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智障儿童诗歌教学探索:智障孩子的诗歌
 

智障儿童诗歌教学探索:智障孩子的诗歌

发布时间:2019-06-14 04:19:16 影响了:

  【摘要】诗歌因简洁凝练,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引起智障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智障儿童学  习诗歌可以发展语言、启迪智慧、开发潜能,为他们融入主流社会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意境
  营造、问题设计、图画呈现、角色扮演、资源整合等形式,引领智障儿童走进诗歌的殿堂。
  【关键词】智障儿童诗歌优美情境教学
  儿童诗歌包括儿歌、散文诗、古诗、谜语、绕口令等,因内容浅显、韵律和谐,易于朗读和记忆,能使
  心灵和情感获得良好的熏陶以及美的感受,是智障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智障儿童学习诗歌不仅可
  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让他们认识生活、理解人生、受到教育,还能发展语言、启迪智慧
  、开发潜能,为他们融入主流社会、共享社会文明成果打下基础。几年来我致力于智障儿童诗歌教学,
  让诗歌浸润孩子的心田,用诗意熏染孩子的心灵,通过意境营造、问题设计、图画呈现、角色扮演、资
  源整合等形式,引领智障儿童走进诗歌的殿堂。
  一、营造优美意境,点燃学习热情
  智障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情境的创设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维进入正题的关键一步
  。教师可用简洁的语言或少而精的实物创设出与诗歌表现内容密切关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美好的生
  活情感和学习兴趣,引起学习的内部动机。比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导入环节我采用"趣
  味竞猜"的形式,伴着音乐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植物的名称,不认识的可根据其
  颜色、形态起个有趣的名字。这样的设计引发了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使学生在无意识中随同老师
  一起进入教与学的状态。
  为了更好地让智障儿童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我选用优美的轻音乐为背景来渲染诗歌,舒缓静谧的班得
  瑞的曲目和宫崎骏动画的配乐都经常被我选作诗歌赏析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动听的旋律中打开聆听的
  耳朵,张开想象的翅膀。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发散思维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技巧,设计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问题。教师提出的疑问,犹如
  一颗小石子投入学生平静的心湖,能激发他们猜测答案和结论,有效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师要接
  纳智障儿童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及时给予每一个孩子认可和赞许,多使用"你真行"、"再试试"
  、"老师期待一个更出色的你"等语言,使学生在思考与表达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如在诗歌《柳
  树醒了》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小柳树睡了整整一个冬天,他什么时候醒了?谁能读出小柳树睡醒
  的样子呢?""找一找是谁让柳树醒了?""小柳树的好朋友春雨、春雨、春燕和他在一起做什么呢?""如
  果你是春雷、春雨、春风或春燕,你打算怎样让柳树醒来?"……这样一连串的提问让学生纷纷开动脑筋
  ,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诗歌的内容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同时,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也进一步培养了学
  生的发散思维,为创新拓展活动打下了伏笔。
  三、巧借序列图画,促进理解记忆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由于智障儿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记忆力比较差,很难真正
  意义上理解诗歌内容,而是死记硬背,对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及诗歌所蕴涵的深刻思想和作者的情怀难以
  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选择了直观形象的图片或简捷明了的图示,制作成PPT课件或动画短片,帮助智
  障儿童理解诗歌、表达诗歌。诵记的过程中,图画发挥了记忆媒介的作用,提示诗歌内容的要素。对于
  智力水平较差的学生,看到相应的图,可能还不会马上说出句子,但至少知道了诗歌讲了什么。《山居
  秋暝》一课,我收集了多幅山间秋景的图片,做成了教学动画短片,出示一幅美图过后下面用毛笔书法
  显示出相应的诗句,一幅一幅画面依次流动播放,再配上葫芦丝轻音乐,效果显著。教学过程中,将图
  画按诗歌内容排列起来,有的学生虽然不认识文字,却从图画呈现的形式中,明晰了诗歌的内容和结构
  ,了解了诗歌的韵律特点,培养了认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感受到了诗歌的意境美,对诗歌学习起到了
  辅助作用。
  四、进行角色扮演,加深情感体验
  排课文剧,让学生当演员,根据诗歌意思进行角色扮演是我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通过角色转
  换,营造感悟原角色的氛围,促进学生心理的揣摩、情感的体验,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赏析诗歌
  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他人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这样,"角色"就成了引导感悟的纽带,就能最大限度地
  缩小学生与诗歌人物之间的情感与心理距离,真切地体会、真实地感受到原角色的心路历程。学生在表
  演的同时,我会引导学生在情景演示的过程中试着背诵,这样学生的记忆有了提示与依托,记起来容易
  多了。在学习散文诗《春雨的色彩》时,我就是采用了角色扮演、情景演示的方法,先让学生演一演,
  然后边演边背,学生很快就轻松掌握了。
  五、整合学科资源,提高综合能力
  教授诗歌时,可与其他学科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多方法、多渠道开展表演、歌唱、美工、音乐、舞蹈
  等综合性主题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组织学生将《雪地里的小画
  家》排练成情景剧,并登上全校元旦文艺汇演的舞台,表演很成功,孩子们学习诗歌的自信心更强了,
  积极性更高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了;我将散文诗、古诗、儿歌等作为歌词,配上学生熟悉的明快动
  听的歌曲曲调唱出来,学生在悦耳的旋律中通过情绪饱满的哼唱,获得事半功倍的审美感受;诗歌教学
  也可以同美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为
  诗歌配上紧扣情节、主题的图画,对于程度稍弱的学社,可由教师先画好大体背景,让学生根据诗歌意
  思添加几笔简单的元素,肯定并称赞学生在寻找美、创造美的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出色表现。这种形式
  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积极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于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潜
  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学习了诗歌,也提高了自身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通过诗歌教学实践,智障儿童各方面都取得了喜人进步。诗歌学习对他们的文化课学习、道德修养、思
  想面貌、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他们阳光向上心态的形成。孩子
  的进步给父母原本晦暗的心情照进一抹温暖的亮色,家庭气氛和谐欢快了,孩子的幸福感也增强了。曾
  经自卑怯懦的学生敢于开口说话了,学习兴趣提高了,也更加尊敬长辈了,见到老师和亲友能热情、主
  动地问好了,会使用文明用语,乐于帮助他人,自己碰到困难时也知道主动向别人求助了。相信这些智
  障儿童走出校门后,定能积极融入主流社会,成为社会海洋的一滴快乐的水珠,成为和谐乐章上的一枚
  律动的音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