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媒介语境涉入度与嵌入广告传播效果】新媒介语境
 

【媒介语境涉入度与嵌入广告传播效果】新媒介语境

发布时间:2019-07-09 03:52:05 影响了:

  从受众的视角来看,自然状态下的广告信息并非孤立出现,而是嵌入在各种媒介内容之中。比如,广告可能在一档娱乐节目后播放,也可能在一部电视剧中间插播,还可能与一篇财经文章在同一版面内呈现,这些广告信息所存在的媒介内容环境就是媒介语境。具体来讲,所谓媒介语境,指的是被广告所置入的媒介材料,即电视中的一个节目、杂志中的一篇文章或一个网页等。①媒介语境塑造着媒介本身的信息环境,因此,一则广告传播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信息属性,更与它所处的媒介语境息息相关。
  何谓媒介语境的涉入度
  涉入度是媒介语境最为重要的属性之一。所谓涉入度,指的是个体基于本身的需求、价值与兴趣,对某事物或情境所感觉到的相关程度,它可以诱发出个体的某种动机状态。受众平时在接触媒介内容时,便会产生不同的涉入度。当媒介语境的涉入度较低时,受众只是注意到了媒介内容,但沒有进行认真的思考,在观赏后也沒有太多的情绪波动,对媒介内容的兴趣和关注程度不高。而当媒介语境的涉入度较高时,受众的观赏过程全神贯注,非常投入,有着强烈的观赏需求,甚至可能将自身融入其中,往往伴随着情绪的起伏波动,还可能产生一定的生理唤起。媒介语境涉入度通常受到受众自身状态、媒介语境内容特点,以及受众与媒介语境内容间的联系几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受众观赏节目的时间充裕、身心舒适,媒介内容有很强的吸引力、与受众自身有着密切关系时,媒介语境的涉入度通常较高。
  媒介语境涉入度影响嵌入广告效果的心理机制
  媒介语境的涉入度可以影响嵌入广告的信息加工深度,这主要缘于溢出效应。所谓溢出效应,是指当一种心理状态发生后,会在一段时间里,延续到随后的信息加工中。受众在观赏节目的过程中,可能投入或多或少的认知资源,从而产生不同的涉入水平。而当广告信息出现时,这种心理状态尚在保持中。当受众高度涉入节目内容时,增加了对媒介内容的指向和关注,相邻的广告便会延续高涉入的心理状态。反之,当受众对媒介内容涉入较低时,低涉入的状态也会延续到相邻的广告上。
  但是,媒介语境涉入度与嵌入广告涉入度并非一直呈正相关。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人的认知资源有限。如果媒介内容激发起受众的心理反应极为强烈,受众浸染在媒介内容之中久久不能自拔,必然会分散他们对随后广告信息的加工。因此,媒介语境的涉入度能够溢出到随后的广告上是有条件的,即在一定界限之内,广告涉入度随着媒介语境涉入度的提升而提升,而当媒介语境涉入度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广告涉入度反而随着媒介语境涉入度的提升而下降。
  关注媒介语境涉入度,提升嵌入广告传播效果
  1.广告投放位置与媒介语境涉入度
  广告心理学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些大学生阅读杂志中的一篇文章以及其中的一则广告。广告出现的位置不同,第一组被试遇到的广告呈现在文章的中间,第二组被试遇到的广告呈现在文章的末尾。结果发现,当广告出现在文章中间时,高涉入被试者比低涉入被试者对广告中商品的评价低;而当广告出现在文章末尾时,高涉入被试者比低涉入被试者对广告中商品的评价高。这是因为,中间插入的广告干扰了高涉入被试者的阅读进程,而低涉入被试者本来就对文章内容不太感兴趣,也就无所谓广告的干扰。其实,受众在观看高涉入度的媒介内容时,会有一种完整观看的驱动力,直至观赏到节目结束,他们才会满意。如果中间插入的广告打破了这种模式,受众思维的连续性受到阻断,他们便会产生强烈的心理不适,对广告产生反感。受众对节目内容的涉入度越高,对插入广告的不满越强烈,广告效果自然也越差。反之,当受众接触的媒介节目涉入度较低,这种追求完整的驱动力较弱,中间出现的广告便不再是明显的干扰,受众对它的态度则不会过于反感。因此,广告不宜插在高涉入度节目中间成为阻断者,影响受众的观赏体验,而是最好放在节目结束以后。如果非要在高涉入度节目中插入广告,时间要尽可能短,不可过多打扰受众的欣赏进程。
  还需注意的是,一个节目自身也存在涉入度的变化,当节目的高潮、悬念等出现时,受众的涉入度会明显增加,很多广告往往在此时蜂拥插入,然后才继续后面的节目内容,希望以此留住观众。但结果往往是,此时出现的广告并不受欢迎,它们虽然获得了较高的注意力,却给人留下了糟糕的印象,因为它们出现得并不合时宜。
  2.广告说服策略与媒介语境涉入度
  对信息的不同涉入度,会引发受众不同的信息加工状态,而在不同的信息加工状态下,人们对说服策略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既然媒介语境的涉入度会溢出到相邻的广告信息上,这就意味着,不同涉入度的媒介语境如果能搭配相应的广告说服策略,就会产生更理想的传播效果。
  心理学者Petty和Cacioppo提出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认为,说服的发生有两个路径:中央路径(Central Route)和边缘路径(Peripheral Route)。中央路径是指,受众在接收广告信息时,对信息内容的优劣加以推敲、思考、评估,进而产生较多的认知努力,且经由深度的思考作用而产生的说服过程。边缘路径是指,当受众在接收广告信息时,依据说服情境中的线索或暗示,如来源的专业性、吸引力、信息数量、个人的生理或情感状态等,作为是否接受信息立场的依据。按照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受众的路径选择会受到涉入度的影响。当涉入度较高时,受众渴望对广告刺激形成理性、真实的判断,这驱使他们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对广告刺激进行精细加工,说服的中心路径便开始启动。相反,当涉入度较低时,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处理动机不高,他们不愿付出太多的努力进行深入的信息加工,此时边缘线索对态度改变的作用更大。也就是说,在媒介语境高涉入度状态下,受众往往对随后广告的核心信息进行仔细认真的思考,充分的论证更能够打动他们。而在媒介语境低涉入度状态下,受众对随后广告的边缘线索更为注意,优美的音乐、迷人的代言人、精致的画面、有趣的故事情节,甚至是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将会在认知资源投入不是太多的情况下,对他们产生更有效的说服作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