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媒介现象_媒介化现象探析
 

媒介现象_媒介化现象探析

发布时间:2019-02-28 03:55:51 影响了:

  摘要 通过对社会媒介化行为、家庭意义的变迁、媒介与人际传播的互动、科技与媒介化4个角度媒介化的深入描述,笔者试图阐述行为主体参与结构化的互动但服从的是互动现象本身这一问题,使媒介研究重新重视自觉在媒介影响力中的重要作用。在众多案例分析研究中发现,媒介化的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的来源于媒介但不完全受制与媒介本身;人类驯化科技的力量;媒介的发展越来越接近人际传播的形态并且媒介改变、模拟并延伸人际传播;科技对于媒介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促成功能上的进化,包括基本功能的进化和新功能的发展,媒介化最终回归于社会赋予自己的身份的自我认知。
  关键词 媒介化;驯化;人际传播;媒介进化论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4-0008-03
  报纸在17世纪出现时,人们开始担心“公众也许会对上层社会的行为和意见过于熟悉”;19世纪,戏院被视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后是广播和电影;20世纪60年代,电视成为主要的被指责的对象,为大部分青少年犯罪背负了责任[1]。而今,人们还未从网络带来的惊慌失措中走出来就必须得面对新媒介的崛起和媒介融合的生态激变。每次都要站在不可预知的背景中理解媒介的进化,因陌生而紧张。作为媒介理论的研习者,我们所紧张的并不是新媒介的神秘色彩,而恰恰是全面进入现代化生活后的媒介化生存现状。自然化、社会化、媒介化的行为为我们构建出现代化的基本生存空间,而媒介化则为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回返至自身,并将自身表示出来的出口。同一条信息,通过电视和电影传播后就会变成两条不同的信息,通过书信和邮件两个不同的媒介传播后就会产生两种传播行为,这些媒介化行为在脱离自然的社会后期待被给予诠释和凝练。笔者尝试通过对媒介化社会行为、家庭意义的变迁、媒介与人际传播的互动、科技与媒介化4个方面给媒介化做以描述,而描述本身足以说明媒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力。
  1 媒介化行为
  需要和远方的家人联络,我们可以采取网上聊天、发邮件、打电话、传真、或者从邮局快递一封信,这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和需求而自觉采取媒介化活动的简单的行为,它们和媒体有关并构成了媒体的互动,因此使用媒介是最基本的媒介化行为方式。媒介影响力取决赋予行为的最终意义,它是通过自觉的行为选择来实现的,而这正是媒介化的根本。但是值得思考的是人与媒介的互动在行为模式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得行为在发生时能够自觉形成或者产生了另外的选择,从而进入媒介化社会空间中。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暂且把和家人联系的愿望转接到已完成的媒介化行为――这封信件上,信可以被收藏也可以被阅读,收藏是媒介化相对静止状态,阅读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需要参与某种动态的传递(知识、经验、媒介本身)。人们通过阅读了解信息或者对信息解读,但是阅读行为本身却隐匿了媒介对人的影响――是什么引发的自觉媒介化行为。阅读本身作为接触媒介后的“条件反射”是对媒介使用的经验认知,这种认知来源于在媒介和社会漫长进化进化史中沉淀并最终内化为人自觉的选择。从金文石刻竹简汉帛到纸张电子书媒介承载了语言的变迁,阅读的动作也从搬动到翻阅再到点击自动播放,每种媒介都制定了其特有的适应行为,这种行为成就了人的媒介化行为方式。媒介引发了媒介行为,但是貌似我们不能完全的将其归结在媒介影响下,毕竟更难以解释是谁影响了生物进化的灵感创造了眼睛和耳朵。难道对于古老的追根溯源我们这样理解:眼睛、耳朵创造了看、读的欲望,而看、读的欲望引发了媒介的诞生和接近媒介后的特殊的行为方式。
  信最初传达的是私人空间的话语方式,然而戏剧化的是这封信有时还要面临被公开刊载的机会,略过公开的内容和初衷来理解的刊载是对“实质意义上”的信本身媒介化的过程,它通过某种渠道进入了公共视野,通过一种媒介行为走向另一种媒介行为。之前相对于实现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媒介化行为的理解方式无法转嫁到现在的状况,我们尝试分析这一更加复杂的媒介化历程:信本身已经是媒介化的输出结果,而它的再次媒介化传递赋予这一结果更多的意义,从私人语境到公共空间如果没有维护完全可能被利用、被篡改、被解构意义、甚至重新编排,这一媒介化历程充满未知,最后产生的结果会被用来满足不同人的感情的、经验的各种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媒介有机体①开始参与其中与社会激烈互动,担当着寻找需求和欲望的重任。当然,之后它不会完全停留在这里,可能会在网上被上万人分享和评论着,转身印在时尚的环保袋上成为时尚界的新宠,被改编成小说或者电影发行出版,亦或直接载入史册流芳百世。最终,媒介化行为超越了媒介本身的控制,想象的快感快速蔓延,而我们阅读的绝对不在是一封“实质意义上的”信了。
