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论教师在教学变革中的“破”与“立”] 教育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论教师在教学变革中的“破”与“立”] 教育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9-04-17 04:40:28 影响了:

  摘要:教师作为变革主体在教学变革中的“破”与“立”对当前教育变革的成败具有直接影响。具体而言,这些“破”与“立”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变革心态、对教学价值观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变革等方面。
  关键词:教师;教学变革;“破”与“立”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8-0026-04
  当代中国教育变革主体是多元化的[1],其中教师作为行为主体最为基础,人数最为众多。他们虽没有变革的行政决策权,但直接参与变革和执行有关变革决策。在一定意义上,教师的作为将直接决定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当将教育变革聚焦于教师,教育变革往往意味着教师作为变革主体“破”与“立”的具体过程。鉴于教学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和笔者近年来与中小学教师合作开展教学变革的经历,想主要谈谈教师在教学变革中的“破”与“立”。
  一、教学变革心态的“破”与“立”
  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教学基础性地位的再确认,意味着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进入到‘攻坚战’阶段”[2],然而“已有教学理论传统之长、深入实践主根之深、形式硬壳之坚、传习的可接性之强,都使今日教学改革面临着强劲的真实‘对手’,它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巨性不言而喻”[3]。因此,打赢这场“攻坚战”首先是要求教师“破”面临教学变革时的种种消极心态。这些消极心态常常使教师对变革表示出直接的断然拒绝;也可能是比较委婉的,以缺乏时间、精力和设施为由推脱责任;在更多情况下,它还可能是一种阳奉阴违的消极抵抗,即教师表面上接受变革,但并不落实在行动中。具体而言,这些消极心态有以下几种:其一,不愿变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变革对其工作稳定性造成冲击(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使其工作遭受质疑、习惯的“舒适地带”(即教师熟悉的范围、习惯和行为模式)受到挑战,还有就是对变革本身持怀疑态度或缺乏认同等。其二,不敢变革。主要是难以预料变革可能造成的后果,缺乏直面变革可能造成的麻烦、困难、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勇气,对自己在变革中可能的作为持悲观判断,承受实施变革压力的能力较弱等。常见的表现是,“一变就乱,一乱就退”或“进一步,退两步”。其三,不能变革。这主要是由教师自身知识与能力上的欠缺造成的,如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素养较弱、缺乏应对变革必要的“悟性”或“灵性”等。“破”上述消极心态需要教师“立”的是:
  1.对教师角色理想的重建。杜威在70年前论及艺术家时曾说,“没有人只是一个艺术家,此外一无所能。要是他接近这个地步,他就是一个没有很好发展的人;他是一个怪物……艺术家作为一个人的职业,只是他许多职业活动特别专门的一个方面”;他还说,“对于一个艺术家是这样,对于任何其他专门职业也是这样”[4],因此教育“要预防这种倾向,使科学研究工作者不仅是科学家,教师不仅是教书匠,牧师不仅是穿着牧师服装的人”[5]。教师在教学变革中首先要破除“匠”的束缚,要能认真思考教育与教师职业的本质、教师职业对己存在的意义等问题,努力追求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幸福。
  2.直面变革及变革中诸多问题的精神与勇气。具体而言,要有勇于自省的态度,敢于迎接挑战甚至创造挑战的精神,自觉学习和发展的习惯等。在变革中,再好的生境也不会自动转化为教师的发展;有再多问题的生境,在追求发展的教师那里总能找到可能发展的空间;在自觉努力的教师那里,总会拓展出更大的可能空间;在切实行动的教师那里,总会出现相对于昨日之我的真实发展。
  3.勇于变革的信心和执着变革的“等待”精神。教学变革不是全然自发产生、自然而成之事,而是由教师就自己日常教学实践开展研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可能,明确目标、选择策略和设计方案,再逐步推进的过程,是一个人为策划十分复杂和动态变革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信心及其耐得住外界诱惑的坚守十分关键。
  二、教学价值认识的“破”与“立”
  课堂教学变革时至今日,在进行了理念、方法、课程等的一系列变革后,必须要回到教学价值观的反思和再认识,即教师教学工作的深层意义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反思,要求教师“破”除一些传统的观念:其一是认为教学对于教师只是谋生的一项工作;其二是认为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其核心是知识的传递和智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只要讲清知识、落实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考试时不出差错。与此同时,变革对教学价值需要“立”的是:
  1.教学对于师生而言深层的生命价值。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其质量直接影响当下和今后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同理,对于教师来说,教学不只为获得一份物质报酬和对学生成长的单向奉献,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其质量直接影响教师的尊严与幸福及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因而,“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本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起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6]。
  2.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价值的独特性。从大的方面看,教学的价值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育在当代社会转型背景下主动、健康发展的人,这是所有学科教学都要努力追求的。进一步讲,每一学科对于孩子主动、健康发展的价值具有他学科所没有的独特价值,其教学不仅在于教会了孩子不同学科的知识,从更深的层次看至少还可以有:为学生学会感受、认识、体验外部世界提供不同的视角、思维、方法、策略、符号与逻辑等,认识到同一外部世界可能的丰富与独特;使学生获得只有这一学科学习特有的经历和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相关学科学习的基本素养与能力等等。再进一步看,具体到每一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单元或知识点等)也都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关键是教师要有意识进行价值开发,激活学科教学与学生生活及其生命发展的内在联系,并有策略地达成诸种价值目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