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探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探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发布时间:2019-07-13 03:55:31 影响了: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一、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基本步骤和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
  2、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
  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学生如果有不同观点,可以展开辩论。
  4、对结论做出补充、修改和总结。
  二、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实施类型及组织形式
  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类型根据内容可以是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目的)或项目(活动)设计类(以完成某一任务为主要目的)。其组织形式可分为:
  1、小组合作研究。学生一般由3-5人组成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2、个人独立研究。即可以采用“开方式长作业”的形式,由教师提出综合性的研究专题,学生自定小标题,各自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时间为一周、几周或更长时间。
  3、个人探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全班学生围绕一个课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后,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综合研究结果,从而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特点、优势以及不足
  通过对探究性教学内涵的分析,不难看出它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⑴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该模式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设计的:教学中是学生亲自参与、自由探索、共同探究的自主活动;结论的归纳也是由学生反思,师生共同筛选归纳的。故在此活动中,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激发了他们的内在动机,培养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精神。
  ⑵探索性教学有利于获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即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动眼、动情,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真正有利于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获取方法、获取体验,从而增长智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⑶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关系,培养学生分享和合作精神。探究性学习努力创设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沟通和合作的教育氛围,这种合作学习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知识学习的本身,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⑷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探究性教学强调教师的少讲,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重在教会学生自主思考,教他们怎么才能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成效和努力程度进行反思,从而培养他们一颗善于思考的心,即持续发展的潜质。而引导学生思维不仅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
  当然,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也有其不足之处,如:花费时间较多,不经济,而且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思维发展水平,同时还需要有逻辑较为严密的教材和素质较高的教师。
  四、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1、正确选择探究课题。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实际,来正确选择探究的问题。问题应有一定的难度和研究价值,需要学生运用已学的多方面的知识提出假设,并经过多次尝试才能解决。
  2、创设进行探究的良好情境。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除了在活动场所、教学仪器和设备、图书资料、教学时间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外,还需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设一种互尊互爱、好学深思、奋发向上的环境和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展开深入的讨论,积极交流心得体会,敢于发展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在探索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提高。教师不可越俎代疱,而应在必要时才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4、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一般要从半独探究逐步过渡到独立探究,从对单一问题的探究到复杂问题的探究,从参与局部的探究过渡到对全过程的探究。
  五、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挑战
  探究性教学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主动探索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广大同仁们的肯定和推崇。然而,怎么才能使探索性学习真正成为科学课堂的现实?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找到最佳的切入点?究竟什么样的教师适合于未来教育趋势的发展需要?的确,探究性教学为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更新教材观念,树立课程意识新理念
  以前,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调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而探究性教学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以学生生活的世界为归宿”,故它推崇的“课程意识”,即是教师、学生、教参、环境等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对教材的亦步亦趋。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
  2、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探究性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教师要利用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如图像、数据、模型、幻灯,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出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从教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提出富有针对性、实用性或解决可能性等的一系列问题。教师要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特别是不要针对学生那些奇异、独特的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因此,教师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设计问题、设计活动上,使学生的发问从自发到自觉,让学生会问、善问、巧问。
  3、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还思考于学生
  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使他把一些结果记录下来,而是要使他参与把知识建构起来的过程,探究性教学更是注重这种去操作、观察、猜想、探索、归纳、类比、质疑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要认知到“空白时间”不是放住自流,而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教师不要指望过多地控制学生,而要鼓励学生尝试错误,鼓励学生多向思维,要让学生由追求思维成果(知识)转到追求思维过程(方法)上来,使学生不仅获取方法,同时获得情感、意志等心理体验。
  4、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成为学习的促进者
  探索性教学要求教师由讲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其工作重心由“授”转变为“导”,包括引导、诱导、辅导、教导等。教师应是课程开发与学生智能开发相结合的设计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真挚的合作伙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一句话,是沟通,是合作,是教促进学,故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创新教育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5、教师要成为“学者型”教师
  教师要想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转换,其途径是什么呢?我认为,教师必须让自己最终成为一名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探究性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开放性,它来源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所关注的一些社会或其他问题,涉及范围很广。教师应当重视渗透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关的教育。教师不仅要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要多层次、多领域地涉猎知识,迅速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此才能做到驾轻就熟。故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首先“育己”,即向“学者型”(研究型)发展,教师只有不断吸收、扩充、更新知识,不断对教材拓展、补充和创新,才能使教材显示它的生机和活力,达到育人的效果。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我们要以满腔热情来迎接“探究性教学”这一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教育模式所能带来的挑战,使其真正地走入课堂,指导教学,培养人才。同时,我们教育者也只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新的“跨越”,才能成为新世纪的理想教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