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再探“感悟”|三探无底洞的感悟
 

再探“感悟”|三探无底洞的感悟

发布时间:2019-06-11 11:11:15 影响了:

  今天,“感悟”已成为语文教学中最热门的词之一,那么,“感悟”怎样运用才能效果最佳?笔者愿与大家一起再探“感悟”大本营。   一、“感悟”是一座桥,是一把金钥匙
  “感悟”是一座神奇的桥梁。在这座桥上,学生与文本对话,领略到许多奇特的风景:初春梅花山的绚丽,秋天北大荒的明艳;夏日“雨后”的童趣,寒冬雾凇的神奇;认识到“长城和运河”的古老和壮丽,“国际互联网”独特和奇妙……在学生“感悟”的世界里,文字有了温度和感情,一条条道、一座座桥,通向广阔的天地,享尽丰富多彩!
  “感悟”又是一把神奇的金钥匙。它能打开学生心扉,静心倾听作者的诉说,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它能让学生开启智慧的大门,获得情感熏陶,追寻审美的乐趣;它能让学生们知道“敢跟高手比,才能获得奖励”,懂得“母亲的恩情”,认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守约,具备“放飞蜻蜓”的环保意识……在学生“感悟”的世界里,文字有了升华和激情,一扇扇窗、一扇扇门,通向思维的空间,放飞理想的风筝。
  二、从“感”到“悟”需要台阶
  “感悟”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智,但它不是一蹴而就,常常需要循阶而上,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要给学生铺设从“感”到“悟”的台阶。
  1.创设氛围。让学生“感悟”,并不是老师一句“大家现在去感悟”就能做到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感性认识为基础,故有必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提高阅读的氛围,以促进“感悟”的生成。比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课,由于学生出生时,邓小平早已去世,仅靠阅读课文,不太容易激起其内心的情感波澜。老师可以在教学伊始播放《哀乐》,低沉压抑的音乐如泣如诉,把学生的心一下子抽紧了。再请学生说说看到过的举丧情景和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这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内心的伤痛之感。即使从没见过家人、亲戚去世场面的学生,由于上面氛围的触动,也有了悲凉之感。在这基础上,老师动情地说:“邓小平爷爷去世了,这不是一家人的悲伤,而是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悲伤。那么,大家为什么如此悲痛呢?邓小平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做了一次怎样的最后之举呢?大家又是怎样与他诀别的呢?我们来细细读课文,认真想一想。”这样,就把学生很好地引入阅读深思之中。可以说,创设氛围能促进“感悟”的生成和深化。
  2.语言感知。创设情境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就应放手让他们去感悟文本,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邓小平的伟大,哪些地方写出了人民对他的怀念之情,不忍他离去。在阅读感悟中,“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永不停息的涛声”在学生心头激荡着,而4个“也许”的排比句,更增添了震撼力。这是阅读的根本,只有根基于文本语言的“感悟”,才是真正的学语文。
  3.心灵对话。语文教学,就是要把文字变活,成为生命的涌动,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为了让学生与邓小平增近距离,可让学生说说邓小平转战南北的故事;说说邓小平拨乱反正、力主改革开放的故事;说说邓小平是怎样制定一国两制方针,使香港、澳门回归的……当邓小平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再让学生说说课文中人们为什么不愿他离去。最后,回应邓小平那震撼人心的声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让学生对邓小平说上几句心里话。只有做到了学生与文本人物、作者的心灵交流,感悟才是真的。
  当我们循着这样的台阶,让学生一步步走入文本,感受文本魅力,做一次心灵的洗礼,才算到了位。“感悟”
  三、“感悟”离不开一个“读”字
  “感悟”基本上是沿着从“感”到“悟”这条线走的,其牵引就是一个“读”字。检验学生是不是感悟了课文的语言,只要听一听他的朗读就知道了。“充分地读”是“感悟”的前提,读得不充分,就很难“有所悟”。古人说的“熟则能悟,悟则能化”,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化”,就是指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形成语感经验。比如,教学《小河与青草》一课中的“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句子比较长,低年级学生不易读好。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来指导长句的停顿,让学生一遍遍地朗读,体会节奏。然后,教师问:“读了这么多遍,你读懂了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小河边长满了青草,很美丽。”有的学生说:“因为前面青草夸奖了小河,所以小河表示感谢,”“我读也夸奖青草。还有的说:我读懂了小河与青草是好朋友!”教师说:“那么,你愿意读出这份感情来吗?”学生又一次感情朗读。什么是有感情地读?就是以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描述”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正因为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才有了学生对课文的真切感知,也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四、让默读为“感悟”建个磁场
  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步入“感悟”的境界,我们有必要给他们建一个磁场,其核心就是默读。因为默读能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人人参与阅读,人人进入文本,边读边想,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探究,用心去想象,人人就有所得。这样,就会越来越深。“感悟”
