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浅谈孟子思想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古代德育教育思想
 

浅谈孟子思想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古代德育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19-01-15 03:50:19 影响了:

   [关键词] 孟子思想 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久而久之,学生便会认为只有政治课和思品课才有思想教育的使命,而每天都接触的语文课只是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无意中淡化了语文的人文性的功用。
   其实,语文教育不乏非常好的德育教育课文,如果执教者能准确、巧妙不失时机地利用好这些课文,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便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实现了。
   近几年,笔者任九年级语文课,孟子的3篇文章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学生反响很明显。3篇文章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在这三篇文章中,孟子的儒家思想体现得很充分。
   孟子例举历史上的6位名人,他们的共同点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才能有所作为,成就伟业。从而得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重要意义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有了这种意识,他们在遇到竞争对手时,才会有危机感,才会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危机,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了这种意识,他们才会懂得周围所有教育帮助他的人便是“法家拂士”,他们才会愿意接受批评指导。
   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的“仁政”思想得到充分体现,他告诫统治者:实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就多,不实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就少;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以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又不战,战必胜矣。”这一论断,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这是培养学生具有“仁爱”之心的好教材,有了“仁爱”之心,才能爱父母,爱他人,爱祖国;懂得了仁爱的的重要,学生们才会去理解他人,团结他人,帮助他人,进而无私奉献。天长地久,学生便不自觉地学会了做人之道,处世之道,他们的思想境界便会逐步完善。
   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又以“不食嗟来之食”和见利忘义的人进行比较,告诫人们不要失去“本心”。即不要丧失“天性”,即“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那种“舍生取义”的天良,那种优良品质。
   教师如能抓住此机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引导,学生便容易分辨出是非、美丑、善恶,学生便会珍惜上天赐予的至真至纯的“良知”,在关键时刻便懂得取舍。譬如,当“贪玩”和“学习”不能兼得;当“给”和“要”不能兼得时;当“利益”和“名誉”不能兼得时,他们便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前者,舍弃后者,做出明智的选择,习惯养成,一旦面临“生”和“义”的抉择时,他们便能够“舍生取义”,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甚至流芳百世。
   孟子的文章的确是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教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是深有感触的,希望从事语文教学的同仁,不妨深入备课,精心设计,真正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除了让中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学营养,同时也让中学生收到良好的品德熏陶,做一名新时代的“贤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