  2 媒介化的社会关系
  媒介在为拓展社会关系或个人经验的表达提供便利的同时,似乎极少改变获得社会角色的方式,但媒介似乎极大地修改了参与社会互动的行为方式,因为这些行为方式过分考虑媒介化。在此需要重提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他对我的启发不在于情境与行为的动态关系,而是阐明了一个基本问题“新的媒介环境重新塑造思想和行为方式同时也塑造新的社会关系”。很早之前,对家庭的“想象”全靠记忆和对私人话语的解读,“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②“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③家庭的感觉在媒介化的传递中再次被引起、加强,相比通过文字和情感引发的的想象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状况下媒介为我们构建的仅仅是“概念意义上的”家庭感。今天,通信科技会让家庭关系更加紧密,在实际效果上成为人们的虚拟地址和家庭感的化身。进一步讲,在固定电话为第一通讯工具时期,传播的过程是固定点对固定点的交流,通话中人们可以明确感受到对方的地理上的存在,甚至于能够立刻在脑海中绘制出了那个点的位置、空间和一些琐碎的记忆,进而在想象中认定“家”的全部内容,而此时的通话是建立在媒介构建的“真正的家”的想象里将并将它和通话人之间的情感传递完美融合。与此不同的是,手机如今成为我们的随身通讯工具,按理说人们应该沉溺在实时通话的满意和满足状态中,但遗憾的是拿起电话对方的第一句经常是“你在哪儿?”对地理位置的不确定性显著的增加了沟通时的不安全感,“我在***。”这种再次确认并不是能够完全被认可,毕竟下一秒又不知道会移动到何处。同时对“家”的想象相比固定电话变得更加虚拟、抽象化,或许我们在家庭角色的互动中能够找到一些碎片,例如,手机方便家庭成员能够即时处理家务,监控孩子,每当链接成功的那一刻“家庭”开始形成,这种想象伴随着每次的通话少瞬即逝,但是每天密集的家庭电话沟通(如交代事项,指挥做某事等)却重新编织了一个关于家庭的大网,布满在时间意义上的空间里随时随地无时不刻的等待着链接的形成,可见这种媒介化的家庭关系已经完全不同与以往任何家庭存在形式。更加有意思的是网络、新媒体技术下的家庭互动却又以视频技术证明了“真正的家”的即时存在。进一步说,这种“真正的家”根本不存在想象的空间,而且随时可以去呈现。换而言之,媒介为我们最终除去了想象的空间。但是前提是你必须适应媒介的存在,将其从我们的自己视野中“想象的抹去”,否则你又要生活在另一个更大的想象空间中――媒介情境。
  3 媒介化的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面对面的沟通是社会传播的最自然状况,然而不断发展着的媒介改变了我们面对面的交谈传统,在它的介入下沟通和传播面临着时间和空间的剥离:时间经常被强化为效率和意义,而空间则被随意更改。具体说当媒介以某种形式进入面对面的互动中,信息发出者面临的是“一段时间”后的回应,或者是“一段距离”外的答复,通过“信息载体”/媒介将其纳入完整的对话中。“信息载体”在这里扮演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介角色,而回应的对象可以是指定的个人也可能是随机的群体,信息发出者最终通过信“息载体”/媒介实现一个完整的人际传播。例如,经常遇到请假的问题,假设我们在另一个完全理想化的环境中:没有其他媒介的干扰只能实现面对面的交流。那么选择的结果可能只有两种:当面请假或者直接旷课。(当然当面请假也会经历多个行为个体的情况如拜托他人代请,我将其划入媒介介入的状况)。但是由于某种原因我们介入媒介采取非面对面的方式,如递交请假条,电话短信请假等。这些媒介化行为为传播一方面节约了时间和空间的成本,通过信息载体去实现“一段距离”或“一段时间”的障碍,将行为主体从人际传播的困难中暂时解放出来。另一方面非面对面的方式又为请假者提供了便利的空间或者时间,这些空间和时间同样受用与接受者本身,节约的时空有时成为其他意义发生的空间,让我们的人际传播的初衷和结果发生偏移,甚至常常利用节约的时空作为推脱和谎言的借口。不可否认媒介的介入深刻影响着人际传播。
