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市场调查报告【滤袋市场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市场调查报告【滤袋市场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9-06-04 14:58:51 影响了:

第一篇:市场调查报告调查提纲

市场调查报告调查提纲

一、设计市场调查报告封面

二、确定市场调查报告标题

09届营销专业新生就业意识情况调查

三、制作报告目录

(一)摘要……

(二)调查概况……

1、研究背景:近些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农民工、下岗职工和毕业大学生三股势力汇集起来的“就业大军”进入市场,引起的就业问题异常突出。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也遭到了考验,以往人们眼中的大学生已不在享有特殊的就业优势,大学生在当今职场上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大学生就业难已日渐引起人们和社会的关注,社会各界对此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每年涌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不断增加,人均教育资源有所下降,高等教育逐步面向大众化,职场上的大学生与社会其他群体相比较不再有“物以稀为贵”的优势。2014年全国毕业大学生达到187.7万人(《陕西统计年鉴》),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达580万(三秦都市报《招生考试特刊》)。仅以西安市为例,有人戏说西安城墙上掉下一块砖,砸死三个人,掰开一看两个半就是大学生,足见大学生之多,之密集。大学生现在应该抛开思想包袱,正视就业,以学习服务于就业的思想应对市场机制下的人才选拔模式这个过程应该是大学生主观的,这也最终决定了大学生的总体就业状况

2、研究目的:了解我校09届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自身对就业的认识,对就业的重视程度,在校期间应为就业做好怎样的准备以及选择职业的方向和目标等一些问题,有助于大学生能够从一开始就规划自己的职业,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期望的职业有一个良好的链接。

3、研究内容:(1)选择该专业的原因,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和喜好程度

(2)选择工作时所考虑的因素

(3)对自己就业前景的态度

(4)对当前就业环境的分析

(5)对就业流程和相关法律制度了解与否

(6)希望得到的就业服务

(7)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8)期望的月薪

(三)研究方法

1、查找并分析二手资料:参考新民网09年大学生就业政策了解到2014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 通知》中一系列政策措施有以下几点:

(1) 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

(2) 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就业政策;

(3) 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及其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

策;

(4)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

参中国教育在线校园招聘频道《09年陷就业低谷,611万高校毕业生考面临挑战》文章了解到据教育部的统计,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14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14年增加52万人。而事实上2014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说“从目前的经济走势来看,预计2014年前两个季度的就业情况不太乐观。关键在于密集投资的公共产业能带动多少就业。” 同时,张丽宾认为,在用工需求量减少、鼓励创业政策的支持下,创业的大学生数量可能会增加。

2、研究实施情况

3、实地调查:09市销班的教室和寝室

4、整理分析一手资料

(四)调查结果

整理统计分析数据

(五)结论及建议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调查的原始统计数据

四、编写市场调查报告摘要

五、编写正文

(1)开头(即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大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一次新生,从步入大学的那刻起,我们真正地离开父母的怀抱,开始真正面对生活,思索自己的人生,开始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这其中想的最多的可能是将来生活的安泰与否,择业就业的思考就这样诞生了。我们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观念展开了调查。在这次调查中,得到了充分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招生就业提供客观的事实依据,并据此提供相应建设性意见。

(2)主体

通过了解到的事实、分析说明被调查对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3)结束语

六、编写结论与建议

1、概括全文

2、结论:虽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社会方方面面的,但埋怨、抱怨社会是无济于事的,最有效的也是唯一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在严酷的制度下不被淘汰出局。但是有些人总是认识不到这一点,在求职工作中发低级牢骚,埋怨社会,抱怨别人。其实这样以来你自身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使得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实在不值得。

在校大学生应该抓住在校的学习时间,使自己在学识、经验、能力等各方

面都尽量向就业这个方向靠近。明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现在还是怎样的人,该做什么,该如何做,积极迎合社会需要。这才是当代大学生的根本出路。在校大学生若积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推动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进程,相信对大学生个体求职也有不言而喻的益处。

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积极从自身找原因,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正是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和解决国家和社会的一项重大问题,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功不可莫。

3、看法和建议

七、组织附件

第二篇:电饭锅的市场调查报告

《课程设计》——产品调查报告

20140140105 陈浩 工业设计一班 指导老师:卢昂

电饭锅的市场调查报告

前言

过去没有电的时代,人们吃饭是把锅架在火上煮熟,即不方便又费时费力。

自50年代起,为了现时生活的需要电饭锅开始普及。它是一种能够进行蒸、煮、炖、焖等多种加工的现代化炊具。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使用起来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省时省力,是家务劳动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利用电热烹饪食物的厨房电器。其工作温度大多在100℃上下,可以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烹饪操作。

这次通过在家电市场的调查,我了解到了一些电饭锅产品的特点与设计趋向走势。还注意调查了市场品牌影响力,并着重调查苏泊尔、美的、三角三个较为常见的品牌电饭锅的特点。

一.外观走势

形式变:电饭锅的使用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我认为将继续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设计。在形式上由原来手动开关变成智能控制,锅盖由全盖打开到侧全盖打开。

造型变:最初的电饭锅都是造型简单的圆筒形,随着消费者对产品造型的需求变化,同时结合使用体验,由圆筒形变化到上部按钮处为梯形面,这种变化也是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另外方形电饭锅也逐渐增多。

二.价格走势

可以看出市场中电饭锅价格在100到250元的占总数的一半,也有一些高端品牌的电饭锅价格高达数千元。进而说明人们的人均购买水平。

三.品牌分析

“尖子生”———以苏泊尔、美的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品牌;“中等生”———以三角、立邦、爱德等为代表的国内中普及品牌;

“插班生”———以格兰仕、tcl等为代表的新进入者;“留级生”———以半球、容声等为代表的传统低端品牌。

(一).苏泊尔

1、具有米种、口感选择功能;

2、4位数码显示;

3、具有上盖、煲体、底盘加热——能够做到三维立体加热;

4、采用苏泊尔独有“聪明火”技术和隐藏式“微压烹饪新技术”;

5、内胆采用厚釡陶晶技术,坚固耐磨;

6、超厚内胆,球面受热模式,加热更均匀;

7、功能齐全,包括煮饭、煲汤、煮粥、蒸炖、保温、定时等多种功能;

8、智能全操作,各种功能自动完成,省心又省时;

9、高清晰led数码显示,定时设置时间长达15小时;

10、面板经imd工艺处理,不变色、不起翘,使用更持久。

(二)美的

1、美的电饭锅现在占市场的主导地位;

2、产品功能种类丰富;

3、安全性能高,对使用者有保障;

4、产品推广的消费人群广泛;

5、价格上适合不同收入的人群;

6、在产品颜色上,选择清新淡雅为主;

7、分为机械电饭煲和电脑电饭煲 。

(三)三角

1、三角牌是我国国有品牌,品牌成立在上世纪60年代,最初主要生产电饭锅,电热锅,本

2、产品以质量取胜,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至今还有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还在使用 。

3、它的价格低廉,面向低消费人群。

4、产品颜色多为白色,清新。

5、产品造型小巧,轻便。

四.调查后感想

市场上产品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如果只在教室里专注于书本上的知识,那是难以把握住设计发展的新气息、新风向。通过这次调查,我不仅了解了电饭锅产品的发展与趋势,也看到了一些其他产品的设计新形式,获益匪浅。

第三篇:2014家电市场调查报告

2014家电市场调查报告

调研发现中国农村家电消费呈现五大特点

本次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家电消费特点明显,增长潜力巨大,在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不断高,个人素质提升的情况下,农村消费者开始对一些新兴产品体现出较大兴趣,农村消费能力呈现上升趋势;此外,调查还发现,当前农村家电消费环境令人担忧,农村消费者消费满意程度较低,农村家电市场需要升级,加强监控和管理,在保障农村消费者利益的同时,刺激农村家电消费增长。

(一)彩电、冰箱等普及率较高家电产品需求继续旺盛

传统实用型家电,目前在农村的普及率已相对较高,由于使用年限较长、收入提高等因素,农村传统家电的需求非常旺盛。实用和经济是农村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在家电购买意向上,彩电、厨卫家电、冰箱、洗衣机占据了较高的比例。

彩电、冰箱、洗衣机、厨卫家电是较早走入农民生活中的家电产品,在农村已被广泛使用和认知,并且仍呈现出进一步普及的态势。

(二)电脑、数码等普及率较低产品需求开始凸显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平板电视、空调、电脑、数码等产品在农村的普及率仍就非常低,作为在城市早已经被实用和熟知的产品,在农村家庭却很少见。但近两年以来,这些产品需求开始凸显,并且在2014年的购买意向中,也呈现出极大的潜力。

在具有家电购买意向的消费者中,46%的消费者有意愿购买彩电,其中购买平板电视的比例高达71.2%,而对目前保有量最高的crt电视购买意愿仅29.1%。可以预见,crt在城市的生存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在农村市场也不容乐观。

空调产品近两年需求开始呈现,空调产品购买与使用时间,以3年以内为主,达到了57%以上。在2014年家电产品购买意愿中,近20%的消费者有意向购买空调。电脑、数码产品更是体现了需求和增长态势,数码产品使用年限集中在2年以下和2-3年,占80%左右。受价格水平的下降,网络推广传播等因素影响,电脑、数码被广泛认知,并呈现出购买需求,2014年有意向购买这两类产品的消费者分别为19.7%和24.4%。

(三)农村消费者关注质量甚于价格

调查发现,农村消费者对质量的关注超过了价格,在影响农村消费者购买家电产品的因素中,质量排在首位。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产品质量有保证、价格便宜、产品售后维修有保证、交通方便、家电品类齐全,可选择性多。

农村家电产品质量状况令人堪忧,杂牌产品比较多,农村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问题颇为担忧,而价格要求上,农村消费者虽然也比较在意,但没有产品质量强烈。

此外,农村消费者对售后维修服务、可选择性方面也比较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目前农村家电渠道建设比较落后,产品质量、服务能力更是让人担忧,农村消费者的很多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家电市场需要尽快完善,以便更好的刺激消费。

(四)农村消费者心理承受价位超预期

在有购买需求的消费者中,2014年能承受的家电产品价位,超出预期。被访的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中,普遍能够接受中等偏上的价格水平,特别是在冰箱、洗衣机、空调产品上,价格承购意愿更高。

农村居民对冰箱的需求档次集中于1501-2500元,合计64.3%的消费者支付意愿在这一区间,28.7%的消费者愿意支付2014-2500元购买冰箱。洗衣机的潜在消费者支付意愿以1501-2014元最多,31.8%的消费者愿意支付这一价格。

冰箱城市销售价格,平均价格集中在2500-3000元这一区间,洗衣机在重点城市平均售价约为2400元左右,本次调查发现,部分农村消费同样具备可观的价格支付能力。

2014年计划购买空调的潜在消费者,对挂机空调的支付意愿集中于1501-3000元,占总需求者比例的74.3%;对柜机空调的支付意愿较为分散。作为享受型家电,农村消费者不但体现出了一定的购买意愿,在

