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低碳经济_大学寒假“低碳经济与生活”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低碳经济_大学寒假“低碳经济与生活”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9-06-04 15:07:23 影响了: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大学寒假“低碳经济与生活”调研报告第二篇:寒假实践报告:“低碳经济与生活”调研报告第三篇: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调研第四篇:浅谈低碳经济与大学生活第五篇:关于“低碳经济与生活”调查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大学寒假“低碳经济与生活”调研报告

为了了解和掌握居民个人对于低碳经济的认知和实施意愿,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拓展研究,服务于我国新时期低碳经济形态转变,更好地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利用寒假时间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各个阶层家庭基本情况和低碳经济意愿。调研报告主要包括调研数据说明、调研背景、调研结果、调研体会、调研建议等内容。

一、调研数据说明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xx年1月15日—3月1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

问卷数量:100份

调查范围:社会管理者阶层

个体工商户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二、调研背景

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经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了解人们关于低碳的认识程度,开展了“低碳经济与生活”的调研。

从大的方面来看,低碳对全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之间关系的基本途径。就全球来看,欧美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率是较高的,但是由于他们消费水平高,二氧化碳的减排责任并不占优势。我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五十四吨,是世界二氧化碳的第二排放大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高碳模式”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重要内容。有人分析认为,中国要达到欧洲的低碳水平,中国的钢铁产量必须要降下来;但中国要继续发展,钢产量就得继续维持十年至二十年。当然,既保持高能耗产品的产量,又尽最大的能力减排二氧化碳,也可以定义为低碳经济。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尽国际义务,也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出路。

从小的方面着眼,低碳生活与我们每个人都紧密相连、密不可分。首先,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早已知道,素食比肉食消耗的资源少,前者是低碳的,同时也是更有利于健康的;长久在空调房生活,其实不利于强壮身体的养成。许多习惯低碳生活的人士认为,用低碳方式生活,不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能带来心灵上的宁静。

其次,低碳生活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靠的是每个人的自我约束,所以,也可以说,低碳生活能够增强我们的自制能力。自律程度如何,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表现。(更多好范文请关注:wwW.HaowoRd.CoM)经济的、环保的、生态的、健康的、自律的生活,就是高素质的人的生活方式。那么,低碳的生活,就是高品位、高素质的生活。

最后,低碳生活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调研结果

(一)家庭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共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的家庭基本情况包括月电费、月水费、月燃气费,如图1所示。可以明显看出,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的月水费较高,达到每月40元左右。个体工商户的电费尤其高于其他阶层,至于燃气费方面各个阶层则相差无几。由于天气较冷,又加上是在寒假期间,所以居民呆在家里的时间普遍增加,很自然地,居民们使用电视机、空调、电脑的频率也会增加,其次是热水器、洗衣机,在家时间长,以至于用电量及用水量直线上升。据资料显示,家居用电也要排除相应的二氧化碳气体,用电越多,排放二氧化碳也就越多,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就越大。

冬季大多数家庭的取暖也是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一大方面,故针对家庭每年取暖费做了调查,具体情况如图2.调查结果表明个体工商户阶层年取暖费平均高达xx元,社会管理阶层取暖费在1700元左右。相比较而言,农村劳动者的年取暖费较低,平均在700元左右。实际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农业劳动者冬季根本不取暖。

图2 表1 我们还针对每个家庭的取暖方式进行了调查,大多数家庭采用空调、集体供暖或者自己烧暖气的方式取暖,每个阶层的取暖方式比例见表1。大多数社会管理阶层人员选择空调和自己烧暖气的方式,农业劳动人员基本全部自己烧暖气,这与居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密不可分。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中采用空调、集体供暖或者自己烧暖气的比例较为均等。专业技术人员中仅有5%选择使用空调取暖,个体工商户中20%选择空调取暖。使用空调的费用比较高,不仅耗电,而且产生氟利昂会对大气层造成破坏;产生的大量co2也会加速温室效应。

(二)家庭使用电器情况 表2 家庭使用电器主要包括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脑、电风扇、空调、电磁炉、饮水机等,各阶层使用比例如表2.其中80%的个体工商户、65%的社会管理人员、60%的专业技术人员拥有空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将近一半的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也拥有空调。可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也将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更大的挑战和压力。表3 空调和电风扇的使用频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碳的消耗以及碳的排放量,与我们能否进行低碳的生活和低碳地消费息息相关,为此我们也对此产开了相应的调查。调查的整体平均结果如下图所示。

河北地区的家庭中有高达30%的家庭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使用空调,还有将近45%的家庭平均每天使用电风扇5~12小时。居民大量使用空调和电风扇,空调热气的排放使得室外温度更高。用电量也会随之增加,用电增加,co2的排放量也就越多,温室效应由此愈演愈烈。相对于电视机100%的使用而言,电磁炉和饮水机的使用量较少。仅有25%的农业劳动者使用电磁炉,30%的农业劳动者使用饮水机。

(三)家庭成员出行交通工具情况

调查地区内的主要交通工具有自行车、电动车、出租车、电瓶车、公交车、私家车等,当然也有很多人会选择步行来代替交通工具。这样一方面既节省耗电耗油,另一方面还能锻炼身体,这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方式。根据调查结果表4看出,专业技术人员、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中将近70%—80%会选择步行外出,而社会管理人员中仅有20%偶尔采用步行方式外出,他们的外出交通工具主要依赖于私家车。表4 图6 大约有75%的个体工商户和40%的社会管理人员拥有私家车。专业技术人员、农业劳动者及城乡无业失业者中只有较少数人采用私家车作为外出工具。另外公交车也是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管理人员、城乡无业失业人员的主要外出交通工具。我认为公交车相对于私家车等其他的交通工具而言,载的人数多而耗油并不多,是以后城市农村主要的交通工具发展方向。

五、调研建议

对于企业:

1.继续发展创新,将低碳研制进行到底,为社会各层次的消费者做出贡献,研制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服务于社会。

2.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在产品的研制和开发过程中严格本着为老百姓身体健康,给消费者生活创造便利的目的。

3.确保百姓使用产品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不会对消费者构成任何的威胁。

4.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探索低碳建筑发展的模式,既能够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同时通过技术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尽可能的约束成本,更好的贴近社会的需求。

5.促进无纸化办公,节约办公室用电。

对于政府:

1.在低碳产品的宣传过程中,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够给予社区补助。发放一些低碳产品供这些没有经济能力购买的消费者进行体验,感受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及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2.政府可以对低碳的企业实施更多的优惠政策,真正能够做到使低碳企业得到税收的减免和政策的支持。

3.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宣传媒体提倡低碳生活,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政府坚定不移地走低碳发展的决心,让更多的人了解低碳的内涵和意义。

对于居民:

1.树立低碳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待公家和对待自己家的一样,时时刻刻践行低碳生活。

2.努力做到低碳住房、低碳出行、低碳照明、低碳办公等。

3.同类型的产品尽量购买低碳产品,并向身边的亲人、朋友宣传低碳。

低碳生活小妙招: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重新利用,比如浇花、擦家具等。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柜的最底层,不仅能够除潮,还能够消除异味。

3.用过的面膜可以用来擦皮鞋、擦首饰。

4.出门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不购买塑料袋。

5.出门自带水杯,不经常购买矿泉水、饮料等。

6.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餐具。

7.不使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比如电脑、电灯等。

第二篇:寒假实践报告:“低碳经济与生活”调研报告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 “低碳经济与生活”调研报告

冯艳慧

为了了解和掌握居民个人对于低碳经济的认知和实施意愿,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拓展研究,服务于我国新时期低碳经济形态转变,更好地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利用寒假时间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各个阶层家庭基本情况和低碳经济意愿。调研报告主要包括调研数据说明、调研背景、调研结果、调研体会、调研建议等内容。

一、调研数据说明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14年1月15日—3月1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

问卷数量:100份

调查范围:社会管理者阶层

个体工商户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二、调研背景

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经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了解人们关于低碳的认识程度,开展了“低碳经济与生活”的调研。

从大的方面来看,低碳对全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之间关系的基本途径。就全球来看,欧美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率是较高的,但是由于他们消费水平高,二氧化碳的减排责任并不占优势。我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五十四吨,是世界二氧化碳的第二排放大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高碳模式”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重要内容。有人分析认为,中国要达到欧洲的低碳水平,中国的钢铁产量必须要降下来;但中国要继续发展,钢产量就得继续维持十年至二十年。当然,既保持高能耗产品的产量,又尽最大的能力减排二氧化碳,也可以定义为低碳经济。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尽国际义务,也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出路。

从小的方面着眼,低碳生活与我们每个人都紧密相连、密不可分。首先,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早已知道,素食比肉食消耗的资源少,前者是低碳的,同时也是更有利于健康的;长久在空调房生活,其实不利于强壮身体的养成。许多习惯低碳生活的人士认为,用低碳方式生活,不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能带来心灵上的宁静。

其次,低碳生活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靠的是每个人的自我约束,所以,也可以说,低碳生活能够增强我们的自制能力。自律程度如何,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表现。经济的、环保的、生态的、健康的、自律的生活,就是高素质的人的生活方式。那么,低碳的生活,就是高品位、高素质的生活。

最后,低碳生活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调研结果

(一)家庭基本情况

图1

本次调研共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的家庭基本情况包括月电费、月水费、月燃气费,如图1所示。可以明显看出,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的月水费较高,达到每月40元左右。个体工商户的电费尤其高于其他阶层,至于燃气费方面各个阶层则相差无几。由于天气较冷,又加上是在寒假期间,所以居民呆在家里的时间普遍增加,很自然地,居民们使用电视机、空调、电脑的频率也会增加,其次是热水器、洗衣机,在家时间长,以至于用电量及用水量直线上升。据资料显示,家居用电也要排除相应的二氧化碳气体,用电越多,排放二氧化碳也就越多,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就越大。

冬季大多数家庭的取暖也是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一大方面,故针对家庭每年取暖费做了调查,具体情况如图2。调查结果表明个体工商户阶层年取暖费平均高达2014元,社会管理阶层取暖费在1700元左右。相比较而言,农村劳动者的年取暖费较低,平均在700元左右。实际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农业劳动者冬季根本不取暖。

图2表1我们还针对每个家庭的取暖方式进行了调查,大多数家庭采用空调、集体供暖或者自己烧暖气的方式取暖,每个阶层的取暖方式比例见表1。大多数社会管理阶层人员选择空调和自己烧暖气的方式,农业劳动人员基本全部自己烧暖气,这与居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密不可分。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中采用空调、集体供暖或者自己烧暖气的比例较为均等。专业技术人员中仅有5%选择使用空调取暖,个体工商户中20%选择空调取暖。使用空调的费用比较高,不仅耗电,而且产生氟利昂会对大气层造成破坏;产生的大量co2也会加速温室效应。

图3

(二)家庭使用电器情况表2家庭使用电器主要包括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脑、电风扇、空调、电磁炉、饮水机等,各阶层使用比例如表2。其中80%的个体工商户、65%的社会管理人员、60%的专业技术人员拥有空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将近一半的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也拥有空调。可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也将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更大的挑战和压力。表3空调和电风扇的使用频度也在很大程度

上影响着我们对碳的消耗以及碳的排放量,与我们能否进行低碳的生活和低碳地消费息息相关,为此我们也对此产开了相应的调查。调查的整体平均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4

图5

河北地区的家庭中有高达30%的家庭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使用空调,还有将近45%的家庭平均每天使用电风扇5~12小时。居民大量使用空调和电风扇,空调热气的排放使得室外温度更高。用电量也会随之增加,用电增加,co2的排放量也就越多,温室效应由此愈演愈烈。相对于电视机100%的使用而言,电磁炉和饮水机的使用量较少。仅有25%的农业劳动者使用电磁炉,30%的农业劳动者使用饮水机。

(三)家庭成员出行交通工具情况

调查地区内的主要交通工具有自行车、电动车、出租车、电瓶车、公交车、私家车等,当然也有很多人会选择步行来代替交通工具。这样一方面既节省耗电耗油,另一方面还能锻炼身体,这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方式。根据调查结果表4看出,专业技术人员、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中将近70%—80%会选择步行外出,而社会管理人员中仅有20%偶尔采用步行方式外出,他们的外出交通工具主要依赖于私家车。表4图6大约有75%的个体工商户和40%的社会管理人员拥有私家车。专业技术人员、农业劳动者及城乡无业失业者中只有较少数人采用私家车作为外出工具。另外公交车也是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管理人员、城乡无业失业人员的主要外出交通工具。我认为公交车相对于私家车等其他的交通工具而言,载的人数多而耗油并不多,是以后城市农村主要的交通工具发展方向。

