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浙江温岭市大溪镇越剧戏迷群落考察报告_温岭市大溪镇
 

浙江温岭市大溪镇越剧戏迷群落考察报告_温岭市大溪镇

发布时间:2019-04-26 04:14:55 影响了:

  摘要:台州地区越剧戏迷群落研究是吴越宗教学、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综合产物。本文对浙江台州地区温岭市大溪镇四月廿三庙会越剧演出及当代越剧戏迷群落的状况进行了以点带面的综述性介绍,并试着从民俗学角度对戏迷群落进行成因分析,主要涉及台州地区近三十年来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民间信仰、历史文化等内容。
  关键词:越剧戏迷群落;民间信仰;浙江台州;社会经济现状
  一、考察概况
  1、考察起止时间:
  2011年5月24日至28日
  2、考察地点: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后岸村
  3、考察对象:
  ①温岭市周边村民与越剧戏迷群体
  ②杭州越剧院下乡演出的部分领导及演职员
  4、考察方法与主要内容:
  事先设定基本考察内容,采用问答式方法,记录被调查人的观点及感受。以采访戏迷与观看农历四月廿三庙会越剧演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和田野材料相互参证的方法进行研究。对浙江台州地区温岭市大溪镇庙会越剧演出及越剧戏迷群落的状况进行了以点带面的综述性介绍,并试着从民俗学角度对戏迷群落进行成因分析。
  二、大溪镇农历四月廿三庙会活动内容及越剧演出考察概要
  2011年5月24日早9点40分出发,跟随杭州越剧院(以下简称杭越)下乡演出,车程三个半小时后到达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大溪镇。(台州由三区,两市,四县组成,是地级市,而温岭是县级市,属台州管辖。)
  浙江农村非官方组织的越剧演出一般都是为当地神庙祭祀活动而举办的,杭越此次下乡演出就是受温岭市大溪镇后岸村邀请,为庆祝大溪街镇东庙庙主宋九尚书[注1]寿日而来的。据当地村民说,每年农历四月廿三,由大溪镇里大溪、水仓、后岸、宜桥四个村轮班出钱举办庙会,今年轮到后岸村主办。越剧演出属于庙会的部分活动内容,5天演9场戏,剧目与演出劳务费由双方事先已确定。由于演出是包场,杭越的收入比在城里的剧场按照票房分账更有保障。
  后岸村在大溪镇中心,紧邻甬台温高速公路大溪出口处,已经没有传统村落之感,取而代之一派城镇的繁荣景象。演出的戏台及观众席棚搭在一个物流车站旁边的空地上,占地不算大,观众席棚里整齐的摆着一排排的条凳。祭棚隔着观众席与舞台遥相呼应,棚外彩旗、各色气球随风飘扬,红底金字的“宋九尚书出巡”条幅高高悬挂,正对着祭棚的地方摆着一套巨大的香炉和四个莲花织布跪垫。棚子里的供桌上摆着全猪、全羊各2只、猪头5个,各种熟食、水果、糕点若干,还有金银纸、鲜花、活鱼、酒水等。棚子最里面布置的类似于古代衙门里公堂的样子,“肃静回避”牌立于左右,十八般兵器摆放两旁,中间黄罗伞盖下端坐宋九尚书神像。
  当地看戏的规矩是不能为别人占位置,只能自己坐自己的位置,虽然是晚上演出,但下午观众已经人声鼎沸、座无虚席了,据估算应有1000人不止。杭越的候院长在后台遇到热情的戏迷叶小康,这是一位看起来五六十岁的淳朴汉子,他立刻要求笔者为他和侯院长合影留念。后来与叶小康熟识后攀谈得知,庙会最热闹的场面是前1天(5月23日),从早上8点开始,将宋九公的神像由庙里接出来,由附近各地的堡(为庙会设立的民间艺术表演团体)组成的一公里长的游行队伍,内容包括当地极有特色的舞龙、舞狮、台阁、腰鼓、接财神、滚八蛮、闹湖船、潘郎锣鼓等表演,队伍在大溪镇的南门、西门到各村的村委会所在街道穿行时,百姓会在路旁夹道欢迎。“白天抬着庙主神像游行,晚上演戏,放烟火,家家吃拭饼,小商贩借机云集,热闹非凡。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改庙会为物资交流。80年代复兴,吃拭饼之俗由大溪街兴至农村。”[注2]游行结束后,神像安放于祭棚内。24日晚上演出开戏前需鞭炮齐鸣,将祭棚里的宋九公的神像请回庙里,舞台上才能开始锣鼓闹场,准备正式开演。