价格的承受能力上,农村消费价格承受能力上限,比较接近2800元左右城市销售均价。

从调研结果看,目前部分农村消费者心理承受价位超过预期,特别是对空调、冰箱、洗衣机价位承受,非常接近城市价格水平。

(五)消费满意程度低 渠道信任感不强

本次调查发现,农村家电消费环境令人担忧,消费者对各种服务满意程度普遍不高,消费者对自身权益所知甚少,对渠道缺乏信任感。农村家电市场环境亟需规范,加快服务能力建设需加快,从根本上解决家电消费的售前、售中和售后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一些主要的消费因素方面,诚信导购、价格便宜、产品多样性、售后服务保障等满意度都在50%上下,处在比较低的水平。目前农村消费者,对于现有渠道表现出了极大的无奈和购买担忧,多数消费者表示,无法辨别产品是否合格,没有更多的产品选择比较,同时服务概念非常模糊,自身作为消费者应享有的权益了解甚少。对渠道的不信任感明显。

苏宁全面启动“农村阳光工程”

2014年年报显示,苏宁分布在三四级市场的店面为134家,占门店总数的16.5%,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这些店面却体现出了较强的抗压性,单店同比并未出现明显下滑,侧面证明了农村家电市场消费蕴含的较大潜力,这也进一步坚定了苏宁开发三四级富裕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除了为政府和行业提供辅助决策外,本次农村家电消费调查报告也是为苏宁的三四级市场开拓起到了“火力侦察”的作用,苏宁在农村消费习惯、产品需求、渠道优劣等方面的研究,势必使苏宁开发三四级市场的阻力大大减少,这种“提前做功课”的意识和充分体现了苏宁稳健谨慎务实的企业风格。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的各种结论和数据指标,本次发布会上,苏宁电器也正式宣布将启动五项“农村阳光工程”,用以全面渗透乡镇级市场。

(一)“千县连锁发展”计划

苏宁开拓三四级农村市场的计划,将重点着眼于全国3000多个县中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县级市场,实施连锁发展计划,同时苏宁已经启动符合农村市场环境特点的“乡镇店”模式规划项目,从经营面积、产品结构、展示方式、经营模式等方面设计最符合农村消费特点的店面模式。

(二)“农村定制产品采购计划”

针对此次调研中体现出的农村特殊家电消费结构和产品性能需求,苏宁将启动“农村定制产品采购计划”,其中家电下乡产品比例在20-30%左右,其他采购将集中于苏宁和各大厂商开发定制产品,充分考虑农村消费者实用、省电、居家环境、家庭群体众多等特性,例如针对农村洗衣用水难和晾干难的特性,专门联合厂家设计研究只具有脱水功能价格实惠的白电产品;推出中低端配置的傻瓜型数码相机,并在门店设置数码照片冲印点辅助推广等。这种类似的产品定制开发计划在惠民便民的同时也有望成为厂商的全新增长点。(三)4亿元农村家电消费券的“惠农计划”

为扩大农村家电消费和配合苏宁的开店计划,苏宁还将从4月初到五一黄金周之前的一个月内实施大规模的“惠农计划”,在现有三四级市场门店推出针对总面值为4个亿的农村家电消费券,涉及到各大品类,农民凭借身份证在各大门店直接领取,每户限量领取面值在1000元以下的各类产品套券,苏宁将确保在原有最低成交价基础上兑现农村家电消费券的使用,并且部分家电下乡产品在享受国家13%的补贴基础上也可参加此项活动,将进一步拉动家电消费。这也是家电消费券首次从城市向农村进行推广。

(四)“千家农村服务网点推进工程”

在3.15前夕苏宁发布的服务蓝皮书中,苏宁09年四项服务规划中已经提及全年建设3000家服务网点的计划,全面建设售后维修实体店,实现“服务就在身边”的零距离,其中有1000家就位于三四级市场。“千家农村服务网点推进工程”将采取自建和授权两种方式具体实施,能够实现空调、彩电、冰洗、生活电器、数码、电脑、手机等全品类家电的现场维修功能,同时还将开发农村用电安全检测等诸多特性服务。从2014年3月份开始,苏宁已经开始对售后网点及服务人员展开新一轮的资质认证,只有通过系统的、规范的考核,才能被授予苏宁售后的服务资质。

(五)四万农村用工“就业和职业培训”计划

三四级市场拓展计划也带来了大量的用工需求,面向自身发展和解决社会就业的双重目标,苏宁预计在农村市场开拓的3-4年内将直接提供2万个农村就业岗位,间接带动近2万个授权服务网点的用工需求,主要集中在店面销售、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终端体系,苏宁将对招聘的农村员工实施全面的职业和技术培训,实现服务的本土化和专业化,在解决大量社会就业的同时有效保障苏宁一系列农村阳光工程的开展和推进。

一、农村家电产品普及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跟城市一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家电产品在农村得到较快的发展。从普及情况看,实用型家电产品在农村家庭中普及率较高。

全国农村市场电视机和手机的百户拥有率最高,分别达到98.2%和80.3%;其他实用型家电产品如手机、厨卫、冰箱、洗衣机产品的百户拥有率也相对较高。享受型家电普及率较低:而享受型家电产品由于主要针对年轻消费者,在农村家庭中的普及率较低,如空调百户拥有率只有22.1%。部分产品由于技术等原因遭到了市场的淘汰,如冰柜产品由于和冰箱功能重合,无论是普及率和潜在购买方面,都非常低,基本遭到了市场的淘汰。

厨卫家电、小家电、洗衣机和冰箱属于传统的家电产品,伴随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妇女参加工作的机会增多,替代家务劳动的诸多产品在农村市场得以推广,这几类家电的普及率分别达到了78.3%、72.1%、66.8%和58.2%。

电脑产品和数码产品的消费主力集中于年轻人,农村的年轻一代在信息化的熏陶下,对相对复杂的信息产品具备了一定的操纵能力,在农村市场,电脑和数码产品的普及率达到了19.9%和14.8%。

二、农村家电产品的保有量

农村家电产品的保有量非常不均衡,各产品之间差别较大,传统实用型家电保有量较高,数码、电脑、空调等农村新兴产品保有量非常低。

彩电从单户保有量看,仍然以保有1台为主。农村家庭crt每百户的拥有量为107台,液晶和等离子分别为7台和4台。手机产品每百户家庭保有量达到150部。

冰箱、洗衣机的百户保有量分别为60台和68台;绝对多数家庭拥有1台。空调产品在农村市场普及率比较低,每百户拥有挂机和柜机分别为20台和5台。

电脑产品在农村市场普及较低,主要以台式机为主,每百户家庭保有量为17.4台。笔记本仅2.6台。农村数码产品的保有量非常低,比例最高的mp3每百户也仅为7.3部。

厨卫家电产品中,电饭煲是保有量最高的产品,平均每百户拥有61.8台,微波炉最低为10.9台。小家电产品中,百户拥有率最高的是电风扇和电话机两类产品, 电风扇的保有量最多,平均每户家庭117.3台,其次是电话机为42部。而加湿器和吸尘器仅为1.5台和1.2台。

三、农村消费者家电产品使用年限

农村消费者家电产品使用年限呈现两极分化,crt彩电、洗衣机、小家电等传统类家电产品购置时间普遍较长,空调以及电脑、数码等农村新兴产品普遍在近两年购置。

crt电视由于产品技术成熟较早,53%的农村消费者是5年前购买的;平板电视由于价格和技术的原因,主要是3年内购买的。手机主要集中在2年以内,手机资费和手机产品价格的下降推动了手机的普及。农村电脑产品使用年限主要集中在1-3年间,占50%以上。数码产品使用年限集中在2年以下和2-3年,占80%左右。

冰箱产品作为耐用品,使用时间非常平均,并且以使用了5年以上为主,达到了32.5%。从购置时间看,使用5年以上的家庭比例最高,达到了36.7%。洗衣机从购置时间看,使用5年以上的家庭比例最高,达到了36.7%。空调产品购买与使用时间,以3年以内为主,达到了57%以上;使用4年以上的用户比例,只有21%左右。厨卫电器:燃气灶、油烟机和压力锅用户的购置时间大部分在5年以上,比例分别为48.5%,47.8%和40.7%。电磁炉、微波炉等属于新型产品,大部分用户的购置时间在3年以内。

四、农村消费者家电购买需求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家电消费群体,90%以上家庭规模在5人以内,其中三口之家的比例是35.8%,四口之家的比例是31.3%。农村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82.6%的家电消费者仅仅接受过中等以下教育。 农村家电消费群体的平均收入水平较10年前有大幅的提高,在家电消费上具备一定实力,家庭年收入超过两万的已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年收入在5000元到两万的消费群体比例占到40%。

农村市场对电视机的采购倾向最高,在有购买意向的家庭中,43.6%的受访者有意向购买电视机,其次是厨卫家电和冰箱。农村家电消费者在家电产品选择方面更注重实用性,倾向传统的家电产品。厨卫家电、冰箱和洗衣机因其高实用性在农村市场较受欢迎,分别有30.2%、28.9%和24.7%的潜在消费者选择购买。 数码、电脑、空调、手机的意向购买比例分别达到24.4%,19.7%,18.5%和18.2,数码、电脑、空调这些普及率较低的产品,也体现出了较高的购买意愿,而手机由于普及率较高,并且购买年限较短,购买比例低于预期。

五、家电下乡效应明显 部分空白亟待完善

家电下乡作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一项经济政策,同时也是一项利民工程,在政策推广中,带来了积极影响,但也存在一定制约因素。

(一)家电下乡影响积极

“家电下乡”政策给农村家电消费者购买电器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对刺激农村市场消费有着重要作用。受访者中因为“家电下乡”政策刺激确定购买的有15%,有购买可能的消费者比例达到了59%。仅2.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购买。

“家电下乡”是一项惠农政策,实施两年来深得人心,预计从2014年到2014年将拉动内需过万亿,农村家电消费水平将提升到城市2014年的消费水平。这一财政补贴政策拉动了内需,缩小了城乡家电消费差距,强化了农村家电服务体系。

(二)政策宣传力度有待加大

家电下乡政策的知晓度还有待提高,电视仍然是农村家电消费者获取家电下乡政策的主要途径,通过这一途径了解“家电下乡”的消费者达到了79%。朋友介绍的认知途径比例达到了25.8%,家电下乡政策农村消费者中引起了关注。

但目前农村消费者对家电下乡政策知晓度仍然较低,全国有39.2%的用户没有听说过该政策,35.6%的农村消费者对具体细节不清楚。同时,各个省份对“家电下乡”政策的认识差异较大,广西省70%的消费者没有听说过该政策,山东省消费者对该政策知晓度最高,但仍然有19.7%的消费者没有听说过该政策。

(三)存在一定制约因素

虽然家电下乡对于刺激农村市场有积极的作用,但家电下乡政策方面,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制约“家电下乡”政策执行的因素中,主要是“领取很麻烦”,43.1%的消费者认为这一因素制约政策刺激效果。另外,农村消费者对产品档次、维修和质量等其他类的顾虑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调查发现,受访者在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认为补贴领取方式太麻烦可能会制约产品购买。“家电下乡”政策推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漏洞,导致农村居民的购买补贴无从落实。从这方面看,应加强补贴发放的监管,减少补贴的中间环节,或者采取消费券的方式购买下乡家电。