(四)家庭做饭能源使用情况

图7

各阶层的家庭使用做法能源主要有天然气、煤气、液化气、电等。各阶层用来做饭的能源使用情况如图7,可以显然看出无论哪个阶层,电是人们使用的主要做饭能源,将近50%——-60%的家庭使用电来做饭。另外社会管理人员和个体工商户多采用液化气做饭,农村劳动者则多数使用煤。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对于天然气、液化气、煤气的使用则较为均衡。

据材料了解,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能影响人类呼吸系统健康的物质极少,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产生的二氧化硫也很少。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相较于煤炭、石油等能源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液化气是指炼厂气、天然气中的轻质烃类在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可凝成液体状态,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煤气是以煤或重油为主要原料制取的可燃气体。天然气方便,清洁而且方便储存。火焰的温度高以1公斤煤炭与1立方米的天燃烧值相比煤炭的热值还不及天然气的一半。天然气的热效率可达75%以上,而煤炭的热效率却只有40-60%。即使是石油,它的热效率也只有65%左右。最主要的是天然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对环境污染小。

(五)家庭居民对低碳生活的了解情况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是201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这表明了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人力推行绿色新政的理念,实现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坚强决心。当然这个过程需要人们树立“低投入、低能耗、能循环、可持续”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做起,节约用水用电用油,企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淘汰高耗、低效、高污染的产品,极力促进市场低碳消费的导向,传递绿色低碳消费理念。通过对家庭居民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的调查,才能做好进一步的宣传和推广,促进低碳的普及。表5其中大约100%的人知道全球变暖,85%左右的人知道气候变化,大约60%——-100%的人们知道节能减排。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约有35%的居民了解,几乎没有人了解碳中和和ipcc气候报告。

图8

图9

由图8可知,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们都认识到了“低碳”。低碳生活可以促使社会发展的改变,促使公众改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人们将享受到更加自然、舒适、健康的生活。图9可以看出,整体而言仅有10%——-15%的人们尚不确定”低碳“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图10

由上图看出34%的人们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关乎每个人的生活,24%的人们认为低碳经济不一定是高成本、高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障碍。另外还有22%的人们认为发展低碳必须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20%认为低碳不是贫困,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低碳”已经被大多数的居民所认知,所了解。听说过“低碳生活”理念的受访者所占比重高达93%。其中,有39%的受访居民表示很了解“低碳生活”理念,而在全部受访人群中,仅有7%的受访人表示对“低碳生活”一无所知。而这些人大多是农村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另外调查中发现,很多居民已经认识到了使用节能产品的新能源产品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认识是一方面,践行是另一方面。有很多人虽然认识到了“低碳”生活的益处和优点,但是并没有付诸实践。因此我们对家庭成员低碳生活的践行情况做了进一步的具体调查。

(六)家庭成员“低碳”生活践行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65%的人们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50%的人们认为无所谓,只要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剩下的人们约占35%表示会积极响应低碳生活,并且会带动身边的人。我们又针对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情展开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虽然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居民都对“低碳生活”有所了解,但在实际行动方面,似乎做得不是特别好。很多居民依然习惯于使用私家车或者是电动车,只有大部分学生和少部分的上班族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是选择乘坐公交车;在使用家用电器方面,大多数家庭在暑期使用空调、电视、电脑、热水器的时间增多,用电量增加,而且大多数居民没有即使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

另外约有40%的人们对自己所在小区的环境表示不太满意,没有人负责;20%认为十分不满意,基本没有

第三篇: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调研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调研

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低碳生活的背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自2014年12月7日开幕以来,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纵然世界各国仍旧减排问题进行着艰苦的角力,但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

关键词: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居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化、文明幸福与稳定紧紧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廿一世纪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让广大家庭享受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时,能源的枯竭日益警示着人类要节能减排,珍惜我们生存的环境。因而在广大家庭中倡导低碳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在暑假期间利用十天的时间对唐 山市古冶区家庭低碳生活进行了调查与思考。

一、在城市家庭中倡导低碳生活的意义

城市家庭践行低碳生活起到巨大的节能减排作用。倡导低碳生活,家庭在衣、食、住、行、游上均能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排少二气化碳排放。以温江区为例,现有城市家庭6.2万户,每个家庭每天减少家电的使用率,每天节约1度电,城市家庭每天将减少4.867万公斤碳排放;70%家庭每周步行或公交一天,节约1升油,城市家庭每周将减少3.4万公斤碳排放。由此可见在家庭中倡导低碳生活,广大家庭在衣、食、住、行、游五大方面实现低碳生活方式,将起到巨大的节能减热作用,为实现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低碳、科学的生活方式将在全社会掀起低碳时代。让广大家庭充分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家庭成员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践行低碳生活,减少家庭的生

第 1 页 共 6 页

活开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低碳、科学生活方式,并在这种生活方式沿用到工作、娱乐。由此可从低碳家庭延伸到低碳机关、低碳单位,形成全国人民达成共识、共建、共享的低碳社会,必将掀起新的低碳时代的到来。

二、城市家庭低碳生活的现状

对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近年来,随时国家倡导生态文明、低碳经济,各级媒体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广泛宣传,广大城市家庭对“低碳生活”有着概念性的认识,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中或多或少的践行低碳生活,但对其它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广大家庭停留在节约能源是减少家庭支出,建立科学、健康的低碳家庭生活方式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据调查,5%家庭生活全方面的践行低碳,较好地影响和带动身边人和邻居;20%家庭有意识地践行低碳生活,30%家庭以节约型生活方式践行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与经济收入成反比关系。据调查,占30%中产以上较高收入家庭是高能耗家庭,该类家庭都有2辆车以上、高品质家电一应齐全,其高收入与现在的高节奏、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紧密相关,因此,该类家庭生活追求高效、高品质,呈现高能耗状况,是低碳生活的主要倡导对象。60%的小康及一般收入家庭拥有一辆家庭用车、家电齐全,其群体庞大,是碳排放主流。10%低收入家庭在生活较为拮据,生活成本低、节俭是其基本的生活方式,是碳排放量最低的一类家庭。

生活方式与低碳生活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便捷、高效、品质生活成为广大家庭追求的主流生活,其出行开车、热开空间、冷用暖气设备、休闲时电脑、电视同时开放等高耗能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据调查80%家庭拥有大小家电10类以

上,休闲居家同时开3种以上电器的家庭普遍存在;衣、食、住、行全部用大小家电保障品质生活的家庭占主流,其中不到10%家庭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逐步通过步代车、少耗电、水等方式践行低碳生活。

根据对问卷调查问题结果的分析得出:我们生活中的碳排量比三年前增加6%。家电的更新换代较多,节能型家电逐渐被市民认同,所以家电的电耗费量增长只有3%。家庭汽车使用量比三年前增加了30%,这也就是说,就出行汽车消费,比三年前的碳排量增加了30%。

三、有效推进低碳生活的建议

普及低碳生活知识,形成全民低碳生活概念。将低碳生活有形的宣传资料渗透到小区楼幢、单元进行宣传;利用新闻媒体、新媒体进行导向性宣传;发挥公益短信的作用,让低碳生活做到家喻户晓。实现住宅齐动员,在每个住宅小区设置“低碳生活”专栏,动态更新低碳生活的相关信息,引导小区家庭建立科学、低碳的生活方式。将创建低碳家庭与文明家庭联致力推进,在不同层面树立低碳家庭典型、宣传低碳事迹;在地方媒体上设专栏、专题节目进行立体型宣传;建立低碳生活奖励基金,奖励低碳家庭典型、鼓励推广、践行低碳生活成效卓著的小区,让有国家庭和小区充分感受到政府的肯定和关怀。在其影响和带动下,形成全民低碳生活的氛围。

完善相应的生活设施和相关规则,引导家庭进入低碳生活时代。建立完善的交通体系,主要是指逐步完善地下停车场,免费提供自行车借还点,为自行车出行、步行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充分利用地下和空中交通空间,逐步完善地铁和轻轨交通网,减少私家车出行的交通压力和碳排放,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在生

活小区建立厨余利用区,鼓励家庭将厨房垃圾进行再利用处理,小区物管再把厨房产生的垃圾应用到小区绿地施肥,减轻城市垃圾处理压力。从布局、规划到建设,建立“城市十钟绿地圈”,让小区居民步行十分钟即可到附近的绿色享受清新怡人的环境,进行休闲、健身、娱乐,实现理想中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低碳生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低碳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时尚生活逐渐被人们认同,但是实施的人群相对较少。就是说,人们都有了低碳生活的意识,但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因此,我们以学生的名义,向大家倡议低碳生活,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注意以下细节:

1.改变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的习惯,改用手洗衣服,既节约又环保。倡导每周用手洗衣服一次。

2.尽量拒绝一次性餐巾纸、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纸杯,因为这些制造离不开树木,破坏森林资源。建议改用手帕、竹筷子和玻璃杯,既保护森林,又少消耗能源。

3.买菜尽量骑自行车到郊区买菜,减少蔬菜用汽车运输,从而减少碳排量。

4.没有用节能灯泡的家庭,建议尽量把家里的灯泡都换成了节能灯,以节约能源。

5.尽量吃自己做的饭菜,不要吃成品食品和小食品,以减少制造这些食品过程中浪费能源。

6.去超市或菜市场,尽量自己带现成的或自制的购物袋。

附件:“低碳环保生活——对日常生活的调查报告”

(以下所示选项均为统计以后选择率最高的选项)

1、您了解“低碳消费”这个词吗?

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不是很了解d根本没听说过

2、您是否关注过自己的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a经常关注b偶尔关注c 从不关注d不知道如何关注

3、请问你支持和倡导“低碳消费”吗?

a大力支持b保持中立c这个很难付诸实施d反对

4、您经常使用一次性用品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d无所谓

5、平时买东西时会尽量选择低碳环保节能性产品吗?

a每次都是b经常购买c偶尔d从不

6、如果具有同功能的产品,您会优先选择低碳产品吗?

a会b不会c不确定d无所谓

7、您平时生活中会注意节水节电吗?

a、会b、偶尔会c、不会的d、无所谓

8、您家中使用的采光设备是哪种灯具?

节能灯b、日光灯c、煤油灯d、其它

9、您平时家里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a、木柴或蜂窝煤b、煤气或天然气c、电能d、其它(比如沼气)

10、您平时各种节日或红白事时会燃放烟花爆竹或烧纸钱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11、您选择的交通方式主要是?

a、私家车b、公交车c、摩托车d、步行或自行车

12、限塑令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了,您是否养成了去买菜购物时带布袋或循环使用塑料袋自带塑料袋的习惯 ?

a从来不带b总是带c大多数时候带d有时带,但次数很少

13、你使用一次性筷子吗 ?

a经常使用b从来不用c很少使用

14、你会让你的电脑处于待机状态吗 ?

a从来不待机,不用了就关机b没有电脑c经常待机,觉得关机再重开很麻烦d偶尔会待机

15、电脑电视台灯等电器一旦不用你会立即拔掉插头吗 ?

a通常我会拔掉b有时会拔掉c几乎不,觉得没必要

第四篇:浅谈低碳经济与大学生活

浅谈低碳经济与大学生活

摘要:低碳如今已经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时尚名词。而低碳经济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低碳经济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更重要的是在人类社会中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低碳概念提出的当下,大学生作为人类社会上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首先应承担起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责任。

关键字:低碳生活经济大学生

abstract: now low-carbon has become a popular world all over the world. but what is the real mean of low carbon economy to us . it’s means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low emission . as a basic economic model, it is a huge develop on human society ,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 low carbon economy is the essence of high energy efficiency and clean energy structure, the core is energy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and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concept of 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low carbon concept proposed then, as the high educated student college student must pay more attention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take a low-carbon life .

keywords: low-carbon lifeeconomycollege student

一、低碳经济在中国的意义

现如今,面对全球暖化的巨大危机,低碳生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为校园、为国家、世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以及两会的召开,在会议上提出的“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关键词的热化,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低碳的宣传,使得“低碳”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被社会各方面以及广大老百姓所接受。

并且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作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发展“低碳经济”已通过此理念,达成了全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了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居然包括了所有的产业领域。著名的学者林辉称之“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含义延伸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社区、低碳城市、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艺术、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