  戏开场后,按照惯例要先演个吉祥剧《踏八仙》。民间传说中的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上场给西王母庆寿,这时舞台左侧立着供桌,上面摆放一些供品糖果。接着一位扮演“东方小仙”的小生演员扛着一棵结满果实的树(根据当地季节情况,有时台上的是刚伐来的整棵果树、有时是将水果绑在树干上的),立在供桌后,唱罢对王母和天地、百姓的赞歌后,将供品向观众席扔撒下去。观众们这时纷纷争抢,将吃供品视为一种荣幸。接着扮演跳魁星的演员身穿红色长袍,足蹬高靴,左手捧斗,右手持笔,伴着锣鼓点儿上场舞蹈。《踏八仙》这个环节如果按照当地原汁原味的八仙戏应该有、、、、五部分内容组成,而现在的演出是从一个当地的民营剧团承包下来的,演的算是节本了。据说台州地区以前凡遇庙会、修祠、圆谱等活动,或者地方上的喜庆之事,必演“八仙”戏,任何班社招收艺徒学艺,首先要学会“踏八仙”中的跳加官。在演八仙戏的同时,舞台两侧的字幕机上滚动播出此次演出的赞助者,例如哪位村民赞助1万,哪位赞助2千、哪个工厂赞助3万8千等等,一般来说赞助200元以下村民名字就不登在上面了,此等程序会在演出最后一场时再次出现。
  接下来正式演出开始了,《孟丽君》显然是当地观众们十分熟悉的剧目,观众看的很开心,会跟着剧中主要人物和情节的起落同喜同悲。与城里的剧场演出不同,这里的观众席更像是一个社交场所,大家跟熟人坐在一起,吃零食、聊天,场面稍显喧闹。但杭越的演员表演水准并没因此而降低,不论角色轻重,都没有松懈,而是认真甚至是尽可能高水准的发挥自己的表演。
  在接下来的4天中,演出日程分别是25日下午演《梨花情》、晚上演《一缕麻》;26日下午演《西园记》、晚上演《盘夫索夫》;27日下午演《新狮吼记》、晚上演《玉蜻蜓》;28日下午演《皇帝告状》、晚上演《碧玉簪》。这些剧目大都是老戏,是村里戏迷代表提前去杭州与杭越的领导共同研究定下来的,因为当地有些老年村民文化程度不高,有些甚至不认识字,新排的剧目看不懂字幕,对情节理解有障碍。但是这不影响大溪镇越剧迷观看越剧的专业程度,他们熟悉浙江每一个有名的剧团里主角的唱腔流派。他们对演员里的梅花奖得主认可度非常高,杭越在台州地区名气比较大,因为有三朵梅花(指的是谢群英、陈晓红、陈雪萍。很巧的是这次演出结束后12天,在成都举办的第25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中,范派小生徐铭又为杭越摘得了第四朵梅花)。梅花奖演员也是杭越与其他剧团的竞争资本之一。
  对于越剧演出,当地民众有一些观演的规矩,会事先与剧团沟通,例如“舞台上不能死人”。死人被认为是很不吉利的事情,因此有些著名的悲剧下乡演出从来不会涉及,只有改编后的喜剧《一缕麻》中有死人的场景,因为是喜剧,又是经典剧目,观众已经认可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融。又例如演出中的最后一场戏快结束时,一定要请一位演员扮做关公,在台上扫除可能出现的游魂野鬼,且不能被别人看到等等。
  杭越的导演兼副团长展敏介绍说,杭越目前一年大约有三十多天下乡演出,这不仅锻炼了演员的适应能力,也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欣赏水平,但是如果下乡演出活动过于频繁则会影响剧团的艺术创作,“不能老在泥里走,也要上岸洗洗脚”,他笑着说。
  5月25日早上6点钟,笔者赶到观众席棚,虽然离演出还有接近7、8个钟头,但前几排条凳上已经基本坐满了闲聊的老年观众,他们是为了占个好位置而来的,其中一些人竟然是从温州、乐清赶过来的。条凳没有椅背,且很窄,坐久了很不舒服。问他们中午饭怎么办,他们乐呵呵的说家里会来送饭的,不用担心。成为越剧戏迷是如此辛苦又如此自得其乐的事情啊!此情此景,让笔者心灵震撼。
  
  三、大溪镇当代越剧戏迷群落考察报告
  1、概述
  今天浙江省的地理区域属于历史上的吴越地区,在对大溪镇的越剧戏迷群落成因进行调查和研究中,有三方面的成因需要重点考虑,首先吴越历史文化环境及民间信仰是最重要的起因;其次起源于嵊州的越剧作为浙江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百年发展至今,当地百姓对它有极高的认可度;再其次是台州地区当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下百姓对休闲文化的极度渴望,本文将着重考察与研究第一、第三个成因。
  2、大溪镇当代越剧戏迷群落形成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考察
