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古尸研究种种|研究古尸的书籍
 

古尸研究种种|研究古尸的书籍

发布时间:2019-02-21 03:47:40 影响了:

  最惊人的例子在中国      在西方,每当解剖来自埃及的木乃伊的时候,几乎毫不例外地引起一场轰动:一群人围着古尸忙碌着,人类学家忙着进行观察和测量,医学家和病理学家忙着提取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标本。照相机、录像机和录音机记录了现场的实况,报刊刊出大量报道。然而,这些西方的科学家最羡慕的却是中国,因为按照他们的说法,“古尸保存最惊人的例子是在中国”。
  的确,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女尸,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的男尸,都是国外少有的。自西汉以来,中国历代的古尸时有出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记载:有人发掘晋代的墓葬时,掘出了“百尸纵横及衣冠皆如生人”的大量古尸。中国古尸保存的方法和完好的程度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国外的古尸,据报道,绝大部分是干尸,如埃及木乃伊和某些国家沙漠中的死亡者(中国新疆也有)。此外,据说还有几百年前埋藏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地带的类型。古尸如按保存状况来区分,则有腊尸(外形如腊制,皮肉已腐,一触即溃)、鞣尸(肌肉组织已腐,皮肤已革化)、干尸和湿尸四种。研究价值之高,首推湿尸。其最佳者,不仅外形完整,而且体内组织器官都保存完好,机体显得较丰满,甚至皮色也接近新尸。这样完好的古尸,除马王堆汉墓外,其他时代的笔者也有所见到。中国有相当数量的湿尸保存,其原因就是保存方法优越。主要措施可以概括为:深埋、密封和一定的干燥措施和芳香物质的渗透。深埋、密封可以保持恒温、恒湿,不受光线和地下生物的破坏。下葬时的干燥措施(如棺内外填放石灰、木炭、灯草等干燥剂),则有防霉、抑菌以及有利于芳香物质的渗透等作用,因而更能不霉不腐。
  
  发生在棺中的变化
  
  根据对保存状况的研究和对现代尸体的模拟实验资料推测,古尸在棺中是经历着一系列变化的,首先是外源性腐败。在一般情况下,机体死亡之后,在几年的时间内,其软组织即为腐败细菌和某些霉菌、昆虫所破坏而全部解体,仅存白骨一副。古尸在地下棺中,起初也受腐败细菌和少量带入的昆虫所解体,但由于低温、密封缺氧、芳香物质、棺液中的汞素、古尸糖元分解产生的乳酸等的作用,细菌和少量昆虫仅在下葬后的一段不太长时间内起作用,不久即告停止。
  其次是内源性的自溶。这主要指的是机体死亡、新陈代谢停止后,机体活动的能量来源断绝,细胞只有崩解而无新生,其生物高分子在溶解酶的作用下逐步降解为简单物质的过程。这些溶解酶本来存在于机体组织之中,机体死亡之后,它们失去了控制,活动增加,因而引起溶解的作用,直到它们失去活性、消失为止。在组织中,凡溶解酶较多和溶解酶容易达到的部位,自溶程度较深;反之,自溶程度较浅,这些酶作用达不到的地方保存较好。胶原纤维则由于机体内胶原酶极少以及其螺旋结构等的特点,保存最为良好。此外,在自溶环境中,如大脑蛋白,则由于被脂肪所包围、隔离而保存下来,如马王堆女尸。
  再就是脱水和水合作用。通过对尸体保存程度的研究得知,有些构造特征如整个躯体和组织、器官的收缩,横纹肌纤维直径变细,肌小节固缩(长度只及正常的1/4),胶原纤维变细以及软骨细胞固缩等等,说明尸体曾有一个逐渐脱水的过程。后来,由于地下水逐渐渗入,脱水的胶原纤维在棺液中再度吸收水分(水合),基本恢复了原来状态,而蛋白质则由于已变性不再吸水,所以肌小节一直保持固缩状态。
  
