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汉语课堂教学325例_例谈课堂教学的曲之美
 

汉语课堂教学325例_例谈课堂教学的曲之美

发布时间:2019-01-26 03:47:00 影响了:

  有位老师执教柳宗元的《钴�潭西小丘记》,在简单地疏通了课文以后,便一股脑儿地抛出几个问题:柳宗元笔下的小丘很独特吗?他真的喜欢这个小丘吗?如果不是,那他喜欢什么呢?他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应该说,《钴�潭西小丘记》是一篇很有意趣的文章,写得文意逶迤、韵味深长。教师教这篇课文,就应充分利用文章的这种优势,教得有波有澜,姿态横生。而不讲究教学的跌宕有致,教学伊始就向学生“张开直布口袋”,容易使教学少了趣味,自然也会削弱教学效果。
  古人谈赏梅,以为“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其实,语文课堂教学也是这样,一堂课无波无澜,风平浪静,不仅不能调动起学生的情趣,引学生入胜景,还会让学生索然寡味,影响其学习热情,对文本的掌握也就大打折扣。着眼于我们的学习主体,着眼于学习的效果,我们主张课堂教学要讲究曲折起伏,曲径通幽,让学生有“拾级而上”的愉悦,并藉之有获有悟。
  课堂教学的摇曳多姿主要取决于老师的教学设计,为此,教师备课,要注意挖掘文本资源,充分理清作品的文脉,借助对文本的精到阅读,设计教学流程的起伏跌宕,从而创造课堂教学的魅力来。本文不想从理论上做什么探讨,仅借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的教学设计为例做简单阐述。原文如下: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钴�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柳宗元的作品,山水游记最具特色,他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而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的“永州八记”,是其代表作。这些作品,作者用清新的笔触对永州的佳山异水作了精细的摹写,绘状传神,给读者以极高的美学享受;又时时在山水景物的描写刻画中寄托自己政治上遭受迫害后的愤激与感慨。钴�,熨斗。钴�潭,永州山水之一,其形状有点像熨斗,柳宗元便给它命名。“八记”中有一篇《钴�潭记》,这篇“小丘记”即写钴�潭西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因为写景中融铸着作者的感情,所以很有个性,把小山也写得很有特点。教学这篇文章,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意,为了能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我们既不能把文字作一下疏通,把每一句作一下译解,把作者写作的意图作一下交代就完事,也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理解力,一下子把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的东西一股脑儿的抛给学生。为此,教学流程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第一步,文面疏通,因其“新”引学生入胜。因为是一篇新课文,所以学生肯定会感到新鲜,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因为是文言文,所以学生肯定有比较生疏的字词,这些需要看注解、才能弄清。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理清文脉,把文章的大意和作者的写作思路弄清楚,这样学生就读懂了文面,就能进入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文言文教学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冲破时空的局限把文章读懂,让现代的孩子走进古典的丛林,这本身会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做老师的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抓住这一教学契机,让学生沉浸到古典中去,实现现代语言与古代语言的对接,真正读懂古典,并从中接受滋养。现在,文言文教学有种倾向,不太注意字面的疏通,或以为学生对照注释就能读懂文言,或以为学生具备了自学文言文的能力,这其实是过高的估计了学生。我们不能吝啬为学生扫除文字障碍的时间,游离于文字之上的架空分析会使学生学得空乏肤浅,甚至不着边际,不得要领。为此,我们要有让学生读懂课文的时间,通过析字、古今词义对比、古今句式变化、古代修辞艺术等的分析,引学生进入古文的氛围,感受古典作品的文字美感。
