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简议杨树造林技术 如何夏季造林杨树
 

简议杨树造林技术 如何夏季造林杨树

发布时间:2019-02-19 04:11:15 影响了:

  1 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选择是集约栽培成功的关键。立地质量不够标准的造林地,即使增加投入也不易改造好,不能保证高产。对造林地应进行详细的调查,查明土壤的厚度、质地、结构和肥力以及地下水位等。
  造林地应选在河流的滩地、阶地或废河道上,或采伐迹地、低产的林地和农田以及退耕还林地。杨树丰产林地应具备以下条件:地下水位约1.5~3m,土壤可溶盐含量低于0.1~0.2%。在冲积物上形成的黄潮土是较适宜的土壤类型。
  杨树是喜湿的树种,不宜种在丘陵和坡地上。河滩上的砂潮土须经深翻整地、施肥积灌溉才能满足丰产栽培的需要;褐土、潮竭土和潮棕壤的地下水位深,需要有灌溉条件才适用。土壤的有效土层应在1m以上。最佳的土壤质地为砂壤一轻砂壤,砂土机质含量最好在1~1.5%以上。我国多数杨树造林地有机质含量低于此标准,肥力较低,应该采取农林间作、追肥和掩埋落叶等措施来弥补。
  2 造林技术
  造林成活率对于杨树林的高产十分重要。由于林木速生,补植经常无效,使成林缺株,导致减产。为了高产,应选择适宜的造林方法,使一次造林的成活率达到95~100%,不再补植。我国中原和北方经常发生春旱,而且早春地温偏低,不利于杨树生根和成活,大面积造林的成活率仍不够高或不稳定。目前普遍采用单一的常规造林方法,不能适应不同条件。因此,建议根据立地、当时的旱情和土壤湿度以及苗木的水分状况,选择适宜的造林方法。杨树造林的成败,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杨树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分平衡,即干、枝、叶的水分消耗与苗根吸水保持平衡。我国北方早春的气候不利于苗木水分的收支平衡,早春大气增温快,土壤解冻和增温慢,常常造成苗木发芽放叶快,蒸腾耗水量多,而根系生长慢,吸收水分少,加上有些地区风沙大,更增加了苗木的耗水量,导致苗木失去水分平衡而枯死。正确的造林方法应对上述水分平衡有充分的估计,其技术揩施一方面应尽可能保证更快的生根和更多的根量,如通过深栽,使一部分苗干转化为根,即由消耗水分转化为吸收水分;另一方面,通过截去部分苗干及枝叶,甚至全部苗干,调控地上部分的耗水量,使苗木”开源节流“,达到苗木的水分平衡。2.1 常规造林
  种杨树一般提倡“三大一深”,即采用大株行距、大穴和大苗,并要深栽。植树穴的规格80~100cmx80~100cmx70~80cm,深栽70~80cm是为了苗木有更长的干部能转化为根,增加根量,吸收深层湿润土壤中的水分,提高抗旱力和成活率。
  2.2 插干深栽(截根苗深栽)
  沿河滩地和阶地宜推广此法。在地下水位约1.5m深的北方,可用截根的大苗深栽入地下水中。挖大穴时,可在穴底挖**,或用铁钎打孔至地下水,**截根苗。用钢钎打孔时,可先挖**,倒人少量水,打孔时可湿润孔壁,使土变软,并防止沙土下塌,减少摩擦,可以提高工效。此法的成活率高,生长量大,苗木抗旱力强。杨树截根深栽造林技术是利用杨树苗干发不定根能力强和苗木浸入地下水的基部直接吸收水分的特点,有明显的水分优势。
  2.3 平茬造林(截干苗深栽)
  在旱情严重、常规造林把握不大时,或常规造林后苗木地上部分忍耐不了干旱和风沙,开始由上而下干枯时,应采用平茬造林法,即在根系和茎下部分水部不多前及时平茬或强度截干。错过平茬时机,苗木不能保活或长不良。有的林场预见到全苗栽植后地上部分会枯干,降低成活率,因此,造林的将主干截去,挖60cm深的穴,在根颈以上30cm处截干,将苗根和苗干基部全部埋入穴中。用此法秋春两季均可造林。苗木全埋在土中能保持水分平衡,成活率高。其缺点是,苗木由零点开始生长,起点低。
  2.4 插条造林
  在缺少苗木,土壤湿度较高,气候又比较干旱的地方,可采用插条造林。插条截自1~2年生苗木,插条长50~80cm,粗30m以上。栽植深度决定于当地条件,一般以50~80cm深为好。插条上端与地面平,或高出地面3~5cm,以利于发芽。这种方法与平茬造林相似,为了躲避干旱的威胁而全埋不露。其优点是节省苗木,1株苗可截成3~4根插条,而且成活率高,留根育苗与插条造林结合,可形成完整的育苗和造林系列技术。
  2.5 造林前插条的催根处理
  北方早春从土壤解冻化透到苗木萌芽时间短,因此造林季节短,大气增温快于土壤增温,放叶往往快于生根,为此常导致水分失衡。为了加快生根,预先将插条全浸于水中3~4天,取出置于沙土上,盖上塑料布增温催根数日,待插条皮部形成生根的突起时,即可造林。缺少浸水条件的地方,可挖坑铺塑料布于坑内,再放水浸插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