六、苏宁五项建议谏言家电下乡

家电下乡作为一项扩大内需的手段,一项利民工程,怎样把家电下乡政策进一步完善,让更多的农村消费者受益,从而建立完善的农村家电零售体系,也是苏宁本次调查的初衷之一。

苏宁此次发布的调查报告定位上是着眼于中国农村家电消费的整体状况,但作为此次调查的重要源头和推动力,苏宁对于家电下乡的状况也给予了特殊的关注,在调查报告中也对于家电下乡的改善措施做了重点探讨。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就已经在两会提案中初步提出了针对“家电下乡”的一系列建议,包括城市低收入家庭纳入补贴范围、扩大下乡家电品类提高家电消费面、提高家庭购买数量规定的灵活性、实施灵活变通的补贴政策、根据地区消费差异实施高价产品低补贴、加强农村电气化建设保证用电安全、加强动态监管 即时调整产品和企业资质等七项措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探

讨。

在本次调查报告全文出台之后,苏宁电器也根据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深度挖掘,进一步就家电下乡在农村普及提出了后续的五项补充建议。

第一、加强规范的综合性零售网点建设

针对目前消费者对农村家电销售渠道普遍存在的不信任感,和在购物多样性选择、价格透明、售后服务规范等方面的重点需求,国家需要加强对规范的综合性零售网点的建设,对具备资质和能力的企业给予更多鼓励和扶持,推动高度分散的农村家电渠道的整合,从而使农村消费者的家电消费真正买的舒心、用的放心。

第二、鼓励和扶持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

针对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渠道普遍位于较为富裕的乡镇,相对偏远地区对(请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HAoWOrd.Com)于产品购买、物流配送安装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整体物流成本单台配送成本过高的现状,建议政府鼓励和扶持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整合企业和社会物流资源,利用行业领先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近中远程多级配送,在家电下乡补贴中划拨部分预算用于支持必然亏损的远程配送,还可鼓励依托物流力量进行家电下乡大篷车活动的开展,直接为农户实施上门购物和送货到家的服务,便利于民,鼓励消费。

第三、适度放宽家电下乡产品限价

针对消费者对于家电价格存在的一定比例的较高预期,例如消费者对于液晶电视的心理支付价格集中于3500元以下,高于此前国家规定的不到2014元的限价,适当在限价区间上进行放开,从而避免当前厂商在三四级市场主推小尺寸液晶电视的现状,才合理价格竞争的基础上再加上政府给予的下乡补贴,将使32寸以上液晶电视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

第四、加强家电下乡政策的渗透宣传

针对目前农村消费者对家电下乡政策知晓度仍然较低的现状,以及农村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特征,加强家电下乡政策的渗透宣传,在财政补贴的整体预算中划出一小部分比例的宣传推广费用,在电视、广播、乡村明墙、家电下乡产品手册等传播方式上进行相应的投入,同时整合家电下乡中标厂商的宣传资源,给予部分支持,对家电下乡政策进行全面立体的渗透宣传,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家电下乡的受众,拉动消费。

第五、开辟传播家电下乡知识和直接购物的网络平台

针对当前农村信息化家电快速普及的现状,以及网络平台在信息传播速度、全面性上的优势,政府主导或者联合企业共同开辟传播家电下乡知识、展示家电下乡产品的网络平台,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直接的网络购物,对于家电下乡政策普及和直接形成销售将有极大的帮助。

相关媒体报道:

苏宁发布《2014中国农村家电消费调查报告》

启动“千县连锁”计划 四年内在农村市场建立1000家家电售后维修店面———

针对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深入展开,苏宁电器昨天宣布正式启动“千县连锁发展”计划,全力开拓三四级农村市场。根据计划,苏宁将重点着眼全国3000多个县中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县级市场,实施连锁发展计划。苏宁电器还将在下个月实施大规模的“惠农电器消费券计划”,在现有的三四级市场门店推出总面值达4亿元的各品类农村家电消费券,农民顾客凭身份证即可在各大门店直接领取代替现金消费。据悉,农民消费者购买部分家电下乡产品时,在享受国家13%的补贴基础上也可使用苏宁消费券折抵现金。据悉,这是我国的家电消费券首次从城市推向农村市场。

与此同时,苏宁还计划四年内在国内三四级农村市场建立1000家家电售后维修的店面,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家电维修难的局面。

另据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透露,除了“千县连锁发展”计划外,苏宁还同时启动了符合农村市场环境特点的“乡镇店”规划项目,尝试从经营面积、产品结构、展示方式、经营模式等方面设计出最符合农村消费特点乡镇级市场的店面模式。根据苏宁电器2014年的年报显示,目前其在国内三四级市场的店面为134家,占门店总数的16.5%。孙为民表示,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些三四级市场店面体现出了较强的抗压性,

单店同比并未出现明显下滑,从侧面证明了农村家电市场蕴含的较大潜力。

除了将大举在农村市场开店外,充分考虑到农村消费者居家环境、家庭成员众多等特性以及对家电产品实用、省电的强烈要求,苏宁还将向国内外家电厂家专门定制各类适合农村使用的家电产品。例如针对农村洗衣用水难、晾干难的情况,苏宁将联合有关厂家设计生产只具有脱水功能且价格实惠的家电产品。另外,苏宁还计划为农村市场定制一批中低端配置的傻瓜型数码相机,并在连锁店内设置数码照片的冲印点,刺激农村市场的消费热情。苏宁方面预计,这类定制产品开发计划在惠民便民的同时也有望成为家电厂商的新的利润增长点。(北京青年报/张钦)

苏宁调查报告称

农村家电消费环境堪忧

苏宁电器联合专业调查机构22日发布《农村家电消费调查报告》,调查发现,农村消费者开始对平板电视、空调、电脑、数码等产品表现出较大兴趣,农村消费能力呈现上升趋势,但当前农村家电消费环境令人担忧,农村消费者消费满意程度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市场对平板电视、空调、电脑、数码等在农村普及率较低的产品需求开始凸显,在具有家电购买意向的消费者中,46%的消费者有意愿购买彩电,其中购买平板电视的比例高达71.2%。而对目前农村保有量最高的crt电视购买意愿仅29.1%。

第四篇:市场调查报告计划书

市场调查计划书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在饮酒方面,当今酒业消费市场关注程度不断深入。随着越来越多的被视为奢侈品的酒水饮品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于品种繁多、口味与功能各异的白酒、啤酒、葡萄酒、乳品、果汁、茶饮料等商品更是耳熟能详。这种悄然而生的变化,不论是商场的货架上、酒店的宾馆里还是寻常百姓人家的餐桌上,人们都能感受到……

二、调查目的

1、市场调查的题目:山西省太原市汾酒包装的市场调查

2、调查时间:2014年10月31日 —— 2014年11月13日

3、调查对象:山西省美特好超市调查对象在20岁—60岁之间的消费者

4、市场调查的目的:

(1)以消费者为对象,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过程和事实;

(2)汾酒的分类和品种

(3)销售所面向的对象

(4)汾酒的包装设计的优缺点

(5)包装设计对销售额的影响(视觉、心理、购买欲)

(6)超市汾酒的展示设计(展台、灯光、包装、酒瓶颜色以及外观)

(7)产品的用途及受用人群

三、市场调查的内容

1、了解山西汾酒展示设计的空间尺寸状况

2、了解汾酒公司的功能区域划分

3、了解山西汾酒展板及具体展示内容

4、了解山西汾酒具体的设计情况(灯光、包装、色彩、材料等)

5、影响对山西汾酒购买的因素

四、市场调查程序及时间安排

(1)市场调研大致来说可分为准备、实施和结果处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它一般分为界定数据收集、确定调查方向、设计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

2、实施阶段:根据调查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对调查对象进行分析,收集与调查活动有关的信息

3、结果处理阶段:将收集的问卷信息进行汇总、归纳、整理和分析,并将调查结果以书面的形式——调查报告撰写

(2)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二手资料收集………………………………………2天

第二阶段:确定调查方向………………………………………1天

第三阶段:问卷设计……………………………………………2天

问卷调整、确认并打印……………………………1天

第四阶段:实施调查问卷,走访目标…………………………2天

第五阶段:数据整理,进行统计………………………………2天

数据研究、分析……………………………………2天

第六阶段:撰写调查报告与工作总结…………………………3天

报告打印整理………………………………………1天

五、经费预算

问卷打印……………………………………………………20元 交通费………………………………………………………60元 调查报告打印………………………………………………10元

六、附录

组员工作安排:

主要负责人:宋志玲

1、二手资料收集

2、调查方向定位:小组成员共同商讨

3、计划书撰写

4、问卷设计

5、实地调查走访

山西汾酒股份有限公司

太原市北洋汾酒专卖店

美特好超市

6、前期数据统计

后期数据分析

7、调查报告撰写与整理

8、总结工作: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特殊情况,另做安排)

第五篇:餐饮业市场调查报告

餐饮业市场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标

总目标: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长江大学各代表性学生样本的餐饮消费结构现状、需求特点、顾客满意度等,以及走访现有经营商家,了解日常经营问题、顾客消费偏好、竞争状况等,综合分心长江大学餐饮业市场的总体格局与需求趋势,为之后经营一家小资再现主题餐厅制定全力开拓市场的营销战略与策略提供信息支持。

分目标:

1.全面搜索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餐饮业消费需求现状

2.开展全校各代表性的学生消费者对餐饮业的满意度的调查

3.适量走访食堂经理和现有经营商家了解经营现状和需解决的问题

4.分析餐饮市场营销现状及需解决的问题

5.为小资再现主题餐厅开拓市场找出如何符合消费者认知利益的结合点,提出初步的营销建议

(二)调查对象及形式

根据对长江大学餐饮经济的总体分析及对餐饮业的整体把握,结合小资再现主题餐厅的经营战略和品牌特点,本次调查以在校大学生及经营商家为重点调查对象,以消费者需求现状与趋势为重点调查方向。采取区域分组调查的形式,集中3天左右的时间进行顾客深度调研和市场扫描及分析,调查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访问调查及市场观察为辅,并收集相关经济与市场的第二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对象抽样:

1) 在校大学生消费者 抽取样本150个,抽取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收入、不同口味偏好的代表性样本。

2) 校食堂工作人员 抽取样本20个,其中食堂经历、采购人员、厨师、一般工作人员各分配一定的数量。

3) 现有经营商家 抽取样本20个,其中传统中式餐馆、快餐店、特色小吃店、火锅店等各占一定比例。

调查方式:1)问卷调查 2)访问调查3)市场观察

(三)调研的主要内容:

1) 在校大学生消费者调查主要内容:现有市场消费品牌及顾客满意度,市场消费数量及层次,消费者对现有品牌的认知与评价,餐饮消费的心理,影响消费者餐饮选择决策的关键因素,餐饮消费的新需求等。

2) 校食堂工作者调查的主要内容:从食堂原料的采购体系,到食品的制作工艺,到食品安全卫生的把关,再到销售的菜色价格,最后到食堂的服务情况,进行大概的了解,并分析其优势、劣势和现面临的问题。

3) 现有经营商家调查的主要内容:经营的餐馆类型、风味,产品的渠道体系,主要经营支撑点,主导产品的促销手段,为顾客服务的原则,经营者现实满意程度,经营者的营销心理,经营者的期望值与要求等。