在全国“两会”上,九三学社提交《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成为“两会”的“一号提案”。低碳经济成为热点问题,应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内外因的综合作用力,正推动着我国走向低碳经济的时代。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14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

来:创建低碳经济》。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碳排放主要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在工业方面。就是极端天气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工业

生产的质量。比如电网会受到各种极端天气的破坏和干扰。农业也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农业生产是中国的重要产业之一,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的生产环境和结构和产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农业对人们的生活提供基本的保障,比如宁波这样的城市,如果周边农村因为气候异常导致粮食欠产等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宁波本地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大学生对于中国节能减排的作用

身为一名大学生,在开展校园低碳活动中又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以下是总结的相

关经验。

大学生的生活起居:

1、寝室低碳。寝室是大学生起居的场所,可以说大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寝室度过,而寝室生活所产生的垃圾数量非常巨大。宁大东门公寓将楼层的垃圾用桶分类进行回收,这样可以尽可能回收多的可回收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也可保护环境避免遭到破坏。寝室用电也是低碳的杀手,以宁波大学东门公寓普通寝室为例,有电灯四盏,电扇两个(厕所内一个)。在日常可以尽量避免使用过道及厕所内灯光,尽可能使用自然光源代替电灯。安装空调的寝室应尽量避免使用空调,如使用空调,则将温度设置为26°为宜。

多使用节能设备,避免灯光长时间无用发亮,离开寝室时需要检查所有的电源和开关,可以经常使用自然光作为光源来代替电灯光源。使用环保型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的筷子和塑料饭盒,尽量随身携带手帕替代餐巾纸,用过之后切忌随地乱扔乱

2.出行低碳:大学生多不配备私家车,因此这里不提及关于私家车排量的问题。多数大学生采用步行或骑自行车的方式上下学、出行,而随着宁波轻轨建设的进行,将来的大学生可以更多选择乘坐公共轨道交通进行出行。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在网络、电视 上购买物品,减少出门购物的次数也是一种低碳环保的做法,如果要出门进行购物的话,

可以寝室四个人一起列出计划,一次性买齐所有东西,尽可能一次购足。

3.学习低碳:在学习办公生活中需要联系对方时,通常经常会使用到的通讯工具,此时可以使用msn、qq以及电子邮件等通讯工具,尽量避免使用打印机等会消耗纸张的办公用具。特别是在期中、期末考试前,学会提高自己平时的学习效率,少开夜车赶工作

业、论文等。推广“低碳阅读”,提倡多使用数字化图书馆、电子文档、少用纸质文件。在午餐、午休和睡觉时间,关闭台式电脑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的店员,这样做除省电外 还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另外在寝室内种植一些净化空气的盆栽植物,可以有效吸收尼古丁和甲醛。

以下是大学生投票选出校园十大低碳的生活方式

1.买棉布衣服不买化纤衣服,尽量选择本地的、季节性的、包装简单的产品。

2.多用电子邮件等无纸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传真机

3. 宿舍的饮水机在白天上课和晚上睡觉时关闭,用时才开。

4.集体去教室学习,教室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扇停,空调开时门窗关闭。

5.每天食物够吃即可,可节约资源,倡导低碳饮食。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6.杜绝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料杯等。

7.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多用环保袋,水果塑料袋可以循环使用。

8.接收到的传单看完后做稿纸,再放进回收箱。

9.上学多走路和骑单车。

10. 书籍的传递和旧书籍再次使用、不定期捐赠旧杂志以及衣服。

高校是培养祖国下一代人才,培养拥有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的摇篮,是学生成长和走向社会的重要通道,是学生形成三观的重要场所,在校学生人数多,地域跨度广,范围大,社会影响力强。有了高校这片土壤,才能够切实将节能减排落实到各地,而高校做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就与政府和市场形成了治理上的完整结构。它们分工合作,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政府的优势在于强制力,不足之处在于所掌握的信息和执法人手有限。而高校包括教育系统的优势在于贴近市场,包容社会。比政府更容易掌握准确,充分的信息,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以内部自律的方式替代政府执法。当然,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高校只可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宣传和教育,并不能够像政府一样使用执法的职能,由此可以看出其强制力不够,有时候缺乏权威性。所以,政府,市场以及社会应该通力合作,才能够取长

补短,产生最佳的节能减排的宣传和实际效果。因此,中国的节能减排的工作,高校的宣传必不可少。

我们知道随着海平面的上升,马尔代夫这个岛国的面积已经越来越小。2014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在马尔代夫水底与11名内阁官员一起开会。是日,总统身背水下呼吸装置,潜至6米深的水下开会。在会议期间,总统及内阁官员们用仿自来水笔在白色塑料板上写下马尔代夫发出的“求救信号”。与其说是一场作秀,不如说是一种无声的抗议方式。工业国家大规模的碳排放不该以岛国的亡国作为代价,岛国更是没有义务为其埋单。

因此,中国政府第一次对全世界公然承诺量化减排指标“我们必需要像准备一场世界大战那样子团结起往复阻止气温继续上升,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它威胁着地球上每一个人的权力和安全。”。决议到201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14年下降40%—45%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跋涉中,以能力低下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时代已如约而至,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2014年“全球碳计划”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为中国,而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大学生的数量则更不可小觑。从小学教育开始普及的低碳环保到大学达到顶峰,这样一群人决定着中国未来对待环保的态度,而这样的态度则决定了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走向,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可以说,大学生对于低碳环保的态度,决定着未来世界的命运。

参考文献:

中国低碳网, https:///

周岚. 低碳时代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11]

曾效业. 201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科学出版社, 2014[3]

邹经宇. 第九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低碳绿色城市与和谐人居环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6]

赵天旸,刘卉,金鑫.试析北京大学开展绿色校园建设的有效途径.环境保护,2014,416:40-42.

姜伟新主编.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经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鲍建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 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14,(4) 周冯琦.上海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2014低碳经济专题研究. 学林出版社,2014,(12)

第五篇:关于“低碳经济与生活”调查报告

大学生党员访万家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关于“低碳经济与生活”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和掌握居民个人对于低碳经济的认知和实施意愿,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拓展研究,服务于我国新时期低碳经济形态转变,更好地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利用寒假时间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各个阶层家庭基本情况和低碳经济意愿。调研报告主要包括调研数据说明、调研背景、调研结果、调研体会、调研建议等内容。

一、调研数据说明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14年11月20日—12月11日

调查地点:广东省

问卷数量:100份

调查范围:社会管理者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专业技术人

员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二、调研背景

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经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了解人们关于低碳的认识程度,开展了“低碳经济与生活”的调研。

三、调研结果

(一)家庭居民对低碳生活的了解情况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是201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这表明了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人力推行绿色新政的理念,实现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坚强决心。当然这个过程需要人们树立“低投入、低能耗、能循环、可持续”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做起,节约用水用电用油,企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淘汰高耗、低效、高污染的产品,极力促进市场低碳消费的导向,传递绿色低碳消费理念。通过对家庭居民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的调查,才能做好进一步的宣传和推广,促进低碳的普及。其中大约100%的人知道全球变暖,85%左右的人知道气候变化,大约60%---100%的人们知道节能减排。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约有35%的居民了解,几乎没有人了解碳中和和ipcc气候报告。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们都认识到了“低碳”。低碳生活可以促使社会发展的改变,促使公众改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人们将享受到更加自然、舒适、健康的生活。整体而言仅有10%---15%的人们尚不确定“低碳“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4%的人们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关乎每个人的生活,24%的人们认为低碳经济不一定是高成本、高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障碍。另外还有22%的人们认为发展低碳必须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20%认为低碳不是贫困,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低碳”已经被大多数的居民所认知,所了解。听说过“低碳生活”理念的受访者所占比重高达93%。其中,有39%的受访居民表示很了解“低碳生活”理念,而在全部受访人群中,仅有7%的受访人表示对“低碳生活”一无所知。而这些人大多是农村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另外调查中发现,很多居民已经认识到了使用节能产品的新能源产品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认识是一方面,践行是另一方面。有很多人虽然认识到了“低碳”生活的益处和优点,但是并没有付诸实践。因此我们对家庭成员低碳生活的践行情况做了进一步的具体调查。

(二)家庭成员“低碳”生活践行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65%的人们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50%的人们认为无所谓,只要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剩下的人们约占35%表示会积极响应低碳生活,并且会带

动身边的人。我们又针对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情展开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虽然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居民都对“低碳生活”有所了解,但在实际行动方面,似乎做得不是特别好。很多居民依然习惯于使用私家车或者是电动车,只有大部分学生和少部分的上班族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是选择乘坐公交车;在使用家用电器方面,大多数家庭在暑期使用空调、电视、电脑、热水器的时间增多,用电量增加,而且大多数居民没有即使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

另外约有40%的人们对自己所在小区的环境表示不太满意,没有人负责;20%认为十分不满意,基本没有绿化可言;仅有10%的少数人对自己小区的环境表示满意。塑料袋也是对我们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一大祸害,去超市购物忘记带购物袋时,50%的人们会购买塑料袋继续购物,45%的人们购买环保购物袋购物,5%的人们停止购买回家。

但与此同时,也有好的一面,大多数家庭选择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而不是电热水器;大多数居民选择自带购物袋而不是用一次性塑料袋等等。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多数是老人,他们在家的时候不经常开空调、电风扇,电视、电脑的使用时间也较少,开关冰箱们的次数也尽量减少,电器使用完毕时,大多能及时切断电源,以将减少浪费;在用水的问题上,老人们大部分都很注意水的循环利用,比如用洗菜的水冲厕所或是浇花,用洗衣服的水拖地等等,别看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只要大家都坚持,那么我们每个人节省下来的点滴能源也会积少成多。

四、调研体会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毫不保留地为人类提供各种赖以生存的资源,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还随意地毁坏自然资,比如森林砍伐,比如废气排放,导致泥土流失,树木被黄沙替代,破坏性风暴增多,生物种类减少,这些都是人类造成的。科学家发现,至少有100多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产生危害,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氢烃等都对人体有着较大的危害。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和尘埃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工业废气中的尘埃颗粒还会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积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并且使臭氧层受

到破坏,致使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了,甚至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电脑,电灯,空调,任何电器一旦不用了应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使用节能电灯泡,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的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只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选择节能空调,温度不要开的过高或过低,这样不但耗能,而且让人不舒适,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多步行,骑自行车,坐轻轨或地铁;电视机屏幕不要太亮,调成中等亮度,则既能节能又能保护视力,3亿台电视机,仅调暗亮度这个小动作,每年就可以省电50亿度。

五、调研建议

对于企业:

1.继续发展创新,将低碳研制进行到底,为社会各层次的消费者做出贡献,研制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服务于社会。

2.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在产品的研制和开发过程中严格本着为老百姓身体健康,给消费者生活创造便利的目的。

3.确保百姓使用产品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不会对消费者构成任何的威胁。

4.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探索低碳建筑发展的模式,既能够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同时通过技术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尽可能的约束成本,更好的贴近社会的需求。

5.促进无纸化办公,节约办公室用电。

对于政府:

1.在低碳产品的宣传过程中,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够给予社区补助。发放一些低碳产品供这些没有经济能力购买的消费者进行体验,感受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及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2.政府可以对低碳的企业实施更多的优惠政策,真正能够做到使低碳企业得到税收的减免和政策的支持。

3.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宣传媒体提倡低碳生活,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政府坚定不移地走低碳发展的决心,让更多的人了解低碳的内涵和意义。

对于居民:

1.树立低碳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待公家和对待自己家的一样,时时刻刻践行低碳生活。

2.努力做到低碳住房、低碳出行、低碳照明、低碳办公等。

3.同类型的产品尽量购买低碳产品,并向身边的亲人、朋友宣传低碳。 低碳生活小妙招: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重新利用,比如浇花、擦家具等。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柜的最底层,不仅能够除潮,还能够消除异味。

3.用过的面膜可以用来擦皮鞋、擦首饰。

4.出门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不购买塑料袋。

5.出门自带水杯,不经常购买矿泉水、饮料等。

6.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餐具。

7.不使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比如电脑、电灯等。

调查人:吕铠琳

默认推荐更多精彩范文:

低碳生活调研报告

低碳生活调研报告

大学生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论文

大学生低碳生活调研报告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大学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第二篇:大学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第三篇: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第四篇: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第五篇: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大学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近年来,高校录取率不断提高,教育普及进一步发展。但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高的道德素养?德才兼备是我们每个人希望做到的,但现实中两者并不一定是正比例相关。一些大学生违背道德,甚至泯灭人心的事,在网络媒体发展的状况下,时常“活生生”出现在人们眼前。作为温州大学的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审视自我,了解环境。特作此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报告由温州大学学生处信息调研队发起,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温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从道德素质基本认识及看法、自身道德素质水平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反馈回来的调查表统计总结得出温州大学在校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报告的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26份。

1.道德素质基本认识

首先,什么是道德素质?89.9%的受调查者认为是一种道德修养,89.7%的同学认为是一种道德情操,认为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占71.3%,还有59.7%的同学将之认可为一种心理素质。本题既然为多选题,并且每个选项都有半数以上人选择,可以看出道德素质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它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必会受到心理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随后通过一定的外化,将这种内在的抽象的素养反应在日常生活中。

在对当今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认识上,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总共仅占20.1%,67.5%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还有12.3%认为差。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而心有微凉之意。我们从小所以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所以为的德才兼备,所以为的要读书,先做人,难道到了大学,到了更远的社会就淡化甚至是遗忘了?

