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节水花盆设计
 

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节水花盆设计

发布时间:2019-02-17 04:15:58 影响了:

  众所周知,盆栽花最难的是水量控制,水少花会干死;水多又会烂根致死。传统的花盆,通常在花盆的底部有一个排水孔,浇花的时候多余的水会从排水孔流出,既浪费了水资源,又造成肥料、养分的流失;既增加了种植成本,又污染了环境。我决定制作一种新式花盆来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大量实践,一步步地完善,新型的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终于做成了,它既节水又环保,既降低了种植成本又使植物得以在土壤和水两种不同生长环境中同时生长。更重要的是花盆的这种结构特征,能够有效地保证花卉生长所必需的要素:水和空气,并使之协调平衡,从而促进花卉的生长。
  
  研制过程
  
  实践1:
  首先要解决花盆的漏水问题。普通花盆要留住水,只有把花盆底部的排水孔堵上,这样虽然留住了水,但过多的水会造成植物的根腐烂,所以这种节水方法不可取。经过思考,我将传统花盆下面加上一个不漏水的花盆用来收集多余的浇花水。于是,我把空饮料瓶从中间剪成两半,将上半截倒置在下半截上。爸爸看了夸奖说: “你这个带储水池的花盆挺新颖的!”(如图1所示)
  问题1:
  开始我每3天给花浇一次水,多余的水都流在了“储水池”中,第二次浇花时就只要将存下的水再倒回到上面的花盆中就可以了。有一次浇花,由于“储水池”中的水过多而使上边的花盆泡在了“储水池”中,爸爸说“这样不行,时间一长花的根会泡烂的。”
  实践2:
  怎么办呢?我左思右想,决定在“储水池”的侧面开个小孔把多余的水排出来。经过实验,我在“储水池”的侧面距离上边花盆底部下方O,5厘米处开了一个孔,这样“储水池”中多余的水就被排了出来。由于小孔的存在,使上边花盆中的水更容易流到下面的“储水池”中。因为,在未开孔前,“储水池”相对封闭,水需要克服“储水池”中气压的阻力才能流下来,开了孔后“储水池”中的空气与外面连通,内外气压一致,水自然就流得快了。可见,这小小的花盆中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呢,下面看看我的成果吧!
  