  科学研究上的价值
  
  研究古尸对古代医学、尸体防腐、古病理、人类学、考古学等的研究,都能提供极为珍贵而难得的资料。
  我们先来说说尸体防腐。看来采取密封、低温、滤光(尤其是滤掉紫外光)、芳香剂抑菌等措施来保存尸体是很有效的。
  在古病理学的研究方面,中国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料。例如,从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中出土的2140年前的男尸的肝脏中,发现有较多的血吸虫卵和肝吸虫卵,这与马王堆女尸中查出血吸虫卵相印证,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两湖地区已有了血吸虫病流行。证明中国古代医药典籍中的记载是仔细而正确的。又如马王堆女尸身患九种疾病,其中胆结石一项,不仅该女尸有,凤凰山男尸有,在明代的若干古尸解剖中也曾有发现。研究者曾得到比鸽蛋还要大的胆结石三粒,产于同一古尸的胆囊之中。在另一明代女尸中曾获得子宫肿厚的标本,坚如石球。更有趣的是,研究者曾在一古尸中获得干缩心脏上保存得极好的心脏瓣膜的标本。这些标本资料对研究相应疾病的病理和病史都是极为珍贵的。
  不言而喻,如果知道疾病长期以来是怎样发展、传播的,人们就能更有效地诊断、治疗,甚至根除它。外国科学家在公元前1100年的木乃伊上观察到天花的疤痕。更有意思的是,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是一种老年性疾病的动脉粥样化症状,却在年龄不大的木乃伊中很普遍,这就使得科学家们思路大开,从各种可能性去研究此病的病因。此外,在人类生活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古尸的研究也很有意义。对古尸组织器官中若干污染指标的测定,跟近代人体内相同指标相对照,就可以了解近代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有多么严重。
  对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者来说,古尸也是一个绝好的资料来源。保存完好的古尸,其种族特征异常鲜明,人类学者不仅能据以推知古代居民的民族,而且能结合历代古尸的资料,进而推知人类体质形态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异,这比单从骨骼上获得的资料丰富得多。同时,由于人类体质形态的变化远远慢于人类文化的变化,因此相同的体质形态往往可以帮助弄清几个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类文化共同体的族源关系。这不仅有人类学意义,而且有历史民族考古学方面的意义。
  人体活体骨骼内的氨基酸有左旋型和右旋型两种,其数量是相等的。但人死亡后,左旋型的蛋白质就缓慢而持续地转化为右旋型的,其转化量与死亡时间的长短成正比。因而只要测定二者的比例,就可算出死亡的年代,同时也就可以得知随古尸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的年代。据说此法比放射性碳测定法更精确,因而引起了文物考古工作者的重视。
  在旧社会里有着种种有关僵尸的荒谬的迷信说法,古尸的研究,有助于破除这些迷信。一般古尸中,毛发、指甲均保存良好,这是由于构成毛发、指甲的角蛋白,其分子结构有许多二硫键,在中性或酸性环境中,分子极为稳定;而毛发中又缺乏蛋白水解酶,因而不发生自溶现象的缘故。根据研究者的观察,中国古尸毛发颜色不同,是由于年龄不同的结果。年老的为黄白色,年轻的为黑色。所谓“黄毛僵尸”、“白毛僵尸”的传说,看来是由于年老的古尸引起的。至于所谓“绿毛僵尸”则纯属无稽之谈。还有的迷信传说,僵尸的指甲会生长,如何如何的长而尖锐,如何如何的可怕等等,这些无稽之谈恐怕是由于死者生前有留长指甲的不良习惯而引起的。至于古尸皮肤的颜色,大多为棕色到黑色,个别年老者或患有慢性疾病致死者,其皮肤往往是淡棕色的;而黑褐色的,是生前脂肪沉积较多的人。在开棺后,由于紫外线的作用,古尸皮肤颜色一般由棕而逐渐变为黑色。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