  1.留足默读时间。学生默读感悟,是在主动阅读思维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就必须给学生留足够时间,让学生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步步深入地读……只有这样反复而充分地默读,才能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发现,有所启迪,获得读书的乐趣。
  2.留出默读空间。这里的“空间”指的是思维空间。默读不是让任自流,需要有一定的导向,也就是用一定的阅读问题来做默读侧重的价值引导,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默读。默读有了任务的驱动,才会有内在的动力,才有明确的心理指向,学生也容易潜入文本,去读、去想、去发现。如上面教学《在大海中永生》,教师在情境创设后,提出了一个思考题,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感悟方向就明确,就集中。
  3.创设默读氛围。默读是阅读个体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需要集中心智,才能有所收获。若注意力不集中,文字就不会进入心坎,虽貌似默读,实则浪费时间。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安静的默读环境,排除各种不良的干扰,让学生默读时,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体会也就更深刻。
  五、让“感悟”在品味中进行
  “感悟”不可能凭空而来,它必须通过比较、推敲等多种形式来揣摩词句背后的丰富内涵,体会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
  1.品味用词的精当。要让学生真正有所“感悟”,单靠读一读、想一想,还不能深入体会其中的奥妙。教师应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味,去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品评出语言意蕴的深刻,从而对文章有所领悟。我们来看看一位教师是怎样引导学生品味《青海高原一株柳》中“撑立”一词的:
  师:让我们再次聚焦刚才说到的“魏魏然撑立”这个短语。大家看,如果我把“撑立”换成“屹立”或“挺立”能读得通吗?(生读,点头)
  师:那么,给你一种什么感觉“撑立”
  生:让人感觉是经过磨炼的。“撑立”
  生:“撑立”让人感觉它有压力,才有一种向上的劲。
  生:让人感觉有精神。“撑立”
  师:是的,它让人感到有力量在里面。
  生:“撑立”让人感觉这株柳很顽强,直直地撑在那里。
  师:同学们,阅读就要善于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就能发现作者用词的得当。一个“撑”字,撑起了这株柳树,写出了它的伟岸、高大,它的顶天立地。建议大家在“撑立”下加个三角符号,记住这个词。
  很普通的一个词语,通过对比、推敲,不但明白了词的意义,更透过这个词语,感悟到了这株柳树的生命力和毅力,感悟到了作者对其的敬佩之情。
  2.品味想象的魅力。语字是凝固的,但其描绘的画面却是流动的。怎样让学生透过凝固的文字看到流动的画面呢?想象应该是一个有效的阶梯。凭借想象,可以把凝固的文字还原成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心理状态,让“感悟”更丰厚。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去进行阅读:一条是眼睛的“生理视线”,负责吸收文字符号,以供心灵辨认;一条是心灵的“心理视线”,通过想象与联想,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图画。两条线最后交汇在一起,融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形象。如教学《云房子》一课,可让学生们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云房子的模样,然后说:“小鸟造出了多么漂亮的云房子,能干的小朋友一定也能造出更多更好看的云房子来。咱们和小鸟比一比吧!”接着,出示句式:“我们的云房子真漂亮啊!它们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学生们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驰骋在蓝天中,飞入一座座美丽、宽敞的云房子,收获着各自对语言的独特感受。
  3.品味情感的真切。文章的思想感情不是说出来的,而应让学生通过细细品味,使文中的情感流进心里,激起心灵的涟漪,感受真切的“情”与“感”。比如教学《爱如茉莉》一课,可围绕母亲住院展开“爱”的对话:
  师:你从哪些细节看出了父母间的爱?
  生:我从母亲说的“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这句话中我感受到妈妈心疼出差辛劳的爸爸,这是一种爱的流露。
  生:“虚弱”一词能说明妈妈深爱看爸爸。虽然妈妈身体很虚弱,但她仍想着不能让爸爸着急。
  生: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而是“直奔医院”。从这儿可以看出爸爸对妈妈爱得深,根本顾不上自己出差的劳累。
  师:读书就要学会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从“直奔”这个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爸爸满头大汗地向医院奔去。
  生:我能猜到,“她这么善爸爸一定是边跑边自我安慰:良,一定没事的,上帝保佑她。”
  师:从你们的想象中,我感受到了文章中爸爸妈妈之间深深的爱。
  这个片段,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品味,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把语言文字还原成了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读出了父母间的相互关怀,感受到了浓浓的爱。
  六、巧用“设错”促“感悟”
  有的时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巧,往往还很难到位。这时,我们不妨有意“设错”,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促进“感悟”。比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中的“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一句,一位老师引导学生对“伴”字做一番推敲:
  师:有同学读了这句话后,提了一个问题,“伴着”一般都指有人或动物的动作,如。这里,和“陪伴”“鲜花”“骨灰”只是两个事物,用“拌”是不是更恰当一些?你怎么看?(很多学生觉得有道理,表示赞同)
  师:谁来给大家区分一下“拌”和“伴”的不同处?
