中外名著,如果我们能从文章学的角度指导学生的作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教活了,学生也学活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在课文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课文教学重在“读”,作文教学重在“写”,在课文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就是努力将“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在课文教学中结合作品的内容和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写作,不仅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写作特色心领神会,而且能使学生很灵活地借鉴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技巧,这对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水平的提高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