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秦安羊皮鼓舞发展概况综述] 秦安羊皮鼓视频
 

[秦安羊皮鼓舞发展概况综述] 秦安羊皮鼓视频

发布时间:2018-12-27 04:29:05 影响了:

  [摘要]秦安羊皮鼓舞最初是作为一种祭祀仪式而存在的,其中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一些封建迷信的糟粕。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沉淀了久远的历史,厚载着生活于此的人民的传统与文化,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研究的特殊价值,体现着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秦安羊皮鼓舞;民间艺术;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043-02
  
  甘肃秦安县的羊皮鼓舞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过程。有着“羲里娲乡”之称的秦安,自古属于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远古时代,祖先们在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抗争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羊皮鼓,以羊皮鼓高亢嘹亮的鼓声来镇邪除妖、驱赶野兽。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羊皮鼓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据《秦安县志》记载,在秦代、汉代、宋代时期,地处边疆的秦安连年征战不断,将士死伤无数。为了祭奠将士们的英灵,当地巫师便以羊皮鼓为基础,配以特定的歌词,创造出一套祭祀用的仪式,于是羊皮鼓舞就与民间宗教相结合,成为祭祀场合专用的舞蹈。随着元、明、清三代的发展演变,羊皮鼓舞逐渐定型为现在的舞蹈形式,俗称为羊皮鼓舞。
  秦安羊皮鼓舞分布广泛,几乎覆盖全县各乡镇,主要以兴国镇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分别有西南方向的千户乡、王窑乡、郭嘉镇,东北方向的莲花镇、五营镇、陇城镇等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全县各地的羊皮鼓舞传承状况好坏不一,由于它的出现总和祭祀相关联,所以,始终被笼罩在迷信的阴影之下,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更是遭受重创,几乎绝迹。然而,这种深受群众喜爱的表演始终为一部分民间艺人默默坚守,因此才得到一线生机,得以流传至今。
  秦安羊皮鼓舞的表演一般用于特殊场合,有其固定的程序,表现的内容与目的也因地而异。其表演主要用于庙会、祭祀、镇山祈雨、家庭祭祖、驱邪以及社火表演等场合。如庄户人家家道不顺或遭遇天灾人祸,便认为是鬼邪作祟,于是向神许下心愿,请司公(旧时民间专门从事巫术祭祀活动的人)前来跳神还愿;或者家人久病不愈,认为是邪祟缠身,于是请神下界擒拿。司公便会请神灵附体,手拿刀剑斩杀妖魔,之后再跳羊皮鼓舞以安慰神灵。这两种活动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活动规模也很小,局限于小家小户,意义不大。但镇山祈雨和庙会、社火表演的羊皮鼓却场面壮观,娱乐性很强。为了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每年农历七月到八月之间,各庄各户的群众都要杀鸡宰羊,以感谢众神的恩惠。尤其在久旱祈雨之时,烈日炎炎下,人们抬着神像,司公们敲着羊皮鼓卖力表演,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场面甚为壮观。近代以来,羊皮鼓舞表演越来越趋向于世俗化、大众化,在每年春节的社火表演中,羊皮鼓舞已全无祭祀活动中的那种神秘肃穆的气氛,而是充满着热烈喜庆之气,那豪放粗犷的动作,加上鼓环声伴奏之下的高亢而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唱腔,西北大地上的那种原始神秘的民族特色展露无余。
  传统的羊皮鼓舞是音乐和舞蹈相结合的民间艺术,以悠扬顿挫的唱腔配上粗犷质朴的舞蹈动作,在鼓声、歌声、动作的有机结合中,营造出一种原始肃穆的氛围。但秦安羊皮鼓又与众不同,除了以上这些共性之外,又加入了大量的武术动作,从击鼓方法、队形的变化到表演内容都自成一家。表演时队形多变,时而如巨龙般蜿蜒游动,时而按八卦图往来穿插。其表演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单鼓、双鼓、走阵、耍香、打板子、打水火等,也有武术中的棍术、拳术、对打,又有戏剧中的高空翻筋斗等高难度动作,可以说是吸收了多种艺术的精华。至于唱腔更是花样翻新,既有粗犷豪放的随机创作,又有鼓声伴奏之下的秦安小曲老调配唱,内容从“盘古开天”到“三皇五帝”,从中国的四大名著到民风民俗,表演内容通俗健康,表演形式丰富多彩,让人不得不惊叹民间艺人们高超的创作技艺。