  科技的支持下媒介帮助我们在无法正常进行人际传播的情景中实现了沟通,在陌生的环境中让彼此体验人际交往的亲密,然而它采用的是完全人性化的方式,在陌生的中让彼此体验人际的交往,甚至模拟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方式。视频聊天和视听媒介很好的为我们证实了这一趋势。我们承认视频聊天更加现代化,是因为视频聊天技术为行为主体模拟构建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空间,满足了人际传播中眼睛和耳朵的欲望,在媒介中更加接近人际传播本身。视听媒介也将讯息以同样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行为主体进入媒介空间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实现了人际传播中的物质欲望的发泄,再加上网络赋予的互动功能,视听媒体的人际传播趋势初步形成。非常有趣的现象是我们在视频聊天中也看到了即时的自己,在与媒体互动的同时也会发现互动的内容以某种方式保存下来,并不像言语那样转瞬即逝,而且反馈的渠道是多元化的,参与的对象有时根本无法预知。这些变化在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中是无法想象的,媒介延伸了我们面对面交流方式,不断发展的媒介回应着即时、即刻、现场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回忆、反思、经验的各种需要,我们克服了时空意义上的障碍,在不存在任何距离状况下媒介交往却又塑造了完全意义上的媒介空间。只不过,“人性化趋势”④回归到媒体自身时人际传播被延伸扩大为一切的媒介化可能。在不同的情景、不同的需要中行为主体自主的选择媒介或者媒介化的情境为我所用,当然这种自觉行为是以媒介驯化者的姿态去服从结构化的互动关系。回溯媒介进化历程首先看到的理应是人类对科技的驯化。换句话说,我们看到了喇叭从广播到音响到收音机到耳机的变化,电视机从墙上到车载再到手机的“挪移”,电话从有线固话到户外公话再到手机的变迁……人们驯化科技满足需求和欲望,同时这些媒体在科技的促成下一步步从家庭中走出一点点靠近人的身体,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能迫切感受到将其纳入人自身的那种潜意识的需要。不过值得思考的是这些需要、欲望、信仰究竟从何而来?或者说是谁培养了我们服从科技的价值认同体系?
  4 科技与媒介化
  媒介的研究中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围绕着媒介变化产生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更加在意媒介中心位置和技术决定作用,更加注重媒介科技对媒介社会的影响,信息载体”/媒介在科技的作用下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在此,我本人所理解的科技对于媒介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促成媒介功能上的进化。
  首先,基本功能的进化。媒介进化历的结果所呈现最清晰的是基本功能的发展,即口语/交流、书写/传递、视听/体验、互动/参与的基本功能的质变。因为媒介的纳入他者的特性往往使媒介形态相当复杂,如网络媒介与电子媒介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总是将其将互动/参与的基本功能弱化,视听媒介也牵连了很多印刷媒介的传统,此类分析样本让我们考虑了更多的叠加、融合的“媒介有机体”的能动性,从格式化的媒介认识中去提取重要特征,只是分析的结果比较难以清晰的说明媒介的物质特征的意义。在此努力尝试将媒介最基本的功能从媒介形态中抽象隔离出来作为媒介进化理论的具体坐标位置。例如,从口语/交流状态――书写/传递是传播史上质的飞跃,期间文字、纸张、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则参与了这一整体质变的量变积累,当然不能忽略每个关键发明的巨大作用,最终人类的传播实现从口语状态到书面状态,从交流功能到传递功能的积极进化。基本功能的进化同时也是功能积累的过程,不会因为它可以书写就排斥口语交流,不会因为是视听体验就放弃书写传递,作为功能本身内化于媒介本身,如同身体的眼睛鼻子嘴,我们考虑的是他有无此项功能,是否可以拓展开发。依次理解书写/传递――视听/体验发展中的电子科技、通讯科技的支撑;视听/体验――互动/参与发展中网络科技的基础作用对于传播历程的积极意义,最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完整的媒介基本功能的进化。每个基本功能都是独立的特有的不能忽视的历史结果,凝结了这一特征下的所有的物质原型,因此可以更好的解释媒介本身的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叠加和纳入性。