  第二步,描写品读,因其“美”引学生入胜。柳宗元的散文,尤其是《永州八记》,艺术性非常强。当学生读懂文面以后,必须马上给他们新的任务,这就是让他们进入到对作品遣词造句、描摹形容所体现出的艺术性的欣赏,这种欣赏,是去领略作者的独特慧眼,是去感受作者的艺术才华,以此为基础,去触摸作者的匠心,也为深层次地分析作品做好铺垫。作者写钴�潭的景致,手法十分高超:在勾勒出钴姆潭以水为主体和小丘以石为主体的大致形势后,作者把描写的重点对准丘上之石,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去刻画石之“奇”。这里,“突”是高处,“怒”是奋起,“偃”是倒下,“蹇"是跛脚、不顺,这几个词,再现出石的形状,又让人感受到了石的神态,而"负土而出"的“出”字,仿佛是从地底下钻出,让人感觉到一种力度。这些描写,仿佛一组特写,既生动形象,又给人一种超常的感觉,极富感染力;接下来,作者进行扫描,面对石的奇状多到殆不可数,无法写尽的实情,作者以视线的变化选出两组典型,“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一上一下,逼真可爱,将大自然的神妙之物活灵活现地描绘了出来,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真可谓形神皆备。我们说,无论什么人,要能将自然之境神情毕现地写出,必须要他深入观察、潜心领会,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景物的具体特征,描摹出自然景物的形态。柳宗元是高明的作家,他观察细微,所以,小丘上的石头如牛、如马,若熊、若罴的奇状在他的笔下都神态各异,尤其是作者眼中的动物不只是像得不得了,一个个还争奇斗独,跃跃欲试,那些小丘上的石头,昂举着,俯视着,各有各的样式,各有各的方向,各有各的的奇态,流露出虎虎生气,每一个都不甘示弱。作者就是这样,情态并作地突显出小丘上的石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作为一篇散文名作,《钴�潭西小丘记》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引导学生去细细品读,学生就不仅是把文字读顺,更能把握古典作品的艺术魅力。现代的学生把古文读懂了当然是一种开心,而从古典中获得艺术的熏染更是乐趣无穷,更何况“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是通过这样精到的描写而体现出来的,学生懂得了这些,才能进入作品更深层面的领略。
  第三步,文学鉴赏,因其“曲”引学生入胜。这篇文章并不是平铺直叙的,情也好,意也好,体现在行文上,还是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这自然是因了所描写对象的需要,也是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在让学生被作品的艺术魅力感染之后,我们要善于让学生进入更优美的境地,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进入对行文旖旎多姿的鉴赏,从而更深地感悟作品。从表达方式上看,整篇文章总体上分三步:文章起始,简述发现小丘经过之外,集中突出地描写山上石头之美,这里有柳宗元特殊的审美情趣;接着是叙述,介绍自己购买和整理小丘的经过及对自然景观的享受。记述以后,有较大篇幅的描写,而这部分描写,是逐层推进的。先是环视全局、由近及远的表层描写,再推进到枕席而卧以后视听感官的感受,最后进入“悠然而虚”、“渊然而静”的深层境界,这样的境界是自然景观与作者精神融合的结果,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再下来,文章最后一小节以议论为主,同样的景致,在不同的地域会得到完全不同的遭遇,令人深有感慨。感慨之余,作者的心迹,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也就令人揣摩了。从这里的三步来看,由描写的引人入胜,到叙述的起伏生姿,再到议论的画龙点睛,作者的匠心逐层抖显,不是一览无余,而是曲折有致,让读者渐趋于里,慢慢感受作品的意蕴;再从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来看,也是一波三折,曲折有致:看到“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的胜状,作者产生一种惊讶:而了解到这样的景致是“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便涌出一种怜爱之情;买下了这片地,经过整理,露出一派美景,作者又产生一种“大喜”;“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那是一种何等悠然的情绪啊;最后,因小丘的遭遇所抒发的议论又包含着多艰的心酸哪!作者就是这样,充分表现出自己情感的起伏跌宕,以情去感染读者,创造出作品的魅力,在读者被作品的美所震撼之后,再去冷静思考,再去有所感悟。
  就作品创作而言,“情为物役”,形式为内容服务,而情感为思想服务。引导学生充分领略作品表达方式的变化和作者情感的变化,目的是让学生能透过这些,看到文字底下的东西,触摸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真正实现与作者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第四步,寓意悟觉,因其“邃”引学生入胜。文章读到这一步,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有了对作品景的感觉和情的领悟,这时,带着他们去准确把握作品寓意,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当然,我们还是要结合作品引导学生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首先,作者写景,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景以抒情,在客观地描摹自然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深深地蕴藏其中。