  台州地区据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于此了,而最早有记载的历史已有五千年了。唐朝武德四年此地改称台州后,经历了唐与南宋两个社会经济的繁荣时期,南宋时期此地曾经是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大溪镇位于浙江省温岭市西北端。东毗泽国,南邻温峤,西接乐清大荆,北交黄岩、路桥,水陆与陆路交通都极为便捷,是台州市与温州市的交接处,距温岭市区14.5公里。
  目前大溪镇区域面积129平方公里,辖南城、北城、太湖、山市和潘郎等5个管理区,110个村(居)。常住人口12.1万人,人均收入每年大约10万元左右。大溪镇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试点单位、国家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浙江省中心镇。镇中心商品房的售价在每平米一万元以上,已经直逼首都北京郊县的房价了。
  大溪镇是台州地区的工业强镇,以水泵、电机、铸塑为龙头行业,其中铸塑业已成规模,是国内几大铸塑产品集散地之一。这里大型企业有不少,家族式小企业更多,星罗棋布于镇上的每个角落。据说餐饮摊或是室外演出常见的那种白色观众椅,基本都是大溪制造的。这里通往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很发达,每天将塑料椅子源源不断的运往全国各地。过去浙江是劳务输出大省(主要是技术工),今天外地已经很少见到浙江民工了,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大溪镇上建有两个大型的四星级宾馆,配套设施非常好。这次杭越的演职员就住其中一个宾馆里,据说找熟人打过折后是120元一个标间,可住2人,还不算很贵。在这里住宿的客人绝大多数是本地人,一般他们招待贵客或者是节假日带家人一起享受放松的生活,比较喜欢选择档次高一些的宾馆,这也是对他们平时辛苦劳动的一种补偿。桥里村杨平村长说:“我们这里没有什么休息,也就是晚上,要是来了客人,就带到酒店去吃吃饭。当老板是很辛苦的。我们大溪人说老实话,都比较能干。”
  虽然大溪镇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惊人,但给外人的感觉是每家每户房子都装修的非常豪华,小环境较好,却缺乏市政级别的整体规划。街上大型集装箱车、各色汽车、电动三轮与行人混行,交通安全有些堪忧,但看样子本地人很习惯。大溪镇的消费在全国算中等偏高,一般的商品价格与北京差不多。虽然离海边只有几十公里,但海产品并不便宜。据当地百姓说,大溪镇的水源由于各种加工企业长期的污染,已经有很大隐患了。自来水是淡淡的茶叶色,喝起来有股子药味儿。
  3、大溪镇当代越剧戏迷群落形成的历史文化环境考察
  浙江历史上是人才辈出的文化大省,台州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曾占有重要地位,其所属的天台山是中华和合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和合文化主要精神是“务实而兼融,和合而创新”:首先将自然看成一个和谐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形成一种生态文明观。其次是主张人际与社会关系和谐,提倡“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持中即是和,以此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与根本目标。再其次是注重自我精神的超越与升华,即乐观人生,达观处世。
  和合文化与佛教融合诞生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影响遍及海内外。与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和合”,诞生了“三教合(和)一,万善同归”的“和合”理念,后被清代雍正皇帝归纳为著名的“佛以治心、道以治身、儒以治国”的“三教合治”思想。
  和合文化经历了1700多年,由产生、流传、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台州当地百姓普遍认同的社会思想观念。浙江商人被誉为当今中国最具人气的"财富制造商",是最会赚钱的人群。他们不仅头脑灵活、勤于思考、而且善于配合,追求共同致富。大溪人很能干,他们的生意不是竞争,而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比如这家是做水泵外壳的,别人可能就做水泵的风叶门。这家把自己的零配件做好了卖给下一家,别人再加工。每家每户的分工都很细致,合成了一个整体的产业链。每个零件都有自家的商标,质量要是不过关,一下就能找到是谁家的问题。这样的小作坊,每天大概都能赚到3千元到5千元不等。