那么大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53.7%的人认为是道德修养,有德才是最基本的;24.7%的人看重社交能力,11.6%的人认为成绩优异最重要,还有10.1%选择了创新思想。而在当今社会知识与道德素养孰轻孰重的问题上,58.4%的人认为两者都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即在道德对公民制约作用的问题上,21.7%的人认为作用很大,而72.3%的人认为作用正在弱化,6%的人则认为完全没有作用。这不仅需要政府学校方面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构成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的自我改善。只有人人道德向上,才会使道德的公信力和约束力增强,真正起到无形之法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42.3%的人认为在于个人觉悟,30.7%的人认为在学校教育,还有26.4%的人认为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确实,道德素养既然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存在,在其养成的道路上必然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

2. 自身及周围人群道德素养水平

这一方面为本次调查的重点。

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78.1%的人会主动让座,15.4%选择“别人不让,我也不让”,5.3%的人会假装没看见,还有1.3%的同学不管怎样都不让。在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历中,其实经常能看到温大学子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有些同学甚至觉得让座麻烦,干脆一直站着。但是还是有一些同学没有这种谦让的意识,觉得同样花钱坐车,凭什么让位于人。这种想法虽然不能受制于法令法规,但必然会受到道德上的质问谴责。

在人行道为红灯,但此时恰好没有车辆经过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仅有29.2%的人会坚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了再通行;19.4%的人表示会随大流,别人走我就走;16.1%的同学认为能快点走最好,而35.3%则会视情况而定。不论人走我走,还是视情况而定,其实都是人侥幸心理的体现,以为车少,以为自己速度快,而就此酿成大祸的又何尝少,真正到了那时就追悔莫及了。

对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56.4%的人认为只要是能得到好处而且相对轻松,那么就会参加;33.2%的同学表示什么活动都愿意参加,而还有10.3%的人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确实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学分相挂钩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似乎不再那么纯粹。有的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只是为了取得相应学分,不是为志愿而志愿,只是为学分而志愿。但是试想,如果志愿者活动没有相应的学分奖励,当代大学生又有多少能发自内心不求回报去做这一份事业?这是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如果你的舍友在出门前忘了关台灯或热水器,导致台灯或热水器开了整整一早上,你会怎么做?

80.1%的人会与其沟通,希望对方下次注意;8.6%的同学会选择保持沉默,但是心里会就此留下疙瘩;另有11.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随手关灯关热水器是一个需要养成的好习惯,生活中确实会出现由于一时马虎而忘记关灯关水一类的事,这个时候,作为寝室成员,就应该互相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来养成这种习惯。

你是否介意不道德的行为?

69.8%的同学表示介意,16.1%表示不介意,另有8.8%和5.3%的人表示无所谓和习惯了。在遇到不道德的事情时,25.7%的人会坚决反对,21.2%的人选择随波逐流,47.1%的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6%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对于不道德的行为敢言敢指出,才能避免这些行为更加猖狂。但现在的风气是,公交车上如果有人在实施偷窃,很少有人敢正义指出。这是社会的悲哀所在。

接下来是一些不好的有违道德的做法,列表来说明:

你或你的同学是否出现以下状况 是 否

乱吐痰 27.7% 72.3%

乱穿马路 73.3% 26.7%

乱扔垃圾 61.5% 38.5%

随口说粗话、脏话 55.9% 44.1%

作弊 41.8% 58.2%

说谎 42.3% 57.7%

抄袭 50.9% 49.1%

其中对于考试作弊现象,我们又进一步对其设置了问题调查: 你对考试作弊持何种态度? 是 否

不能接受,自己从来不作弊 30.2% 69.8%

可以理解,学生压力太大 38.0% 62.0%

可以理解,为了考高分 28.0% 72.0%

可以理解,总比补考好 30.5% 69.5%

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做过 11.8% 88.2%

没什么大不了,不被抓就ok了 16.6% 83.4%

其他 5.8% 94.2%

在周围人对父母是否孝顺的问题上,仅33.2%的人认为这一方面做的好,60.7%认为一般,还有6%的学生认为做的比较差。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其他道德之事恐怕也不必再谈。

那么所有这些不道德没素质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何在?

你认为产生不道德和没素质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是 否

图方便 51.1% 48.9%

不那么讲究 44.6 % 55.4%

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 35.8 % 64.2%

习惯成自然 50.1 % 49.9%

社会风气造成 69.0% 31.0%

个人意识太差 55.2% 44.8%

缺少宣传和教育 32.5% 67.5%

人性本恶 13.4% 86.6%

原因各方各面,有主观,有客观。但所有都不能成为道德素质下滑的借口。

三.本次调查总结

据有效统计,总体上看我校学生对于网络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其中的问题还是不容小视,忽视不道德因素做缺乏素养的事的人并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就如何解决网络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一.大学生反思自我,从自身点滴做起。很多大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人立于世的根本。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学问,才能成就我们各自的人生道路。

二.学校作为教授知识的场所,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如果一个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没有道德的约束,那么很可能给社会带来的不是贡献而是危害。

三.扩展到更大的层面,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居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如何改善这个社会大环境?说到底还是需要从小处做起。人与社会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信通过学生道德意识的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更有效的开展落实,国家对道德工作和谐社会的大力关注。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第二篇:大学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键字:大学生 道德素质

摘要:本次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温州大学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状况,及其对道德素质问题的看法展开调查。

近年来,高校录取率不断提高,教育普及进一步发展。但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高的道德素养?德才兼备是我们每个人希望做到的,但现实中两者并不一定是正比例相关。一些大学生违背道德,甚至泯灭人心的事,在网络媒体发展的状况下,时常“活生生”出现在人们眼前。作为温州大学的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审视自我,了解环境。特作此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报告由温州大学学生处信息调研队发起,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温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从道德素质基本认识及看法、自身道德素质水平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反馈回来的调查表统计总结得出温州大学在校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报告的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26份。

1.道德素质基本认识

首先,什么是道德素质?89.9%的受调查者认为是一种道德修养,89.7%的同学认为是一种道德情操,认为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占71.3%,还有59.7%的同学将之认可为一种心理素质。本题既然为多选题,并且每个选项都有半数以上人选择,可以看出道德素质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它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必会受到心理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随后通过一定的外化,将这种内在的抽象的素养反应在日常生活中。

在对当今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认识上,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总共仅占20.1%,67.5%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还有12.3%认为差。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而心有微凉之意。我们从小所以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所以为的德才兼备,所以为的要读书,先做人,难道到了大学,到了更远的社会就淡化甚至是遗忘了?

那么大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53.7%的人认为是道德修养,有德才是最基本的;24.7%的人看重社交能力,11.6%的人认为成绩优异最重要,还有10.1%选择了创新思想。而在当今社会知识与道德素养孰轻孰重的问题上,58.4%的人认为两者都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即在道德对公民制约作用的问题上,21.7%的人认为作用很大,而72.3%的人认为作用正在弱化,6%的人则认为完全没有作用。这不仅需要政府学校方面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构成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的自我改善。只有人人道德向上,才会使道德的公信力和约束力增强,真正起到无形之法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42.3%的人认为在于个人觉悟,30.7%的人认为在学校教育,还有26.4%的人认为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确实,道德素养既然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存在,在其养成的道路上必然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

2. 自身及周围人群道德素养水平

这一方面为本次调查的重点。

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78.1%的人会主动让座,15.4%选择“别人不让,我也不让”,5.3%的人会假装没看见,还有1.3%的同学不管怎样都不让。在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历中,其实经常能看到温大学子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有些同学甚至觉得让座麻烦,干脆一直站着。但是还是有一些同学没有这种谦让的意识,觉得同样花钱坐车,凭什么让位于人。这种想法虽然不能受制于法令法规,但必然会受到道德上的质问谴责。

在人行道为红灯,但此时恰好没有车辆经过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仅有29.2%的人会坚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了再通行;19.4%的人表示会随大流,别人走我就走;16.1%的同学认为能快点走最好,而35.3%则会视情况而定。不论人走我走,还是视情况而定,其实都是人侥幸心理的体现,以为车少,以为自己速度快,而就此酿成大祸的又何尝少,真正到了那时就追悔莫及了。

对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56.4%的人认为只要是能得到好处而且相对轻松,那么就会参加;33.2%的同学表示什么活动都愿意参加,而还有10.3%的人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确实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学分相挂钩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似乎不再那么纯粹。有的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只是为了取得相应学分,不是为志愿而志愿,只是为学分而志愿。但是试想,如果志愿者活动没有相应的学分奖励,当代大学生又有多少能发自内心不求回报去做这一份事业?这是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如果你的舍友在出门前忘了关台灯或热水器,导致台灯或热水器开了整整一早上,你会怎么做?

80.1%的人会与其沟通,希望对方下次注意;8.6%的同学会选择保持沉默,但是心里会就此留下疙瘩;另有11.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随手关灯关热水器是一个需要养成的好习惯,生活中确实会出现由于一时马虎而忘记关灯关水一类的事,这个时候,作为寝室成员,就应该互相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来养成这种习惯。

你是否介意不道德的行为?

69.8%的同学表示介意,16.1%表示不介意,另有8.8%和5.3%的人表示无所谓和习惯了。在遇到不道德的事情时,25.7%的人会坚决反对,21.2%的人选择随波逐流,47.1%的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6%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对于不道德的行为敢言敢指出,才能避免这些行为更加猖狂。但现在的风气是,公交车上如果有人在实施偷窃,很少有人敢正义指出。这是社会的悲哀所在。

接下来是一些不好的有违道德的做法,列表来说明:

你或你的同学是否出现以下状况 是 否

乱吐痰 27.7% 72.3%

乱穿马路 73.3% 26.7%

乱扔垃圾 61.5% 38.5%

随口说粗话、脏话 55.9% 44.1%

作弊 41.8% 58.2%

说谎 42.3% 57.7%

抄袭 50.9% 49.1%

其中对于考试作弊现象,我们又进一步对其设置了问题调查: 你对考试作弊持何种态度? 是 否

不能接受,自己从来不作弊 30.2% 69.8%

可以理解,学生压力太大 38.0% 62.0%

可以理解,为了考高分 28.0% 72.0%

可以理解,总比补考好 30.5% 69.5%

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做过 11.8% 88.2%

没什么大不了,不被抓就ok了 16.6% 83.4%

其他 5.8% 94.2%

在周围人对父母是否孝顺的问题上,仅33.2%的人认为这一方面做的好,60.7%认为一般,还有6%的学生认为做的比较差。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其他道德之事恐怕也不必再谈。

那么所有这些不道德没素质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何在?