  秦安羊皮鼓以铁圈手柄环佩蒙上精致的7毫米的生羊皮做成鼓面,直径约40多厘米,手柄下的钢环上套有数量不等的小钢圈,用牛筋做成鼓鞭。表演时,舞者左手紧握扇形环佩羊皮鼓,右手持牛筋鞭,敲击鼓面时,随着步伐的变换震动钢圈,发出“咚嚓咚嚓”的声响,在黄土遍地的天地之间,显示出独有的雄壮和苍凉。秦安羊皮鼓的表演者人数不一,少则三四人,多则二三十人,相对其他县区来说规模较小。表演者主要由一群粗壮英武的男子组成,队形以跑阴阳太极图形为主,主舞者司公身怀绝技,表演各种绕鼓花样的技巧。最厉害的司公甚至可以同时驾驭12面鼓(腰悬四面,左右胳膊各挂三面,嘴衔两面)而面不改色,节奏也丝毫不乱。当演出至高潮时,鼓手们随着鼓点节奏的加快而变换步调与队形,司公们则被环绕在中间,耍出一套套流传已久的武术动作,或是从三四把叠加的桌子上凌空翻下,博得观众们的阵阵喝彩。这种高难度的动作不仅起到活跃气氛、吸引观众的作用,同时更是衡量舞者功底的重要标尺。
  羊皮鼓舞的表演者司公是一群身份特殊的人,因其承担着巫术祭祀的重任而备受尊重,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进行羊皮鼓舞的表演。在旧时代,羊皮鼓舞的传承有着严格的规定,一般只能传授给家族成员,并且只传男不传女。到了近代,由于羊皮鼓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大众性的娱乐活动,它的学习才得以大范围地展开,各庄各户凡是对此有兴趣的男性,不管其年龄大小均可学习羊皮鼓舞。司公在进行羊皮鼓的表演时,担任着双重身份,一种是司公(男性),一种是司婆(女性),由于性别的反差,表演者的服饰也有所变化。扮演司公时,身穿黑色对襟上衣,领口、袖口均镶有红边,腰系大红色绸带,下穿黑色灯笼裤,脚穿黑色布鞋,整体服饰与当地百姓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当表演者男扮女装扮演司婆时,服饰会有很大变化。头戴当地人所说的“麻头”(用彩绳编制的网状帽子),上面镶两条红色布条垂于胸前,网状帽子后面缀有一条长长的辫子,给表演者平添些许女性的妖媚之气。当开始羊皮鼓舞表演时,司婆会随着鼓声节奏轻轻晃动头上的辫子,使之抡成直径半米的圆圈,颇有些类似于朝鲜族的民族舞蹈“象帽舞”,观赏性极强。这也是秦安羊皮鼓舞独具特色之处,此时,羊皮鼓舞的娱乐成分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秦安羊皮鼓舞是在举世瞩目的大地湾文化发源地这一具有浓厚文化积淀的黄土地上产生、流传、发展,并融合各民族文化优秀成果的一种民间祭祀舞蹈,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表演形式蕴涵着远古先民与大自然抗争并为之奋斗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也涉及当地的民风民俗、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宗教艺术,以至于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具有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的特殊价值,得到了专家的普遍关注。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由于极左文艺思潮的影响,羊皮鼓舞中包含的迷信成分被无限度夸大,而其中所蕴藏的文化与娱乐价值被抹杀殆尽,对被斥为封建迷信的羊皮鼓舞彻底封杀,禁止演出,原有的十几个社班只存活了两三个,能驾驭12面鼓的高手也是几乎绝迹,羊皮鼓舞的发展遭受重创。然而羊皮鼓舞深具群众基础,即使在最困难的年代,也有一批民间艺人默默地坚守信仰,在绝境中求生存,从而使这一民间技艺得以延续下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于民间文化的全面解禁与重视,秦安羊皮鼓这一原生态的民间舞蹈重放异彩。它那多姿多彩的服饰、高亢优美的唱腔、自成一家的表演形式,吸取了多种艺术种类的精华,剔除了迷信色彩,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原生态的特性,最终从庙堂屋宇中走出来,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秦安羊皮鼓舞不仅是天水伏羲文化节上必不可少的压轴戏,2000年还参加了电影《筏子客》的拍摄。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与重视,这种集祭祀、歌舞、娱乐为一体的深具大西北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秦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秦安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2]邓小娟.甘肃秦安羊皮鼓祭礼舞蹈的遗存[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4).
  [3]邓小娟.秦安羊皮鼓舞的文化解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