  大溪外来务工人员不少,从小作坊学徒,到街上开电动三轮车拉客的,大都是河南、湖北、贵州来的。虽然如此,大溪的治安状况整体比较好,没有什么刑事案件,打架的也比较少。唯一令人恼火的是小偷不断,因为每家每户都有生意,买的原材料是最容易被盗的,尤其是晚上有越剧演出的时间。桥里村杨平村长说,像每次有这种庙会演出,都是他最辛苦的时候,老百姓看戏看累了,回家睡觉睡的很沉,小偷就专拣这个时候作案,那他就要带着自愿组织的村民巡逻队进行巡逻,一般演出的时候他都在早晨四五点钟才能睡觉。
  4、大溪镇当代越剧戏迷群落形成的民俗信仰环境考察
  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在我国是除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这五大制度化宗教以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宗教崇拜现象,信仰对象包括灵魂、自然神、图腾、祖先神、生育神和行业神等。
  浙江地区的民俗信仰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而如今盛行于民间的庙会始见于清代。台州市包括椒江、温岭和路桥三个地区目前共有1108个庙宇,基本是每个村子都有庙或者家族祠堂,每个庙里的菩萨、神佛都有节庆日,一年都要做几次法事或者举办庙会,庙会是当地村社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州崇奉的神祇和香火祭祀范围传统深厚,观音堂、关庙、城隍庙、财神庙、安邦大帝庙不计其数,光是龙王就有八九种,十来个庙,甚至还有一个根据中国古代著名的传说故事而得名的梁山伯庙。
  大溪镇一年里民俗活动的最高峰是在每年的春节至五月,每一个村子都在做法事、办庙会,演越剧。据说全国的越剧团几乎都来过大溪,而5月26日晚在温岭市最少有50个越剧团同时在演出。戏迷叶小康有本册子叫《温岭、路桥各庙宇寿日表》,是另一位资深戏迷自己印刷了卖给大家的,5元一本,里面记载着两个地区所有庙宇做法事、看越剧的时间。比如26日在哪个庙里有活动,25日戏迷们就会打电话相互通知,第二天一起结伴去看。
  大溪镇的庙会都是由当地的企业老板、村长、地方社会精英出钱并牵头组织的,村民们也非常热衷此项活动并积极配合,做庙会成了大溪镇一种非常有凝聚力的社会活动,而像戏迷叶小康这样的基层组织者和拥护者也是功不可没。桥里村杨平说:“这样花钱的人还是蛮多的,有个村长选上了,下个月他自己出48万请上海的红楼剧院(赵志刚)来演出。而这次杭越的演出费是33.8万元。不过他们也没有一定的,要是过年的话,40、45万都有的,现在是淡季,就便宜点。”
  大溪镇的越剧演出费价码尾数都要带上八,他们说这样吉利,朋友结婚一般送2280元、2680元、1280元,企业或个人对与演出的捐款也都是18000元、26800元。这里和温州不一样,温州人喜欢数字七,说七上八下。台州地区的民俗信仰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香火范围特别关注与当地历史有直接关系的名人和高官,企业家和村民们特别舍得捐钱修缮这些人的家族祠堂。杨平村长说,像他们桥里村的赵家祠堂[3],都是民间资助修建的,本村村民和附近村的百姓都捐了钱。每年的清明节,赵家祠堂都会举办族人续修族谱、联谊宗亲的活动,包括台州市区的也会受到村里的邀请。清明节前,附近各地的知名人士和赵姓百姓都会打电话给赵家祠堂的馆长,通知某村、某镇要来多少人,事先订好吃酒席的人数。酒席的钱是个人自己出,每人50元钱。清明节那天隔壁桥外村的很多赵姓村民都会来帮忙做饭。杨平记得最多的一次摆了200多桌(每桌能坐10几个人),今年少点,一共80多桌。大家聚在一起吃吃饭,讲讲祠堂主神赵大佑的历史[注3])。这种宗亲联谊会目前已经成为台州地区百姓联络情感、建立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了。
  5、大溪镇当代越剧戏迷群落代表人物重点采访纪录
  a、叶小康(被大家亲切的称呼为老叶)
  