你认为产生不道德和没素质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是 否

图方便 51.1% 48.9%

不那么讲究 44.6 % 55.4%

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 35.8 % 64.2%

习惯成自然 50.1 % 49.9%

社会风气造成 69.0% 31.0%

个人意识太差 55.2% 44.8%

缺少宣传和教育 32.5% 67.5%

人性本恶 13.4% 86.6%

原因各方各面,有主观,有客观。但所有都不能成为道德素质下滑的借口。

三.本次调查总结

据有效统计,总体上看我校学生对于网络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其中的问题还是不容小视,忽视不道德因素做缺乏素养的事的人并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就如何解决网络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一. 大学生反思自我,从自身点滴做起。很多大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人立于世的根本。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学问,才能成就我们各自的人生道路。

二. 学校作为教授知识的场所,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如果一个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没有道德的约束,那么很可能给社会带来的不是贡献而是危害。

三. 扩展到更大的层面,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居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如何改善这个社会大环境?说到底还是需要从小处做起。人与社会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信通过学生道德意识的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更有效的开展落实,国家对道德工作和谐社会的大力关注。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第三篇: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键字:大学生 道德素质

摘要:本次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大学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状况,及其对道德素质问题的看法展开调查。

近年来,高校录取率不断提高,教育普及进一步发展。但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高的道德素养?德才兼备是我们每个人希望做到的,但现实中两者并不一定是正比例相关。一些大学生违背道德,甚至泯灭人心的事,在网络媒体发展的状况下,时常“活生生”出现在人们眼前。作为温州大学的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审视自我,了解环境。特作此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报告由温州大学学生处信息调研队发起,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温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从道德素质基本认识及看法、自身道德素质水平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反馈回来的调查表统计总结得出温州大学在校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报告的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26份。

1.道德素质基本认识

首先,什么是道德素质?89.9%的受调查者认为是一种道德修养,89.7%的同学认为是一种道德情操,认为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占71.3%,还有59.7%的同学将之认可为一种心理素质。本题既然为多选题,并且每个选项都有半数以上人选择,可以看出道德素质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它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必会受到心理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随后通过一定的外化,将这种内在的抽象的素养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在对当今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认识上,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总共仅占20.1%,67.5%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还有12.3%认为差。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而心有微凉之意。我们从小所以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所以为的德才兼备,所以为的要读书,先做人,难道到了大学,到了更远的社会就淡化甚至是遗忘了?

那么大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53.7%的人认为是道德修养,有德才是最基本的;24.7%的人看重社交能力,11.6%的人认为成绩优异最重要,还有10.1%选择了创新思想。而在当今社会知识与道德素养孰轻孰重的问题上,58.4%的人认为两者都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即在道德对公民制约作用的问题上,21.7%的人认为作用很大,而72.3%的人认为作用正在弱化,6%的人则认为完全没有作用。这不仅需要政府学校方面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构成这个社会的

每一个人的自我改善。只有人人道德向上,才会使道德的公信力和约束力增强,真正起到无形之法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42.3%的人认为在于个人觉悟,30.7%的人认为在学校教育,还有26.4%的人认为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确实,道德素养既然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存在,在其养成的道路上必然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

2. 自身及周围人群道德素养水平

这一方面为本次调查的重点。

a.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

78.1%的人会主动让座,15.4%选择“别人不让,我也不让”,5.3%的人会假装没看见,还有1.3%的同学不管怎样都不让。在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历中,其实经常能看到温大学子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有些同学甚至觉得让座麻烦,干脆一直站着。但是还是有一些同学没有这种谦让的意识,觉得同样花钱坐车,凭什么让位于人。这种想法虽然不能受制于法令法规,但必然会受到道德上的质问谴责。

b.在人行道为红灯,但此时恰好没有车辆经过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仅有29.2%的人会坚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了再通行;19.4%的人表示会随大流,别人走我就走;16.1%的同学认为能快点走最好,而35.3%则会视情况而定。不论人走我走,还是视情况而定,其实都是人侥幸心理的体现,以为车少,以为自己速度快,而就此酿成大祸的又何尝少,真正到了那时就追悔莫及了。

c.对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

56.4%的人认为只要是能得到好处而且相对轻松,那么就会参加;

33.2%的同学表示什么活动都愿意参加,

10.3%的人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

确实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学分相挂钩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似乎不再那么纯粹。有的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只是为了取得相应学分,不是为志愿而志愿,只是为学分而志愿。但是试想,如果志愿者活动没有相应的学分奖励,当代大学生又有多少能发自内心不求回报去做这一份事业?这是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d.如果你的舍友在出门前忘了关台灯或热水器,导致台灯或热水器开了整整一早上,你会怎么做?

80.1%的人会与其沟通,希望对方下次注意;

8.6%的同学会选择保持沉默,但是心里会就此留下疙瘩;

另有11.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

随手关灯关热水器是一个需要养成的好习惯,生活中确实会出现由于一时马虎而忘记关灯关水一类的事,这个时候,作为寝室成员,就应该互相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来养成这种习惯。

你是否介意不道德的行为?

69.8%的同学表示介意,

16.1%表示不介意,另有8.8%和5.3%的人表示无所谓和习惯了。

在遇到不道德的事情时,

25.7%的人会坚决反对,

21.2%的人选择随波逐流,

47(请关注:wwW.HAoWORd.cOM).1%的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

6%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对于不道德的行为敢言敢指出,才能避免这些行为更加猖狂。但现在的风气是,公交车上如果有人在实施偷窃,很少有人敢正义指出。这是社会的悲哀所在。

接下来是一些不好的有违道德的做法,列表来说明:

你或你的同学是否出现以下状况 是 否

乱吐痰 27.7% 72.3%乱穿马路 73.3% 26.7%乱扔垃圾 61.5% 38.5%随口说粗话、脏话 55.9% 44.1%作弊 41.8% 58.2%

说谎 42.3% 57.7%抄袭 50.9% 49.1%

其中对于考试作弊现象,我们又进一步对其设置了问题调查: 你对考试作弊持何种态度? 是 否不能接受,自己从来不作弊 30.2% 69.8%可以理解,为了考高分 28.0% 72.0%

可以理解,学生压力太大 38.0% 62.0%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做过 11.8% 88.2%

可以理解,总比补考好 30.5% 69.5%没什么大不了,不被抓就ok了 16.6% 83.4%其他 5.8% 94.2%

在周围人对父母是否孝顺的问题上,仅33.2%的人认为这一方面做的好,60.7%认为一般,还有6%的学生认为做的比较差。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其他道德之事恐怕也不必再谈。

那么所有这些不道德没素质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何在?

你认为产生不道德和没素质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是 否

图方便 51.1% 48.9%不那么讲究 44.6 % 55.4%

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 35.8 % 64.2%习惯成自然 50.1 % 49.9%

社会风气造成 69.0% 31.0%个人意识太差 55.2% 44.8%

缺少宣传和教育 32.5% 67.5%人性本恶 13.4% 86.6%

原因各方各面,有主观,有客观。但所有都不能成为道德素质下滑的借口。

三.本次调查总结

据有效统计,总体上看我校学生对于网络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其中的问题还是不容小视,忽

视不道德因素做缺乏素养的事的人并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就如何解决网络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一. 大学生反思自我,从自身点滴做起。很多大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人立于世的根本。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学问,才能成就我们各自的人生道路。

二. 学校作为教授知识的场所,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如果一个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没有道德的约束,那么很可能给社会带来的不是贡献而是危害。

三. 扩展到更大的层面,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居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如何改善这个社会大环境?说到底还是需要从小处做起。人与社会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信通过学生道德意识的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更有效的开展落实,国家对道德工作和谐社会的大力关注。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通信与信息工程系汽车电子(2)班学号g10180213黄华

第四篇: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

关键字:大学生 道德素质

摘要:本次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大学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状况,及其对道德素质问题的看法展开调查。

近年来,高校录取率不断提高,教育普及进一步发展。但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高的道德素养?德才兼备是我们每个人希望做到的,但现实中两者并不一定是正比例相关。一些大学生违背道德,甚至泯灭人心的事,在网络媒体发展的状况下,时常“活生生”出现在人们眼前。作为沈阳大学的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审视自我,了解环境。特作此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报告由沈阳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发起,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沈阳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从道德素质基本认识及看法、自身道德素质水平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反馈回来的调查表统计总结得出沈阳大学在校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报告的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26份。

1.道德素质基本认识

首先,什么是道德素质?89.9%的受调查者认为是一种道德修养,89.7%的同学认为是一种道德情操,认为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占71.3%,还有59.7%的同学将之认可为一种心理素质。本题既然为多选题,并且每个选项都有半数以上人选择,可以看出道德素质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它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必会受到心理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随后通过一定的外化,将这种内在的抽象的素养反应在日常生活中。

在对当今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认识上,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总共仅占20.1%,67.5%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还有12.3%认为差。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而心有微凉之意。我们从小所以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所以为的德才兼备,所以为的要读书,先做人,难道到了大学,到了更远的社会就淡化甚至是遗忘了?

那么大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53.7%的人认为是道德修养,有德才是最基本的;24.7%的人看重社交能力,11.6%的人认为成绩优异最重要,还有10.1%选择了创新思想。而在当今社会知识与道德素养孰轻孰重的问题上,58.4%的人认为两者都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即在道德对公民制约作用的问题上,21.7%的人认为作用很大,而72.3%的人认为作用正在弱化,6%的人则认为完全没有作用。这不仅需要政府学校方面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构成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的自我改善。只有人人道德向上,才会使道德的公信力和约束力增强,真正起到无形之法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42.3%的人认为在于个人觉悟,30.7%的人认为在学校教育,还有26.4%的人认为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确实,道德素养既然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存在,在其养成的道路上必然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

2. 自身及周围人群道德素养水平

这一方面为本次调查的重点。

a.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

78.1%的人会主动让座,15.4%选择“别人不让,我也不让”,5.3%的人会假装没看见,还有1.3%的同学不管怎样都不让。在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历中,其实经常能看到温大学子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有些同学甚至觉得让座麻烦,干脆一直站着。但是还是有一些同学没有这种谦让的意识,觉得同样花钱坐车,凭什么让位于人。这种想法虽然不能受制于法令法规,但必然会受到道德上的质问谴责。

b.在人行道为红灯,但此时恰好没有车辆经过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仅有29.2%的人会坚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了再通行;19.4%的人表示会随大流,别人走我就走;16.1%的同学认为能快点走最好,而35.3%则会视情况而定。不论人走我走,还是视情况而定,其实都是人侥幸心理的体现,以为车少,以为自己速度快,而就此酿成大祸的又何尝少,真正到了那时就追悔莫及了。

c.对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

56.4%的人认为只要是能得到好处而且相对轻松,那么就会参加;

33.2%的同学表示什么活动都愿意参加,

10.3%的人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

确实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学分相挂钩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似乎不再那么纯粹。有的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只是为了取得相应学分,不是为志愿而志愿,只是为学分而志愿。但是试想,如果志愿者活动没有相应的学分奖励,当代大学生又有多少能发自内心不求回报去做这一份事业?这是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d.如果你的舍友在出门前忘了关台灯或热水器,导致台灯或热水器开了整整一早上,你会怎么做?

80.1%的人会与其沟通,希望对方下次注意;

8.6%的同学会选择保持沉默,但是心里会就此留下疙瘩;

另有11.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

随手关灯关热水器是一个需要养成的好习惯,生活中确实会出现由于一时马虎而忘记关灯关水一类的事,这个时候,作为寝室成员,就应该互相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来养成这种习惯。

你是否介意不道德的行为?

69.8%的同学表示介意,

16.1%表示不介意,另有8.8%和5.3%的人表示无所谓和习惯了。

在遇到不道德的事情时,

25.7%的人会坚决反对,

21.2%的人选择随波逐流,

47.1%的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

6%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对于不道德的行为敢言敢指出,才能避免这些行为更加猖狂。但现在的风气是,公交车上如果有人在实施偷窃,很少有人敢正义指出。这是社会的悲哀所在。

接下来是一些不好的有违道德的做法,列表来说明:

你或你的同学是否出现以下状况 是 否

乱吐痰 27.7% 72.3%乱穿马路 73.3% 26.7%乱扔垃圾 61.5% 38.5%

随口说粗话、脏话 55.9% 44.1%作弊 41.8% 58.2%

说谎 42.3% 57.7%抄袭 50.9% 49.1%

其中对于考试作弊现象,我们又进一步对其设置了问题调查: 你对考试作

弊持何种态度? 是 否

不能接受,自己从来不作弊 30.2% 69.8%可以理解,为了考高分 28.0% 72.0%

可以理解,学生压力太大 38.0% 62.0%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做过 11.8% 88.2%

可以理解,总比补考好 30.5% 69.5%没什么大不了,不被抓就ok了 16.6% 83.4%

其他 5.8% 94.2%

在周围人对父母是否孝顺的问题上,仅33.2%的人认为这一方面做的好,60.7%认为一般,还有6%的学生认为做的比较差。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其他道德之事恐怕也不必再谈。

那么所有这些不道德没素质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何在?

