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培养高中学生创新思维具体措施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做好高中历史教学
 

培养高中学生创新思维具体措施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做好高中历史教学

发布时间:2019-02-05 04:03:55 影响了: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革新历史课堂,创新教学方法,立足于历史新教材,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厚积薄发,为学生实现思维创新打下坚实的历史知识基础
  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是只指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出新的观点、新的见解,还包括学生以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对待学习,能够从历史知识的学习中,不拘泥于教材,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和论述,不是学生从教师和教材那里获得的,而是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上的升华和创新。所以,要想实现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创新,教师的历史知识教学必须达到一定深度,学生必须要有一定历史知识的积累,科学准确地把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全面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此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感悟。
  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只有学生热爱历史,才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才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才会对历史的认识更加深入,才能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从而学会用历史思维的方法去思考社会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历史现象,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
  历史教师要善于实施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在情境中的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的及时点拨,能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活跃,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二战历史时,对于如何看待英法联军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有的学生认为,敦科尔克大撤退是英法绥靖政策的产物,是英法联军失败的象征;而有的学生则认为,敦刻尔克大撤退保留了英法联军的有声力量,为以后的大反攻做好了准备,应该学会用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经过争论,学生终于对敦刻尔克大撤退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学会了多角度去分析问题,实现了思维的飞跃和升华。
  四、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思维习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性思维,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历史教材,正确处理正文与小字注解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教材前后章节的关系,正确处理同一时间段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历史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就教材内容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把握历史教材。
  在学习过程中,历史教师还要大胆鼓励学生质疑,对历史事件、历史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打破对课本和权威说法的迷信,教育学生敢想、多想、会想,开动脑筋,善于发现隐藏在历史背后的规律。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讨,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给了学生发言和表现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五、横向联系,独立创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每一个历史现象的出现都有它的原因,每一个历史现象的出现都会带来一定的结果。因此,历史教师要教育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运用归纳、推理、分析综合等方法,挖掘出纷繁历史现象下隐藏的历史真相,还原历史的全貌。例如,在讲中原民族和匈奴的战争中,匈奴战败后,开始向西迁移,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民族的迁移,引发了一系列的历史现象,从而将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在学习这些知识时,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可使学生真正认识历史。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用创新的眼光、思维认识历史现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而学好历史课程,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责编 张翼翔)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