  男,68岁,温岭市温桥镇西洋潘村人,自幼喜好越剧,近十年已成为温岭市骨灰级越剧戏迷,甚至在整个台州地区也是戏迷群体的灵魂人物。
  与老叶于24日第一次见面之后,就约好要采访他,由于他忙于请剧团的演员吃饭、热心帮忙安排剧团的一些杂事,直到26日下午才再次见了面,又由于老叶的普通话说的不太清晰,就由杭越的江君亮(老叶的同乡)来做翻译。老叶说这次他与同村的老哥们儿开着摩托车每天走六十多里路才能来参加庙会看杭越的演出。他们不仅是常来大溪,绍兴也都跑过,只要有好戏、好剧团下乡演出,他们就一定会去看。老叶说他以前生活的很苦,做生意总是亏钱。他曾经先后办过鞋厂和珍珠养殖场,亏了70万,后来温西农行给他无息贷款开养鸭厂,可惜鸭场2次染上瘟疫,鸭子都死光了。那时候每个乡政府的信用社,都有他欠的债。此后12年他一直从事管理河道的工作。而那些欠债几年后儿子赚了钱帮助他全还上的。说到这里老叶很自豪的说:“当时还钱的时候,都登在报上了,记者来采访我。”
  老叶家里除了老伴,膝下有一双儿女,目前都已经成家生子了。儿子在扬州开公司,生意做的很好。女儿在沈阳,做大型的五金工具及零配件批发生意,年收入也有几百万。十年前,老叶得了肺气肿,开了刀之后,儿女就坚决不让父亲工作了,他们每个月都会把钱打到老叶账户上,让他每天开开心心的看戏、快快乐乐的生活,家里的老伴儿也很支持他看戏。杭越的江君亮笑称,老叶目前是专业戏迷,每天不干活,就是哪里有戏就去看。
  老叶说他每年用于看越剧的钱大约为十几万元,包括去浙江各地看越剧的吃、住、行费用;请剧团演职员吃饭的费用(第二天中午,老叶在宾馆二楼餐厅请杭越主要演员和一起下乡的当地文化局同志吃饭,花费6000多元);戏迷协会的一些费用等。老叶说:“都是国家一级演员,请客就请的好一点,万一在小饭店把肚子吃坏了,影响演出就麻烦了。”当笔者问到他,怎么评定一个越剧演员的好坏,他说:“要有实力啊!就是唱戏的人要好,要懂戏。唱腔、唱功、还有职称要高。你像杭州越剧院的陈雪萍,50多了,唱起戏来,多远都听得到。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吴凤华,都唱的很好的。她到苍南县演戏我就赶到苍南,她到宁波演出我就去宁波看。你到绍兴(戏迷圈里)问我的名字,他们都知道的”。老叶说自己在越剧界有太多的好朋友,还认了好多小演员当干孙女:“我电话费1个月要500元,这也就是越剧给大家的缘分。”老叶人格里有很仗义和乐观幽默的一面,使跟他交往过的演员都对他心存感激与尊重。这不仅是因为他天天来捧剧团的场;也不仅是因为他老请大家吃饭、给男同志送烟,无私的关心剧团里的小演员,更主要的是他那份对越剧艺术百分百的真诚与热爱,感动了每个越剧团里的每个演员。
  老叶现在担任着台州戏迷协会副会长、宁波大剧院越剧联谊会理事会常任理事、温桥镇西洋潘村老年协会会长、泽国镇老年协会副会长这几项职务。在这次采访之前,村里的老人们让他一定跟笔者反映:“现在专业的、好的剧团的价位实在是太高了,这样我们看好戏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叫政府多支持一点,我们自己拿的少一点就好了。好多戏对老乡的教育意义很深的,我们看的眼泪都掉出来了。毕竟政府要为人民服务的嘛。听说现在要改制了,你把剧团改掉怎么办。它的开支多大啊,下乡演出吃饭、住宿、车马,现在下乡都住在宾馆,这些费用花完了,不剩什么钱了,政府再不支持,那我们就看不到好戏了。”这时,老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让他晚上看戏帮忙占个位子,老叶说幸好他朋友都坐在一起,去晚了的这个人可以和他们挤一挤,这也是因为自己的面子。而老叶因为和各剧团的关系很好,甚至可以坐在舞台的侧幕条边观看演出。
  老叶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收藏每个剧团的戏本、节目单。他说:“每个剧团的资料我都有,我家里恐怕有七八箱子的节目单……”(第二天温岭下大雨,可是老叶还是带着六大袋子节目单如约而至。)
  B、杨平,男,40岁,浙江台州市温岭镇大溪镇桥里村村长。
  杨平与杭越演职员都很熟悉,为了此次演出能顺利进行,他每天早出晚归,帮助维持现场秩序。戏开演后好不容易找到他,采访就在戏台前面街边的大排档里进行。杨平说他年青的时候不喜欢看越剧,但是村里有很多老人非常热爱越剧,经常会让自己开车把他们送到外面去看戏,晚上看完戏再把他们接回来。时间久了,有时候一些特别有名的剧团来了,老人们就劝他别开车来回瞎跑了,让他坐在旁边看戏,然后给他耐心的讲解,哪个演员唱什么流派,戏里讲的是什么故事。这样渐渐的杨平对越剧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来他和妻子谈恋爱的时候,也经常陪着妻子一起看戏,久而久之,越来越喜欢越剧了。