(四)长江大学餐饮店经营现状及分析

1. 不断有新的商家参与餐饮市场竞争,同时也有商家的退出,形成当前相对平衡而又微妙的关系。

2. 众多餐馆的环境、规模、菜肴种类、价格及服务差异不大,趋于同质化

3. 在目前国内物价水平上涨的情况下,各餐馆包括校内食堂,部分菜品价格有所上浮,涨价的菜式一般以肉类为主,平均涨幅约20%~25%,成本有所增加

4. 餐饮行业缺乏规划引导,在快速发展中存在盲目、无序和低水平发展的现象。缺乏系统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强制性标准,餐饮企业的标准参差不齐,内容不全面、技术知识含量低,食品安全卫生得不到保障

5. 无品牌意思,只关注于现盈利状况

图表:长江大学餐饮类型及分布情况

长江大学在校学生的月平均消费分布情况

消费层次

所占比例

300~500

7.1%

500~800

42.9%

800~1000

45.2%

1000以上

4.8%

调查总结:

1.大多数学生喜欢中式快餐,快捷方便,口味喜欢多样,但比较大众,喜欢在一定时期内重复选择一家消费,基于习惯因素

2. 消费的时间分散,餐饮服务趋于全天

3. 消费主体一般趋于2—4人,消费能力较高

4. 餐饮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各经营商家之间日趋同质化

5. 产品差异化程度低,缺乏营销创新

小组成员 褚佳辰 王安峰 2014年3月16日

第一篇: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报告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与内涵

1.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

目前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有很多,但对于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根据相关学者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理解,总结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煤炭企业信息化是将煤炭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各个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工生成企业所需的各项信息资源并提供给各层管理者。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信息化是指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是煤炭企业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发信息资源,充分调动人力资源,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并应用到企业生产、管理、安全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安全生产能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系统工程。

2、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信息化的前提。要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有选择、有步骤的实施信息化。煤炭企业是信息化的主体。煤炭企业要至始至终把握实施信息化的主动权。煤炭企业的管理方法、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信息技术和开发信息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和资源基础。调动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必须重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尤其是开发信息化人力资源。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竞争力、安全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到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流程重组、管理方法创新等贯穿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

由此可见,要根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明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主体,了解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手段,抓住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为实现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来实施企业信息化这一系统工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目标,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断变化和持续发展才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真正内涵。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1.煤炭企业外部环境现状

(1)政府和管理部门支持力度不够

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但总的来说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扶持不够,在财政、税收、信贷、人才等方面没能提供太多的优惠政策;二是国家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政策引导不够,国家为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而颁布的专门政策、法规比较少,且涉及范围比较小;三是国家对一些促进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力度不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有效、顺利实现。

(2)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发展落后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法律、法规建设和信息化的咨询、评价及监督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遥感技术和智能技术等,如果信息化基础设施没有建立并发展起来,就缺乏煤炭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我国在针对信息技术本身及煤炭行业具体实施信息化尤其是安全信息化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信息化的咨询及监督机构发展缓慢,煤炭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咨询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再结合煤炭企业自身来实施信息化。而目前我国还很缺乏这种信息化咨询机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另外,我国也缺乏对煤炭企业信息化效果的评价和监管机构,没有形成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咨询一监督-评价”机制。

(3)外部信息技术供应商开发能力有限

企业信息化建设日益依赖外部信息技术供应商,煤炭企业也不例外。一方面由于外部信息技术供应商自身的研发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煤炭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经验积累不够,有的外部供应商一味强调标准软件的通用性,不考虑煤炭企业的特点,很难开发出适合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产品,而且也缺乏售后服务意识,不能保证煤炭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2.煤炭企业内部环境现状

(1)煤炭企业的特殊环境问题

首先是煤炭企业生产环境和条件特殊,我国煤炭生产主要是井下作业,而井下开采条件复杂多变,容易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井下瓦斯爆炸及煤尘爆炸等都是矿井生产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煤矿井下的潮湿环境,会对电气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等产生腐蚀性影响,这对各种设备的隔潮性、绝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是煤炭生产运用大机器体系,技术装备复杂,煤炭生产所采用的成套钻探、采掘、提升、运输、通风、供排水、供电、选煤等设备,种类之多和技术复杂程度都是其它生产企业少有的,这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难度6。再次煤炭企业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煤炭企业生产过程具有事故较多、风险较大的特点,在其生产过程中,通风、排水、供电等任何环节发生故障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2)观念和人才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煤炭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对信息化的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目前,不少煤炭企业领导的信息意识不强,观念陈旧,认为购置计算机、能联网、上mis、erp等软件系统、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实现了信息化。这些观念都是由于对信息化认识不深刻造成的。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中层领导和基层人员对信息化的理解也影响到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很多中层领导和基层人员消极对待信息化,一些中层管理人员害怕信息化引起新权利分配、为了保护本部门的利益等原因,对煤炭企业信息化采取消极的态度。一些基层人员只是被动的接受和参与一些工作,认为煤炭企业信息化影响了他们已经熟悉的旧的工作方式,对采用新的技术抱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肯接受新的事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

煤炭企业缺乏相应的人才特别是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首先,煤炭企业员工平均知识素质低。由于煤炭行业的条件艰苦,使得煤炭企业引进信息技术人才有一定的难度。另外,近几年一些煤炭企业由于效益不好,人才激励政策不到位,信息化人才流失严重。其次,煤炭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足。既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又要重视对信息化战略意识的培养,不能只重视技术和技能的培训,而忽略对管理、业务及信息化理论的教育。煤炭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不足也制约着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

(3)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技术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煤炭企业重视硬件投入,轻视软件开发。经调查发现,近几年来煤炭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大多集中在硬件设备上,煤炭行业在硬件上的投入占总体投入的67%,而软件的投入仅占21.2%,在服务上的投入也只有11.8%。其次,煤炭企业信息化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煤炭企业应参照现行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并结合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规范和标准,避免产生“信息孤岛”,不利于系统集成和资源共享。再次,煤炭企业缺乏研究开发能力。引进的信息技术,只有通过消化吸收和与企业管理融合以后,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但很多技术并不都是现成的,要获得实际技术能力,则需要把触角仲向企业外部,在充分理解和吸收信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就需要企业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而目前国内煤炭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差的。最后,煤炭企业缺乏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煤炭企业应该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理解,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信息的内部防范和堵塞漏洞,有效阻止内部信息对外泄露和外界对信息系统的侵害。

管理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煤炭企业信息化投入不足和投入结构不合理。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并且煤炭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不尽合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缓了煤炭工业信息化的进程。第二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缺乏合理的规划。很少有煤炭企业从煤炭企业的总体发展,采用系统和结构化的方法制定规划,致使信息化工作没有明确的实施步骤、程序,往往急功近利,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而采用实施某一套或几套子系统,从而导致后期软件系统的种类繁多、难以兼容。第三是煤炭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落后、组织结构不合理。由于煤炭企业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煤炭企业的管理体制、模式都比较落后,并且煤炭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型垂直结构,部门众多,机构重叠。第四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管理基础上的,它要求信息处理具有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和安全性,随着集成程度的提高,传统的管理思维、方法和制度都要做相应的变化。第五煤炭企业忽略对信息资源管理。很多煤炭企业还没有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基本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处理、利用等工作做的不够,而且对于煤炭企业数据库的建立还不是很完善,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也不利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三、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对于改善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制定适应煤炭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政策。而且需要外部供应商提高其研发水平,能开发出适合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技术。煤炭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一把手要转变观念,加强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增强信息化意识。煤炭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及基层工作者要积极接受新的技术,配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对信息化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制定一些激励措施,避免信息化人才的流失,更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要对信息化建设投入更多的资金,优化投资结构,制定煤炭企业信息化所需的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建立适合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管理体制及组织结构,要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也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利用。

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会有效降低煤炭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而且能推进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构和组织结构优化,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将会给煤炭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篇: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与内涵

1.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

目前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有很多,但对于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根据相关学者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理解,总结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煤炭企业信息化是将煤炭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各个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工生成企业所需的各项信息资源并提供给各层管理者。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信息化是指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是煤炭企业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发信息资源,充分调动人力资源,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并应用到企业生产、管理、安全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安全生产能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系统工程。

2、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信息化的前提。要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有选择、有步骤的实施信息化。煤炭企业是信息化的主体。煤炭企业要至始至终把握实施信息化的主动权。煤炭企业的管理方法、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信息技术和开发信息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和资源基础。调动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必须重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尤其是开发信息化人力资源。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竞争力、安全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到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流程重组、管理方法创新等贯穿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

由此可见,要根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明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主体,了解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手段,抓住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为实现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来实施企业信息化这一系统工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目标,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断变化和持续发展才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真正内涵。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1.煤炭企业外部环境现状

(1)政府和管理部门支持力度不够

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但总的来说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扶持不够,在财政、税收、信贷、人才等方面没能提供太多的优惠政策;二是国家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政策引导不够,国家为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而颁布的专门政策、法规比较少,且涉及范围比较小;三是国家对一些促进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力度不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有效、顺利实现。

(2)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发展落后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法律、法规建设和信息化的咨询、评价及监督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遥感技术和智能技术等,如果信息化基础设施没有建立并发展起来,就缺乏煤炭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我国在针对信息技术本身及煤炭行业具体实施信息化尤其是安全信息化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信息化的咨询及监督机构发展缓慢,煤炭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咨询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再结合煤炭企业自身来实施信息化。而目前我国还很缺乏这种信息化咨询机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另外,我国也缺乏对煤炭企业信息化效果的评价和监管机构,没有形成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咨询一监督-评价”机制。

(3)外部信息技术供应商开发能力有限

企业信息化建设日益依赖外部信息技术供应商,煤炭企业也不例外。一方面由于外部信息技术供应商自身的研发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煤炭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经验积累不够,有的外部供应商一味强调标准软件的通用性,不考虑煤炭企业的特点,很难开发出适合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产品,而且也缺乏售后服务意识,不能保证煤炭企业

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2.煤炭企业内部环境现状

(1)煤炭企业的特殊环境问题

首先是煤炭企业生产环境和条件特殊,我国煤炭生产主要是井下作业,而井下开采条件复杂多变,容易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井下瓦斯爆炸及煤尘爆炸等都是矿井生产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煤矿井下的潮湿环境,会对电气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等产生腐蚀性影响,这对各种设备的隔潮性、绝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是煤炭生产运用大机器体系,技术装备复杂,煤炭生产所采用的成套钻探、采掘、提升、运输、通风、供排水、供电、选煤等设备,种类之多和技术复杂程度都是其它生产企业少有的,这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难度。再次煤炭企业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煤炭企业生产过程具有事故较多、风险

较大的特点,在其生产过程中,通风、排水、供电等任何环节发生故障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2)观念和人才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煤炭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对信息化的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目前,不少煤炭企业领导的信息意识不强,观念陈旧,认为购置计算机、能联网、上mis、erp等软件系统、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实现了信息化。这些观念都是由于对信息化认识不深刻造成的。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中层领导和基层人员对信息化的理解也影响到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很多中层领导和基层人员消极对待信息化,一些中层管理人员害怕信息化引起新权利分配、为了保护本部门的利益等原因,对煤炭企业信息化采取消极的态度。一些基层人员只是被动的接受和参与一些工作,认为煤炭企业信息化影响了他们已经熟悉的旧的工作方式,对采用新的技术抱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肯接受新的事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