  问题2:
  “储水池”中多余的水造成花烂根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那就是每次都要将“储水池”中的水再倒回上边的花盆中实在太麻烦了。如何解决水的循环利用呢?一天,我和爸爸逛花卉市场时,无意中发现了生长在水中的花,爸爸说,这叫“无土栽培”。是把植物栽培在配置好的营养液中,在没有土的环境中生长、开花、结果。“无土栽培”具有生长快、占地少、管理科学的优点。这时我眼前一亮,如果在花盆的下面开许多小孔,使花的根从花盆底下长出来, (也可以在“储水池”中加入一些营养液)这样花儿既可以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又可以从营养液中得到养分,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实践3:
  简易的花盆不能满足我的需要了,我有必要重新制作一个真正像样的花盆了。我找了两个刚好可以叠放在一起的花盆,开始制作了!
  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的制作
  所需材料:塑料花盆2个,吸管,纱布条,水泥,沙子。
  所需工具:铅笔,尺子,5钻头,电钻,扁铲。
  1 所选花盆如图3、图4所示。
  2 上底花盆(内盆)的制作
  如图5所示,在上底花盆底部的所需打孔位置做好标记。
  3 选用5的钻头,用电钻在圆点处打孔,如图6所示。
  4 下底花盆(外盆)的制作
  (1)将上底花盆(内盆)与下底花盆(外盆)摞实,标出内盆底部所在位置,如图7所示。
  (2)在内盆底部所在位置下方5毫米处标出溢水孔位置,如图8所示。
  (3)选用5的钻头打孔,如图9所示。
  (4)用水泥封堵下底花盆原有的溢水孔,如图10、图11所示。
  5 将制作好的上底花盆(内盆)摞在制作好的下底花盆(外盆)上――双底(活动底)多功能节水花盆就制作好了,如图12所示。
  6,现在看看我种的一叶兰吧,如图13所示。
  7 几个月后,我种的一叶兰的根已经从上底花盆(内盆)的小孔中长出来了,如图14所示,我的一叶兰的根茎长得有多好呀!
  问题3:
  根虽然长出来了,“储水池”中的水也能得到循环利用了,但上底花盆(内盆)在10天浇水一次的条件下,总感到花盆中的土壤不够湿润。可见水的循环利用还不够理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水的循环利用呢?有一天吃晚饭时,妈妈说单位的同事在工作间种了盆花,为了减少浇水的麻烦。就在花盆的旁边放上一瓶水,然后将纱布条一头浸在水瓶中,另一头埋入花盆的土中,这样瓶中的水就能缓慢地沿着纱布条爬到花盆的土中了,这时爸爸补充说,你在学校用过酒精灯吧,酒精灯也是利用这种原理,把酒精源源不断地供给灯芯的。听到爸爸这么一说,我别提有多激动了,马上放下手中的碗筷,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我的实验。
  实践4:
  我将纱布条穿过吸管做了一根简易的导水管(如图15所示),放入滴有蓝墨水的杯中,开始进行实验。
  实验成功,证明导水管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将水由吸管的一端引到另一端。
  实践5:
  于是我在上边花盆中安装了4根导水管,如图18所示。这回我的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了。
  再一次改进:
  一天我在网上查找有关花盆资料时,得知如果植物根系长期处于通气状态,则更有利于多发新根和侧根发生。于是,我想到如果将“储水池”侧边的溢水孔开多些、开大些,以增加根的通气量,使植物的根更容易从花盆底部的小孔中生长出来了。看看我最终改进的花盆吧,如图19所示。
  小结
  如图20所示,双底多功能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由上底花盆(内盆)、下底花盆(外盆)和导水管组成。由上底花盆底部和下底花盆底部所构成的空间称为“储水池”。在上底花盆底部均匀地分布有排水孔,多余的浇花水可以从这些排水孔流落到“储水池”中,同时植物的根也可以从这些排水孔中穿过,吸收“储水池”中的水和养分。在上底花盆底部垂直装有由棉布条穿过吸管而制成的导水管。其一端位于“储水池”中,另一端位于上底花盆的土壤中,导水管利用毛细现象原理将“储水池”中的水不断导入土壤中,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在下底花盆侧壁,适当位置,均匀分布溢水孔,也是通气孔,还是营养液的注液孔,实现了一孔三功能,其与导水管共同作用,保证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气一水协调,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另外。我对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节水效果及花卉生长状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具有多功能性,即植物可以在土壤和水两种不同生长环境中同时生长。在土量、土质及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内所栽花卉比在普通单底花盆内所栽花卉节约近一倍的用水量;浇水间隔时间更长,普通单底花盆浇三次水,双底花盆才浇一次水。且花盆的整体结构保证了花卉的根和茎同时得到充足的水和空气,使水一气协调,使花卉生长更加茂盛。从而开创了一种新颖的栽培技术。
  不足之处:由于制作导水管的主要材料纱布条在土壤中很容易被腐蚀,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导水管,这给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在使用上带来一定的不便,如果能够利用具有毛细管的耐腐蚀材料,例如制作滤水器的滤芯材料制作成导水管,则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将会更加完美。
  专家点评
  “双底多功能节水促成长花盆”是一项小学生的发明成果,论文详细地介绍了作者完成该发明的心路历程和创造实践。
  小作者通过实践,在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学习到的科学知识,主动地运用到改进自己的作品之中,经多次完善作品的结构,最终完成了“双底多功能节水促成长花盆”的创造,达到节水、促进花卉成长和环保的目标,并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和外观两项专利。
  小作者的作品,特别是创作的心路历程对小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