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慧眼识珠 [教学之“疑”也需慧眼识真假]
 

慧眼识珠 [教学之“疑”也需慧眼识真假]

发布时间:2019-04-04 04:35:28 影响了:

  清人唐彪认为:“凡理不疑必不过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乃疑之难也”。我们的教学,就是由一个个“疑”组成的。细细咀嚼教学中的这一个个“疑”,亦真亦假,或隐或现,绘就了课堂百味。教学中,教师如能独具慧眼,明辨“疑”真“疑”假,既能寻得一番开门见山的通透,也能生得一点曲径通幽的灵气,添得一份柳暗花明的妙处。
  虽疑者实是无疑——假疑不需化
  何为“假疑”?亦即“设问之疑”。有些是教师备课时“造的疑”,这样的“疑”不可或缺,更多的是让教学顺畅地过渡;有些是学生“造的疑”,这样的“疑”,更多的是迎合老师,故意而生。
  请看《夜晚的实验》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夜晚的实验是谁做的?
  生:为什么要在夜晚做实验?……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疑问,那就让我们打开书,认真读一读,相信你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这样的教学,基于学生的阅读基础,少了假“疑”的迂回,也就多了一份开门见山的直达与通透。
  有疑者却要无疑——真疑定要化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之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使是学。”这是“疑”之最高境界,是“真疑”,是必须化开的“疑”。这样的“疑”,犹如娇嫩的幼苗,需要呵护。它没有和谐宽松的氛围是破不了土的;没有细心的捕捉是抽不了芽的;没有充分的预设是开不了花的;没有合宜的疏导是结不了果的。
  下面是来自笔者的教学案例:
  “老师,聂将军这样对待日本人的后代,这不是‘以敌为友’吗?” 六年级的孩子,面对文字,有了“独到的见解”。《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还没有开讲,有学生就提出了的质问。
  “是这样吗?”在我的反问下,大家开始读起课文来,不少孩子频频点头。
  学生的这些认识是我备课时没有预想到的,看着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研读人物行动,感受聂将军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揣摩人物语言,把握聂将军至仁至义、追求和平的“活菩萨”形象——想象美穗子四十年后看望聂将军的情景,升华聂将军“中日友谊使者”的伟大人格),我知道教学必须调整了,以聂将军的语言作切口,不正可以将孩子的疑问迎刃而解吗?
  请看以下教学片断:
  师:是啊,聂将军为什么要如此厚待这两个日本小姑娘呢?他是怎么解释的?
  生:聂将军说: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绝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读读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生读后无声地看着我。)
  师:默读2—5小节,带着对聂将军深深的敬意,一起看一看,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段难忘经历……
  都说教学是“一道流动的风景”。是啊,唯有动,才是有生命的;唯有动,才是耐人回味的。这动,是师生问答时的互动,是听说读写时的活动,也会是不可预设的变动。“聂将军不是‘以敌为友’吗?”这小小的质疑,就引出了教学的“变动”。 备课时,我反复研读文本,内心只有一个目标:作者是如何表现“聂将军无微不至照顾日本小姑娘”的?“聂将军至仁至义的‘菩萨’形象如何引导孩子捕捉”?带着“至仁至义、无微不至”这样烙印般的文本印象,又如何会想到“以敌为友”这一看似“偏了的方向”的教学?研读文本时,不妨带上孩子的“心”,揣着孩子的“情”,弯下身子,想一想,孩子会读出什么?教学由孩子的“可疑之处”开始,行走在为孩子“答疑解惑”的路上,课堂的风景会更灵动。
  无疑者需教有疑——未疑也要化
  有两种情况,孩子会“无疑”,一是“真懂了”,一是“真不懂”。朱子有言:“有疑者需教无疑,无疑者需教有疑”,在孩子“真不懂”处,教师不妨引一引,化一化,方成“大疑则大悟”之境。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孩子们们读着诗,回想着这醉人的一幕幕,显然已经被词人如此悠闲自在的生活吸引。此时,著名歌手蔡琴的歌声响起:“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低沉、伤感的声音,让人恍若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冰冷、凄婉,孩子们跟着哼着,没有了刚刚读词时的眉飞色舞。
  师:有什么发现?
  生:听起来觉得很伤心。
  生:让人高兴不起来,有鼻子酸酸的感觉。
  师:是啊,这是为什么呢?明明是写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怎么会是如此凄凉的调子?请你再认真读读词,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
  生:我们刚才只顾着看溪亭日暮,只顾着看藕花、鸥鹭,忽略了“常记”这个词。这是“常常记起”的意思。说明这是作者的回忆。
  生:我也从“常记”这个词发现郊游可能是词人年轻时的经历,而《如梦令》是词人在后来回忆时写的。
  生:老师,上星期在学习《夏日绝句》时,我们知道,早年的李清照家境优越,生活幸福,无忧无虑。可是后来,国家危难、丈夫早逝,让她晚景孤独,凄凉不堪,这一定是她在痛苦的生活中写的。
  师:是啊,一个人常常会在忧时思乐,“常忧”才“常记”,词人是想借回忆解近忧啊!可是,欢乐早已远去,美景渐渐模糊,凄凉破败的一切就在眼前,这真是“乐未增,愁更愁”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声音低沉,面色凝重,一如歌手蔡琴,一如词人李清照。
  这是《如梦令》的教学记录,对于这首词的“几多欢喜几多忧”,孩子是无从体会的,但一歌起疑,一问生疑,一读释疑,短短一节课,孩子们跟着词人,在快乐的往事中忘乎所以,又在冰冷的现实里怅然长叹,这欢欢喜喜、悲悲戚戚间,留下了语文无穷的魅力。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疑”组成的,所以教学中,教师需独具慧眼,明辨“疑”真“疑”假,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生得一点曲径通幽的灵气,添得一份柳暗花明的妙处。
  【作者单位: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