  杨平回忆他小时候(上世纪80年代初)越剧在此地就很兴盛,听村里的老人说,三十年前,给民营剧团100元钱就可以演三个晚上越剧。二十几年前,当时还挺有名的温岭剧团(现在倒闭了),3000元钱能演5天演9场越剧。他认为目前浙江最好的越剧团是上海的,赵志刚、钱慧丽等(著名越剧演员,均就职于上海越剧院)。绍兴越剧团的和杭越差不多(属于第二梯队)。要论名气的话,则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最大,茅威涛她们不会错的。但价格蛮高的,演出费最少要6万1场。
  C、杭州越剧院乐队队长江君亮,35岁。
  江君亮老家在温岭的箬横镇,到大溪开车要40分钟。他说老家没有什么大企业,农耕地也不太多。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做生意了,几个表姐妹都在北京的万通、天意批发市场买了摊位。因为老家的村子不算很富,一般只能请万八千一天的民营剧团来演出。温岭则是个大市场,像这样5天9场的演出杭越1年要来个一两次。据江君亮说他小的时候就看过谢群英(著名越剧花旦演员,杭越最早的梅花奖获得者)的戏。那时候谢群英还在桐庐越剧团,她们剧团就在江家边上的庙里演出。那是20年前的事,当时看越剧的百姓非常多,可能是媒体不发达吧,《红楼梦》之类的越剧非常受大众欢迎。
  江君亮1991年考入浙江艺术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习笛子演奏,1995年毕业后就一直在杭州越剧院工作,已经工作16年了。他回忆刚工作的时候,还是很苦的,下乡演出都要自己带铺盖,收入也很低。近些年随着浙江经济的发展,下乡演出的演出费越来越高,待遇也越来越好了。江君亮来温岭演出,有一大帮戏迷都是很熟悉的面孔,江君亮和他们互相熟识。每次江君亮上台唱歌(杭越下乡演出之中,换场时间稍长的时候,会请年青演职员上台清唱一些曲目),他们都打招呼“小江来了”。杭越的演职员去哪里演出,戏迷就到哪里住宾馆,杭越演几天,他们就看几天。江君亮说:“这就是真正的戏迷。温岭人看的戏多了,即使是一个戏不同的剧团演过很多次观众照样喜欢看,舞台上哪怕有一点差错,他们都看得出来的,很仔细的。对于真正的戏迷来说,看戏是他们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D、李柄友,男,72岁,温岭泽国人。叶中堯,男,70岁,与李柄友同村人。
  5月25日下午《梨花情》戏散场后,在观众席旁遇见抽烟的李柄友和叶中堯两位老人,他们说浙江周边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各地庙会的时间也不一样,但凡庙会,少不了要请戏班搭台唱戏。提到这点,李柄友、叶中堯和他们同村的几位老哥们显得十分满足。李柄友说,他不会带家属一起来看戏,老伴要看孙子来不了,家里的孩子们也没兴趣看。他自己是非常爱看越戏的,尤其爱看梅花奖演员的戏。说到这个,旁边几个戏迷朋友又都情不自禁地点头,表示赞同。
  6、大溪镇当代越剧戏迷群落的戏迷协会发展状况考察
  浙江的越剧戏迷协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演出市场的日渐繁荣越来越兴旺。整个台州地区目前共有110多个越剧的戏迷协会,数量之多令人感叹,戏迷群落已经成为台州地区休闲文化领域不可小视的生力军。
  这些戏迷协会最初都是由爱好越剧的村民们自发组成的,一起看戏,一起切磋表演,自娱自乐。戏迷老叶回忆说,以前当地的越剧演出市场比较混乱,与剧团洽谈演出多要通过中间人促成,例如当地文化局有两位老同志,退休后做演出经纪人,佣金一般是全部演出费用的百分之十。当地戏迷就在讲,这些经纪人赚钱太多了,没有本钱嘛。近年来随着戏迷协会的发展壮大,逐渐担负起了与剧团接洽演出的事宜,这样不用通过中间人,剧团与戏迷们可以之间沟通,不仅在价格上更透明了,而且在戏码的选择、演员的配备标准上都可以按照戏迷协会的要求来实施。杭越的老演员们回忆,以前到温岭演出,戏迷没有鼓掌的习惯,看完戏就散掉了。从这三四年开始,掌声给的很多,而且掌声都给的很是地方,这足以见得戏迷协会对观众品味提升的巨大影响。
