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职IT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职IT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4:16 影响了:

  摘要:以培养技能性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强化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使命。我们高职计算机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会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学会了进行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思考,为他们以后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以笔者从事高职IT专业教学的实践出发,从创设新环境、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化技能培养、训练思维方式和改革考试方式六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 IT教育 创新能力 学生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人应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尤其在IT这个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领域的人才,既要有专业知识,也要有独立自主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作为面向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从学生运用信息工具、主动获取信息、善于处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学习等方面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毕业后对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却没有达到这一目标。以我校为例,我们对本院计算机专业07届和08届毕业生做了跟踪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在工作态度和技能应用方面满意度达到90%以上,而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满意度只有19.4%,大多数用人单位反映,我们高职院学生上手很快,对操作核心很快能够掌握,但是后劲不足,对工作不容易有突破,这是高职学生的通病。咎其原因,我发现这和目前高职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方法有关。
  一、高职院校IT教育的现状
  1.教学理念陈旧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独占课堂,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导致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的培养没有在课堂主阵地得到落实,同时在教学中基本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上机实验为辅的形式,实训教学往往只强调对某项操作技能的反复训练,不能启发学生对生产领域中的问题进行独立分析与思考。
  2.教材内容滞后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计算机教学中相关知识必须及时更新。但是许多院校的计算机教材常常是几年都不予以更换。课本上的知识都是几年前的内容,根本无法适应现代IT行业的高速发展,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缺乏更新意识,一本备课笔记用了几年,这样一来造成学生出了校门知识接被淘汰的结果。
  3.课程设置不
  计算机类课程重要的在于实践的操作,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套经得起实践检验,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课程设置体系,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重理论教学、重概念传授,轻上机实训指导,实训课时远远少与理论课时。同时由于实训课程缺乏专门的指导资料,因此实训课变成了理论课的复习课。
  4.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高职计算机课程的考核基本还是以试卷考核为主,由于缺乏考核的依据,有许多高职院在考核上采取以计算机证书考核来代替期末考试,以此来评判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方式看似教学改革,实则是走了应试教育的老路。在没有计算机证书就不予以毕业的压力下,学生们做大量习题,死记硬背大量的概念,以此来就应付考试。虽然许多学校学生的计算机类证书考核通过率都很高,但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却很弱,拥有计算机等级证书却做不好毕业生简历的同学大有人在。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是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相悖的。
  二、如何改变高职院校IT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学生在上述的教学环境中其创新能力必然无法得到培养和挖掘,这给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有所突破,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1.创造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所以理论教学应特别注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统率具体的计算机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能开阔眼界,从方法论的角度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和知识,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网络的理解很狭隘,他们上网做的最多的事是QQ聊天,对网络原理、网络功能没有概念,而《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既有较深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比起计算机方面的其他课程,它涉及的面更广、更深,为此,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是教学取得成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求知识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这一门课程时,我针对上网对学生的吸引,在开课的第一天就连接因特网,让学生亲眼目睹网络中的世界、网上通信、国际互联、资源共享……在学生兴趣正浓时,以几个网络应用的例子,引导学生进入网络的天地,概括出网络的定义。
  同时,根据相应的内容,安排适当的课时,让学生参观本校整个网络系统,从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HUB,到网卡、网线、水晶头等各种组网设备。在相应的实验课上,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并在实际操作中深化理论,巩固所学的知识,补充在理论课堂上学不到的新知识及新技术,并通过写实习报告及体会,使学生真正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鼓励学生阅读各类计算机技术书籍,多搞实践活动,让学生具有创新意识。
  2.更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计算机的理论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在教学“幻灯片的制作”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先介绍了幻灯片制作中的几个修饰技巧,然后将40人的班级分成了8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制作一套反映班级风貌的幻灯片,素材可以通过上网寻找。任务布置后学生们立刻投入分工合作,策划的策划,找资料的找资料,文字处理的和图片处理的都各尽其职,课堂教学在轻松愉快和有条不紊的环境中进行。规定时间到后,我将每一组的作品一一展示并作出评价。然后由我指出大家在实验课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的收获,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占主导地位,教师只起辅助性作用,最后我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3.改变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技能型人才
  技能训练能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把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职业教学原则贯穿在教学的各种组织形式和要素之中,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同时,须结合实际,创设必要的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实验、实习、实践环节的力度,把职业意识的培养和专业技术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教学与专业技能潜移默化地融为一体。
  如在“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在完成书本规定的教学任务以后,我加入一周的教学实习,让学生根据自己一门课程的学习成果完成一个完整的网站。这样既缩短教与学、学与用的距离,又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奠定基础,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
  4.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训练发散性思维就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考朝多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在讲解Excel中的“数据导入”功能时,我首先用文本文档给出一份表格数据,要求学生们将这些数据放到Excel中进行处理,问起将要使用的方法,学生们众说纷纭,有的提出在Word中先建一张表格,将文本数据复制到Word表格中,然后在将Word表格转换为Excel表格;有的提议将文本中的数据一个一个复制到Excel表格中去``````我对他们的答案一一验证,最后给出最佳方法,即使用Excel中的“数据导入”。经过观察,学生在这一方法上的掌握程度比起直接介绍来要大大提升,并能把这一知识广泛应用到新环境中去,举一反三,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5.改革评价制度,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要改变传统的闭卷考试,且一卷定成绩的做法,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期终考试与学生的平时表现相结合等考核方法。考核方法可分成两个部分: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实验作业作为考核依据,成绩为百分制,理论考试占50%,实验成绩考试占50%。并且加入像调研课程、工程设计课程等以实践、成果、调研报告、方案为中心的附加考核,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与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三、改革获得的初步成效及展望
  这两年中,我院在IT教育中通过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考核评价方面的改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很好的培养,在刚刚对10届计算机类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用人单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满意度达到55.2%,总体满意度大幅提高。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要时刻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在高职院校中,教师不仅肩负着理论教学的任务,还要担当起实训指导、技术推广等任务,我们高职院校中任教的教师应该是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的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提高教育理论素质,把激化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所有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所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务。让创造根植于每一个人的思维深处,让创造表现在每一个人的实践活动中,让创造成为整个民族的基本品质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杜春盛.实验室工作研究与探讨[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2]姚丽梅,王玉生.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7).
  [3]王义高.创新人才理论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0,(1).
  [4]韩烈琴.计算机创新人才的培养.科技信息(学术版),2004,(5).
  [5]陶丽,孙双霞.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2).
  [6]缪宁陵.浅析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7]王俊明.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沧桑,2005,(5).
  [8]顾莉.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
  [9]卢皓.浅谈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
  [10]刘凡勇.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天府新论,2005,(S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