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艺术设计课程设置诌议 课程设置
 

艺术设计课程设置诌议 课程设置

发布时间:2019-02-05 04:11:10 影响了:

  摘 要: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很快,就总体而言,教育者缺乏战略性、结构性的眼光和思维,造成艺术设计教育发展阻滞的瓶颈。教育始终是指向人发展的,课程从中起着催化作用,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与职能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艺术设计教育要发展,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和发展的理念,促进课程改革向课程的设置、组织和实施三个方面向纵深发展,走上多样化、特色化和现代化的战略发展道路。推出一批质量较高、特色鲜明、辐射性强的课程,建立有本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设置
  
  一、人文精神与基础课程
  
  重基础、宽口径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美国的设计教育改革起步较早,其基础课程所占的比例已增至50%,日本的设计专业学生必须修完36学分的基础课程,才准许接受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欧洲的设计院校则不把课程固定在过细的专业划分上,“轻专业、重课程”反映了人们对设计基础课程新的认识和重视。当前,在我国很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思想意识里存在这样一种误区:认为技巧是创造力的桎梏,基础课程没有价值,在实践中运用不上,应该压缩甚至取消,加强专业课程和电脑设计软件的学习。这种认识产生的原因是深层次的,说明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存在着问题,亟需通过深入探讨同专业课程的比例、交叉和衔接关系,建立从基础知识、造型能力、思维方法到操作技能等几方面相协调的训练体系,进行改革,提高效率。
  轻基础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人文修养和理论学习的不重视。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学者西蒙教授指出:设计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作为边缘学科的艺术设计融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于一体。包豪斯在上世纪初就提出了“破除纯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教育观念,认为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需要通过艺术理论的修养和积累才能启发,为现代设计教育指明了正确方向。设计最终较量的乃是文化,美国哈佛大学明确规定,学生入学后要学七艺,即文化、逻辑、修辞、几何、天文、数学、音乐。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则强调学生人文知识、商业知识和设计技能三方面的把握。反观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将纯技能的传授放在首位,片面强调专业学习,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设计属于综合性学科,设计院校应积极拓宽学科视野,结合专业特色开设人文、哲学、史学、社会等文化综合课程,努力为学生创建丰厚的艺术理论修养和多元的创意平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是一个十分朴素与符合逻辑的观点,艺术设计需要本土化,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下,有着广泛而现实的基础,教育者应加强这方面的梳理与挖掘。
  
  二、高新科技与课程改革
  
  邓小平曾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时代,艺术设计课程改革要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提高科技含量,注入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科学技术能够大幅度拓展人类的思维空间,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环境和操作平台。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高、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能提供丰富的画面、影像、声音和文字信息,可以预见,未来多媒体技术将全面突破传统学习方式,更加广泛地融合到艺术设计课程当中。因此在继承以往文化遗产和学科基础的同时,要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整合,吸收高新科技成果,提高教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水平,使课程内容向智能化、自动化层面延伸。另一方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全面介入到现代艺术设计当中,卢嘉锡院士指出:“科技和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可见鉴于市场的需要和就业的压力,学生对电脑软件的偏爱,也不是毫无道理的,只是亟待加强这方面的引导。电脑辅助设计作为一种表现工具和技巧,与传统的工具和技法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应将电脑课程纳入基础课程体系,在低年级就增设软件课程,让学生及早熟练掌握,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提供技术保障。
  
  三、实践环节与艺术交流
  
  由于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一些原因,造成设计院校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合作。“艺术是我,设计是他”,在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闭门造车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在师资和课程方面展开校际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交流有利于学生处在文化前沿地带,对不同的信息进行交换、分析和处理,同时激发创造展示欲,并建立相应的人际关系网络,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如瑞典皇家美术学院的教师就是流动的,每三年一个聘期,面向整个欧洲聘请,以保证艺术教学观念的更新,而且不拘泥教授的专业,学油画的也可以当设计专业的教授,关键在于他的艺术造诣。新的教师可以带来新的理念和课程,使不同门类的艺术产生碰撞的火花,这也体现了艺术的相通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艺术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走向市场、学以致用。在目前的设计企业招聘中,基本上都要求应聘者具有二至三年实际工作经验,这说明企业对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的能力产生了信任危机。在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要切实改变观念,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换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来。实现课程社会化和实用化,并不是让课程脱离学术轨道,而是让课程与现实社会更紧密的结合,加强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途径、方法的指导,激发促进学生智能结构的整体发展。杜威曾指出:“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必须给学生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学生的能力不是由学校来评定,而是由社会、企业、客户来检验的,德国的艺术设计很发达,他们就把校企合作摆在首要位置,与企业建立长期伙伴关系,使之成为第二个教学场所。日本设计院校聘任的教师都有在大型设计公司十年以上的从业经历,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取向意识,而我国的教师基本都是由学生直接转化而来,不了解社会,不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实际设计操作能力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因此从社会和时代的角度来研究艺术设计的动态变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引进资深设计人员充实师资队伍,加强营销策划、媒体研究、专业调研与实习等市场化教学尤为必要。还可以鼓励和支持高年级学生尝试展开创业计划,通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善于沟通、感觉敏锐、很会做事、很有进取心的社会人。
  