你认为产生不道德和没素质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是 否

图方便 51.1% 48.9%不那么讲究 44.6 % 55.4% 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 35.8 % 64.2%习惯成自然 50.1 % 49.9% 社会风气造成 69.0% 31.0%个人意识太差 55.2% 44.8% 缺少宣传和教育 32.5% 67.5%人性本恶 13.4% 86.6%

原因各方各面,有主观,有客观。但所有都不能成为道德素质下滑的借口。

三.本次调查总结

据有效统计,总体上看我校学生对于网络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其中的问题还是不容小视,忽视不道德因素做缺乏素养的事的人并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就如何解决网络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一. 大学生反思自我,从自身点滴做起。很多大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人立于世的根本。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学问,才能成就我们各自的人生道路。

二. 学校作为教授知识的场所,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如果一个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没有道德的约束,那么很可能给社会带来的不是贡献而是危害。

三. 扩展到更大的层面,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居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如何改善这个社会大环境?说到底还是需要从小处做起。人与社会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信通过学生道德意识的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更有效的开展落实,国家对道德工作和谐社会的大力关注。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12计维

学号z1219138韩丽娜

第五篇: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报告

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改革传统的教育工作,深刻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道德素质状况,掌握大学生的发展倾向,我院于2014年10月1日—10月15日对各系(院)大一255名、大二148名、大三84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由院团委发起,此次活动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以班为单位,发放《大学生道德素质调查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从道德素质基本认识及看法、自身道德素质水平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反馈回来的调查表统计总结得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在校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问卷的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600份,收回487份。

4.评价目前我院学生道德素质状况?

在对我院大学生道德素质评价上,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总共仅占20.1%,67.5%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还有12.3%认为差。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而心有微凉之意。我们从小所以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所以为的德才兼备,所以为的要读书,先做人,难道到了大学,到了更远的社会就淡化甚至是遗忘了?!

2.认为现今大学生什么是最重要?

53.7%的人认为是道德修养;24.7%的人看重活动能力,11.6%的人认为成绩优异最重要,还有10.1%选择了创新思想。而在当今社会知识与道德素养孰轻孰重的问题上,58.4%的人认为两者都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即在道德对公民制约作用的问题上,21.7%的人认为知道部分,而72.3%的人认为知道,6%的人则认为不知道。这不仅需要政府学校方面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构成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

的自我改善。只有人人道德向上,才会使道德的公信力和约束力增强,真正起到无形之法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42.3%的人认为在于个人觉悟,30.7%的人认为在学校教育,还有26.4%的人认为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确实,道德素养既然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存在,在其养成的道路上必然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

3. 自身及周围人群道德素养水平

这一方面为本次调查的重点。

a.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

78.1%的人会主动让座,15.4%选择“别人不让,我也不让”,5.3%的人会假装没看见,还有1.3%的同学不管怎样都不让。在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历中,其实经常能看到温大学子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有些同学甚至觉得让座麻烦,干脆一直站着。但是还是有一些同学没有这种谦让的意识,觉得同样花钱坐车,凭什么让位于人。这种想法虽然不能受制于法令法规,但必然会受到道德上的质问谴责。

b.你准备过马路时遇见红灯怎么做?

仅有29.2%的人会坚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了再通行;19.4%的人表示会随大流,别人走我就走;16.1%的同学认为能快点走最好,而35.3%则会视情况而定。不论人走我走,还是视情况而定,其实都是人侥幸心理的体现,以为车少,以为自己速度快,而就此酿成大祸的又何尝少,真正到了那时就追悔莫及了。

c.对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

56.4%的人认为只要是能得到好处而且相对轻松,那么就会参加; 33.2%的同学表示什么活动都愿意参加,10.3%的人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确实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学分相挂钩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似乎不再那么纯粹。有的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只是为了取得相应学分,不是为志愿而志愿,只是为学分而志愿。但是试想,如果志愿者

活动没有相应的学分奖励,当代大学生又有多少能发自内心不求回报去做这一份事业?这是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d.遇到宿舍常流水、常明灯怎么做?你会怎么做?

80.1%的人会与其沟通,希望对方下次注意;

8.6%的同学会选择保持沉默,但是心里会就此留下疙瘩;另有11.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

随手关灯关热水器是一个需要养成的好习惯,生活中确实会出现由于一时马虎而忘记关灯关水一类的事,这个时候,作为寝室成员,就应该互相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来养成这种习惯。 e.对考试时的作行为有何看法?

69.8%的同学表示不能接受,16.1%表示可以理解,另有8.8%和

5.3%的人表示无所谓和我也做过。

f. 社会不良风气对个人的价值观取向影响大不大

25.7%的人会有影响,但影响不大,47.1%的人认为影响很大, 6%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影响。

对于不道德的行为敢言敢指出,才能避免这些行为更加猖狂。但现在的风气是,公交车上如果有人在实施偷窃,很少有人敢正义指出。这是社会的悲哀所在。

三、本次调查总结

参与此次调查问卷的同学整体素质较好,对校园内不文明现象敢于否定,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对自己的素质方面的欠缺有了清醒的认识,辩证的看待了学校、家庭及社会对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此次调查中,有超过70%的同学认为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比较好。大学生对于买饭排队,主动让座表现出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学校内部,尤其是对于当前校风建设,大多数同学认为当前校风建设有待提高,并对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抱有很大的期望。另外,

大学生们普遍对自己的未来就业信心较低,能够清醒得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知道了大学生对于此次活动的期待,也确定了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心理素质的重点,希望通过我们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活动,能够为我们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尽一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院团委

2014年10月16日

本网推荐更多文章: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大学生“村官”的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村官”的现状与发展

——关于化州官桥镇大学生“村官”政策

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大学生“村官”是指近年来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

关键字:大学生“村官”;建设绩效;问题与建议

0 引言

为了解决大学生人才资源的闲置和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才资源的矛盾,1995年江苏省率先推行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计划,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xx年初,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xx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规模已经超过13万人,分布在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381个县(市、旗),其中有247个县(区、市)已经实现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全国各省市为将大学生“村官”培养成“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人才,在政策措施、培训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

在全面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化州官桥镇党委针对当前村级干部队伍存在年龄偏大、能力偏弱、文化偏低的“三偏”现象,存在难选、难用、难留的“三留”突出问题,大胆创新,在全市率先实施选派大学生“村官”工程,积极探索优化村级班子结构,提高村干部队伍活力的新思路、新举措。从xx年3月份开始,官桥镇从省内外各高等院校中选聘了18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到官桥镇11个村(社区)任“村官”,并对这批大学生“村官”实行“双岗双责双酬”,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 官桥镇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取得了重大建设绩效

去年,化州官桥镇招聘的18名大学生“村官”之中,有14人来自农村,占总人数77.78%,党员有6人,占总人数33%,有10人在大学期间曾任学生干部,占总人数55.55%。他们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村团组织书记等职务。他们主要从事统筹农村经济建设,管理村务活动,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等工作。“村官”们发挥所长,扎根基层,为民办好事实事,为民寻找致富门路。

1)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为解决村干部“三偏”和“三难”问题,探索出新路子。调查发现,当前官桥镇村级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能力偏弱、文化偏低的“三偏”现象,这部分村级干部的整体素质难以支持新形势的极速发展。相比之下,大学生“村官”文化程度高,年轻活力,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工作适应性强。因此,选聘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助于解决村干部“三偏”问题,进一步优化村级班子整体结构,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据调查所知,开展农村基层工作需要的是全能综合型人才,大学生“村官”卓二妹快速适应了当地基层的艰苦工作,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取得了领导、村民的一致好评,以不到一年的工作时间就快速上位,当上了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化州市官桥镇“名教村”的村委书记。

2)大学生“村官”积极利用电脑等现代化手段,建立系统条理的档案,协助村委会做好远程教育的管理。

据调查发现,先进的电脑、投影机等在农村基层已变得不再陌生,也已经成为开展工作的一项需要,但是电脑等先进设备对大部分村级干部却依然保持着神秘,一片懵懂,他们无法利用国家配备的设备有效开展工作。在对旺角村村干部采访中,大部分村干部都乐呵呵的说,他们感谢大学生“村官”淑玲、森宁等同志教会了他们使用电脑等设备,赞扬大学生“村官”建立并完善村内各种文件、文字材料,建立了系统条理的各项档案,并且充分利用国家配备的设备,做好了远程教育的管理,组织党员干部的党理论和科普知识培训等工作,让大家充实了。

3)大学生“村官”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协助村干部们做好村道建设、农业生产、农村合作医疗、计生、村建等农村工作,促进了当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据调查显示,有47.05%的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能利用其专业知识在生产上帮助农民,为农民提供有用的信息。官桥村委会塘腰村计划修建村道,但由于部分村民阻挠、没法开展修建工作,大学生“村官”官桥村副书记郑杨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辞劳苦多次进村入户做好思想工作,使反对的村民理解支持修路,现在村里已修建了一条笔直漂亮的水泥硬底化道路;在官桥镇旺竹村委会,大学生“村官”孙淑玲、林森宁与村干部们经过深入调研,向村民推广种植玉米和中药材何首乌,不负众人所望,经济作物增产增收,村民收入大增。此外,在大学生“村官”的引导协助下,旺竹村村民们大批量种植了香芋,我们调查组也观看了丰收在望的硕大香芋;三角车村则大批量种植了香蕉;大学生创业基地“贵谷垌”从广西省引进养殖了优异品种昂贵的“鳖”等,这部分养殖或者种植都将为官桥镇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

4)“大学生‘村官’制度”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官桥镇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根据调查分析获知,无论是领导、大学生“村官”还是村民都对大学生“村官”这项政策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这项政策有效缓解了大学生人才资源闲置和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才资源需求的矛盾,给农村带去了更多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为新农村的建设注入了新时代的气息和精神。在这次调查中,在回答“您是如何评价国家推行大学生‘村官’这项政策的”时,75%的领导、50%的大学生“村官”和82.35%的村民选择了“国家推行大学生‘村官’这项政策很好,体现了农村的需求,应长期坚持下去,让更多的农村得到大学生‘村官’的支持”。调查中,在回答“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表现与您预想相比有何差距”时,66.67%的领导干部选择了“比预想中的要好”。在采访中,官桥镇镇长赞扬大学生“村官”策划的方案可行性非常高,感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在与他们的朝夕相处中,获得了知识信息,开阔了心胸视野,感染了朝气活力。当问到“是否愿意将手头上的重大工作交给大学生‘村官’处理”时,73%的领导、干部选择了“根据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而定”,部分领导干部直接选择了“愿意”。根据调查分析发现,因为大学生“村官” 文化高、有活力、有冲劲,并且他们会充分去发挥自身的优势,找准位置,积极为村里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心去为百姓谋福利,切实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赢得了当地领导干部及百姓的一致好评和尊重。

5)大学生“村官” 为农村带去先进文化观念和管理创新理念,有利于帮助村民们改变思想,转变观念,改善村容村貌。

目前,留守农村的往往是被称为“386199部队”的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理念相对陈旧,政策文化知识缺乏。大学生“村官”作为方针政策的宣扬者、思想理念转变的推动者,传授村民先进文化科技知识,讲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带给村民新的思维方式,有利于促进村民思想观念的改变,与时代接轨,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据访谈调查反映,大部分受访的大学生“村官”都表示希望为农村的建设出一份力量、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把官桥镇各村建设“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设想,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继续深入农民群众,切实帮助民众处理解决各种问题;二:在经济工作中出谋划策,做好指导工作,为农民增加收入作出贡献;三:积极策划文化活动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改善当地社会不良秩序、移风易俗、提高当地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作出贡献;四:加强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健全各种保障制度和体制。

总的来说,真心实意的付出将赢得丰厚的人生回报,日以继夜的奉献会收获灿烂的价值升华。尽管官桥镇大学生“村官” 开展工作为时不长、经验不足,但是调查了解到许多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团结众乡亲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发挥着造福一方老百姓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学生“村官”这项政策也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大家希望国家对这项政策加以完善推广,以更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智慧和力量,为广大人民百姓带来更多福祉,早日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

——以长治市襄垣县为例

一 前言

众所周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人才。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以及青年成长成才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早在2014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14年,北京市开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京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2014年,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村里任职。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骨干力量,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了解大学生村官现状,让大学生村官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建设,进行此次调查。

