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久而不闻其香_久矣不闻“吃了吗”
 

久而不闻其香_久矣不闻“吃了吗”

发布时间:2019-04-13 04:00:05 影响了:

  在乡间,遇到一位邻居,他向我微笑招呼:“吃了吗?”  这样的话我已经好久好久没听到过了。这位邻居其实也是从城里过来的,他是在这个乡镇上,又找回了那种互相问讯“吃了吗”的淳朴感觉吧?
  我已经记不得有多少年没听到过这句寒暄话儿了。寒暄云云,本来就是指的人们见面时“嘘寒问暖”,从古以来就这样。那么,问“吃了吗”不是顺理成章,属于衣食、温饱的范围吗?
  我敢说,在民间,从来没人对这样的话有所质疑。
  不知从哪一年,从谁开始,总之是一位高人或是一位“精英”吧,发表意见,认为:一,这反映了万恶的旧社会,老百姓长期处于吃不饱甚至吃不上饭的状态,所谓饔飧不继,至少是青黄不接,这才把对方吃没吃饭挂在嘴上;其次,这也表明,这些闾巷小户,村野草民,眼界很小,格调不高,所关心者不出“吃喝拉撒睡”的物质层面,而并非国家事、天下事,更不涉及形而上的世界……
  在泛政治的年代,把上述意见提到政治高度一加审视,不得了,了不得!我们已经是新中国,新社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思加紧生产,只念念不忘“吃了吗”,这是什么问题?此其一。其二,不关心国家大事,不是政治挂帅,而是生活挂帅,吃饭第一,把革命置于何地?这不是言语间就在消蚀革命斗志吗?
  “三面红旗”、“***”,人民公社吃食堂,谁家也不举火,一起到公共食堂打饭,还向谁问“吃了吗”?
  公共食堂的饭越来越稀,终于熬到了大饥荒,真的不知道左邻右舍谁家断炊,吃没吃饭,这时候你再问“吃了吗”,岂不太残酷了?
  于是,“吃了吗”这句绵延了不知千百年的话,不禁自禁了。
  现在有人研究中国语言的流变,研究哪些新词语冒出来了,流行一时了,哪些老词汇无声无息消亡了。“吃了吗”算消亡者之一吧。
  说着说着,我不胜怀念起这三个字了。这三个字带来的是民间的、务实的、日常生活的气息,是一片守望相助、互相关心、远亲不如近邻的气氛。经过了泛政治的极端年代,又进入泛经济的工商社会,人们精神上的距离拉大了,不但戒备陌生人,连对熟人也是“人心隔肚皮”了。人们见面不再互问“吃了吗”,只是一个小小的表现而已。——“霓虹灯下的哨兵”听到这里,又会撇嘴说:“还‘而已’呢!”
  【原载2012年8月15日《羊城晚报·大家小品》】
  插图/距离/刘照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