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应运而生的“平民英雄”_应运而生
 

应运而生的“平民英雄”_应运而生

发布时间:2019-04-06 04:01:44 影响了:

  最近两年,为了赢得观众,获得高票房,我连续拍《魔窟生死恋》和《陷阱里的婚姻》,都是以二三十年代旧上海为背景的“情节悬念”片或者说是“言情动作”片。也许这是一条成功的“捷径”,于是乎许多艺术家都到大上海三四十年代中去“淘金”,作品雷同,艺术手法相近,似乎创作的路子越走越狭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电影局滕局长对我提出要求,他说:“你是位有影响的导演,不能老拍三十年代历史题材,中国银幕上也不能老是打声一片,杀声一片,你应该带头拍些表现当代人、反映现代主旋律的影片。”
  后来我回到上海,恰碰上话剧《0K、股票》的上演沸沸扬扬,产生了轰动效应,各界一片好评,并将被邀请去台湾和新加坡作访问演出。我立即骑着自行车,冒着狂风暴雨,赶到剧场去看戏。没想到它一下子抓住了我,并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冲动,一定要据此拍出一部好的喜剧片来!
  这出戏的特点是什么
  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的热点,将1992年夏季以来,在席卷上海的股市狂潮中,市民多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一次大曝光。剧本将818号5户人家沉在股海中折腾了一大通,酸、甜、苦、辣一大盆,每个人都经历了人生的一次洗礼。让观众看戏时有种亲切感,台上事,就是你身边事,台上的人,就是你身边的芸芸众生。引起观众感情上的强烈共鸣,仿佛照了一次镜子,做了一回CT。其中的幽默,其中的自嘲,深深地打动着观众的心灵。
  剧本中没有什么重大事件和激烈的生死搏斗,而是通过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小事中见不平凡。所以,这部戏的风格应定为:记实风格的生活喜剧。因此在景的选择、服装的处理、道具的布置上必须尽量地贴近生活。尤其是在拍摄一些买卖股票的群众场面和外景时,我要求用偷拍和抢拍的做法,以创造出一种新闻记实的真实感。
  要把握住“平民形象”的血肉脉络
  剧评家认为:剧中男主角阿奈是“重塑了上海人的形象”,是“前所未有过的,崭新的艺术形象”。阿奈原来只是一个在家怕老婆,在单位怕领导,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小人物”。被下岗后,他在改革的大潮中卷入股市。是时代给他提供了机遇,使他在改革中挣脱了束缚,走出了怪圈,解放了思想,释放了活力,成为一个全新的“炒股大腕”和企业家。其实,阿奈不过是时代变革的产物,是在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平民英雄”,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上海人正在改变“小家子气”,改变“精明而不高明”的市并气。这样的生活原型不少,演员塑造起来并不难,关键是要使他充实有血有肉。
  女主角陈纯,是个善良、温柔、富有、离了婚的职业中年女性。“寡妇门前是非多”,由于人言可畏,她洁身自好,肯于追求,又不愿锋芒毕露。影片中她没有进入喜剧情节,但要求她以自己的命运和追求,给全剧增添一种抒情和温馨。她和阿奈过去和现在都“志同道合”,他们也想爱都不能爱,是她唤醒并赋予阿奈新的生活,这暗示出一个更大的主题:人生还有比钱更珍贵的东西!
  此外,影片中的其他平民形象也应各具类型。比如王发,是上海青工中的一种典型。他脑子活络,能说会道,四处钻营,急功近利,只想“少流汗,挣大钱,高消费,扎台型”。股票一出台,他觉得发财时机已到,凭着小聪明“包打听”小道消息,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一心想“摇帐”,四处借钱炒股,做发财黄金梦;结果,股市风险,让他“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最后被迫发疯跳楼,使喜剧带了几分悲剧色彩,令观众在笑的同时,又感几分深沉和辛酸。
  再如大宝,为人勤劳,忠厚耿直。其毛病,也正是中国大多数人常犯的毛病:随大流,从众心态。大家都经商,他也经商;大家炒股票,他也炒股票;有相当的盲目性。尽管有个“好参谋”的妻子,也免不了上当受骗。