比如他写石头,那些无知的、静止的石头变得有动态,有生气,如同一组刻画生动的、凝瞬间动态于静止之中的雕塑群,形神兼备。这样写,与其身为“孤囚”却内心骚动着强烈的抗争情绪紧密相关。变法失败被贬,柳宗元“省而不疚,虽死优游”(《忧箴》)。虽身受重压而桀骜不驯,生命活力奔涌突出,难以遏抑,这种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感情色彩染上了笔下的山水,于是文章中那些形态特异的奇石已经不是自然形态的石头,而是人化的自然,是主观的创造,内蕴着作者的强烈愤懑;其次,作者叙事,也不是为叙事而叙事,而是叙中有情,每一个动作都带上了浓烈的主观色彩。当他看到小丘上“秽草”、“恶木”和“美竹”、“奇石”相混杂,一种由于奸佞当道、贤愚不分,不得施展自己才智的愤懑情绪,自然地流于笔端,继而和朋友们“即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使小丘上“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作者铲除奸党、重用贤才的美好愿望;再次,作者描绘“枕席而卧”所产生的美感,也是一种实然的享受。进入物我冥合的境界,“宠辱偕忘”,似乎精神得到净化。但这样的心境,也是稍纵即逝。“仆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圜土,一遇和景,负墙搔摩,伸展文体,当此之时,亦以为适。然顾地窥天,不过寻丈,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与李翰林建书》) 好天气虽偶感舒服,但只要一看自己的处境,立刻烦闷又至。这样,小丘给予的暂时舒畅随即转换为面对现实的不平,怀着郁郁不得志的心情流连山水,优山美地也只能使他“暂得一笑”,政治上遭受打击、理想不得实现的痛苦终不能忘怀。因此,他所描写的景物便处处带着情。第四,作者发表看法,不是言不由衷,更不是无病呻吟,而是“胸腔里流出来的声音”,振聋发聩,击中时弊。文末,作者列举“兹丘”的三种境遇:一是“致之沣、镐、�、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二是“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三是“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小丘遇到了赏识它的主人,他衷心祝贺,而自己不遇明主,将永远被遗弃荒州,这境况又让自己暗自生悲。这样,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际遇与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密切巧妙地交融,情融景,景寓情,游记散文便有了深沉的思想内容。同是小丘,居繁都则为名胜,处鄙远则为弃地,“农夫过而陋之”,文友却大为赏识,偶然的巧合彻底改变了命运,实属难得。作者写小丘之遇,其实是为自己画像。读者感叹先生的不幸,涌动的却是深沉的思考。至此,对作品的悟读基本到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真正触摸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真正悟出了作品的深刻内涵,思想深处会有强烈的震撼。
  一堂课四十五分钟,它应该是一个完美的流程。老师组织教学,就是应该把这个流程设计好,让学生在这个流程中充分领略作品的美,充分感受课堂教学的魅力。一个静止的、没有波澜的课堂不可能让学生投入,更不用谈点燃学生的热情、催发学生的生命了,课堂教学的效益自然也就很差。《钴�潭西小丘记》由这样四步组织教学,整个课堂就不是风平浪静,而是波浪起伏。从课堂结构来说,潮起潮落,有张有弛,会使课堂充满变化,摇曳生姿的课堂会充满活力;从学生学习来说,学生一步步由一个学习情境进入另一个学习情境,注意力在发生变化,情感也在发生变化,思维也在不断的跳跃,这样的学习状态,他们学习的动力不断地得到注入,学习的路径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会非常的好。我们说,课堂的曲折不只是求形式的变化,根本的是一切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习效果的优化。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不能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更要讲究教学的艺术,考虑教学的效果,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更有意思、更有意趣、更有意义。
  语文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套路,应该坚持一切从效果出发。但从教学艺术和学生学习接受心理的角度,我们还是主张课堂的结构要有波澜有起伏,这样,教师就能更精致的备课,更充满情趣的教学,而学生则更能专注地投入学习,饶有兴趣地学习,也更有效地学习。
  
  郭志明,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通州。本文编校:剑 男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