(一)调查地概况

本次调查选取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为调查地。襄垣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的西麓,上党盆地之北。全县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为1160平方公里。襄垣现辖8镇3乡,323个行政村,总人口25万人。襄垣物产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马铃薯、花生等。 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铜、锡、硫磺等。其中煤、铁矿极为(推荐打开范文网wWw.haowOrd.Com)丰富。全县现有煤田450平方公里,总储量75.8亿吨。

(二)实施调查

从七月二十日起实施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问法、观察法等多种调查方法重点对古韩镇、夏店镇、后堡镇、北里乡、善福乡的代表农村进行了调查,并到县、乡镇政府了情情况,收集资料。

(三)资料整理

八月十号到二十号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筛选有效问卷,大学生村官部分30份,村干部部分25份,村民部分25份,同时对谈话内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着手设计问卷报告。

二 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大学生村官部分

1、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本次选取大学生村官共30人,其中男性10人,女性20人;本科12人,专科18人,担任职务多为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其中有一人晋升为普通村干部,所学专业较杂,覆盖文、理、工三科。

2、大学生村官的动机和对未来的规划

大学生选择当村官的动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就要形势所迫,发展前途良好,人生理想,待遇优厚等,具体分布如下:

就业形势发展前途人生理想待遇优厚其它

70%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对三年的村官工作有详细或大致规划,其选择方向包括扎根农村,考公务员,向上发展,考研等,具体分布如下:

0%20%40%60%80%

3、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

调查发现,75%以上的大学生主动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工作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建议在实际中较少被采纳,加上专业不对口现象的存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呈现下降趋势。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村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侧重于文化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主要表现为指导农业生产,不同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均对工业发展的

贡献较小。在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资金短缺、村中社会关系复杂、

信息不畅通、自己能力不足等方面。

4、大学生村官的生活情况

多数大学生村官对村官的待遇持一般满意的态度,认为非常满意的待遇应保持在此1800~2014元/月。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大学生村官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为食宿条件难以适应、办公条件差、交通不便,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大学生村官对理想的实现,生活的丰富有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村官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具体分布如下:

0%10%20%30%40%50%

60%

5、大学生村官工作感受

在本次调查活动中,多数大学生村官表现出了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希望领导能够多分配工作,让大学生村官更好的发挥其才能。他们认为,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带来的新的思想观念,先进的科技知识,丰富的文化生活、积极的态度,为农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表示,大学生村官工作缺乏安全感稳定性,国家没有给大学生村官一个明确的身份界定。制度不够完善,待遇不高,管理混乱是造成许多大学生村官跳槽的主要原因。

(二) 村干部部分

根据本次调查,98%以上的村干部认为农村的发展非常需要大学生村官,通过经常性与大学生村官交流以及在工作中的接触,他们认为大学生村官的优势表现在文化程度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传播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劣势在于缺乏工作经验,缺乏对农村尤其是所有村的了解,解决问题的实用办法较少,不善于与村民沟通。对农村的具体影响表现在普及农业知识,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提升文化水平,但在促进工业发展方面影响较小。多数村干部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长期留在农村,只有有一定的任期才能够对所在村有所了解,方便工作。同时表示农学、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有更大的影响力。建议大学生村官应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积累工作经验,早日适应农村工作。

(三)村民部分

在本次调查中,82%的村官认为自己对大学生村官处于一般了解的情况,15%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没有了解,不清楚农村是否有大学生村官,只有极少数村官表示自己对大学生村官非常了解。90%以上的村民认为本村发展非常需要大学生村官,表现出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期待,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以主动上门服务、定期举办讲座、户外活动等多种方式提供包括种植知识、养殖技术、文化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促进本村农业知识的普及,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公共服

务的改善。

三 大学生村官的作用

襄垣县自2014年9月开始招收大学生村官,到2014年8月已招收两批,第三批大学生村官也既将分配,对襄垣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优化农村干部的队伍结构,增加村民的民主意识。目前我国农村干部存在队伍日益老化、后备来源不足、管理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相比较而言,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文化,头脑灵活,思想解放,培养为村干部后,能增强基层组织建设,改变管理方式,与村干部交流学习新的知识和信息,使村干部队伍向知识型和职业型转变,这对现在村干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优化整体素质等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第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文化、头脑灵活、思想解放,具有良好的理论和新知识基础,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农村传播了新知识新思想,推广了新技术新方法,并改进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第三,宣传科学,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和素质。大学生进入农村当村官可以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来宣传科学,用他们的知识来解决农村和农民的问题,给农民带来经济利益,让他们真实的看到知识就是力量,让他们也自愿的去学习、去创造。知识促进经济,相信当农民的知识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一定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 大学生村官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总的来看,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很多大学生的工作得到了肯定, 他们自身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设计与实际操作背道而驰。一方面是组织部门出台了相关制度,但却不能更进一步加以深化落实。比如,对于到村工作大学生的培养上,既有市级文件规定,也有各乡镇(街道)的举措,但结果在部分地区却成为一纸空文,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二是部分针对大学生村官的优惠政策,看上去是留住人才的良方,但反过来也加重了制度本身的功利性,导致从业者“骑驴找马”的心态占了一定的比例,不利于稳固大学生扎根农村建设的决心。

2、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可持续性值得深思。无论是承诺3 年“锻炼”以后考研加分, 还是准允将来“提干”可以作为一项参考, 或优先录取公务员,均以3 年为期, 期满走人, 并没有长远制度性打算。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来说,选择做村官只是就业形势严峻下的缓兵之计,借助国家给于的这些优惠政策,对任职期满后已有详细打算,他们更多的是要向上发展,或考研,或考公务员等。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这项政策的后期管理出现的不足。因此, 如何解决他们“去” 与“ 留” 、‘进” 与“退” 的问题, 如何健全相关的退出机制, 将会直接影响政策的可持续性。

3、专业知识不对口,很难施展才能。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用不上的矛盾在基层日渐突出, 懂得农业实用技术的高校毕业生较少,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专业不对口、无法很好地施展专业所长。我们调查发现, 当村官的大学毕业生专业各异, 理工、农医、文法, 一应皆全。农民也好、基层政府也好, 不是不存在对大学生的需求, 农民普遍期待大学生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资金、农技、信息、

市场方面的服务, 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知识背景远离农业发展和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

4、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融合度不够。在调查中,绝大多数的村民认为对本村大学生村官一般了解,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有大学生村官这回事儿。这与大学生村官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有关的同时,更与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融合度不够。与一般村干部由民主选举产生不同,大学生村官由上级直接指派,也就是所谓的“空降村官”。在农村,一直实行所谓的村民自治,而 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体现就在于村官是由村民民主选举出来的。一些地方采取了变通的手法, 给大学生增设了村党支书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以使大学生村官在“空降"的同时, 不至于有破坏村民自治的嫌疑,但是作为主体的村民来说,对大学生村官的了解还微乎其微,很难实现真正的“互动”。因此, 大学生村官还存在与目前农村政治民主生活如何融合的问题, 这需要从制度上加以确定。

五 有关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转变价值观念。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各有关方的思想引导力度。一方面是提高镇村干部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站在足够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到村工作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培养工作,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消除村干部中存在的,认为大学生到村工作是“实习或过度”的狭獈思想,切实利用好到村工作的大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关部门应多给予关心和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使他们能真正在农村工作中汲取宝贵的经验,练出独当一面的实力;一方面要加强舆论引导,利用新闻媒体对大学生村官群体进行适时报道,从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大学生扎根农村、服务群众的精神风貌,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更多的群体了解大学生村官,支持大学生村官,从而能让他们更加安心踏实地在农村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2、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 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给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虽然很有限, 但是这个措施对于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作用是实质性的。政府着手参与, 制定具体的政策和优惠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走进农村, 可以起到一种辐射作用:有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农村,为农村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了大城市的就业压力。一方面, 如果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这条路能够走通,那么下一步到街道、社区和其他基层单位工作同样可以考虑。大学生当“村官”, 它的号召效应比实际效应要更好。另外一方面, 到基层去对人各方面的素质锻炼是非常大的, 尤其在农村处理各种各样的是非, 的的确确是能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素质。

3、引入考核和监督机制。在选拔任用上, 明确重点选拔对象, 提高选拔条件。明确农村中需要的人才类型, 在同等条件下对该类型的的大学毕业生优先录用。加强监督管理与考核,考核、人事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包括年初的目标考核、年终的个人考核,对日常工作的细分,建立健全传帮带制和领导联系制等等。

4、对于不同经济条件的地区, 应该因地制宜,切合实际, 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政策. 在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要想留住人才, 一定需要特殊条件。地方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 冲破传统身份、城乡、地域等人才壁垒, 吸引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才当村官。国家必须在资金、政策、体制、人力物力上给予农村大量的支持。因财政等条件限制的地区,地方政府在招聘“大学生村官”时, 应该制定出台更具有吸引力的政策, 比如报考公务员时加分,而这样的政策只有省

里才能出台.大学生村官政策是中央的导向性政策, 相关规定是灵活的, 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 量力而行, 慎重对待, 认真执行, 履行政府的诚信义务和职责。

5“将大学生村官”政策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关键的是人才问题而现阶段,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要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创业和发展, 仅靠市场规律难以解决, 要提高“大学生村官”对政策意义的认识, 把它放到更高甚至是战略高度上去认识与实施,必须使之制度化、法律化, 增强可操作性。

第三篇:关于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报告

前言:众所周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人才。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以及青年成长成才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选拔大学生村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骨干力量,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了解大学生村官现状,让大学生村官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建设,我们活动小组对邻近的几个村庄大学生村官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大学生村官部分

1、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本次选取大学生村官共30人,其中男性10人,女性20人;本科12人,专科18人,担任职务多为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其中有一人晋升为普通村干部,所学专业较杂,覆盖文、理、工三科。

2、大学生村官的动机和对未来的规划

大学生选择当村官的动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就要形势所迫,发展前途良好,人生理想,待遇优厚等,70%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对三年的村官工作有详细或大致规划,其选择方向包括扎根农村,考公务员,向上发展,考研等。

3、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

调查发现,75%以上的大学生主动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工作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建议在实际中较少被采纳,加上专业不对口现象的存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呈现下降趋势。在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资金短缺、村中社会关系复杂、信息不畅通、自己能力不足等方面。

4、大学生村官的生活情况

多数大学生村官对村官的待遇持一般满意的态度,认为非常满意的待遇应保持在此1800~2014元/月。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大学生村官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为食宿条件难以适应、办公条件差、交通不便,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大学生村官对理想的实现,生活的丰富有更高的要求。

5、大学生村官工作感受

在本次调查活动中,多数大学生村官表现出了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希望领导能够多分配工作,让大学生村官更好的发挥其才能。同时表示,大学生村官工作缺乏安全感稳定性,国家没有给大学生村官一个明确的身份界定。制度不够完善,待遇不高,管理混乱是造成许多大学生村官跳槽的主要原因。

(二)村干部部分

根据本次调查,98%以上的村干部认为农村的发展非常需要大学生村官,通过经常

性与大学生村官交流以及在工作中的接触,他们认为大学生村官的优势表现在文化程度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传播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劣势在于缺乏工作经验,缺乏对农村尤其是所有村的了解,解决问题的实用办法较少,不善于与村民沟通。建议大学生村官应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积累工作经验,早日适应农村工作。

(三)村民部分

在本次调查中,82%的村官认为自己对大学生村官处于一般了解的情况,15%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没有了解,不清楚农村是否有大学生村官,只有极少数村官表示自己对大学生村官非常了解。90%以上的村民认为本村发展非常需要大学生村官,表现出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期待,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以主动上门服务、定期举办讲座、户外活动等多种方式提供包括种植知识、养殖技术、文化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促进本村农业知识的普及,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改善。

二、大学生村官的作用

(一)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优化农村干部的队伍结构,增加村民的民主意识

目前我国农村干部存在队伍日益老化、后备来源不足、管理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相比较而言,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文化,头脑灵活,思想解放,培养为村干部后,能增强基层组织建设,改变管理方式,与村干部交流学习新的知识和信息,使村干部队伍向知识型和职业型转变,这对现在村干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优化整体素质等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文化、头脑灵活、思想解放,具有良好的理论和新知识基础,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农村传播了新知识新思想,推广了新技术新方法,并改进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三)宣传科学,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和素质

大学生进入农村当村官可以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来宣传科学,用他们的知识来解决农村和农民的问题,给农民带来经济利益,让他们真实的看到知识就是力量,让他们也自愿的去学习、去创造。知识促进经济,相信当农民的知识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一定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可持续性值得深思