  至于马厂长这个人物,很有现实意义,必须很生动地加以表现。这是个“计划经济”的遗老遗少,他不是坏人,却是个退了色、落了伍、过了时的人物。这个人物也具有悲剧性,是计划经济的牺牲品。他真是一心一意地想把厂搞好,可到头也没能明白,为什么厂子就搞不好。他不明白,是因为他过去按长官指示办事,在计划经济下当算盘珠当惯了,一到市场经济的汪洋中就只有束手待毙了。
  突出“变”字
  《OK、股票》是部社会内涵丰富,多主题的作品,这部戏首先体现了莎士比亚的名言:金钱可以使人变得崇高和善良,金钱也能使人变得贪婪和卑鄙。
  这出戏所表现的股市风潮只是个载体,阿奈这个人物可以说是一种象征。他是一个在旧体制中被扭曲、压抑的小人物,而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充分释放出自己的潜能,成为有个性,有追求,有自信心的成功者。表明改革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也带来了人性的复苏,心灵的解放。股份制给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活了,人也活了。只有让更多的阿奈释放出潜在的才能,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精神就是要解放千千万万个“阿奈”,让中国人民重新以新的风貌勇敢地投入到改革竞争的行列,这是此剧生命之所在!
  在每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转折时期,人们的家庭、社团、婚姻、择友都会出现一次大分裂、大改组的社会裂变过程。也就是说,在社会的动荡变革中,人们的地位、价值观都会发生根本的变化,造成夫妇、父子、朋友、同事间关系的碰撞、断裂,旧的解体,新的诞生。中国就曾有过几次离婚高潮、婚姻大裂变期,在改革大潮中,这种大裂变、大改组又将出现。阿奈和丁芝英的结合和离婚,阿奈和陈纯由相恋到分离到再次相爱,正是这种大裂变的形象体现,是社会的必然。
  所以在影片拍摄时,我要求突出这个“变”字,要表现好这个“变”字。演员特别要把握住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心态的变化。阿奈从一个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小人物”,到在股票中拼搏,一天天地增强自信,最后成为“大腕”;丁芝英对阿奈从轻蔑到怀疑,到憎恨;陈纯对阿奈的感情复苏,一点点地从内到外;王发从炒股专业户,神气活现到后来破产一败涂地跳楼自杀;都可谓变化万端。只要我们能准确地表现出来,就能再现生活的真面貌。
  注意分寸感
  作者独有的生活积累,贴近生活的白描手法,幽默的上海俚趣,构成了上海市井风俗画卷;微言大义,寓庄于谐,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诚理想的追求。
  由于我还是准制片人,在投产决策时,我思考的重要问题,就是此片有没有广泛的市场,能不能吸引观众,是否能做到城乡皆宜,老少皆宜。
  现在,观众对喜剧还是欢迎的,关键在于演员的表演风格和表演分寸上。演员只能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作适度的夸张和“冷面喜剧”的表演,要在喜剧情节、人物性格、幽默语言上下功夫,不能靠挤眉弄眼,拍头打脑硬去逗乐观众。总之,在表演风格上,演员要能向轻喜剧靠拢,既要防止“洒狗血”式的表演,又不能过于拘禁放不开;戏太温,节奏太慢,出不了喜剧效果。艺术的天才就在于分寸感。
  这也是一次再创作。话剧艺术强调时空的“三一律”,作者设计全部剧情发生在818号门楼院里,这是作者的精心之笔。但是电影必须打破这种时空封闭的状况,突出电影时空自由交叉的特点。现在剧本已作了一定努力来突破话剧的形式框架,但还有话剧的痕迹,需要进一步突破。
  此外,话剧是语言的艺术,现在剧本中保留了原作生动语言,但电影是动作的艺术,剧作显得对话过多,还需要进一步压缩删减,同时尽量加强动作性、场面性,从剧作到情节仍要作些修改和丰富。
  最后,我想说的是:目前,写股票的电视剧和电影很多,香港和中影公司投资拍摄的《股疯》比我早,他们的投资大,女主角是潘虹,男主角是香港演员,可能在《股市婚恋》之前与观众见面。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艺术的竞争中,面临着强手的挑战,是畏首畏尾还是勇往直前?我选择前进的路!我相信,我并不是逞盲目的匹夫之勇,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