煤炭企业缺乏相应的人才特别是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首先,煤炭企业员工平均知识素质低。由于煤炭行业的条件艰苦,使得煤炭企业引进信息技术人才有一定的难度。另外,近几年一些煤炭企业由于效益不好,人才激励政策不到位,信息化人才流失严重。其次,煤炭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足。既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又要重视对信息化战略意识的培养,不能只重视技术和技能的培训,而忽略对管理、业务及信息化理论的教育。煤炭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不足也制约着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

(3)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技术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煤炭企业重视硬件投入,轻视软件开发。经调查发现,近几年来煤炭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大多集中在硬件设备上,煤炭行业在硬件上的投入占总体投入的67%,而软件的投入仅占21.2%,在服务上的投入也只有11.8%。其次,煤炭企业信息化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煤炭企业应参照现行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并结合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规范和标准,避免产生“信息孤岛”,不利于系统集成和资源共享。再次,煤炭企业缺乏研究开发能力。引进的信息技术,只有通过消化吸收和与企业管理融合以后,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但很多技术并不都是现成的,要获得实际技术能力,则需要把触角仲向企业外部,在充分理解和吸收信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就需要企业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而目前国内煤炭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差的。最后,煤炭企业缺乏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煤炭企业应该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理解,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信息的内部防范和堵塞漏洞,有效阻止内部信息对外泄露和外界对信息系统的侵害。

管理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煤炭企业信息化投入不足和投入结构不合理。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并且煤炭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不尽合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缓了煤炭工业信息化的进程。第二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缺乏合理的规划。很少有煤炭企业从煤炭企业的总体发展,采用系统和结构化的方法制定规划,致使信息化工作没有明确的实

施步骤、程序,往往急功近利,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而采用实施某一套或几套子系统,从而导致后期软件系统的种类繁多、难以兼容。第三是煤炭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落后、组织结构不合理。由于煤炭企业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煤炭企业的管理体制、模式都比较落后,并且煤炭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型垂直结构,部门众多,机构重叠。第四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管理基础上的,它要求信息处理具有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和安全性,随着集成程度的提高,传统的管理思维、方法和制度都要做相应的变化。第五煤炭企业忽略对信息资源管理。很多煤炭企业还没有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基本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处理、利用等工作做的不够,而且对于煤炭企业数据库的建立还不是很完善,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也不利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三、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对于改善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制定适应煤炭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政策。而且需要外部供应商提高其研发水平,能开发出适合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技术。煤炭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一把手要转变观念,加强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增强信息化意识。煤炭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及基层工作者要积极接受新的技术,配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对信息化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制定一些激励措施,避免信息化人才的流失,更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要对信息化建设投入更多的资金,优化投资结构,制定煤炭企业信息化所需的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建立适合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管理体制及组织结构,要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也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利用。

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会有效降低煤炭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而且能推进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构和组织结构优化,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将会给煤炭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三篇: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与内涵

1.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

目前关于企

业信息化的概念有很多,但对于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根据相关学者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理解,总结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煤炭企业信息化是将煤炭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各个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工生成企业所需的各项信息资源并提供给各层管理者。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信息化是指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是煤炭企业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发信息资源,充分调动人力资源,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并应用到企业生产、管理、安全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安全生产能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系统工程。

2、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信息化的前提。要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有选择、有步骤的实施信息化。煤炭企业是信息化的主体。煤炭企业要至始至终把握实施信息化的主动权。煤炭企业的管理方法、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信息技术和开发信息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和资源基础。调动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必须重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尤其是开发信息化人力资源。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竞争力、安全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到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流程重组、管理方法创新等贯穿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

由此可见,要根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明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主体,了解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手段,抓住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为实现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来实施企业信息化这一系统工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目标,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断变化和持续发展才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真正内涵。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1.煤炭企业外部环境现状

(1)政府和管理部门支持力度不够

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但总的来说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扶持不够,在财政、税收、信贷、人才等方面没能提供太多的优惠政策;二是国家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政策引导不够,国家为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而颁布的专门政策、法规比较少,且涉及范围比较小;三是国家对一些促进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力度不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有效、顺利实现。

(2)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发展落后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法律、法规建设和信息化的咨询、评价及监督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遥感技术和智能技术等,如果信息化基础设施没有建立并发展起来,就缺乏煤炭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我国在针对信息技术本身及煤炭行业具体实施信息化尤其是安全信息化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信息化的咨询及监督机构发展缓慢,煤炭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咨询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再结合煤炭企业自身来实施信息化。而目前我国还很缺乏这种信息化咨询机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另外,我国也缺乏对煤炭企业信息化效果的评价和监管机构,没有形成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咨询一监督-评价”机制。

(3)外部信息技术供应商开发能力有限

业信息化建设日益依赖外部信息技术供应商,煤炭企业也不例外。一方面由于外部信息技术供应商自身的研发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煤炭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经验积累不够,有的外部供应商一味强调标准软件的通用性,不考虑煤炭企业的特点,很难开发出适合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产品,而且也缺乏售后服务意识,不能保证煤炭企业

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2.煤炭企业内部环境现状

(1)煤炭企业的特殊环境问题

首先是煤炭企业生产环境和条件特殊,我国煤炭生产主要是井下作业,而井下开采条件复杂多变,容易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井下瓦斯爆炸及煤尘爆炸等都是矿井生产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煤矿井下的潮湿环境,会对电气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等产生腐蚀性影响,这对各种设备的隔潮性、绝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是煤炭生产运用大机器体系,技术装备复杂,煤炭生产所采用的成套钻探、采掘、提升、运输、通风、供排水、供电、选煤等设备,种类之多和技术复杂程度都是其它生产企业少有的,这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难度6。再次煤炭企业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煤炭企业生产过程具有事故较多、风险较大的特点,在其生产过程中,通风、排水、供电等任何环节发生故障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2)观念和人才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煤炭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对信息化的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目前,不少煤炭企业领导的信息意识不强,观念陈旧,认为购置计算机、能联网、上mis、erp等软件系统、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实现了信息化。这些观念都是由于对信息化认识不深刻造成的。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中层领导和基层人员对信息化的理解也影响到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很多中层领导和基层人员消极对待信息化,一些中层管理人员害怕信息化引起新权利分配、为了保护本部门的利益等原因,对煤炭企业信息化采取消极的态度。一些基层人员只是被动的接受和参与一些工作,认为煤炭企业信息化影响了他们已经熟悉的旧的工作方式,对采用新的技术抱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肯接受新的事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

煤炭企业缺乏相应的人才特别是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首先,煤炭企业员工平均知识素质低。由于煤炭行业的条件艰苦,使得煤炭企业引进信息技术人才有一定的难度。另外,近几年一些煤炭企业由于效益不好,人才激励政策不到位,信息化人才流失严重。其次,煤炭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足。既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又要重视对信息化战略意识的培养,不能只重视技术和技能的培训,而忽略对管理、业务及信息化理论的教育。煤炭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不足也制约着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

(3)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技术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煤炭企业重视硬件投入,轻视软件开发。经调查发现,近几年来煤炭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大多集中在硬件设备上,煤炭行业在硬件上的投入占总体投入的67%,而软件的投入仅占21.2%,在服务上的投入也只有11.8%。其次,煤炭企业信息化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煤炭企业应参照现行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并结合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规范和标准,避免产生“信息孤岛”,不利于系统集成和资源共享。再次,煤炭企业缺乏研究开发能力。引进的信息技术,只有通过消化吸收和与企业管理融合以后,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但很多技术并不都是现成的,要获得实际技术能力,则需要把触角仲向企业外部,在充分理解和吸收信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就需要企业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而目前国内煤炭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差的。最后,煤炭企业缺乏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煤炭企业应该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理解,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信息的内部防范和堵塞漏洞,有效阻止内部信息对外泄露和外界对信息系统的侵害。

管理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煤炭企业信息化投入不足和投入结构不合理。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并且煤炭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不尽合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缓了煤炭工业信息化的进程。第二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缺乏合理的规划。很少有煤炭企业从煤炭企业的总体发展,采用系统和结构化的方法制定规划,致使信息化工作没有明确的实施步骤、程序,往往急功近利,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而采用实施某一套或几套子系统,从而导致后期软件系统的种类繁多、难以兼容。第三是煤炭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落后、组织结构不合理。由于煤炭企业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煤炭企业的管理体制、模式都比较落后,并且煤炭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型垂直结构,部门众多,机构重叠。第四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管理基础上的,它要求信息处理具有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和安全性,随着集成程度的提高,传统的管理思维、方法和制度都要做相应的变化。第五煤炭企业忽略对信息资源管理。很多煤炭企业还没有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基本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处理、利用等工作做的不够,而且对于煤炭企业数据库的建立还不是很完善,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也不利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三、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对于改善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制定适应煤炭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政策。而且需要外部供应商提高其研发水平,能开发出适合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技术。煤炭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一把手要转变观念,加强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增强信息化意识。煤炭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及基层工作者要积极接受新的技术,配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对信息化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制定一些激励措施,避免信息化人才的流失,更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要对信息化建设投入更多的资金,优化投资结构,制定煤炭企业信息化所需的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建立适合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管理体制及组织结构,要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也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利用。

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会有效降低煤炭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而且能推进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构和组织结构优化,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将会给煤炭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

第四篇:关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在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作为基础产业的大多数中国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却显得异常缓慢。如何以信息化为手段改造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企业,促使它们实现管理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达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是摆在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道。笔者通过在煤炭行业的亲身体验与其他行业的对比分析,找到了制约我国大多数煤炭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若干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金问题。从历史积累看,处于基础产业的我国煤炭行业长期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真正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较晚,“三年扭亏脱困”政策的出台,煤炭企业是无私奉献,这时大多数煤炭企业已是囊中羞涩。而真正进入市场经济之后,煤炭市场在经历了1999年前后几年的持续疲软状态之后,煤市一直处于低弥走势。当时,煤炭企业的收入仅仅能够维持简单的继续生产,“三角债”的持续存在,企业的流动资金大量沉淀在了应收账款之中,职工的工资尚且拖欠,别说没钱,就是有了钱,每年安排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也是微乎其微,极其有限的。对于整个信息化工程建设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不足挂齿。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成了制约我国大多数煤炭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最大的障碍。二是思想认识的问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煤炭企业在企业信息化方面(如办公自动化、自动控制等)的投入,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缺乏合理的规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收效甚微。长期以来,在大多数煤炭企业领导人的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信息化只不过是大把花钱、装饰门面的东西。由于煤炭企业的特殊性,使用人员多,属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基础产业,地下作业,是高危行业,通常大多数企业领导人把主要精力用于安全和生产,认为安全上不出事,多出煤企业就有效益,缺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信息化,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国内煤炭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成功案例参考,二是对信息化涉及的各种技术和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

