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花生病虫害防治 技术 [紫薇病虫害防治技术]
 

花生病虫害防治 技术 [紫薇病虫害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19-04-21 03:54:53 影响了:

  摘要 为了促进紫薇种植的健康持续发展,对紫薇主要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对紫薇的大面积种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紫薇;病虫害;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2—182—02
  紫薇是一种容易遭受病虫害侵害的园林绿化树种,特别是在其生长季节,更是应该加强防治,时时注意作好病虫害防治。
  1 紫薇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1紫薇**病
  1.1.1发病规律。紫薇**病是以菌丝体在病芽、病枝条或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天温度适合时越冬菌丝开始生长发育,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并借助气流进行传播和侵染。病害一般在4月份开始发生,6月份趋于严重,7~8月份会因为天气燥热而趋缓或停止,但9~10月份又可能再度重发。**病在雨季或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发生严重,偏施氮肥、植株栽植过密或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1.1.2表现症状。**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并且嫩叶比老叶容易被侵染;该病也危害枝条、嫩梢、花芽及花蕾。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褪色斑块,上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状霉层会变为灰色。花受侵染后,表面被覆**层,花穗畸形,失去观赏价值。受**病侵害的植株会变得矮小,嫩叶扭曲、畸形、枯萎,叶片不开展、变小,枝条畸形等,严重时整个植株都会死亡。
  1.2紫薇褐斑病
  1.2.1发病规律。紫薇褐斑病是由千屈菜科尾孢菌侵染引起,病菌是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的形式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通过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并借气流或风雨传播蔓延。褐斑病一般初夏开始发生,秋季危害严重。在高温多雨,尤其是暴风雨频繁的年份或季节易暴发;通常下层叶片比上层叶片易感染
  1.2.2表现症状。紫薇褐斑病的病原菌也是一种真菌,主要也是侵害叶片,并且通常是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部蔓延。发病初期病斑为大小不一的圆形或近圆形,少许呈不规则形;病斑为紫黑色至黑色,边缘颜色较淡。随后病斑颜色加深,呈现黑色或暗黑色,与健康部分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中心颜色转淡,并着生灰黑色小霉点。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整个叶片迅速变黄,并提前脱落。
  1.3紫薇煤污病
  1.3.1发病规律。煤污病的病原菌是以菌丝体或子囊座的形式在病叶、病枝上越冬。因为紫薇长斑蚜和紫薇绒蚧排泄的黏液会为煤污病的病原菌提供营养,所以一般在这两种虫害发生后,煤污病都会大量发生。而6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紫薇绒蚧及紫薇长斑蚜的为害盛期,此时的高温、高湿也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故春(越冬病菌引起)、秋(绒蚧和长斑蚜引起)季是紫薇煤污病的盛发期。
  1.3.2表现症状。紫薇煤污病的病原菌也是属于真菌类,不过煤污病的病原菌种类很多,同一植物上可染上多种病菌,其各自症状也略有差异,但黑色霉层或黑色煤粉层是该病的重要特征。煤污病主要侵害叶片和枝条,病害先是在叶片正面沿主脉产生,后逐渐覆盖整个叶面,严重时叶片表面、枝条甚至叶柄上都会布满黑色煤粉状物;这些黑色粉状物会阻塞叶片气孔,妨碍正常的光合作用。
  1.4紫薇病害的防治方法
  1.4.1物理防治。紫薇萌枝力强,所以对重病的植株可以在冬季剪除所有当年生枝条并集中烧毁,从而彻底清除病源。家庭盆栽的紫薇如发现感病,要及时摘除病叶,最好每年更换新土,并加强日常管理,注意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同时也要注意选用抗病品种。并将盆花放置在通风透光处。田间栽培要控制好栽培密度,加强栽培管理、整形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
  1.4.2药剂防治。发病严重的地区,可在春季萌芽前喷洒3~4波美度石硫合剂;生长季节发病时可喷洒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即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以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紫薇煤污病要做好对长斑蚜、绒蚧的防治,也是预防的关键因素。对上年发病较为严重的田块,可在春季萌芽前喷洒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以消灭越冬病源。对生长期遭受煤污病侵害的植株,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以及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2 紫薇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2.1紫薇绒蚧
  2.1.1发生规律。紫薇绒蚧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一年发生2~4代;如北京地区一年发生2代,上海一年发生3代,山东一年能发生4代。绒蚧越冬虫态有受精雌虫、2龄若虫或卵等,各地不尽相同;通常是在枝干的裂缝内越冬。每年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以及8中下旬至9月份为若虫孵化盛期,但像上海、山东等一年发生3~4代的地区,在3月底4月初就能发现第一代若虫危害。绒蚧在温暖高湿环境下繁殖快,干热对它的发育不利。
  2.1.2为害特点。紫薇绒蚧主要以若虫、雌成虫聚集于小枝叶片主脉基部和芽腋、嫩梢或枝干等部位刺吸汁液,常造成树势衰弱,生长不良;而且其分泌的大量蜜露会诱发严重的煤污病,导致叶片、小枝呈黑色,失去观赏价值。如虫口密度过大,枝叶发黑,叶片早落,开花不正常,甚至全株枯死。
  2.2紫薇长斑蚜
  2.2.1发生规律。在江浙等地区一年可发生10多代,并以卵在芽腋、芽缝及枝权等处越冬。翌年春天当紫薇萌发的新梢抽长时,开始出现无翅胎生蚜,至6月以后虫口不断上升,并随着气温的增高而不断产生有翅蚜并迁飞扩散为害。
  2.2.2为害特点。紫薇长斑蚜该虫对紫薇的危害年年都会发生,常常是嫩叶的背面布满害虫,危害后新梢扭曲,嫩叶卷缩,凹凸不平,影响花芽形成,并使花序缩短,甚至无花,同时还会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病。
  2.3黄刺蛾
  2.3.1发生规律。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2代,长江下游一年发生2代。黄刺蛾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干上结茧越冬。每年5、6月份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后,6月下旬出现第一代幼虫。幼虫有七龄,出现世代交叉的现象。危害盛期在7~9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