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学做交替”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学做交替”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19-07-09 03:58:40 影响了:

  摘要:本文分析了“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特点及推广方面的一些存在问题,介绍了“学做交替”的替代模式和实施方法要点,还介绍了“学做交替”的两个课例。  关键词:工学结合 学做一体 学做交替 教学模式
  1 问题的引出
  现在,“学做一体”已成为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风向标。由于“学做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教育规律和职业人成长规律,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和极高的社会认同度,一些走在前面的职业技术学院无不将这一教学模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来抓。他们把课堂设在车间,或将课堂按车间的要求布设。据说,浙江某职业技术学院一次就将70多间普通教室的隔墙打掉,改建成30多间“教学做一体”的专门教室。在这种“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室里,既有学校和企业共同添置的仪器设备,供学生“做”;也有几十张桌凳和一些技术书籍资料,供学生“学”;还可以挂一方黑板或装设计算机、投影仪,使教师可以“教”。在这样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可以边教边学边做,有时先讲后做,有时先做后讲,学生学了之后可以当即通过做来提高动手能力、加深认识理解;做的过程中遇到了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召集学生即刻回到教学区来讲来学,予以解决,十分机动灵活。故,应当说这种学做紧密结合,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在同一场地的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的B类课程(即理论+实践课)的一种最佳教学模式。
  然而,对于“学做一体”这种教学模式的普适性也有人提出疑问。首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室建设投资较大,除了一些条件较好的院校,政府(或企业)给了较大的投资(或资助),能建设较多的一体化教室外,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院校,由于没有这么多的“钱”,一时间是难以建设起这么多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的。其次,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的B类课程约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一半左右,在1300学时左右,学院其它许多专业开设的B类课程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这些课程全部在一体化教室进行,那么要建多少才能够呢?笔者大致算了一下,若在学习的前2年基本上完成B类课教学,每周大约有16课时要在一体化教室进行。这样一来,每个专业每个年级就算只有一个班,每个专业也至少需要两间一体化教室。这不要说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院校难以做到,即便是条件较好的院校,短期内恐怕也不一定能做到。
  故此,有必要探讨一种能在欠发达地区普遍应用的、类似于“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它可能不是最佳的,甚至可能会牺牲一些诸如可以边做边学等“学做一体”的很好特性;但它一定是普适的,它也能符合教育规律和工学结合的要求,还要能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院校的校情,实施起来比较容易。我们探讨的这一教学模式的就是——“学做交替”。
  2 “学做交替”教学模式介绍
  2.1 思路 我们将构成“学做交替”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概括为两句话:“学习情境一体设计,学做交替分步实施”。其含义是,将一门B类课的教学活动分成两个板块——“学”与“做”,“学”与“做”的各项教学活动是整体一起设计的,它的教学设计应符合工学结合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的一些基本要求;但“学”与“做”的教学活动却是分在两个地点交替实施的,“学”在普通教室进行,“做”在一体化教室进行。当然,为了保证“学”与“做”的紧密结合,“学”与“做”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太长。
  我们研究了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发现大多数B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是1:1,故我们设计的“学”与“做”的一个轮回为4学时,即“学”2学时,“做”2学时,在一个轮回里,完成某一个(或某一区段)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学习情境的教学。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学设计结构中,通常会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6个步骤,我们把前3个步骤设计成一个“学”的环节,而把后3个步骤设计为一个“做”的环节。假定一个学习情境有8个学时,我们就把它设计为两个“学”与“做”的轮回来完成。这样做,也许有人会说是“削足适履”,但我们觉得这种“削足适履”有它存在的理由。首先,这一做法保证了教学活动结构和秩序的稳定,而稳定的教学结构和秩序是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的保证。其次,有句老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可以把“学”的环节看作是“磨刀”,把“做”的环节看作是“砍柴”。如果我们的“刀磨得好”,即学生在“学”的环节上,将计划订得周密,解决问题的思考充分,并很好地刺激了学生“做”的欲望,会使学生在“砍柴”时,即实施“做”的环节时更有条理、更有成效。但磨刀没必要在山上,“学”的这几个步骤也没必要一定是在一体化教室进行。再者,如果有的学习情境教学时间比较长,假定有12个学时,它事实上也不可能在一天内完成,我们还是要把它分成几个工作过程区段,而每个区段也可以视为是一个小的工作过程,用“学”与“做”的一个轮回来完成,这也是非常符合教学上的“小步子”原则的。
  2.2 共用一体化教室的上课安排
  采用“学做交替”教学模式,换来的好处是紧缺的资源可以被充分的利用。如果一个一体化教室每天可以安排8节课的教学,每个班若安排4节课在一体化教室进行,则这个教室最多可供2个班使用。如果按图1的上课安排,则有3个班可以使用。再极致一点,将图1中一体化教室的1、2节也安排一个班上课,这个班的“学”的环节则提前到前一天的下午进行,那么,一体化教室的使用班级便可以多了一倍。这种安排的实质就是,将原本在一体化教室进行的教学活动的一半移到了普通教室进行,从而提高了各种教学场地的利用率。实际上,上海世博会的不少场馆就采用这种方式组织参观,先将参观者们引到一个室,听介绍,看录像;再将参观者们引到另一场地,现场参观,实境感受,使参观者获得很深的印象,场馆的使用效率也很高。
  2.3 对场地和设施的基本要求 ①普通教室与一体化教室距离不能相隔太远,能够相邻则更好,这样学生转场时会比较方便。②普通教室须装设投影仪、网络端口等,使教师可以将自己手提电脑中或在网络中的一些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桌椅应该是活动的,使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布置为授课、圆桌会议、小组讨论等不同形式。③一体化教室的功能要认真规划、细心分类、精心设计,使其可以做的项目尽可能多,而设备尽可能精干,这样进行教学安排就可以从容淡定。一体化教室也要装设投影仪,这样可以把一些“做”的操作方法等直观形象地传授给学生。
  2.4 几点注意事项 ①“学做交替”模式的顺序总是“学”在先,“做”在后的,这个顺序不能倒置,否则教学活动无法开展。②任课教师必须是“双师”素质的,他(她)既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要有一线工作的经历和熟练的生产操作技能,能自如应对“学”与“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③一体化教室的管理要周密、高效,手续要简便,否则,一个小小的失误和不便,都有可能引发连锁性的混乱。④我们认为,为使“学做交替”模式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一个班的人数在30~40人较为适宜。
  3 “学做交替”的课例
  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将实施这类课程的6个步骤细化为:①先行引导,收集资讯;②分析任务,决策方案;③熟悉对象,制订计划;④实施工作,记录过程;⑤检查过程,分析结果;⑥工作小结,学习评价。以下的两个课例是我们根据这6步法设计的典型课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情境7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EB/OL]..cn/page/N007/2009022600002.html,2009-
  02-26.
  [2]马树超.“做学合一”与职业学校变革[EB/OL]..cn/page/N007/2009121500003.html,2009-11-0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