大多数煤炭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有效结合。信息化不可能在机制落后、装备陈旧、管理粗放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信息化不仅需要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更需要观念更新,只有打破传统的僵化的思想和做法,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引入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彻底改头换面,才能构造全新的企业。大多数煤炭企业领导人普遍认为,只要买了计算机、建了网络,把日常工作简单搬上计算机就是企业信息化了。没有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体制与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企业彻底改头换面重新架构的过程,是企业全体员工参与的“洗脑”工程。要学习和领悟信息化所蕴涵先进的管理思想,真正提高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对信息化代表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的认识,达成共识,才能加强企业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信息化软件开发商和管理咨询公司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通过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快速实施,达到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实现基础数据积累,实现管理前移、事前科学预算,事中自动控制、能动调节,事后客观公正分析评价的目的,才能真正把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做好。

三是需求分析问题。由于煤炭企业缺少资金,做任何事情在钱的问题上都斤斤计较,应该说总想花小钱办大事,这种勤俭节约的作风固然是需要,但对于信息化建设这样的系统工程太吝啬反而不好。一方面,自身往往缺乏系统分析方面的人才和知识。到目前为止,有些单位甚至大多数单位还不能详细描述用信息化这种先进的工具能干什么,到底通过信息化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只能任由软件供应商的摆布,同时这也给后期的项目验收带来了难度。另一方面,承担项目调研、实施的软件公司,由于拿到的钱少,往往走马观花,不能深入企业内部做详细调研,根本不知道企业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找不到it的支撑点和机会点,往往给企业开出的是通用处方,实施的是标准流程,在他们看来,反正中国的煤炭企业大同小异,基本差不多,在给企业提交的解决方案中,企业个性化的管理需求避而不谈或含糊其词。往往是项目实施是到中途,遇到企业个性化的关键问题软件无法完成,软件二次研发的代价又较大,企业和软件供应商都不愿做出牺牲,最终导致项目中途流产,或者是双方谈妥,避开这些一时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放弃应该实现的功能,匆忙完成项目验收,往往是劳民伤财,应用效果很不理想。绝大多数煤炭企业由于手头紧,在搞信息化建设上项目时,根本不可能去请咨询公司和找项目监理。

四是信息化规划问题。缺乏整体规划,对企业信息化的规划涉及到最基本的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和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硬、软件两方面的规划问题。

企业信息资源规划最重要的是完成总体数据规划工作。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总体数据规划是整个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基础与核心,是企业信息化设备购置规划,人才培训规划和应用项目开发规划的基础。由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多,尤其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对单个企业来讲,规划相对可能比较容易,对企业集团来说就更难。没有充分认识到进行总体数据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做信息化项目的企业暂且不谈,各个业务部门根据自身的需求仍在建各自的应用系统,到目前为止,仍大有单位存在。他们没有系统的思想,根本不考虑信息共享和未来如何进行整合的问题,缺少必要的数据规划。往往是硬件投入完成了,没钱购置适合本企业应用的软件系统,造成高速公路修好了,没车跑,或者跑空车的局面。目前,大多数煤炭企业搭建了企业自己的局域网,充其量是满足员工上互联网,基本上没有多少业务在上面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构成信息系统的主要硬件(包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等)快则两年、慢则三、四年就

要升级换代一次,软件升级换代较硬件慢些,信息系统应用和开发的平台是在不断迁移,从netware到novell到intranet、internet,从dos到windows,从dbase到sql server, 从c到java,随着功能的不断扩充和完善,各种应用系统越来越庞大,几年前很先进的硬件运行起来都显得异常吃力。硬软件的这种不匹配使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到底是先买车还是先修路、买什么样的车、修什么样的路都面临着选择、面临着规划。

五是绝大多数煤炭企业普遍缺乏建设信息化所必需的人才。广义上将,人作为企业的一项不可或缺资源,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应被忽视。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注重对企业员工信息化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训,特别是加强对企业管理层应用计算机技能的培训,这也是信息化工作得以在本企业加以成功推广的根本保证。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大多数单位都上了公文流转系统,假如领导不会应用计算机,不能在计算机上做简单的编辑工作,所有报送给他的文件仍然需要有纸质的材料,供他在上面圈点批改。领导出差,不能在异地实现网上办公,所有的工作仍然要等他回来,工作效率仍然是得不到能提高,同时,在信息化建设上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不仅建设时有大量的投入,而且为了系统的正常运转日常也要投入大量的运行成本,结果只能是功半事倍。另一方面,要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合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1999年前后几年煤炭行业的不景气,导致煤炭企业大量的计算机人才流失,尤其是企业内既懂计算机又精通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流失,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进入煤炭行业工作的又很少,企业自身也未看到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带来的极大挑战,不注重对相关人才的储备、培养等等多方面的原因促成了信息化人才短缺的局面。

六是信息化软件的问题。由于煤炭企业长期资金的匮乏和传统产业对信息化认识的缺位,需求不旺,造成软件研发单位关于煤炭行业的研究经验缺乏,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家软件开发商对煤炭企业(集团)提出一套成熟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管理层次的煤炭企业的需要。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思想和业务流程对软件的整体架构影响巨大,往往是软件的通用性多于个性化、专用化,不能满足煤炭企业的个性化要求,二次开发的投入量又很大。企业如果上了信息化系统往往也只能是削足适履,软件功能的不完善,又使得无形中建立起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而针对企业量身定制的软件研发成本高,灵活性差,一旦管理思想和业务流程发生大的变化,软件就不适应了,就要推倒重来。企业机构和业务流程的重组往往导致应用软件系统的报废和退出。

七是信息化工程的实施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信息化要通过erp系统的实施来完成的。erp系统的实施解决的是erp软件和企业管理嫁接的问题,实现的是先进管理模式、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的转移,实质是完成知识转移的过程。由于erp软件的设计体现了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对这些先进的思想和理念进行的固化,通过专业团队和专业人员的实施,避免了自己摸索多走的弯路,不仅达到了快速见效的目的,而且完成了信息化知识和技术与本企业人员的交接,为企业输入的不仅是一套先进的管理工具,更重要的是输入了日后工作的新思路、教给企业员工的是工作新方法。erp承载的先进管理理念正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标准的管理和以标准化、程序化的手段对企业的管理。大多数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八是网络安全问题。网络技术无疑是目前it发展的方向,特别是internet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对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将是革命性的。但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这就给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譬如,网络财务广泛用到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由于其无纸化和修改不留痕迹的特性,而使财务安全性成为应用企业和专家最为关注的问题。同时,企业在进行网络交易时会遇到诸如物流、付款、结算等财务问题,如何安全、高效地实现网络化管理、电子化运作是成功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财务系统作为企业经营的内部核心,有别于可以公开推销的信息(如销售信息、采购信息等),一般不宜公开,而将企业财务系统置于internet上通过web登录进行账务处理查询等工作,无疑给企业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尽管基于互联网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具有界面简单、使用和维护都很方便的特性,但它依附internet,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便于拦截侦听、口令试探和窃取、身份假冒以及其它内部难以控制等问题,其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差,为病毒的入侵和黑客的攻击提供了机会。无纸化的信息虽然带来了会计信息沟通和财务分析上的方便,但信息如何安全地传输和保存,不被修改、泄露和毁损,却是个难题。再次,mis系统分布式的操作使的网络攻击可以从多个地方同时进行,对于企业内部使用者来说,如果使用权限划分不当、内部控制不严,也容易造成信息的滥用和向外流失。另外,企业信息化建设必将使企业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高度集成,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如果企业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不高或疏于管理监控,一旦网络系统瘫痪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网络系统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的侵害,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在找到了上述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诸多因素之后,我们不妨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绝大多数煤炭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面临的困难,从而做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把搞好企业信息化工作同搞好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一样摆在重要位置。一方面,企业的领导人对此事要高度认识,信息化不仅是迈向优秀企业的一道艰难的门槛,更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目前的社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不依靠信息化,没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企业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的需求,就很难对市场做出快速的响应。另一方面,要使教育广大职工明确,信息化的目的就是实现资源共享,保证信息透明。信息化必然会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利益的正确分配,一定要消除各种抵触情绪,先进的管理手段自身就蕴涵着减人提效,企业今后只有走信息化之路才能生存、发展,每个员工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适应新形势、新的工作环境,也才有自身的立足之地。

二要统筹考虑,合理安排资金,加大信息化资金的投放,确保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从2014年开始,煤炭行业的形势已经开始好转,之后几年煤市走势逐年攀升,逐年赢利的局面在煤炭行业开始呈现。经历了4、5年时间的积累,煤炭企业在资金供应方面已经完全有能力保障信息化的工作的顺利开展。煤炭企业应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加大信息化资金的投放,快速实现煤炭行业信息化,完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是努力做好人才储备和培训工作,为煤炭企业培养一批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擅长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通过招聘,高薪聘请一些信息化人才到企业来工作,同时送我们企业原有的一些计算机、生产经营管理等专业的优秀人员到外面去培训,从企业信息化的骨干人员入手。另一方面,做好全体职工的信息化知识培训,重点作好岗位信息化技能知识的培训和企业高管层人员的培训。企业高管层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开展信息化工作的影响,要为广大员工树榜样、做表率,尤其是企业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克服重重困难,要有决心有信心铲除信息化建设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搞好。

四是做好需求分析和项目调研工作。搞好信息化工作,需求分析是关键。煤炭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企业一把手在该组织中要亲自挂帅,同时抽调企业各部门的业务骨干,必要时可以聘请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参加,对企业做全方位的刨析,要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机构、业务处理流程、信息系统的功能做出科学的分析。要从企业的战略出发,充分分析企业核心价值链的运作模式,进而找出it的支撑点和机会点,从而明晰企业的it战略,并构筑企业的it应用蓝图、it治理模式、信息资源体系及系统实施规划等,以实现对企业战略目标达成的有效支持[1]。需求分析的最终结果要形成企业详细的需求说明书或it战略规划项目书。记录未来通过信息化应完成的每一项具体的工作。

五是做好硬、软件的选型工作。信息系统是企业未来的神经中枢系统。做好信息系统的硬、软件选型工作至关重要。计算机硬件(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计算机、通讯光缆等)的稳定性、可靠性是保障我们顺利开展各项生产经营工作的基础。要结合未来软件的需求,做出相应的配置。在软件选型上,除了软件能够实现需求说明书所要求的内容外,还要看编写软件语言的先进性,支撑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开发工具)的通用性、可移植性。应用软件架构的灵活性、可扩展性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因为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作业流程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在不断优化、不断完善的。

六是做好项目规划和项目实施工作。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而且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因此做好规划工作不容忽视。要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规划的重要性,调动一切力量首先做好总体数据规划工做,通过建立主题数据库来规范it应用。在it战略明晰阶段,需要分析企业的战略、愿景和目标,并对核心价值链的相关业务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业务模式和流程入手找到it的支撑点和机会点,进而构建支持业务发展策略的it战略,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在it能力分析阶段,首先要结合企业的it支撑点,从核心业务环节入手,分析并形成企业不同层面的it需求和it目标。然后,构建合理的it评估模型对企业的信息化现状进行全面的评估,并进行差距和约束条件分析,为后面的it蓝图及系统规划提供依据。在it解决方案阶段,需要结合上面两个阶段的成果,设计企业的it应用蓝图,进行应用系统的集成点分析并构建企业的it基础架构,同时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描述和分析。在it行动方案阶段,需要对设计的it蓝图进行全面的规划,制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骤,进行风险及效益分析,同时给出企业的it治理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具体的信息化行动方案,指导企业的下一步行动[2]。在实施时一定要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有序进行”的原则。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为了鼓舞士气,一定要找准切入点,要首先选择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容易成功或可迅速看到效果的方面去着手开展工作,譬如企业的账务处理、存货管理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譬如各种编码的规则要科学,编码的长度要留有一定余地,以备未来扩充使用;记录实施过程中每一步骤参与实施工作的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主要是初始化过程录入计算机的数据与手工准备数据的一致性等等。项目的实施工期一定不要太长,因为人机并行阶段的工作量较大,要注意恰当选择系统的切换点,摔掉手工。

