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在文化强省建设中推进汉剧振兴和繁荣] 乡村文化振兴推进工作的思考建议
 

[在文化强省建设中推进汉剧振兴和繁荣] 乡村文化振兴推进工作的思考建议

发布时间:2018-12-26 04:56:43 影响了: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当前,陕西省委、省政府把建设文化强省作为“十二五”的重要战略目标,明确了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汉剧是汉水文化的结晶,是安康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富民强市目标,必须把振兴汉剧作为文化建设的大事,大力实施汉剧振兴工程,努力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实现汉剧的振兴和繁荣。
   一、汉剧是汉水文化的瑰宝
   汉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是陕西第二大剧种,它渊源于中华民族古老的戏曲艺术,在徽、楚、豫、秦剧的基础上,经过汉水流域和安康人民长期的生活创造,不断融合创新打磨而成。汉剧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在我国戏曲文化之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影响和贡献。
   汉剧具有独特的艺术之美,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熔铸为一炉,用节奏驾驭,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汉剧经过长期积累和精炼加工,努力追求传神写意之美,形成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和唱、念、做、打、舞五种表演手段,使汉剧的戏曲程式和造型艺术具有鲜明的美学品位和艺术价值。
   安康是汉剧的重要发祥地,对中华戏曲和地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汉剧在与地域文化的交融发展中形成了不同流派,而安康汉剧则独树一帜,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和促进了汉剧的发展。据考证,安康汉剧二黄是汉剧皮黄腔系的根本源头,汉剧尽管在各地传承发展中有所创新,但其最主要的声腔基础仍以安康汉剧二黄为主。汉剧是国粹京剧的重要鼻祖。19世纪初,四大徽班进京,融合昆曲、花鼓和满腔的特长,适应各个阶层观众的审美需要,在演出中逐渐形成京剧雏形,特别是随着汉调艺人搭徽班共同演出,以唱西皮调兼唱二黄,促进了汉剧与徽剧等戏曲的融合,博采众长,从而催生并形成了京剧。一部京剧史代表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创新,也确立了汉剧二黄的重要地位。汉剧是汉水文化的重要标志,融三秦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于一体,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既有以紫阳、旬阳为代表的民歌,更有以汉剧、道情为标志的戏曲,但最有深厚群众基础、最能代表安康文化根与魂、最具影响力的非汉剧莫属,汉水、汉剧、汉文化是安康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
   二、振兴汉剧是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
   安康汉剧的发展历程,有过灿烂的辉煌,也历经坎坷。特别是“xx”中对“百花齐放”的扼杀,加之改革开放以来多元文化的冲击,汉剧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汉剧人才青黄不接,精品剧目严重匮乏,戏迷观众急剧减少,以及欠发达的财政拮据,也影响了对汉剧的保护和发展。所以,振兴汉剧刻不容缓。
   振兴汉剧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建设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汉剧作为汉水文化最重要的文化形式,促进科学发展、繁荣汉水文化首先要振兴汉剧,使安康的发展更具文化品质,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
   振兴汉剧是安康发展的提神工程。一个地方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在文化。当前,着眼转变发展方式,全省各地打造文化品牌、做强文化产业如火如荼,有力提升了开放形象和区域竞争力。振兴安康汉剧,提高其影响力,城市建设才有文化精神和文化品牌。
   三、扎实实施汉剧振兴七大工程
   从安康文化建设的需要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以保护传承为基础、理论研究为先导、人才培养为根本、精品剧目为核心、服务发展为目的,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着力打造汉剧品牌、繁荣汉水文化,为建设富裕、生态、文明、和谐安康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一是保护传承工程。振兴汉剧的当务之急是保护传承。当前最紧迫的工作是抢救,一方面迅速展开汉剧资料普查,尽快摸清汉剧剧目、声腔、身手、脸谱、化妆等资料,进行分析归类,建立数据档案;另一方面抓紧录制汉剧老艺术家的优秀剧目和经典唱段,制成光碟音像资料。同时,年内完成10名市级汉剧传承人的遴选确定工作,支持鼓励收徒传艺,把精湛技艺和绝活传承下来。
   二是理论研究工程。汉剧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持和引领。要从汉剧的历史渊源、传承和发展入手,深入系统地研究汉剧史、汉剧艺术特性、汉剧发展实践和发展战略,摸清汉剧特别是安康汉剧的历史脉络、文化价值和艺术特质,理性把握汉剧发展的方向、路径和举措,用艺术规律科学指导汉剧事业发展。
   三是人才培养工程。目前,安康汉剧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人才青黄不接。要紧紧围绕汉剧创作、导演、表演、音乐、化妆等人才的培养,下工夫锤炼提高现有人才,积极选拔培养后续人才,大力引进领军人才。重视发挥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汉剧人才的主阵地作用,从今年开始,每年招收20名有潜力的学员进行专业培养。特别要紧扣汉剧表演人才这一重点,采取超常措施,培养出一两名在全国具有影响的名家名角。
   四是汉剧精品工程。实施汉剧精品工程,以精品剧目锻造汉剧艺术人才,提升汉剧的影响力,实现汉剧的振兴与繁荣。要有计划的对传统经典剧目和获过重大奖项的汉剧现代戏进行整理恢复,推陈出新;抓紧创编一批简单易学的汉剧现代戏和汉剧歌曲,把汉剧文化因素融入旅游产业发展和安康文明开放形象的打造之中;坚持高水平策划,既注重发挥本地人才的作用,又大胆面向全国开放,在人才聘用、脚本创作、音美设计等方面进行招标竞选,力争5年创编出3至5部艺术水平较高、群众喜爱的优秀剧目,打造成一台能够赴省晋京演出、冲刺国家大奖的精品剧目。
   五是宣传普及工程。抓好汉剧宣传普及工作,在安康日报、安康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政府网站,开办“汉剧之韵”等栏目,宣传汉剧知识,播放经典剧目,传播汉剧新作,推出汉剧新人,营造浓厚的振兴汉剧社会氛围。尽快编辑出版安康汉剧普及教材,精选制作30至50部便于群众传唱的经典唱段,推进汉剧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积极扶持发展汉剧业余班社和自娱自乐的群众团体,在道具、服装、活动场地和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定期组织开展汉剧展演活动,每年评选奖励一批新作、新剧、新人,培育和扩大汉剧振兴的群众基础。
   六是汉剧兴旅工程。牢固树立文化兴旅思想,坚持挖掘汉剧艺术资源与开发旅游资源的紧密融合,推进汉剧传播与开展旅游营销的紧密联系,振兴汉剧艺术与做强生态旅游产业相互促进,把打造汉剧品牌融入旅游产业发展各过程,用汉剧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价值。立足构建生态旅游城市,精心策划和编排一部汉剧精品剧目,开发一批具有浓郁汉剧艺术特色的旅游商品,提升安康生态旅游的文化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
   七是基础建设工程。把汉剧艺术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保护之中,在“一江两岸”、重点街区、公共场所、核心景点、重要节点建设上,充分体现汉剧元素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抓紧规划设计,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成安康大剧院、博物馆、汉剧戏楼和汉剧茶苑,为汉剧文化提供展示的舞台,使汉剧专业演出团体和业余班社有演出的场地,让群众和游客能够欣赏和感受到精彩的汉剧艺术。
   (作者系中共陕西省安康市委书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