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助推人才培养和行业进步]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助推人才培养和行业进步]

发布时间:2019-01-20 03:54:11 影响了:

  摘要:结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办学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高职院校如何将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形成校企共建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行业发展;创新
  作者简介:俞林(1979-),男,江苏姜堰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教育管理。许敏(1980-),女,江苏无锡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高教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技术、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4-0015-04
  
  高职教育必须紧紧依托行业和企业办学,“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在目前国家财政投入和宏观激励政策都很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赢得企业和社会的支持,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是制约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总结我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校企合作的经验,结合企业发展新趋势,学院本着“服务、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理念,细分合作市场、建立合作平台,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了校企互动、双赢,有力推进了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升了办学水平。
  
  一、结合自身特点,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我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借鉴国(境)外职教成功经验,创建了集教学、实训、培训与技术服务于一体,体现产学合作理念的工业中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外拓展,先后与众多大中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实训基地,通过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方式,推进校企合作工作跨上新台阶。学院以“建立利益共同体”为基础,与合作企业一起探索能够实现共生发展、校企双赢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确立了“五个共建”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使校企合作向纵深推进,促进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一)共建“队伍”
  通过校企共建,着力打造一支新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积极引进在企业工作的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充实教师队伍,同时聘请企业及社会上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技师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扩大“双师型”队伍数量。另一方面,加强在职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重点培养具备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潜质的中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二)共建“基地”
  按照专业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互动,建设一批融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大投入,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实践实训基地,满足基本的校内实践教学。有效地利用企业捐赠的设备,使实训室车间化、工厂化。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的作用,聘请各类素质高、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共建“计划”
  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领导和专家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工作,认真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由校企合作委员会商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有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在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中,以企业车间、实验室、研发中心、教学工厂为基地;在顶岗实习、就业安置过程中,以合作企业为主体。这种校企密切合作、企业全过程参与的人才培养计划,为职业院校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共建“课程”
  校企双方按照人才需求设置课程。学院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大胆进行课程改革,以各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平台,聘请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改革。同时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了课程建设的质量。
  
  (五)共建“课堂”
  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而大多数的职业能力只有在真实的环境和实践中才能形成。一方面,从行业、企业聘请一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给学生授课、开设讲座、作学术报告,把来自经营管理第一线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经验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大批校外实习基地,并由企业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管理精英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和进行毕业设计。从而形成校企合作共建课堂、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机制。
  
  二、兼顾四方利益,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尚无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流于形式,学生实践教学难以按计划付诸实施,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目前社会环境背景下,高职院校与企业有效合作,真正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长效机制。
  
  (一)利益机制:驱动校企进行通力合作
  企业与高职院校都是利益主体。企业最根本的目标是盈利。凡是能够有助于企业合法盈利的行为与合作都会受到企业欢迎,否则,迟早会被企业拒绝。我院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以适应企业需求、争取给企业带来利益作为出发点与企业进行合作。一是根据企业用人需要适时调整实践教学计划。“五・一”、“十・一”、春节长假期间是商品销售旺季,商店迫切需要增加销售及与之相关的人员,我院组织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一方面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紧张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业务越繁忙,越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二是适应企业生产流程需要,实行弹性学制。现代化流水线生产是连续不间断的,学生顶岗操作客观存在一个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如果学生顶岗操作时间过短,学生熟练了就走,只能给企业带来麻烦而不能带来利益;如果顶岗操作时间长,既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又可以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企业付给学生报酬远远低于职工报酬)。为满足企业需要,我院将物流管理、电工电子等专业实践教学时间进行综合,每次连续安排时间不少于3个月,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好评。三是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如帮助企业培训员工和中层干部,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轮训与鉴定,接受企业委托的项目研究与开发,和企业一起进行产品开发和营销策划等。四是提供优秀毕业生。学院毕业生优先让合作企业选择,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学生根据企业需要和毕业生意愿,直接签订就业协议。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尝到了甜头,获得了利益,必然强化长期合作的动机与动力。而校企长期友好合作的最大收益者还是学校,因为它帮助学校履行了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职责。
  
  (二)激励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全面开展
  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调动校企双方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的成果。一是成立由高职院校和企业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参加的专家委员会,由专家委员会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谋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校企两个优势,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校企双方相互兼职。企业负责人及有关领导兼任学校副校长或系部副主任,学校领导兼任企业副职或有关车间(部门)副职。三是聘请企业有关专家和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傅为学校特聘教授或实习指导老师并发给相应的聘任证书。四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向企业有关兼职人员、特聘教授、实习指导老师支付一定的报酬,使得他们劳有所得。五是制订合作企业、兼职人员奖励制度,对于合作好的企业、兼职教授(教师)给予奖励,并通过有关媒体宣传报道。六是符合教师任职条件,且企业与本人愿意的,调入学校从事高职教育工作,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七是将具有教学能力、曾担任学校兼职教师的企业退休的老职工返聘至学校担任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
  