七是做好系统维护和数据备份工作。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不仅包括日常运行过程中硬、软件的故障排除,而且还包括由于我们管理的需要而引起的软件内部的调整等工作。因为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与我们的企业管理工作紧密结合的,业务流程的细小变化,都必须通过软件的变动来完成。尽管构建信息系统我们采用了高可靠性、高度稳定性、高度安全性

的硬、软件系统,并且我们也可能采用了双机热备份系统、容余磁盘阵列、防火墙、vpn“隧道”等先进技术,但计算机病毒的攻击、网络黑客的无空不入、各种自然灾害的存在都将威胁到我们的信息系统的安全,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仍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定期或不定期的数据备份工作不可或缺。

值得高兴的是,随着神华集团、兖州煤业、大同煤矿集团等大的煤炭企业集团erp系统的成功上线,给我国煤炭工业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树立了成功典范。相信通过煤炭行业广大信息化人员的努力,不久的将来,我国绝大多数煤炭工业企业都能走出一适合本企业的信息化之路。

第五篇: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启动企业信息化工程较晚.总体而言,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尚处于初级阶段与起步阶段,有人归纳为"我们有21世纪的网络,90年代的软件,但是只有80年代的应用,70年代的管理."国有大型企业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仍不能乐观.

2014年初由国家经贸委牵头成立了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启动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工程",旨在通过推进国家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典型示范,全面引导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2014年对国家570户重点企业做了企业信息化调查,大多数企业建立了内部网,外部网,企业门户网站.各类网络的覆盖率和业务应用范围加大,已支持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企业的管理部门和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给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调查显示,通过信息化,77.5%的企业降低了成本(如采购成本,加班成本等),67%的企业缩短了生产周期和作业时间,64.6%的企业扩大了产品销售收入,66.3%的企业提高了流动资金周转率,36.7%的企业提高了按期交货能力.

对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加以概括总结,可以得到下述结论:

(1)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形成

大部分大型国有企业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和相关设备,有些企业还配置了大规模及超大规模的计算机系统,特别是石油石化,金融,电信,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国有企业配备了上百cpu的并行系统或大规模的微机集群系统.网络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几乎所有的大型国有企业都搭建了自己的企业网,尽管规模不等,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但都具备了一个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的基础硬件平台,某些超大型国有企业的网络横跨我国东西南北,网络结点数目接近10万,联网的计算机也接近10万台左右.另外,基于企业网的公共服务基础系统(如电子邮件,企业站点等)和网络安全系统也初步建立.这些基础设施保障了企业计算,信息传输与共享,生产监控与控制,科学研究,乃至学习,生活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但仍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2)专业应用软件系统普遍运行

国有大型企业一般都具有庞大的组织结构,众多的人员队伍,以及复杂的业务种类和关系.这就要求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围绕企业的主营业务,开发和部署各类专业应用系统,包括erp系统及人财物管理系统,oa及协同工作系统,各类生产监控与决策系统,各类研究与分析系统,等等.目前,各大型国有企业都在运行着各不相同的专业应用软件系统,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应用需求紧迫而带来的各系统的独立性,致使系统之间的连接与集成障碍明显,信息孤岛随处可见,重复建设屡禁不止.

(3)数据库系统基本成型

数据库技术在国有大型企业的应用始于80年代,从1990年前后开始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14年前后,大部分大型国有企业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财务资产数据库系统,人力资源数据库系统,物资管理数据库系统,经营管理数据库系统,以及一些直接面向专业技术应用的数据库系统,这类数据库系统往往规模庞大,比如石油勘探数据库系统,国家地理信息系统等.数据库系统从软件系统中独立出来从逻辑上划分了数据库与软件系统的界限,也为将来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应用模式点奠定了基础,也使得数据建设成为国有大型企业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数据库的完善为正在进行的业务整合和系统集成铺平了道路,也为在调整期结束后进入数据管理阶段做好了准备.

(4)(请关注wWW.haoWOrd.com)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和队伍基本建立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大型国有企业纷纷建立了信息中心或相应的部门,人员队伍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14年前后,各大型国有企业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某些大型企业已经拥有超过千人的信息化建设队伍.少数企业已经完成了信息化建设管理与服务的人员分化进程,形成了上有规划计划和统一管理,下有专业技术支持的较为合理的结构.但是,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队伍内部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积极性不高,外流现象普遍存在.

(5)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被逐步认知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大量的示范工程成果展示,人们对信息化建设的深远意义和现实作用认识得越来越深刻.在国有大型企业内部,从普通员工到公司领导层,企业信息化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观念已被广泛认同.很多企业的一把手亲自主管信息化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大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内部都形成了浓厚的信息化建设氛围,新一轮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浪潮正滚滚而来.

(6)信息化建设规划开始被纳入到企业战略规划

随着各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信息化建设工作被提升为企业的关键业务领域之一.与其他各项规划一样,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各大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建设规划已经成为企业战略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各大型企业都聘请外部专家,和企业内部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一起制定了周密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当前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相比,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程度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总体上落后大约有10年左右的,虽然少数企业已经达到或接近了国际水平.

归纳起来说,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差距主要包括思想意识的差距,投入力度的差距和实施效果的差距.另外企业的it人才短缺及不稳定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主要问题和差距分述如下:

(1)领导重视不足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但总体程度还不够.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功与否与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流程,资金投入,技术选型,人员素质等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尤其是企业领导人对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管理理念,管理思想以及自身的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企业领导对信息化重视的程度也不一样.

有的企业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仅仅体现在口头上,大会小会都强调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往往只说不做,或做得很少.另一种企业领导能在企业的大小会议,各种场合都大力鼓动和强调信息化工作,同时也能在人,财,物上都给予大力支持,但是由于领导自身的工作繁忙,文化基础或守旧心理等原因,没能带头使用已经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最终还是走入了it黑洞,造成较大的浪费.这不只是一个系统的失败,更容易在企业领导的影响下形成对信息化建设的反感气氛.

企业信息化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这种重视层次的领导会以种种理由而最终不能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可想而知,拥有上述这两种类型企业领导的企业是很难实施信息化的.

在企业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领导重视"这四个字的内涵是极其丰富而深刻的,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特别是对领导自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更要在实际的具体工作中身体力行,亲历亲为,带头使用,率先垂范,督促下属.只有达到"身体力行"这样的重视程度和境界,才能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快速推广.

(2)资金没有保障

企业信息化,特别是大型企业的信息化,需要较大的,并持续的资金投入,但实际情况却往往不如人意.有的企业认为信息化投入大,是个无底洞;有的企业认为信息化就是购买技术设备,不愿在服务上投入;有的企业认为信息化见效慢,投资回报不明显;有的企业由领导的喜好来决定对信息化的投入,换了领导,投入就可能发生巨大变化.正是这些疑虑和问题导致了很多国有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量小,不稳定,不持续,最后很可能造成系统实施失败的结果. 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我国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和系统应用方面的累计投入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0.22%,而美英等国家大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占总资产的比例一般在5%以上.例如2014

年企业信息化投入居前五位企业中国石化集团,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长城计算机公司,上海宝纲集团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的信息化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只有0.09%,0.67%,1.08%,0.22%和0.17%,与国外大企业相比相差甚远.

为了能不断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做到同步技术升级就很重要,需要适时进行必要投入,以维护正常运行.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需要连续多年的持续投入才能完成,中断或大量减少投资是对信息化建设项目致命的打击,可能会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和自身的发展.因此,必要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后续投入,是企业信息化不断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3)人才流失严重

国有大型企业往往拥有大批人才,其中也包括信息化建设人才.然而,由于企业体制问题和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地位问题,致使国有大型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人才感到心里不平衡,最后许多人选择了离开,这样导致了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大量外流.信息化建设队伍的稳定已经成为国有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4)支持核心业务不足

许多企业的信息化一开始都是由信息技术驱动,没有和企业自身的主营业务挂钩.信息化浮在表面,建个网,开发个网页,建个邮件系统,等等,最多搞个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技术没能广泛地,深入地渗透到具体业务中去,没能对企业的核心业务真正起到支持作用,也就无法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不是目的,只是企业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手段,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5)缺乏整体规划

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很随意,比较实际的企业也只是做到了以业务为核心.这固然与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关,但这并不能成为不做整体规划的理由.信息化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庞大到覆盖企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没有完善的总体规划必然带来冲突.过去十几年的经验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环顾今日的各个大型国有企业,每家都有信息孤岛和信息壁垒存在,这正是缺乏总体规划的恶果.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我国信息规划专家高复先教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信息资源规划理论(irp)对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单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人自扫门前雪,成果互不共享,重复建设严重,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也造成山头林立,各自为政,功能重叠,资源冲突,为后续的业务整合和系统集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6)内外合作欠缺经验

很多国有大型企业因为自己拥有较为强大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所以常常包揽企业信息化的一切,闭门造车,不愿意对外合作.这样既不利于外部先进思想和技术的引入,也不利于自身队伍的健康成长.实际上,企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适当地采取拿来主义,要善于利用外部力量.

另一种现象是,在与国外公司合作时只注重引进硬件和软件系统,而忽略了包含在其中的知识和思想.由于中西方文化,体制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区别,很多在国外运行良好的系统来到中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最后导致项目失败.作为大型的国有企业,不仅要敢于引进先进的东西,也要敢于坚持自己的优点,要以"洋为中用"的原则对待国外的技术和思想.这给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难度和挑战,此时应认真研究引进的系统和自身客观情况差别,仔细制定可实施的,符合国情企情的方案,将融合,嫁接,变革的工作做好.

处理不好对外合作的事情,就会出现对外部技术两个截然相反的问题:一是过度迷信,一是嗤之以鼻.前者会造成企业盲目跟风,消耗掉大量不必要的资金,最终还会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后者会产生自大或自弃情绪,拒绝改变,阻碍创新,与主流格格不入.因此,对外合作要把握好一个"度".