  生:就是搅和在一起,“拌水泥”。(说完还做了“拌”比如一个搅和的动作)
  师:这位同学的动作很生动地表示出了“拌”的意思。课文中的“鲜花”是这样“拌”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吗?(学生纷纷摇头)
  师:那么,鲜花是怎么放着的呢?
  生:它是靠着骨灰放着,就像一个人陪伴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师:这些鲜花代表着什么?
  生:它代表了全国人民对邓小平爷爷的热爱。
  师:是呀,如果用“拌”对邓爷爷太不尊敬了。一个“伴”字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心和怀念,写出了真情。如果鲜花会说话,它会对着邓爷爷的骨灰说什么呢?
  生:邓爷爷,我代表所有的人陪伴您走完人生最后一个篇章。
  生:邓爷爷,我们都不舍得您离去啊!
  生:邓爷爷,您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这个案例打破了常规,老师“有意”设错,把学生引入对“伴”字的推敲,不仅让学生品味出了作者用词的精当,还使其经历了一次情感升华,而最后的代表“鲜花”说话,则真切地道出了其心声。这样的“感悟”,是扎实、有效的,是对学生心灵的引导。
  七、方法的“感悟”不可忽视
  引导学生“感悟”,不能仅停留这文字层面,更要引导他们去感受、体会写作(或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发其灵性、发展其能力。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引导学生感悟语句结构的片段,很值得我们学习。
  师:现在请你说一下对青蛙的认识。
  生:青蛙是捕虫的大将军,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卫士。
  师:说话要讲究排列,概念从小到大。正因为青蛙是捕虫的大将军,所以是庄稼的卫士;正因为是庄稼的卫士,所以是人类的好朋友。知道了吗?再说一次。
  生:青蛙是捕虫大将军,是庄稼的卫士,是人类的好朋友。
  贾老师虽然只是很简洁地点评了一下,其实引导了学生再细读、思考,从中感悟到方法运用的奥妙。这样,学生学习就会更有兴趣,也会主动地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写作方法,抒发心声。学语文就是学方法,对方法的“感悟”不可忽视。
  八、“感悟”不是说什么都行
  虽然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但教学中,教师还是有必要帮助、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位老师执教《伊索寓言》中《蝉和狐狸》一文,在学习结束时,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有什么话要向狐狸说?”一个学生回答:“狐狸,你不该老用这样的方法去骗人!”教师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幽默地说:“哦,我知道了,狐狸应该多想出一些办法来骗蝉呀!”在全班学生的笑声中,这位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狐狸不是该如何去骗,而是不应该去骗人!尽管这位学生的回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不分青红皂地为其“与众不同”的看法叫好,而应及时介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再次感悟,回归本位。
  九、重视“感悟”≠拒绝讲授
  自从《语文标准课程》倡导“感悟、体验”后,“讲授”被戴上了繁琐分析的“帽子”,很多老师像避瘟神一样躲着它,一切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感悟”、“体验”得出来。我们说,尽管新课程强调“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在学生的感悟出现问题时,教师及时的点拨、讲解还是必要的,它能让学生少走弯路。其实,讲授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错,关键看你怎么运用它,不能一棍子打死!我们来看一个课例。
  一位老师教《江雪》一诗,当学到“独钓寒江雪”时,问学生:“这位孤独的老翁冒着风雪在寒冷的江面垂钓什么?”一位学生脱口而出:“他在钓鱼。”这也难怪,21世纪的学生怎么能体会到唐代柳宗元写做首诗时的心境呢?此时,就需要老师用讲解来揭示一下背景,增强学生的认识,扶他们一把。于是,老师开始讲解柳宗元的生平经历和做此诗的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为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还无人理解,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及时的讲解,让学生有所启发,有的说:是因为他被贬后心情郁闷“柳宗元在寒冷的江面钓鱼,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有的说:“他在寒冷的江面钓鱼,可看出他孤傲的性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教师适当的讲解、帮扶,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讲解要以讲在关键处、讲在急需时,必须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障碍时,扶其过去,使他们的学习迈向成功,绝不能包办代替。所以,只有用“该扶时当扶,该放时当放”的姿态立足于课堂,课堂才会精彩纷呈。
  “感悟”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其特性,让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作者单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