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2018形势政策论文3000 论深圳自主创新的形势和任务
 

2018形势政策论文3000 论深圳自主创新的形势和任务

发布时间:2019-02-25 04:24:01 影响了: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范围的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IT产业正加速与传统经济融合,为我们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了机遇。   
  (一)科技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升到新高度。
  新中国科技事业的起步与发展基本上处于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滞后阶段,为奋起直追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曾经历过两次科技创新浪潮。计划经济时期,经历了与前苏联等国家短暂的科技合作后,基本上采取完全封闭的自主创新,以军工为代表的国家科技力量得到很大提高,“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了部分高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但客观的讲,这一时期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矛盾非常突出,较为雄厚的人才队伍和科研实力并没有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生太大的帮助。改革开放以后,采取全面开放引进外资、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希望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引导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事实上,科技工作从属于经济工作,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策略,虽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技术,对我国产业发展,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外资企业获得了巨大市场份额,甚至垄断我国某些产业的同时,国内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却进展缓慢,甚至在一些产业内形成了严重的技术依赖。主要表现为:第一,外资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日趋加强,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力军。第二,我国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依然薄弱,产业技术主要源自国外,技术依赖情况严重;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缓慢。第三,中国所拥有的大量廉价劳动力,形成比较优势陷阱,容易使企业产生“小富即安”的惰性,制约企业主动创新的欲望。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前后,“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成为社会共识,科技工作从服务于经济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成为事关国家民族兴旺、长治久安的头等大事。科技工作在国家战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地位与作用达到历史新高度。
  
  (二)科技创新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时不我待。
  全国科技大会以来,科技创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从重视程度上看,2006年有近40个省市召开了科技大会,做出了加强自主创新的决定;几乎所有的省市都制定和修订了本地区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多数省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市的发展目标。从财政投入上看,大部分省市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辽宁、山东、湖北、湖南等15个省2006年财政科技投入都比上年增长50%以上;有6个省比去年增长1倍以上。正在进行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辽宁增长96%。上海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从2003年的19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79亿元,翻了两番,北京依托重点大学、国家研究机构密集的优势,从中央财政和国家各部委获得大量资助。从体制机制上看,国内其他地区的市场体制在迅速完善,各项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层出不穷,人才优势,知识创新、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方面的优势得到极大的解放。从创新要素聚集整合上看,各地科技创新百花齐放的局面为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提供了更多选择,除了传统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外,东北地区依托“东北老工业改造”、中部地区依托“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地区依托“西部大开发战略”都在迅速崛起,深圳的区位优势正在逐步削弱。从产业层面看,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还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从总量上看,上海和我们很接近,北京、苏州的发展速度比我们快,特别是苏州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这几年增长很快,2006年9月的数据显示与我们不到30亿美元的差距了(深圳412亿美元,苏州387亿美元)。今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第一的位置能否保住还存疑问。
  
  (三)科技创新处于历史的新起点。
  当前深圳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转型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有土地、资源、环境、人口的“四个难以为继”,也有社会治安、城市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事业建设方面的“四个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市委市政府果断地把自主创新从科技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希望通过增强城市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突破这种瓶颈约束和严峻挑战,实现发展模式的真转真变。可以说,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层面,深圳又一次找到了新的定位,并作出了新选择。这种新的定位和选择,是坚定的,义无返顾的。这正如鸿忠书记所强调的,深圳对科技的依赖是唯一的,自主创新是深圳的唯一选择,正所谓“自古华山一条路”,除此别无选择。显然,这也可以说是一条险道,一招险棋,但“无限风光在险峰”。
  在这种背景下,我市的科技工作无疑找到了新的发展支点,新的发展方向,也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在当前形势下,科技工作要取得更大进展,我们必须“肩负新使命、找准新定位、落实新战略、做好新示范”。
  “肩负新使命”,就是要求科技部门在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以科技创新破解“四个难以为继”和“四个严峻挑战”,以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形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可持续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使科技创新成为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形成的重要源泉,成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找准新定位”,就是要求科技部门必须从关注具体技术研究开发和科技研发资金配置的小圈子里跳出来,放眼全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以创新思维理念和前瞻性研究成果当好市委市政府的科技参谋,使科技创新成为市委市政府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第一抓手。
  “落实新战略”,就是要求科技部门在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中,带头贯彻落实去年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及其配套政策,继续大力推进各项科技管理改革,以科技工作的改革促进社会其他方面的改革,以科技配套政策的落实促进其他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自主创新主导战略。
  “做好新示范”,就是要求科技部门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在科技政策、科技管理、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为全省全国的自主创新工作探索新路、积累经验、做出表率。
  在科技创新的新形势下,我们要认清角色,摆正位置,明确任务,努力进取,积极主动地充当科技创新战略的规划者、推动者、执行者,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形成“三地效应”。
  
