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

发布时间:2019-01-14 04:25:34 影响了: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来源,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前提下,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真正享受读书的快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培养 兴趣 习惯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健全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因此,课外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使学生的课外阅读长久的坚持下去必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丝毫的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觉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1.活动法
  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如“讲故事”、“读书汇报会”、“读书交流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在众多的课外活动形式中,讲故事是学生最乐于参加的活动。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故事迁移”,来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延伸发展,激发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2.欣赏法
  写景文章的阅读用欣赏法来引导学生。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在每周的《电视散文》及《子午书简》等栏目给人以非常美的艺术享受。我常把它们录下来播给学生看,让学生们长期感受文字的美,领略文章的美。学生们在优美的语言文字浸染中享受着阅读的美,不由自主地把阅读当作一种享受。
  3.竞赛法
  以“每周一诗”、“每天一格言”等形式开展阅读比赛,在班级掀起背诵、积累中华民族优美古诗文比赛。在课前拿出一分钟开展背诵比赛,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是形成班级良好阅读氛围的好方法。
  二、推荐读物,鼓励学生阅读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学习中克服困难的喜悦。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市场“鱼龙混杂”,有些书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倡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学生阅读需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年龄以及个人兴趣爱好、求知欲、性格等特征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定好读物范围,范围要尽量大一些,可涉及学生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等方面;推荐读物如《中学生阅读》、《阅读与鉴赏》等刊物中的优秀文章。《名人传记》等名人的事迹;《求知与探索》等一些介绍新知识、新科学、新成果的科普文章、科学小品;《水浒传》、《鲁宾逊漂流记》等中外名著。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意义,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1.勤于读书的习惯
  要求学生把阅读生活化、习惯化,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天天阅读,每天必读。要像孙中山先生那样:“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存。”有了这种感觉,说明阅读已经生活化了。我们就像大文学家鲁迅先生那样把大家喝咖啡、聊天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我们可以用午休、放学做完功课以后、节假日等点滴时间来读书。每天一小时,积少成多,积沙成塔。
  2.勤于积累的习惯
  “厚积”才能“薄发”,学生只有勤于积累,才能形成丰厚的知识储备,才能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因此积累的内容很广泛,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通过记课堂笔记、读书笔记等途径来积累知识,阅读中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往往转瞬即逝,这就需要及时动笔,记录自己的思考所得。文中优美的语段、重要的信息、精辟的言论或其他有价值的资料,要注意圈点批注,也可做摘要。对老师和同学分析得精彩的地方,要及时记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学习方法的习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每一种新体裁的课文后,宜总结此体裁课文应掌握的各种知识点,教给学生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的时候,宜分专题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技巧,让学生积累写作基本功,形成能力,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提高写作水平。
  3.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读边思,能够使自己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读得自觉,读得深入,读出自己的心得和体会。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和起点,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维,就有发现。创新源于质疑。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敢于并善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科学的课外阅读评价
  评价是制约课程改革实验的瓶颈,评价方式的改变,评价策略的多元,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科学评价,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
  1.激励性原则
  在每班建立学生读书排行榜。每位同学把读完的书名贴在上面,同学们看到自己读得书越来越多,无疑是一件开心的事。另外,我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结合“读书排行榜”、“阅读记录单”、“读书笔记”开展评比,评出“阅读小博士”、“最佳发表奖”、“最佳心得奖”等,以此不断激励学生保持课外阅读的劲头。
  2.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原则是指在实施评价过程中,除由老师进行评价外,还要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读书小组里组员的互相评价及家长的评价。互相评价既是一种交流,也是获取课外知识和课外阅读方法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元化评价,能构建浓浓的读书氛围,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个性化原则
  由于阅读个体的性格、生长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影响其对阅读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在开展阅读心得交流时,要注意阅读材料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阅读个体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总之,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要真正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生活化。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