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高等艺术院校班级学风评价体系研究] 班级学风评价
 

[高等艺术院校班级学风评价体系研究] 班级学风评价

发布时间:2019-06-16 04:05:47 影响了:

  摘要:高等艺术院校班级学风建设与其他高校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如何在充分继承共性因素基础上,发挥出个性的魅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学生为学风研究的主体,以班级为基本单位,探索符合艺术类特色的班级学风评价体系,以求充分发挥班级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强化班级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动淳厚学风的形成。
  关键词:艺术院校 班级 学风 评价体系
  注:本文为浙江传媒学院2011-2012学年辅导员专项科研项目“高等艺术院校班级学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项目编号:11FDY011)研究成果。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类型体系的多样化、师生比例的变化、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人文素养的缺失,我国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于高等艺术院校而言,主要表现为日常学习过于注重专业课学习和实践性应用,而缺少理论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过于注重特性化因素和艺术类特色的宣扬,而忽视大学校园共性因素的培养和塑造;注重于表面形式的新颖性、创新性,而未在细节中采取措施去教育和感化学生;过于注重学风形式建设而忽略内涵的培养,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明确的促进措施,学风建设缺少真正的内涵和载体而流于形式。这样的氛围导致学生学习浮躁、生活懒散、品行修养不足,学风建设始终在抓,而始终未能形成淳厚的学风和校风。鉴于此,必须在真正明白学风内涵的基础上,把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细微的系统工程来抓,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引导优良学风的形成和积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风建设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目的与行为会深刻影响班级学风的养成,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对于班级成员学习兴趣的培养、人文素养的熏陶、日常习惯的养成发挥着重要作用,班级学风的好坏会深刻影响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因此,把班级作为学风建设的最基本单位,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使学校的学风建设有的放矢,取得实效性。
  一、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的内涵
  相关领域的学者对学风建设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并没有对什么是学风这一根本问题达成一致的认识和看法。“所谓学风,是指人们在学习和做学问方面一贯的态度和行为,对于大学生来说,学风是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习惯、态度和意志力等。” 高校学风通常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具体指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总和,是学生学习风貌、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的外在表现。 “狭义的学风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等内在人格作用于主体本身而产生的外部反映。从广义上讲,学风指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学习和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是全校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
  笔者认为高校学风是指一所高校自身所蕴含的品质与精神在长时间的融合、提炼、沉淀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气息,这种气息内化为广大师生所普遍遵循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即道德认知和求学态度,并外在体现于师生的学习风貌、学习态度、学习意志、生活习惯和学习行为。而高等艺术院校的学风应当是在继承上述共性因素基础上的内涵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的一种气息,即品性修为扎实的基础上,个性更加张扬;人文素养丰富的基础上,专业特色更加明显;理论水平夯实的基础上,实践能力更加突出。也就是在德之既修、学之既讲的基础上做到敬业、博学、求真、创新。
  二、班级学风建设评价体系的原则
  班级学风建设评价体系是以学风的科学内涵为依据,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正确的指导思想、适当的原则、合理的指标、科学的方法来对班级学风状况进行的系统评价。这一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使学生能找到工作,而且是为学生们日后的生活有尊严和目标;不仅仅是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而且是为使这些知识用于人道的目的。”因此,学风建设评价体系必须有利于学生道德和学业的发展,能够从认知层面和理性思维方面起到正向激励作用。高等艺术院校班级学风建设评价体系各要素的设置要以《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为指导,紧密结合高等艺术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定位、培养理念和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既要有宏观层面的引导,又要从细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与特色相结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中国传统文人的品性修为之路和致仕之道,同时也内化为中国传统读书人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和道德情操。而修身,作为读书人品质之首,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无论经济如何发展,时代如何进步,文化如何多元,但读书人应有的品性与修为不能变。因此,对于学风评价体系而言,必须把大学广泛具有的传统道德因素作为重要参考。不论是普通类高校,还是艺术类高校,他们所蕴含的大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应当是相同的。因此,在进行班级学风建设评价过程中,必须以班级建设和学风建设的基本规律为指导,在充分尊重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艺术类院校特有的办学理念来进行,既在坚持普遍矛盾的基础上,注重特殊矛盾。这样班级学风评价体系才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才能经久而不息。
  2.导向性
  构建班级学风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在于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参考,为学风建设提供抓手和方向,促使班级中的成员明确从哪些方面来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强化自身的学习动力,明确学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进而推动学风建设。但是在评价过程中又要避免陷入因为目标而目标的误区,避免机械化的简单达标。要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目标而加强自觉学习,最终走向能够忘记所设定的指标去学习,从而形成一种自觉、自愿、自知的学习氛围,养成真正、持久、优良的学风,历经数年而越发淳厚。
  3.可持续性
  有一位心理学家把学习分为“苦大仇深型”和“欢喜型”。导致两种不同学习态度的因素,一方面固然在于学生本身,如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方法等,另一方面则与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即使一名厌学的学生,如果处于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之中,久而久之亦会受到感染和熏陶,产生想学的念头和行为。同时,在班级学风建设中要避免那种短期性的粗放型做法,“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固然可嘉,但他必须是建立在自觉、自愿、自知的基础之上的自发行为。否则只会使学风建设嘴尖皮厚腹中空,经不得风吹雨打,同时也会加重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班级学风评价指标的选择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学风的长久积淀,不仅要在短期内取得学风形式上的完好,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理性的思维能力,让每一个学生想学、知学,乐学、会学,这样形成的学风才是有如磐石,与久弥坚。
  学风建设涉及的因素众多,不仅包括思想行为、道德品质、生活习惯、认知程度、校园氛围,还包括学习意志、学习策略、学习行为等,因此在设计班级学风建设评价指标时,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全面系统,避免片面化、短期化、形式化。
  三、高等艺术院校班级学风建设评价体系表
  班级学风建设考评一级指标主要包括: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学风建设指导思想,学生遵守校纪校规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五个方面。
  班级学风建设评价的二级指标主要包括:学风建设的定位与规划,学风建设相关制度、学风建设氛围营造情况;学习纪律、考风考纪、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图书阅读量、自习情况;经济资助和评奖评优开展情况;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参与情况;政治意识、公益活动、生活习惯、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等。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分A、B、C三级。
  参考文献:
  [1]徐绍炳.学风和考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5
  [2]周亚国.学风建设也要坚持可持续性原则.班主任,2002.6
  [3]宋志鹏.高校学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实际测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1
  [4]姜维东《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谢恩魁,谢心,张雁东.基于熵权的大学生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2.5
  作者简介:
  马洪远,男,硕士,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教师;
  林红志,男,硕士,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