  目前的戏迷协会主要功能包括团结当地越剧爱好者,吸收会员,组织承办区、乡、镇庙会演出或其他大型综艺晚会,有些协会还负责培训民营剧团的演员和社会上的越剧爱好者进行越剧十三个流派、十个等级的专业考核(由文化部认定的考官进行现场考核,并颁发由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监制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协会还提供为当地百姓结婚化妆造型、主持司仪、特色婚庆、演出服装租赁、舞台音响灯光租赁等一系列服务。很多戏迷协会都有自己严密的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重大事务需要会长、副会、理事及秘书长共同商讨研究。戏迷老叶是宁波大剧院越剧联谊会理事会常任理事,他说宁波大剧院很受宁波市政府的重视,市长、文化局局长都经常去看戏。宁波大剧院的越剧联谊会请他来担任这个职务,主要是让他帮忙拉会员,乡下来看戏的人多,剧院票房就会越来越好,因此他每年要往返宁波十来次。至于每年的会费,没有一个固定标准和门槛,全凭会员自愿,他自己和几个老朋友是每年交几千元,好多人一百元二百元的交,还有五十、三十的,如果太少的话老叶会自掏腰包给他们补进去。成为会员后,在宁波大剧院看戏可以打折,这是会员的特权。在其他地方的戏迷协会也大都如此,买票可以打85折、7折或者6折不等。
  会费除了支付越剧联谊会的日常开销所需,还会定期开展各种戏迷喜闻乐见的活动。今年4月23日,就举行了宁波市首届戏迷折子戏演出。老叶说:“他们演的蛮好的,还到我们这里演出过呢。不要钱的,免费来演出的。不过吃、住、行是我给他们解决的,几万块钱了,还带他们到附近旅游了一下,雁荡山等几个地方。所以我在宁波面子很大的,他们很客气的。浙江小百花也跟我们联系过的,也想搞这么一个戏迷协会。不过他们不下乡的,所以我们也不去看他们,而且票价也很高的。” 老叶说最近江苏的扬剧团在上海演出时碰到他,想让他在台州帮忙搞个扬剧戏迷协会。他说:“这个比较难,因为这里没人喜欢扬剧。扬剧从来没在台州地区演出过,京剧这么多年也就演过一两场而已。”
  7、大溪镇当代越剧戏迷群落的戏迷协会与剧团之关系考察
  浙江人有听越剧的传统,越剧团在浙江也很兴旺,大大小小、国营、民营、民间草台班子,质量参差不齐,生意则都很红火。据估计目前全省共有六七百家民营剧团,演出费价格最低的一天只要三四千元,最高的一天要十几万元。
  比较国营院团和民营剧团在浙江越剧演出这个大市场环境里,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民营剧团没有创作经费,没办法创新,发展的空间自然就有限了。如果站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相当于企业没有研发经费,只能给别人做来料加工或者做大品牌的仿制品,民营剧团面对的问题就是这样。一般来说,民营剧团演出的剧目都是那些国营剧团的经典剧目,甚至是得奖剧目。有一批人专门从事将专业院团演出光盘里的内容分解成可排练用的谱子、剧本、唱词、曲调、服装、道具等,卖给需要的民营剧团。杭越的《一缕麻》出光盘之后,在大溪镇就有民营剧团照搬并演出了。民营剧团主要的演出剧目都是老戏和这种“盗版戏”,因为没有能力自己编戏。
  从戏迷的角度看,民营剧团的价位比国营院团要好谈的多,请得起。老叶告诉我们,假如一个剧团一个月里,前几天、后几天都有演出安排了,中间空着几天,去找剧团老板谈,就可以便宜不少,有时候六七千一场也能演。原因在哪里?一般的民营剧团至少有四五十个演员,工资都是按月发放的,老板压力很大。最好的小生、小旦的工资是很高的,一般2万元一个月。空着5天没演出,老板就有不少损失。同样的情况国营院团就不会答应降价演出。
  老叶作为台州戏迷协会的副会长,平时经常帮助协调剧团与当地村镇邀请方的各种麻烦事,其他戏迷协会的骨干人员很多时候也在从事类似的工作。像大溪镇里很多村落,每年固定的神佛吉日日期相同或临近,越剧演出过于集中,甚至一个晚上不远的村落里就有七八个地方在演戏。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观众不安心在一个地方看戏,场面容易混乱,影响演出效果。另一方面,戏迷容易将不同的剧团进行比较,惹来一些是非及麻烦。有些剧团就不愿意去演了,这时候当地的演出邀请方就会请老叶去帮助跟剧团进行协调,争取他们来演出。老叶骄傲的说:“我在民营剧团有很多很多好朋友”。
  台州由于地理环境及气候原因,每年的六七月份持续高温、酷暑难耐,这个时间段里民营剧团是不安排演出的,在家排练新戏。这时候有些演员想跳槽去待遇、薪酬更好的剧团;有些剧团老板又想将别的剧团的好演员挖过来;或者是老板和演员闹别扭。此等情况都需要中间人的斡旋,剧团老板就会请像老叶这样的戏迷协会领头人,来从中撮合,老叶在台州越剧行业的特殊大家都买他的面子。