  (一)打造“政策高地”。
  “高地”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地理上具有较高海拔高度的地带。一是在军事上对军事战斗、战役取得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地势较高的地带。我们要打造“政策高地”,就是要抢占政策制高点,使我们的科技创新在全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始终处于有利的位置。
  打造“政策高地”,关键在于制订创新政策。我们认为,首先,创新政策是综合性的政策。创新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科技研发过程,更多的是一个经济过程。因此,创新政策既不是纯粹的科技政策,也不是纯粹的经济政策,它突破了部门的界限,集经济、科技、金融、财税等各方面的政策于一体。其次,创新政策以促进科技进步为核心,以聚集更多激励创新的政策要素形成创新动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目标。因此,创新政策必须以创新要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创新政策发挥效力的着力点在于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不局限于直接的优惠政策。第四,创新政策需要突破科技部门的局限,动员多个部门的力量,综合协同推进。
  打造“政策高地”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自身的纵向比较,政策一直在不断创新,不断深化;二是与兄弟省市的横向比较,始终处于领先的位置。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必须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高屋建瓴,不要鼠目寸光。其次,要突出科技主题,不要舍本求末。第三,要谦虚谨慎,不要夜郎自大。第四,要有国际视野,不要做井底之蛙。要研究与深圳自身情况类似的国家(地区)的创新政策,要认真研究,并加以汲取。第五,要量身定制,不要刻意模仿。这要求创新政策必须紧扣深圳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实际情况,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创新政策的基础上,不断推出适合自身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如促进官产学研资介合作及技术转移政策、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政策,等等。第六,要有真金白银,不要虚有其表。我们要善于利用我们比较强大的财政实力,使创新政策有实惠、管用,能操作、能落实到位,不打折扣,达到既好看、又好吃的效果。做到上面这六点,我们的创新政策就能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就能鹤立鸡群,与众不同,就能抢先一步,始终成为一个高地。
  
  (二)构建“资源洼地”。
  我们构建资源洼地,就是要建设聚宝盆,让一切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入深圳,形成资源聚集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原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经济学比较普遍用于诠释财富的变化。深圳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汇集了四面八方的创新资源,形成了创新资源较为密集的局面。一方面,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创新资源有进一步向深圳聚集的趋势,而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还没有那个地区能形成绝对的强势,“马太效应”还不明显,全国各地的相互竞争导致有限的创新资源有分散分流、重新整合的趋势。为应对这一趋势,首先,要加速创新链上各类要素的聚集。其次,要加速各类创新要素的聚合。第三,通过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的聚集、聚合,最终产生聚变效应。科技部门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创造易于发生聚变反应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依靠创新政策“高地”,降低创新创业的隐性成本,化解土地、工资、房租等显性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用好的综合环境来聚集更多的创新资源,特别是要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扎根深圳,安居创业。
  
  (三)营造“产业湿地”。
  我们可以推导,如果一个地方发现了湿地,首先说明此处生态环境好,适宜生存。其次,此处蕴藏丰富的生物种类,多样性较好。第三,此处各物种之间既竞争又共生的关系基本平衡,可持续发展。
  借鉴“湿地”的概念,我们要营造的“产业湿地”,主要指适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生态。“产业湿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首先,产业生态环境良好,能吸引各种创新要素,并适宜各种创新要素发展。其次,创新产业多样性得到保障,适宜各类创新型企业、各种创新产业的发展。第三,竞争有序、产业可持续发展。在这样一个“湿地”里,各类企业个体不断“孵化”、“成长”、“繁殖”、“老化”和“死亡”,各类企业、各类产业之间为争夺有限资源与市场空间而展开有序的竞争,优胜劣汰,最后形成各种企业、各类产业之间共生、寄生、群居的各种关系,达到一种有合作、有竞争的生态平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