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来说,做村官只是就业形势严峻下的缓兵之计,借助国家给于的优惠政策,对任职期满后已有详细打算,他们更多的是要向上发展,或考研,或考公务员等。如何健全相关的退出机制,将会直接影响政策的可持续性。

(二)专业知识不对口,很难施展才能

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用不上的矛盾在基层日渐突出,懂得农业实用技术的高校毕业生较少,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专业不对口、无法很好地施展专业所长。农民普遍期待大学生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资金、农技、信息、市场方面的服务,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知识背景远离农业发展和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

(三)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融合度不够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的村民认为对本村大学生村官了解一般,这与大学生村官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有关的同时,更与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融合度不够。与一般村干部由民主选举产生不同,大学生村官由上级直接指派。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了解还微乎其微,很难实现真正的“互动”。因此,大学生村官还存在与目前农村政治民主生活如何融合的问题, 这需要从制度上加以确定。

四、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价值观念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各有关方的思想引导力度。一方面是提高镇村干部的思想认识,通过各种途径消除村干部中存在的,认为大学生到村工作是“实习或过度”的狭獈思想,切实利用好到村工作的大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关部门应多给予关心和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使他们能真正在农村工作中汲取宝贵的经验,练出独当一面的实力。

(二)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 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给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虽然很有限, 但是这个措施对于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作用是实质性的。政府着手参与可以起到一种辐射作用,有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农村,为农村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了大城市的就业压力。

(三)引入考核和监督机制

在选拔任用上, 明确重点选拔对象, 提高选拔条件。明确农村中需要的人才类型, 在同等条件下对该类型的的大学毕业生优先录用。加强监督管理与考核,考核、人事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包括年初的目标考核、年终的个人考核,对日常工作的细分,建立健全传帮带制和领导联系制等等。

(四)因地制宜,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政策

在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要想留住人才, 一定需要特殊条件。地方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 冲破传统身份、城乡、地域等人才壁垒, 吸引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才当村官。国家必须在资金、政策、体制、人力物力上给予农村大量的支持。因财政等条件限制的地区,地方政府在招聘“大学生村官”时, 应该制定出台更具有吸引力的政策, 比如报考公务员时加分,而这样的政策只有省里才能出台.大学生村官政策是中央的导向性政策, 相关规定是灵活的, 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量力而行,慎重对待, 认真执行, 履行政府的诚信义务和职责。

第四篇:浅谈对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cn

浅谈对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明川

来源:《新农村》2014年第09期

摘 要:“大学生村官计划”是给大学生谋就业,为新农村找人才的“双赢”之举,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通过调查走访雅安市芦山县各乡镇(大川镇除外)所有大学生村官及其周围部分干部群众,了解大学生村官们的发展现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当地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希望能提出有实质性的意见,以便使“大学生村官计划”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新农村建设 问题 对策

近几年来,为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人才资源闲置浪费与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才需求的矛盾,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具有较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全国许多地方实行了“大学生村官计划”政策。2014年3月,经中央同意,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村任职。而中组部日前印发《关于下达2014年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的通知》,明确2014年至2014年中央财政补助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由12万增至20万。大学生村官计划已由部分地区零星试点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一、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都做过相关调查研究,而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当地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1.“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不稳定性、难落实性,村官利益难以保障

在对大学生村官以及其他村镇干部的调查显示,关于大学生村官工作难的原因,主要是当地经济条件较差,相应村官政策难以落实。甚至是同县不同乡镇相关待遇都会不同,对村官的重视和培养力度也不一,客观上打击了村官们的积极性和奉献热情。另外,政策被架空的情况比较严重。

2. “村官”借调现象严重,“村官”长期不在村

大学生村官本应下到村里,熟悉农村工作,在基层锻炼,为村民服务。但调查发现,当地超过八成“村官”被长期“借调”到乡镇政府,有些甚至才到村里几个月就被乡镇“借调”,一去不回。个别“村官”也是村里有重大事情才回村里工作,平时都在乡镇工作。

这种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似乎已经成了各级“心知肚明”的现象了。究其原因,一些是“村官”托关系转入比较好的单位部门工作,把“大学生村官”这一头衔当做混入公务员的跳板;一些则是

某些行政机关单位借着手中的权利将本该去村里的大学生截留下来,让大学生们当看不到期满去向的“廉价劳动力”,而大学生村官们由于种种原因,对此无可反抗。

国家在选派大学生村官时,已经明确表示,不允许大学生村官长期不在村工作。《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组通字[2014]18号)第五大块《管理及服务》一章第五条,即:“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聘用期间必须在村里工作,乡镇以上机关及单位均不得借调使用。”由此可见,长期借调大学村官已属明显的违规行为。

3. “村官”工作内容与专业不对口,无明确职责,与村民关系淡薄

调查显示,当地大学生村官的日常工作繁杂,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且大多并无明确职责任务。而与其本身所学专业基本不对口,也未能在学校里掌握应有的农村工作经验和技巧。另外,对于绝大多数村民迫切需要的农技指导、市场信息、法律政策宣传等也基本未列入日常工作职责。受访者中学农技专业的学生仅2人,对于超过60%村民所需要的农技指导来说,专业差异实在明显。此外,村官基本上都在乡镇或村委办公室办公,很少下乡融入村民,这也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实际上未能完成该计划的初衷,不能带领村民致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甚至当地还出现了80%村民表示从未与该村大学生村官接触的尴尬境况,“官民”关系淡薄。

4. “村官” 就业观念滞后,功利心态、投机心理严重

受访者中只有3人选择是为农村发展做贡献,仅占12.5%,合同期满后,选择考公务员的占87.5%,只有一人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大都希望能以此为跳板走上行政人员之路。可见,大学生村官本身的择业观念落后,仅仅将村官作为过渡时期的无奈之举或通向公务员的“跳板”。大学生当村官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能因为工作难找就饥不择食,更不能企图把当村官作为“跳板”。 甚至当地有些大学生只干了几个月,立即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农村,没有在农村长期干下去的想法,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轻视农民和农村干部,与群众没有深厚感情的现象,这种思想观念的错误直接对“村官”们平时的农村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5. 社会和村民的期望与“村官”自身能力的不相统一

社会期望广大知识青年投身农村,奉献“三农”,甚至是希望他们是完全无私的将青春热血洒向农村,不求任何物质回报。而当今现实社会中具有如此高思想觉悟的青年不多,这也是物质社会大背景使然。我们不能强行要求大学生“村官”们都必须具备如此高的思想境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他们还面临着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的境况。社会不能仅要求“村官”们该做什么,该怎么无私奉献,还应考虑保障“村官”们的物质利益,解决其生活困难,提高其福利待遇,改善其社会地位。这样,才能更加人性化,解决“村官”们的后顾之忧,激发其投身“三农”的热情。

另外,村民对“村官”们的期望也十分高,既希望“村官”能给他们带来农技指导又希望给他们多进行法律政策的宣传、农产品信息的传送、医疗服务等等。对于如此高的知识水平要求,与

当今高校单一的专业教育、城市专业不相统一。而农村工作复杂,内容繁多的特点也让很多大学生村官头疼,更是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很多村官们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只能在办公室里做些文秘工作,久而久之,磨灭了原有的扎根农村,服务村民的热情。

二、对策建议

1.加大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将政策制度化、法律化、长期化,做好“村官”服务保障工作各级地方政府要提高对“大学生村官”政策意义的认识,把它放到更高甚至是战略高度上去认识与实施,要认真贯彻中央相关文件重要精神,避免虎头蛇尾,前紧后松,打好持久战。该计划必须使之在地方上制度化、法律化,依据各地情况,研究切实可行、各方面满意的“村官”福利待遇和激励制度、晋升制度,考核制度,选拔制度。各级村官办公室也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切实履行职责,不仅要做好“村官”管理工作,更要提供人性化服务,完成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后勤保障任务,当起保障村官合法利益的排头兵。

2.各方面协调,警惕和防治“借调”现象泛滥

对于村官“借调”泛滥的现象,社会和各级相关机关部门应提高警惕,防止计划被架空。各地主管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出台相应强制性法规。同时也应将相应村官管理文件传达到乡镇及以上领导,各级领导认真学习相关规定,防止“误调”现象的发生,提高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力度。各相关责任机关应该按照相关法规和文件要求,加大对长期“借调”、截留大学生村官的机关单位和个人的查处。

同时,大学生村官应该能够发现法律制度的不足,并给相关部门提出中肯意见;应该有自己对使命的正确理解,能够坚持立场,以农村事业为主,对不良长期借调行为说不;同时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脚踏实地,不投机不被歪风邪气侵蚀,努力提升自身修养,在基层锻炼才能,不负国家厚望。

3. 明确大学生村官职责,完善村官选拔、培养机制,引导“村官”融入农村

制定和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领导机关必须改变思维方法,不要总局限于让大学生去锻炼的理念中。领导机关必须按照农村基层的实际需要,一开始就给大学生村官明确任务,带着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具体项目去基层。但由于大学生有他们的局限性,乡级政府要采取帮带措施,让他们很快地在农村适应和成长起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领导机关应引导大学生村官尽快了解农村现实状况,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增强“村官”农村工作能力和技巧。

除此之外,高等院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教育资源,鼓励和引导优秀大学生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架起通向基层的桥梁。有条件的农业高校也应按照村官的实际工作需要,调整专业设置,设立村政专业,完善专业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 支持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做好社会宣传工作

4.1 大学生们要在成才的过程中不断塑造自己的高尚品德,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树立科学的金钱观,反对拜金主义。要在与人民群众相联系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2 农业高校要把开展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引导大学生树立到基层建功立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 ,努力输送农村基层需要、农村基层满意的优秀高校毕业生。

4.3 社会要宣传学习新一代艰苦奋斗、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 ,营造扎根新农村建设光荣的社会氛围。政府要做好大学生村官待遇保障工作,解决其后顾之忧,并完善激励和晋升机制,鼓励大学生奉献农村。

4.4 相关部门要引导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要给予一定的实权,让其承担一定的“担子”,给他们建功立业的天地,让其充分发挥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村官们才会更有动力更有干劲。参考文献:

[1] 赵晓凯.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4:343~345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r].中央办公厅,2014,第18号.

[3] 安勇.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及其对策 [j ]. 科技与教育.2014 (6) : 60~61.

[4] 田晓超.论大学生村官政策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j ].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 (4) : 7~10.

第五篇:大学生村官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村官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摘要]:“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培养优秀农村后备人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是党的政策宣传者,思想转变的推动者,基层情况的反映者,科技脱贫致富的领路者。同时,“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新事物,成长中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村官”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社会各界的认识,合理安排工作岗位

加大培养锻炼力度,切实加强管理和考核的建议,以促进“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现状思考

一、背景

大学生村官:是指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筛选出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助理、村(社区)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社区)职务的工作者。[1]当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尤其是广大农村青年进入城市,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农村社会管理难度增大。农村的发展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薄弱环节。为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中央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上,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担任村官,充实农村新生力量,加强农村管理。这是一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目前,大学生村官已公开招聘了三批,为农村注入新的生机,不少人凭着自己的文化功底,科学知识和协调能力,做出了显著成绩,也有人不了解农村实际,工作难有起色。针对这些现象,社会上议论纷纭。现在需要的是,不要责难,不要非议,有必要分析大学生村官工作环境、工作职能、工作意义,正确理解大学生村官,并从中找寻出提高村官们工作成效的对策措施,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二、选拔大学生村官的背景

首先需要我们了解的是这一现象产生的相关背景、现状及问题。

当前,“大学生村官”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大批的大学生涌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这么多的大学生甘于放弃大城市而进入到农村呢?这就有必要了解我国当前的大背景。

(一)从国家层面来看,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优秀农村后备人才相结合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重大方针,为大学生深入农村当村官提供了政策导向和支持。胡锦涛总书记在对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来信中作出了重要批示,肯定了他们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也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1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了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批示,他强调,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并针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体制、资金、培训,宣传作了具体部署。[2]遵照中央精神,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关大学生村官的优惠条件,如:从事村官的大学生,在就任期间待遇不低于上年的平均工资,工作期满后自主择业,择业期间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同时,大学生村官在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考研时可享受加分政策,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村官,可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政策。[3]可以说,中央的高度重视,为大学生走进农村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大学生村官工作环境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二)从农村现状来看,是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长期的人才外流导致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素质有待提高,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实践中,农村干部的作用极为重要。而当前,就农村干部而言,普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