  (三)约束机制:规范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有激励就有约束,有约束才有规范,才有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长效机制的校企合作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施舍、帮助和支持,而是双方共同履行责任和义务。为此,双方必须受到法律、制度和道德约束。法律约束是通过双方签订具有法律规范的协议,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比如,学校在协议中承诺某某时间要派多少人去企业顶岗实习多长时间,企业已将此内容纳入生产计划,如果到时学校不能履约,导致企业生产损失,必须按协议赔偿。再如协议规定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安全保障由企业负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企业必须按照协议赔偿解决。没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协议约束,就没有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法律约束框架下,企业与学校都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约束的力度。如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特聘教授和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期间劳动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期间违规违纪管理制度等,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和学生实习实训行为。不仅如此,还要强化道德约束。校企合作双方都要按照合作共赢原则加强道德教育,使得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符合双方的利益要求、制度要求和道德要求。特别是学校要把企业作为友好合作伙伴和自身利益共同体,竭力维护企业利益和形象,使其成为学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明确规定派到企业实习实训的学生,自然成为企业一员,融入企业文化之中,按企业规定和职业道德要求履行自身职责。任何把自己置身于企业之外,或把自己当成实习生而游离于企业,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都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们经常看到,有学校学生到企业实习,工作马虎、行为随便、不遵守职业道德,结果既损害了学校形象,也损害了学生形象,导致校企合作意愿丧失。
  
  (四)情感机制:奠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过程始终是人际交往、感情沟通的过程。特别是企业在人才培养缺乏法律规定和政策优惠条件下,推动校企间合作的动力首先来自于人的情感。某企业领导者与学校领导是同乡、同学、战友、朋友,可以带来两者亲密无间和友好合作。情感永远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源和润滑剂。情感机制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情感机制,一要加强校企信息交流和沟通。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事件、重要政策调整和人事变动等信息及时向企业发布,使企业感到学校对他的重视;同时,关注企业发展变化,并及时给予信息回应,如企业开发了新产品、任命某一负责人,学校及时予以祝贺;企业遇到困难,积极帮助解决。二要重视相关人员的相互交往。交往产生感情,升华彼此关系。如学校经常走访校企合作的相关人员,定期不定期召开校企合作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讨论解决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节日上门慰问,特别是教师节,让专家委员会成员、特聘教授和兼职教师享受与本校老师一样的待遇。三是经常征求校企合作相关人员意见,诚恳接受并积极改进校企合作工作。四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与校企合作相关人员的劳动,关心其疾苦,帮助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学校一员。一旦企业相关人员对学校及校企合作工作产生了感情,校企合作就有了稳固的基础和较高的质量,高技能人才培养也就落到了实处。
  
  三、强化校企合作,推进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进步
  
  通过校企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在为企业创造良好效益的同时,也拓展了学校产学研结合的渠道,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
  
  (一)依据需求提供服务,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近几年,学校共完成企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等60多项。如数控技术中心为中小企业解决了产品制造工艺编制、设备采购的技术参数和市场价格咨询等问题;模具工作室为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开发了高难度模具,参与新产品的试验工作;汽车电控技术工作室帮助企业完成了新电子控制技术产品开发的试验分析等前期工作;信息工程系为多家单位建设网络、开发管理程序等等。这些项目不仅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还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学校每年都有大量的优秀毕业生为合作企业录用,并成为业务骨干或管理骨干。学校还依托产学合作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所,主动帮助企业培训员工,承担了11个工种初、中、高级技术等级鉴定和5个工种的技师培训。近年来,学校共为企业培训员工达6500多人次,为社会培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达1530多人次,深受企业的欢迎。
  
  (二)促进了教学改革,提升了学校竞争实力
  一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如信息工程系利用华为3COM和港湾网络公司提供的网络设备,精心组织校本教材开发,并推广项目教学法;制冷专业利用海尔服务中心实现课堂、车间一体化,开展现场教学等。2002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连续3年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最近又被教育部等七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二是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我们聘请合作企业2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相互融合,共同指导学生,既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又提高了教师实践能力,加强了“双师”队伍建设。在2003年江苏省高校创新制作大赛中我校作为省内唯一参加的高职高专院校代表队获一等奖;近两届毕业生获得高级工证书的人数达800余人,并有9人获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一、二、三等奖;学生科技兴趣小组在产学基地开展科技创新制作活动,大大提高了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学生机器人科技小组制作的机器人参加2002~2006年科技部、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大学生CCTV机器人大赛”中,学院作为唯一连续五届参赛的高职高专院校代表队,两次进入十六强,两次获最佳风格奖等;学生科技制作兴趣小组发明的正弦信号发生器、悬挂控制系统两个项目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赛区二等奖;大学生数学建模项目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赛区二等奖;下肢减重康复机械手项目获第一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
  三是促进了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提高了教科研水平。我们通过与企业合作,已建成2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江苏省特色专业、6门国家精品课程、10门江苏省优秀课程、2本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和2本省级精品重点立项教材。2003年以来,学院教师编写各类教材108本,其中专著2本、主编38本、主审9本、自编校本教材35本。“十五”期间完成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研究10多项、院级科研项目近100项,其中2项分别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师生自己动手开发了25套高级教具,其中“产学结合型柔性制造系统”经江苏省专利委鉴定,确认为填补了国内空白。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李忠华,姚和芳.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时间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3]姚丽,校企合作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6,(2).
  
  课题项目来源:江苏省2006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定项目《关于江苏高职教育发展战略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6SJD63003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