  其次,发展的新功能。那些束之高阁的传统媒介原型大都被当做收藏品、艺术品给予延续的空间和意义,在现代性的积极作用下竹简成为旅游纪念品,雕刻被应用在一切可以想象的商品包装上,即便是旗帜也被改编成条幅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街头的音响取代了古老的锣鼓一样吸引着路人,而最初的榜、告示也照样“粘贴”在各种的媒体里,这些暗示着现代性对传统媒介的启发是合理化的存在。在基本功能独立基础上才有了媒体之间的纳入性特征,我们讨论的新媒体系统、媒介融合等现象都是在一个强大的基本功能独立后围绕这一特质而发生的媒体间的相互作用。原有的媒介形态也要适应现代化,也要面临人对科技的再次驯化,在原有形态上纳入一切新的可能性,即在传统的媒介形态中加入新的基本功能。如印刷书籍沿用了视听/体验、互动/参与新功能后出现了电子书,通讯媒介在基本的口语/交流功能上沿用了书写/传递、视听/体验、多种功能后也变得非常强大,另一种逻辑是综合所有功能的“超级媒体”的出现,将一切功能特质综合在一起给人以强大的冲击性,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争论它的本质是什么,功能的聚合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但是考虑到人类关系的属性投射在媒介社会中最终是物质的、精神的、意识的共同体,研究媒介化本身就是在寻求一种合理的人类体制属性的探讨,我们的问题不能再是“媒介或科技带来了什么?”正如赫苏斯・马丁――巴布罗认为,人类关系的属性还不能还原成技术,也不能简化成所构成的团体,那就不能把传播看做是媒体中心或社会中心的,而是要从媒介走向媒介化⑤。
  5 媒介化
  媒介化研究呈现出行为主体的最大程度自主性,而非直接介入技术现实、文化现实和政治现实的传播学领域去诠释现象本身。对最终定义我更倾向欧洲传播学者赫苏斯・马丁――巴布罗的研究,“媒介化,指的是行动方在内外多样性上相遇,使工具性的对象、情境定义、再现、接受的姿态稳定下来的过程。”⑤这里行为主体参与了他们明知是结构化了的互动,但他们服从的形势实际上是互动本身,还可以不断的摆弄和再造。换而言之,媒介化的前提是承认人类活动的主导性即确立参与者进入媒介空间的机会(包括被动),从盲目走向自觉的内化过程,因而媒介化的本质是更加靠近实现人的自我满足。如同我们在分析中所发现的人对使用媒介、媒介环境的沉溺。而所说的结构化是被认可的时间意义上的“存在”,这个“存在”承载着意识形态生产、消费、文化的所有传统,我们服从它并在主客体之间最终建立关系的持续发展。然而媒介化不是简单的宿命论调的自然机制,很努力地站在人性化的立场上去理解媒介进化,因为它的意义依然始于对自然的改造,自发明和使用了工具的那一刻人就告别了自然走向了文明。借用埃里克・麦格雷之言“人类站在世界的镜子这一边,命名世界的意义和行动。对于人类而言,宇宙向这一边而不是那一边倾斜,它沿着意识和选择的方向延伸而不是客观化的方向延伸。”⑥在媒介化的社会中,媒介不再是传播工具、不再是讯息本身和操作者的专属领地,而是成为一个目标,关于社会的准确认知和社会期望赋予自己的媒介化、家庭、民族、性别身份等等所有的自我认知。
  
  注释:
  ①类比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将社会学引入进化论提出的“社会有机体”,这里用于区别于机械的媒介.
  ②(明)袁凯.京师得家书.
  ③ 席慕容.乡愁.
  ④保罗・莱文森的认为人在媒介进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强调了人作为社会动物的主观能动性,被莱文森自称为“人性化趋势”理论。我自身虽然不崇尚媒介乐观主义但是也认同人在媒介使用中的主动选择的能力。
  ⑤[法]埃里克・麦格雷著.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刘芳,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91.
  ⑥[法]埃里克・麦格雷著.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刘芳,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4.
  
  参考文献
  [1][美]赛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M].曾静平,译.中国传媒大学,2005:2.
  [2][法]埃里克・麦格雷著.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M].刘芳,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法]戴维・莫利著.传媒、现代性和科技――“新”的地理学 [M].郭大为,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美]查理德・韦斯特,林恩・H・特纳.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M].刘海龙,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张晓峰.媒介化形成的三种逻辑[J].现代传播,2010(7).
  [6]戴光远,夏寅.莱文森对麦克卢汉思想的继承与修正[J].国际新闻界,2010(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