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党群关系: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党的建设
 

党群关系: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党的建设

发布时间:2019-08-05 10:05:03 影响了:

作者:周多刚赵晓呼

唯实 2010年07期

  中图分类号:D252;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4-0004-0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总结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时指出,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强调全党“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1]。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根本上说,就是执政党要处理好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作为党群关系深刻背景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要求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党群关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一、党群关系:党的建设历久常新的课题

  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历久常新的课题。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离不开党的领导。离开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就得不到保障,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二是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古语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执政者是受人民的委托来掌管权力的,必须按照人民的意志来行使权力;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也表明,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群关系,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密切党群关系的宝贵经验。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只要依靠人民群众,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夺取全国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2]368他告诫全党,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3]为此,他要求全党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同样高度重视党群关系问题。胡锦涛同志在总结古今中外执政者兴亡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4]370并提醒全党:“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4]369“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任何政权和政党,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苏联、东欧执政的共产党先后失去政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脱离群众、失掉民心却是共同的、根本的。苏联解体期间,一家民意调查机构以“苏共代表谁”为题做的社会调查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这说明,苏共已不能代表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垮台实在是势所必然。

  二、党群关系:面临的主要困境与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率领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是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和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而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说明我们的党群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和谐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以及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变化,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使党群关系面临着新的问题和考验。

  首先,党内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使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在增长。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求实效、劳民伤财。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这已经成为当前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成为严重损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产生官僚主义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思想偏离了群众路线,二是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关。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2]333同时,权力过分集中,民主法制不健全,组织机构臃肿,干部缺乏必要的监督,这些都是官僚主义产生的重要根源。

  其次,**现象蔓延严重损害党的政治权威。纵观中外历史,“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是历代王朝的一个规律性现象。其原因就在于,统治者开始时都是借助人民的力量上台的,那时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有比较清醒的了解,因而往往采取一些符合或迎合人民群众要求的措施,励精图治,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是,一旦统治地位巩固以后,就容易忘乎所以,统治集团内部的**就滋长蔓延开来,久而久之必然导致人亡政息。人类社会进入政党政治以后,这种“历史周期律”仍然在发挥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面对各种利益关系调整,巨大的物质诱惑和各种腐朽落后的价值观使一部分党员干部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滋生了“一切向钱看”和享乐主义思想,在理想信念、价值尺度、是非界限上出现了混乱。一些人淡化甚至背离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他们以权谋私、弄虚作假、任人唯亲、敲诈勒索、贪污受贿、道德败坏,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政治权威。**不除,国无宁日。能否消除**,已成为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第三,贫富分化、分配不公使弱势群体对党的感情受到伤害。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关键要看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既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贫富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分配不公已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的聚焦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甚至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不同行业之间收入的差距,均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这种状况已经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党群关系已由过去的“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近年来不断增加且趋向激化的信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就是这种演变的标志。它们清楚地警示我们,人民群众对一些党员干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不满和怨恨情绪,这种情绪压抑久了,就会变成对整个党和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这样的党群关系能不紧张吗?

  第四,民主政治建设滞后使人民群众对党的满意度降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大大增强,主动要求介入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然而与此相比,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仍显滞后。一方面,一些党政干部的“官本位”思想严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未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党的领导的实质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对人民颐指气使。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却是家长制、一言堂、惟我独尊,用命令、强迫、压服的方式对待群众。这显然与市场经济所需要并主张的平等意识格格不入,只能引发群众的强烈对立情绪。另一方面,我们的政治参与渠道不畅,群众不断增长的政治参与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而一个社会如果缺少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正当组织形式及合法渠道,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民众在体制外寻找出路,从而导致社会冲突,冲击社会的正常秩序,影响社会稳定,进而影响党群关系的和谐。

  三、党群关系:党的建设未来的着力点与对策思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群关系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进群众工作,把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从根本上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融洽。

  首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路线。正是坚持了这条路线,我们党的各项事业才取得了成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党群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贯穿到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领导干部必须身体力行党的宗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不断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团结带领群众不断前进。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勇于到困难的地方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工作,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要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努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的问题,自觉地为民尽责、为党分忧,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其次,发挥好党的利益整合功能。现代政治体系中,政党是反映民意的重要工具,现代政党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民众的利益表达来代表各方民众的利益,从而制定出维护和发展民众利益的政策、纲领和行动计划,赢得民众的支持。从理论上看,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民众的利益表达,因为,党自身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特殊利益。但在现实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比较单一,党要实现对民众利益的代表相对较为容易。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益主体的分化日趋明显,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整合人民内部各种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基础上的共同利益追求,这是摆在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长远来看,党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统筹兼顾的原则,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制定并实施全面反映人民群众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是党在政治上整合社会利益的关键。二要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三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区别不同情况,充分运用政治、法律、制度等手段,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四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渠道。为此,要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利益表达功能,这是各阶层进行利益表达的主渠道;要扶持困难群体,建立健全社会协商对话机制,充分发挥其表达民意、解释政策、提供决策帮助方面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公众传媒的组织机构,使新闻传播形成多维度、多层次、多渠道的网络体系,成为公民和不同利益群体表达要求的窗口。总之,通过构建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渠道,既可以沟通党与不同阶层及其成员之间的联系,又使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和规范,避免具有破坏性的利益表达方式和行为的出现,以利于党更好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最好办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很好地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有关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我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党群关系不和谐的根源在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同当前社会生产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因此,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党群关系。实践证明,只有经济发展了,群众富裕了,很多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为此,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要通过不断推动发展、繁荣经济,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二要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搞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三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真解决“三农”问题;四要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尤其要关照弱势群体,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

  第四,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当前,要继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使反**工作更加配套、更加系统。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加强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做道德表率,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以正确行使权力为重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减少行政审批项目,规范公共权力运行,拓展从源头上防治**的工作领域,使惩治和预防**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切实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把党内监督与各方面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要坚决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积极探索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要坚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治理教育乱收费、拖欠农民工工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总之,要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以反腐倡廉的明显成效取信于民,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作者介绍:周多刚,赵晓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党建教研部,天津 300191 周多刚(1967- ),男,安徽定远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的建设;赵晓呼(1959- ),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