  像杭越这种国家全额拨款的国营院团,与戏迷协会也保持着稳定的联系,但他们主要是为了借戏迷协会的平台搞剧院的宣传推广和争取那些乡镇庙会里演出费高的演出机会。杭越这样的省市院团一年除了下乡演出几次,平时主要在城市里进行商业演出,同时还要承担市政府“文化惠民工程”,在运河边或景区搭台唱戏,回馈市民的义务。全团的工资、待遇由政府埋单,相对这方面的压力小一些。
  国营院团之间的竞争主要的还是在政府所设的各种游戏规则范围内,像“梅花奖”就是各越剧院团最重视的国家级奖项。梅花奖正是“角”国家级别的定位,因此一个院团里有没有“梅花奖”得主,有几位得主,直接决定了这个院团名气的大小。这无论是对于国家体制内的行业内竞争还是争取戏迷关注都是恒古不变的硬道理。
  这次的考察中,得知杭越明年要进行体制改革了,对于这次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似乎没有人知道,但大多数演职员都相信改革后应该更好,而不是将国营院团简单的推向社会。总之,他们觉得越剧的明天会更好。
  8、大溪镇当代越剧戏迷群落的特点总结与分析列表
  作为中国汉族五大戏曲种类之一,同时又是国内第二大剧种的越剧,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百姓对休闲文化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目前在国内拥有着众多的戏迷。这些戏迷根据城市与农村地区分布不同、性别及年龄层不同、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分属不同的戏迷群落。以越剧的发源地浙江为例,可分为城市中老年戏迷群落、城市青年人戏迷群落、农村老年人戏迷群落、农村青年人戏迷村落。虽然有城乡差别,但戏迷群落总体特征较鲜明,首先是个人在家庭中不承担主要经济支柱的角色,家庭收入稳定,且个人有较多空余时间自由安排,也就是俗话说的“有钱、有闲”人群;其次是以戏迷以操吴侬软语的浙江本地人为主,再其次是热衷参与戏迷协会组织的各种与越剧相关的活动。浙江的戏迷群落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将戏迷协会这种看似松散的、民间性质的非盈利组织,依靠当地人特有的勤于思考,富于变通的头脑,运作成为了一项集电视、网络、舞台演出利国利民、轰轰烈烈的文化事业。
  乡戏迷群落的差别也是有的,第一戏迷群落运作方法不同。2,戏迷活动不同3年轻人的作用不同
  注释:
  [1]宋九尚书就是北宋时的名相张齐贤 (943-1014),字师亮,曹州冤句人。据史书记载他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颇有建树,所著《洛阳缙绅旧闻》、《孝和中兴故事》均为世人称道。张齐贤因自己在历史上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宋九尚书”,并立庙祭祀。
  [2](《大溪镇志?社会?岁时习俗》)镇东庙由南宋名臣王居安的祖父王聚厚所立,王聚厚从黄岩迁居今温岭大溪地,将原来族人信仰的宋九尚书信仰也带到大溪,自此代代相传,形成了大溪独特的四月廿三庙会风俗传统。
  [3]赵家祠堂主神为赵大佑(1510——1569),嘉靖十四年进士,官终南京兵部尚书,为官清正,诗文温雅俊爽,有《燕石集》。赵大佑父赵相(1487——1569),舍仕而农,力田自给,以子大佑贵累封刑部尚书。
  参考文献:
  [ 1 ]金泽、邱永辉主编《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2009》,叶涛著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 陈建一编《杭州越剧发展史》,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出版。
  [3]浙江民俗学会:《浙江风俗简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4]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选编:《浙江民俗大观》,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1998。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