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繁荣背后的一丝隐忧 隐忧
 

繁荣背后的一丝隐忧 隐忧

发布时间:2019-02-13 04:36:15 影响了:

  一般意义上的办公软件,是指可以进行文字的处理、表格的制作、幻灯片制作、简单数据库的处理等方面工作的软件。目前办公软件的应用范围很广,大到数据统计,小到会议记录,都离不开办公软件的鼎力协助。对普通计算机用户而言,在网络普及之前,除了操作系统之外,办公软件几乎就是计算机软件的同义词,办公软件图书的地位可想而知。而一说起办公软件,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很自然将其与微软Office套件划等号。的确,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微软的Office在Windows平台上已经罕逢敌手,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当然,国产的WPS、永中等等办公软件得到了一定的政府支持,用户群都比较稳定,但份额与微软Office相比,还是太小,相关图书目前已经很难在市场上找到。因此,办公软件类图书,最终尴尬地变成了微软Office图书的天下。
  
  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自Office软件进入国内以来,相关外版图书一直是国内出版社的效仿对象。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一大批本土作家迅速成长,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掌握软件的核心技术。他们编写的图书内容上已经能与外版图书相抗衡。办公软件图书市场门槛较低,尤其是入门级别的图书,因此市场打开后,很容易就达到饱和。自从微软推出Office2003后,不少出版社看到市场机遇,率先抢占市场,赢得市场先机。人民邮电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以及电子工业出版社等有实力的计算机图书出版大社都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相继推出各自的办公软件类图书,占据了市场上的大部分份额。2005年真正的白热化竞争开始,这期间越来越多的出版社一窝蜂地出版同类图书,大量跟风重复之作充斥市场。
  一般情况下,软件类图书会随着软件的升级不断更新,且更替周期较短。可是当微软推出Office2007版本后,市场证明新的软件版本并没有给办公软件类图书市场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从图书的出版数量来看,当年一马当先的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在逐渐减少办公软件类图书的出版种类,其他出版社也都作出相关调整,可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版社不得不进行战略调整。
  
  同质化现象严重
  
  当前,各家出版社在选题策划、版式设计、装帧印刷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办公软件类图书众多,但真正能满足读者需求的却很少。读者在选择时,在短时间内往往难以判断优劣,最终只好随意选择,真正应用时却发现图书给予的帮助非常有限。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国内办公软件类图书市场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图书同质化严重,实用性不足。办公软件类图书经过前几年的迅猛增长后,市场已经饱和甚至出现过剩。目前,全国有超过300家出版社参与计算机出版,市面上有关Excel的图书种类多达2000种。不少图书选题相似,缺乏创新,没有特点,市场呈无序竞争的状态。同类图书的大面积撞车现象时有发生,而图书种类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市场的繁荣。而实用性不足是办公软件类图书的普遍现象。许多书把重点放在软件功能的讲解上,对用户的应用指导却一笔带过,很多读者读过此类书后,只知道利用一些软件能做些什么,对于具体怎么去操作却还是一头雾水。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同类图书的数量过剩,还影响到国外版本的引进。
  二是引进外版图书翻译质量有待提高。技术在不断发展,大量新的词汇和用法尚未形成标准的中文译法,译者在翻译时不得不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翻译。再加上计算机图书生命周期短,出版时间紧迫,导致翻译质量不高。另外,部分图书由多人“流水线”式翻译,缺乏有效的审校,导致外版图书翻译风格不统一,质量下降。
  
  全力谋求出版创新
  
  针对目前的市场情况,各家出版社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把握出版趋势,满足读者个性化需要,注重内容实用性,才是出版办公软件类图书的重中之重。
  首先,办公软件类图书基本上分为三个层次,即入门级和中级/实用级和高级/开发级。入门级的图书主要针对电脑初学者以及初次使用相关软件的读者,内容多以软件的功能介绍和基本操作为主。中级/实用级图书主要针对有一定的电脑基础,具备操作相关软件的能力的读者,这类读者在工作中需要使用办公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利用软件作一些较为专业的数据处理,因此这类图书贴近工作实际,多以案例为主。高级/开发级面向高端用户,其中多数功能一般读者很少用到。目前,入门级和中级在办公软件类图书中所占比例很高,但是随着电脑教育的普及,入门级图书的使用频率会越来越少,读者将更青睐注重实用的中级软件图书。
  其次,要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其前提就是挖掘发现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读者在使用办公软件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那么出版社怎样才能了解到读者的这些需求呢?人民邮电出版社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们与全球最大的华语Office技术社区ExcelHome合作,打造出三大系列图书。这些图书所涉及的内容非常贴近读者,因此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
  第三,国内的办公软件图书的实用性不强,造成读者的学习效果欠佳。虽然出版社已经意识到要加强这类图书的实用性,出版的图书已经由单纯的功能讲解向案例指导方向转变,但是由于投入资金有限,再加上缺乏创新,在细化内容和实用性方面跟国外的同类图书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办公软件类图书市场已经基本稳定,销量不错的图书集中在几个有实力的出版社,可见读者对于出版社的品牌认同度还是很高的。办公软件类图书会随着办公软件的升级进行更新,因此,对于出版社来讲持续的创作力显得更加重要。强大的作者队伍、优秀的作者一直都是图书质量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建立遍及全国的市场销售网络,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科技和教育成果也是保证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条件。电子工业出版社与美、英、法、德、日、韩等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的100多家世界知名出版公司以及世界各大IT企业都建立了广泛、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都从它们那里引进一批版权图书,也对外输出图书版权。这些图书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原著的精髓,赢得了读者的青睐。
  办公软件类图书要注重实用。目前国内出版社出版办公软件图书时,借鉴国外优秀产品,正不断向细化内容、注重实践方向努力。1211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