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重视低年级的数学教学_小学数学教学论坛
 

重视低年级的数学教学_小学数学教学论坛

发布时间:2019-01-19 03:51:36 影响了:

  听课是教研员的常规工作,几年来我们走进学校、亲临课堂、关注教师、了解学生,感受最真实的“原生态”课堂。虽然对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有几分欣慰,但也有忧虑和思考,正是所谓的“喜忧参半”。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主要表现在:教师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面向全体,实行有效的教学;没有充分恰当地使用教具、学具;数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不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等。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该如何看待,又如何去解决呢?我认为要重视低年级的数学教学。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课上得有趣,才能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在低段,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无动于衷”,就不可能主动,参与也就变成一句空话。低年级的数学课可通过创设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位老师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课前安排这样的情境:电脑演示“小鸡吃食”的动画故事情节(有一个小朋友拿出两个食盘喂小鸡,左盘4只,右盘6只),要求学生根据这个画面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这个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就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想象和猜测的欲望,一共提出了6个不同的问题。又如在教学“数的分与合”时,可以让学生玩对口令游戏。教师先示范玩法,如9的分与合时:师说我拍1,生说我拍8, 1和8组成9;9可以分成1和8……可以是老师和全班同学玩,也可以是同桌两个玩,或者指定一名学生和其他小朋友玩,形式多样,学生的兴趣也很高,游戏的设计比过去的读、背,要生动有趣得多。
  二、重视教具、学具的使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
  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数学家华罗庚也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为此,我们要重视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形象语言,配合教具演示,指导操作学具,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根据低年级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常用的学具有:1.实物图画、数学符号、几何图形卡片(或塑料片);2.小棒;3.计数器或计数表;4.口算练习卡片;5.钟面和七巧板;6.钉子板。教学时可灵活使用这些学具。如,在教学9+4时,让学生动手摆圆形图片:用9个红圆形与4个黄圆形学具演示9+4,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合并过程:(1)将两种颜色的圆形先合并在一起,然后一个个地去数,从1数到13;(2)将红圆形逐个放入黄圆形的行列中,边放边数,从4数到13;(3)将黄圆形逐个放到红圆形行列中,从9数到13;(4)从红圆形里拿出6个与黄圆形凑成10,再把余下的3个红圆形合并过来,从而得到13;(5)从黄圆形里拿出1个与红圆形凑成10,再把余下的3个黄圆形合并过来,从而得到13。学生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几种方法的比较,就会领悟到第一种方法最慢且容易数错,第五种方法最快且不易错。这时,让全班学生再用第五种方法重新操作一遍,就能容易地概括出凑十法的思路,而且能自觉地接受用大数凑十来进位加的方法,既培养了计算能力,又初步训练了思维能力。
  三、重视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合作学习进入课堂。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合作学习的意识,更没形成合作学习的能力。如果教师不及时地培养、指导,提醒和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表面看起来很热闹,但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要有价值
  听课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上了整节课都没有组织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也有的教师一节课组织了近十次的小组合作学习,场面非常热闹,说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主。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合作,在没有任何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无效、重复的劳动。因此,合作学习要有价值,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深度、有开放性。一位老师教学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小丽剪了6朵红花,小敏剪了3朵红花,她们一共剪了多少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这就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而像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元旦快到了,一、二班准备召开元旦庆祝会,需要买一些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该买哪些水果呢?请同学们想一想。调查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后,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组织调查与统计。这就很有合作学习的必要。
  2.小组合作学习要立足于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就会出现学生无法交流或只是少数好学生在包场的情况,这样就不能做到新课程所提倡的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学中,当提出问题后,应先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然后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统一看法后,再到全班交流、汇报,最后达成共识。如,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后,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调查与统计,然后让学生汇报调查与统计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而且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小组合作学习要做好分工、有明确的活动要求
  刚采取合作学习这种形式的时候,学生并不会合作,也不能自觉合作,老师必须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教师要对全班同学的分组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每个小组中成员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组织能力、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合作学习前教师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电脑出示每种花的价格,小红有20元钱,请你给她配一束花,并在小组里说一说。教师就提出如下活动要求:(1)先独立思考,把表格填完整;(2)四人小组交流,每个同学至少说出一种自己的想法;(3)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4)小组讨论,评出较有创意的一种代表本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课堂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情感,实现教学相长。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但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走到学生中来,低下头、弯下腰,成为合作学习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获取他们讨论的信息,为有效调控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地指导。对表现欲望强、表现机会多的学生,既要鼓励又要有提示,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分享;对那些不好表现、不爱发言的的学生也要注意给他们机会,并适时鼓励。教师要始终坚信:只要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从低年级起,就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 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1) 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
  (2) 让学生专注倾听他人的发言。
  2. 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1) 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
  (2) 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3. 培养学生写的习惯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上的写很重要,如一年级学写等号不用三角板或尺子,既要规范又要快,又如规范地书写数字、答题等。
  4. 培养学生检查的习惯
  小学生多数乐于做题,而没有检查的好习惯,甚至不会检查。在数学课上可按以下方法训练学生:一看是否抄错题或数;二看列式是否准确;三看计算过程是否出错;四看答题书写是否完整。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地指导、帮助学生,严格训练,久而久之,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教具、学具的使用,重视指导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