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些做法及尝试]
 

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些做法及尝试]

发布时间:2019-01-19 03:44:47 影响了:

  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都会表现出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有的人可能在某一方面处于优势,可能在另一方面暂时处于劣势。有的人由于周围环境条件呈现了某些优秀品格,而有些潜在的能力和品质暂时还没有显露出来。如果教师善于赏识激励学生,善于挖掘、调动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善于利用学生的自信和内力进行自我发现,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和内力去激活隐藏着的潜在因素,进行自我调节,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努力就能获得成功。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应用赏识激励学生呢?
  
  一、感知学生,把握需求
  
  了解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作为教师,就应该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进行理性对话和情感互动。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熟知学生。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学生希望什么,爱好干什么,不同的学生有什么不同的兴趣,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谱。有人说过:“要想教会孩子,首先学会做孩子。”感受学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要来个换位思考。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更好地指导学生。
  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学习好、听话的学生,哪个老师都喜欢,谥美之词不绝于耳;学习差调皮捣蛋、还好给老师出难题的学生。总是招人讨厌,总是让一些老师把批评指责挂在嘴上,把严字写在脸上。这些教师没有真正感受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学生此时此刻的内在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尊心,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表扬。平心而论,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学习中得到提高,都希望自己的提高能得到别人的认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环境的日益复杂,学生遭受挫折的情形越来越多,而他们的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加上缺乏克服困难和忍受挫折的锻炼,经不起挫折和打击。我们教师应当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在适当的时机给予他们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适时和恰当的表扬在教育教学中所收到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二、多种方式。开发内力。
  
  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正因为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教师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可赏识之处,播下一种行动,形成一种习惯,优化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
  赏识、激励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话语,在学生发言时,不作倾向性评价是对的,但在总结时应作点评。面对学生不同的见解,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老师不应只是一味地喊“好”,而是要不断地唤醒、激励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
  面对学生的缺点与失误,教师往往“堵”多于“导”。“严”多于“宽”。可是这些学生毕业后见了老师往往比那些“好学生”还热情,在困难和挫折中敢闯敢做,他们这些品质早就在上学时已经锻炼出来了。那么,对那些“好学生”,“乖孩子”,只要不犯错误,不伤大雅,学生愿意做,就怎么做,不要用过于严、过于繁的条框来束缚他们。学生哪怕行为“怪异”也不要紧,既然“蹲鸡蛋”的爱迪生都能成为世界伟大的发明家,那对学生的一个怪异行为,我们为什么还要横加干涉、指责呢?教师可以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或个人家访,与家长达成共识,多方促进,用闪光点去激励,用自尊心去唤醒,用发展眼光去期望,用教育机智去启迪,营造优良的氛围去陶冶、启迪每个学生。
  
  三、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机会
  
  教师的赏识激励不可能改变一切,扭转一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学生用事实、用实践把教师的赏识激励转化为自己的体验与感悟,才能准确地认识自我,有效地调控自我,向前稳定发展。比如: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取得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教师可以从不同方面来奖励,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研究者、服务者,是教学全程的管理者,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特点和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赏识激励。也许就这么一个眼神、一句话,当教师的可能早就忘得一干二净,而亲历感受这种体验的学生却一辈子也忘不了。赏识激励,就像沐浴学生心灵的阳光和雨露。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永远需要这种特殊的养料。所以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表扬、夸奖、赏识和激励,让不同差异的学生茁壮成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