  四、加强引导,注重个性
  
  不同的人认识方式是不一样的,艺术设计的价值在于独特的个性,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用一种固定不变的课程模式把他们框定起来,就无法让学生多样、持续的发展成为一个有创见的个体。尊重个性发展,引导自我探索,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既是结构课程论和发展课程论的精髓,也是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在德国,设计院校实行双向选择,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大纲、教学方式和课程计划贴在学校的墙上,由学生从自己的能力个性出发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这种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是对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诠释。艺术设计教育要着眼于未来,重视和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采取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步骤,形成高效率的教学方案。
  信息时代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与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不再像从前那样屈从于经验和权威。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从网络、书籍、媒体上获取大量的设计资讯,也可以对任何东西提出质疑。但由于信息的泛滥和自身知识结构的欠缺,他们往往难以对已获得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取舍,确定学习方向。美国北卡罗纳大学教授罗伯特・施拉格说:“因特网如此强大,如此缺乏规则和无章可循,就像开着一辆飞驰的汽车却没有地图,你很快就迷路了。”这意味着艺术设计课程应具有相当高的引导性和前瞻性,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书与育人共举,能力与素质并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校不单是知识传授的地方,更是梦想实现的场所,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互补、教学上的互动过程。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导”,“导”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意志、情绪和创新思维,发扬教学民主的精神,充分发挥课程设计者、学生学习激励者、知识构建促进者的多种角色功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规划自己的学习进程,朝个性化学习、主动式探究方向发展。
  
  五、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
  
  课程设置是教学的核心问题,涵盖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大领域,艺术设计教育也存在着隐性课程因素。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亦称潜在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的,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的知识、规范、态度和价值观念,这些因素看似无形,却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隐性课程从柏拉图时期开始就有记载,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也蕴涵着丰富的隐性课程思想。传统以学科主义为取向、知识传授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将是未来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关键:艺术设计教学需要强化环境育人意识,更好地整合各种广义上的教育资源。精心设计,统筹安排,重视教学环境的完善和硬件设施的投入,创设有利于教学的图书资料、电脑网络、工具设备等物质基础和艺术氛围。
  从某种程度上说,隐性课程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形态和精神内涵的总和,对青年学生具有导向、凝聚、调适、整合等多种影响,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能发挥课堂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如在课堂之外开展学术讲座、展览竞赛、艺术采风、社会调研等活动,既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创建有利于艺术设计教学的人际关系。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是以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从教学角度看是一种教与学的互动关系,从社会角度看是更深刻意义上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人际关系。师生间的精神互补、情感交流是用任何活动都无法替代的,教师深邃的艺术造诣和浓厚的艺术气质,是学生内心世界的标榜和偶像,教师丰硕的艺术成果和前卫的艺术观点,是学生上进心和求知欲的最佳催化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尚的品德修养和一流的业务水平,才能使学生产生向师之心、尊师之道和求学之情。
  
  六、课程的实验性与精细化
  
  艺术设计没有统一标准,其课程改革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设计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有益于思维、实验、创造的空间。程式化的教学思路已跟不上设计教育的趋势和潮流,艺术设计课程改革应该打破亘古不变的教学格局,注入实验性的新鲜血液,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实验和实践空间,将以往单一的授课方式调整为根据课程特点采取的单元制、交叉制、导师咨询制和提供课程平台(工作室)等多种方式并存的综合课程。课程的实验也包括学生的实验,创造性的灵感往往在实验摸索中闪现,学生可以在没有主题先行的束缚下,对任何一个奇妙或荒诞的观念进行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实验,逐渐形成个性鲜明的艺术设计语言。这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进行整合实验,在精细化上下功夫,理顺学科关系,为艺术设计教育开拓一个无边界、更开放的发展性前景。
  
  参考文献:
  [1] 钱凤根《现代西方设计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徐学莹《教育学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陈时见《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张同道《艺术理论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 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 林家阳《设计创新与教育》三联书店出版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