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白银区鼠害类型分布及其防治建议 鼠害防治实施方案
 

白银区鼠害类型分布及其防治建议 鼠害防治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9-02-24 05:16:01 影响了:

  摘要:介绍了白银区主要害鼠种类及分布特点,并根据危害程度和估计损失,结合防治经验,提出了白银区草地鼠害防治的建议。   关键词:鼠害;防治建议      草地鼠害是草原开发利用中重要的生态学问题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降雨减少等原因,白银区天然草地严重退化,加上牲畜头数大量增加,超载过牧严重,草地生态遭到破坏,同时天然草场与农田错杂分布,农作物为害鼠提供了食源,鼠类大量繁殖,造成天然草场退化、沙化。畜牧业发展受限,农业生产受损。目前的现状是年年治鼠,年年鼠害不断。其原因一方面是对鼠害的治理单纯依靠药物方法,虽暂时限制了鼠害数量,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对鼠类及其分布数量、种群特点以及危害状况不清楚,盲目地进行灭鼠,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收效不大。
  本调查在对白银区鼠类及其分布和危害状况进行走访了解、多点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鼠类的分布和主要种群数量以及不同区域鼠害分布密度,提出了对区域鼠害综合治理的建议。
  
  1自然概况
  
  白银市白银区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北边缘,黄河中上游,甘肃腹地。属典型大陆型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土地面积1 372km2,平均海拔1 946.50m。年均气温8 ℃,无霜期平均182d,年均降雨量193.70mm,集中于夏秋季,雨热同季,日照时数达3 065.72h。属微温干旱类和暖温干旱类草原。全区为黄河灌区和引大入秦灌区,水、电、光、热资源丰富。
  全区以工农业生产为主,种植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扁豆、豌豆、糜子以及瓜果类、蔬菜类。畜牧业以羊为主,有羊、牛、役用大家畜等。天然牧草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豆科牧草少。全区地形多山、沟谷,农田与草地交错分布,害鼠不但破坏草场,同时危害农作物。
  
  2调查内容和方法
  
  重点调查鼠害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危害程度。对城区和农田害鼠进行了走访了解和捕捉分类。对草地鼠害进行了重点调查,采用洞口系数调查法。即在调查选区时,采用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游动选点,每一生境类型区选3个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区,用长条法布设样地,样地宽度为6m,长250m,调查时记录样地内所有鼠洞,统计完成后,在样地内堵塞所有鼠洞,经过24 h,统计被鼠打开的洞口数,然后在有效洞口置夹捕鼠,捕尽为止,统计捕到各种鼠的总数。计算单位面积中鼠只数。洞口系数=捕获鼠总数/有效洞口数;单位面积中鼠只数=洞口系数×有效洞口数。
  3结果分析
  根据实地观测和捕获分类,白银区境内主要分布、栖息的鼠类属1个目、4个科,计10种。有蒙古黄鼠(Citellus dauricus)、中华鼢鼠(Myospalaxfontanieri)、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灰仓鼠(Cricetidae cmigratorius)、黑线仓鼠(C.barabensis)、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小家鼠(Mus musculus)、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等。 (表1)。优势类群为仓鼠和黄鼠。城区主要害种类有小家鼠、褐家鼠、灰仓鼠、黑线姬鼠、农田害主要有小家鼠、褐家鼠、黑线苍鼠、灰仓鼠、蒙古黄鼠、长爪沙鼠。草地害鼠分布广泛。
  
  对草地害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不同鼠害有其不同的生境范围,在不同区域其鼠害密度也各不相同(表2)。从表2可以看出,白银区天然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鼠害发生,随草地类型的不同而鼠害种群、数量各不相同。山地干草原、荒漠化草原及荒漠上鼠害最为多样,危害也较为严重,中华鼢鼠虽然分布面积小,但其高度的挖掘能力决定其危害程度最为严重。
  
  
  4鼠害防治建议
  
  4.1鼠类虽然对维持生态平衡有一定的作用,但鼠类高密度发生成灾则必须加以防治。我区多年来防治鼠害首选是药物毒杀,虽然效果显著,但污染了草地、水源,对人畜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也毒杀了鼠类的天敌,并且一种药物的连年使用,增强了草地鼠类的抗药性,为以后的灭治工作带来困难。因此,药物防治应尽量减少使用,只是在鼠害暴发的紧急时刻局部使用。
  4.2加强对优势种的监测,继续深入研究探讨其经济阈值和危害的临密度,掌握鼠害发生及成灾规律和危害特点,针对不同的情况,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控制灾情,减少损失。
  4.3城区和农户灭鼠,天然草地鼠害在暴发时,可尝试使用不育剂灭鼠。施放不育剂毒饵后,一方面对害鼠有较好的毒杀作用,灭鼠率相当于一般慢性杀鼠剂。另一方面残存的个体因部分胚胎流产和死亡,使种群繁殖力降低,从而起到在较长时期内有效控制害鼠种群数量增长的作用。
  4.4大力提倡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控制鼠类,健全食物链,促使鼠害草场的良性循环。鹰、蛇、隼、黄鼬等天敌种类,发挥其生物控制作用。
  4.5加大生态防治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控制害鼠密度。要做好以草定畜,防止超载过牧,并且加强退化草地改良,遏制草地退化趋势,促进草地植被恢复,鼠类才能被抑制,鼠害才能逐年减轻。
  
  参考文献
  [1] 甘肃农业大学,草原保护学第一分册(草原啮齿动物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2] 边疆晖,樊乃昌.植食性小哺乳动物与捕食风险[J].生态学杂志,1997,16(1)34-39.
  [3] 梁杰荣,萧运峰.鼢鼠和鼠兔数量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草场植物的危害.灭鼠和鼠类生物学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3:118-124.
  [4] 樊乃昌,周文杨,施银柱.青海高寒草甸重要害鼠的生态学及控制对策.张知彬、王祖望主编:农业主要害鼠的生态学及控制对策[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239-271.
  [5] 魏万红,樊乃昌,周文扬,杨生妹,景增春,曹伊凡.复合不育剂对高原鼠兔种群控制的研究[J].草地学报, 1999, 7 (1):39~4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