第一篇:led照明市场调查报告

led灯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作为新一轮节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焦点,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同时,led、霓虹景观产业的广阔前景也获得了投资业界的高度认同和关注。led将会取代传统光源在照明行业中得到普及,这将给led制造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和2014年的上海世博会,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亮化、美化工程列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特别是在广告宣传、城市亮化、场馆建设、市政项目、大型广场、道路交通、宾馆饭店、购物中心、商场、医院和娱乐项目等都将大规模新建、改建和扩建,为led、霓虹景观产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上海led展览会将为行业企业提供一个展示的理想交流和洽谈平台,欢迎各企业积极参加。

1、 led显示类:led显示屏;触摸屏;led立体发光字; led芯片、外延片、磊晶片及相关基材;led发光二极管及大功率器件;led封装及配套材料; led产品控制系统及ic; led背光源;led制造设备及测试仪器;oled(有机发光二级管)、ld(激光二极管)、el(冷光源);led点阵、数码管等。

2、led灯类:led室内照明灯具;led景观照明灯具;led交通照明灯具;特殊照明灯具;闪灯;led汽车灯饰;室外照明灯饰;灯杆、灯臂、灯头、灯罩、灯座、灯盘、光源、插头、线缆、开关等其他led灯具灯饰及配件等

3、霓虹灯类:粉管及配件;霓虹灯电子变压器,电极,电源;霓虹灯程序控制器及专用材料,零配件;霓虹灯高压线包;霓虹灯制作工艺及设备;霓虹灯安装工程及维护设备;霓虹灯设计及其作品;霓虹灯检测仪器及生产设备;霓虹灯气体;

一、销售市场

通过近期对10家综合超市、1家建材超市、1家电器超市、和10家灯饰专营店的走访,目前led灯饰销售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1、led灯饰产品目前终端销售市场上仅局限于有限的品种:手电筒、台灯、小夜灯、头灯、露营灯。其中,除led手电筒在多数超市的货架上都有供给外,其它品种仅于部份超市和专营店有售。而led台灯,由多颗普通高亮led组成,其亮度有限,基本上不能用作阅读照明。

2、以上在市场有售的品种的价格与传统的灯具相比,差异并不明显。所以才得以快速进入终端销售市场。

3、销售人员对led灯饰产品并不十分了解。多数普通消费者对led更是一无所知。不同市场内所销售的产品其本上都是来于相同的一两个品牌。可见,是少数的制造商努力的结果,而消费者只是非常被动接受有限的信息。

4、当提到高功率led射灯和其它照明类灯饰时,多数国内销售人员并没表现出非凡的爱好,对其价格反应强烈,认为不可以接受。

二、供给市场

通过对10多家led生产厂家的明查暗访,对led灯饰的供给市场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目前几乎所有的led生产厂家都以外销为主导,内销几乎为零。其中外销部份,又以美国市场为主导,其次是欧洲市场。几它市场份额非常少。

2、led生产厂家的led灯饰产品的种类主要有:高功率led射灯,高功率par系列射灯,普通高亮led球泡灯,led光条和模组,led彩虹灯,普通高亮led台灯,其中高功率led射灯最为热门,几乎所有led灯饰厂家都生产。有1x1w,3x1w,1x3w.价格平均约在单颗1w或3wusd9.0-12.00,三颗1wusd13.0-15.0.各个厂家的产品外形差异很小,但品质差异很大。

3、国内厂家所选用的芯片主要有:seoul(korea),edison(taiwan),cree(usa),luxeon(usa),prolight(taiwan),handson(china)。

4、虽然这两年,出口销售额逐年上升,但是,基本上订单量都不是很大。还未进入到大规模生产的状态。

5、国内厂家数量近两年急速上升。竞争的日益加剧,同时由于产品缺乏差异化,使整个行业提前进入到价格竞争的阶段。

三、消费者

但是,部份新建的广场、小区、公共活动场所,可以看到led埋地灯和led投影灯。但是,

led埋地灯经常可见到因防水性能不够而产生水汽凝聚于玻璃罩上,部份甚至不能正常点亮。而led投影灯因led亮度不够,所产生的投影效果非常有限。寿命问题和亮度问题是困扰消费者的两大问题。

而建筑物的外墙装饰灯、轮廓灯和桥梁装饰灯,对led的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新建的景观装饰工程都是以led为主体,色彩绚丽,变化多样,有非常好的效果。

四、市场机会分析

结合供给市场与销售市场的特点,对目前的国内市场的整体状况分析如下:

虽然在led装饰领域,led所具有的特点是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已经基本上得到认可.但在led普通照明领域,目前虽然业内人士对其布满的期待,但最终消费市场仍处理于一个启蒙的阶段,非凡是对普通消费人群来讲,要想让led灯走进千家万户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价格因素将成为国内消费的一个首要瓶颈,目前就mr16射灯来说,按目前的成本计算,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将在rmb100以上,而一个普通的mr16卤素灯价格不过rmb的8元左右.若不能将其价格降至传统灯饰2-3倍以内,这种替代恐怕将很难实现。必竟中国仍处于粗放经济时代,节能与环保的意识还很薄弱。

然而,要想在成本上有大幅度的下降,首先要求在技术上有大的突破。

1)进一步提高高功率led的发光效率,减少发光源的数量以降低成本。

2)寻找新的散热方式。目前多采用铝合金散热,成本非常高。且将来发光效率越高,散热部件的成本会随之增长。

3)led光学透镜由于行业技术保密,仅少数厂家生产,使得价格也居高不下。

所以,led灯饰制造商的命运可以说是把握在其上游材料供给商的手里。虽然有人预期2年-3年-5年,可见机会是有的。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何时才是进入国内市场的最佳时机?如何使我们从多如牛毛的厂家中脱颖而出?如何让我们的产品差异化避开单纯的价格竞争?把我们的技术实力体现在外形设计还是电子设计?怎样找到又省钱又美观的散热解决方案?

第二篇:室内照明灯具市场调查报告

室内照明灯具市场调查报告

殷宪军09艺本一班0911212014

家居的眼睛,家庭中如果没有灯具,就像人没有了眼睛,没有眼睛的家庭只能生活在黑暗中,所以灯 在家庭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如今人们将照明的灯具叫作灯饰,从称谓上人们就可以看出,灯具已不仅仅是用来照明的了,它还可以用来装饰房间。

目前灯具市场品种极为丰富,造型千变万化,性能千差万别。灯具的美感十分重要,色 彩美、造型好的灯具能给人带来愉悦感。由于照明灯具是整个居室装饰的有机组成,因此,它的样式、材质和光照度都要和室内功能和装饰风格相统一,并按照这个原则去选购照明灯 具。其最终目的是使灯具周边各种受光物体有均匀的分布,使人们视觉功能发挥良好效力。由于人的视线不固定,经常由此及彼,如果室内装饰照明灯具光亮度分布过大,短时间也许 会给人带来辉煌的明亮感,长时间就会引起视觉的疲劳感。因此,要根据居室各部位使用功能来科学选购照明灯具。

据品位生活灯饰生活馆的灯饰专家分析,现在的消费者对灯的认识远远超越了照明的涵义,已上升到装饰性和功能性层面,认为灯具是家庭装修的灵魂,所以,绝大多数家庭在装修时对灯饰的投入都比较大方,用于购买灯饰的费用普遍在2014--3000元之间,当然也有20%的家庭用于灯饰的支出在500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3万元,灯饰消费正逐步走向高档化和多元化,灯具市场正呈现出勃勃生机的繁荣景象。

据装修的广告设计师透露,居室的氛围全靠主题灯光来营造和烘托,装修那么多的钱都花了,何必吝啬这点灯饰的钱呢,如果在主题灯饰上太吝啬,没有合适的灯光效果,房子的装修风格显示不出来,那岂不是前功尽弃。所以,多花一点钱购买个性化的灯饰是值得的。另一方面,不同的装修风格,需要不同的灯饰来烘托;而且房间不同,功能不同,居室的氛围完全不同,所选用的主题灯也全然不同,正因为如此,使得灯饰消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而作为集时尚简约、欧洲古典、奢华璀璨、健康环保、浪漫家园、艺术写真、田园风情、童真童趣多种风格于一体的品位生活灯饰,以其不同风格的居家主题灯饰,来表达出主人不同生活品位和内在个性的风格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据了解,品位生活灯饰特别设计了实木与羊皮制造的灯具,十分适合中、日式家居风格。而欧陆风情的装修,则可以选择羊皮与金属制造的欧式古典灯饰。品位生活灯饰还根据现代人的时尚个性风格,设计了抽象线条的吊灯、几何形状的吸顶灯,还有纯金属质感的落地灯、纸制的台灯等,极具现代感的气息和个性化的特点,从而为家居主题灯饰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除了家居主题灯饰的风格越来越多元化外,灯饰的照明功能还被提升到装饰、节能、环保、安全等多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设计和以环保材料制作的灯具会越来越多。品位生活灯饰推出的健康、节能、环保灯饰产品,都是根据不同使用者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需求作出相应的智能化配置。据灯饰专家提醒,灯饰不仅要满足人们照明和美观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颜色的灯光对人们的心理和健康的影响,尤其对儿童视力影响很大。而品位生活灯饰在了解灯光和色彩对人体的各种形象的基础上,更是从人体的深层心理需求进行研究,特研制出具有环保、节能攻能的护眼灯、保护儿童视力的健康灯、净化空气的台灯等产品,让家人在感受美丽色彩的同时,也增强了环保节能的意识。如果说人流涌动是现代城市的血脉,建筑家居是现代城市的骨架,那么灯光闪烁则是现代城市的精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装饰的时尚、个性、健康要求将大大提高,人们更追求时尚、个性、节能、环保的家居时尚。无论是装饰或灯饰,都以时尚、个性、健康的概念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因此,时尚、个性、节能、环保的灯饰已经成为时下家居装饰的流行新趋势。

这几天通过到市场上去做市场调查,使我对灯饰这个行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就长沙市场而言,做灯生意的市场有n个。在灯饰的销售方面,南湖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一是地理位置比较好;二是有大的灯饰销售商;三是南湖市场的知名度,也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力比较大。一般的客户选择灯饰就会首选南湖。

在长沙的灯饰商家,做的比较大的有太极爱家灯饰、华丽灯饰、凡尔赛灯饰、熙元灯饰和新开元灯饰。它们所销售的灯具主要是花灯,一般都是中高档的灯饰,也做一部分吸顶灯。比如北京松下吸顶灯,也做松下台灯,壁灯和开关插座。也有做华艺照明的,包括华艺吸顶灯,筒灯和射灯。

由于产品的同质化,很多灯饰商家做很多灯饰品牌。但几乎每个灯饰商家都做吸顶灯。大的商家做的是松下的,客户反应松下吸顶灯虽然价格比较高,但是质量比较好,很多客户也愿意接受。其他的一些商家做的牌子就比较多了,比如华艺、欧普、tcl、雷士、飞利普、西蒙等等。

对于很多客户来说,松下、华艺和欧普的吸顶灯,客户的认知度还是比较高的。三者在价格方面松下的价格比华艺和欧普的价格都要高。但是销量不错,一般不想花太多钱装修的客户,在选择时会选择松下。所以,松下在家装方面用量还是比较大的。而华艺和欧普给人的感觉是以工装为主,工装需要的量比较大,但是要求价格低,这和华艺和欧普的价位比较低正好适合。长期以来,消费者会形成这两个品牌不适合家装的概念。其实,这和消费者的消费心态有关。在装修时,想装好看的花灯,但是消费达不到,但又不想买价格便宜的灯,免得让别人瞧不起。所以就买价格适中的松下吸顶灯。

华艺和欧普在工装方面确实很占优势。特别是华艺的筒灯和射灯,质量比较好。华艺和欧普的品牌宣传很大,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和全国重大赛事上都能看到它们做的广告。很多消费者也是通过广告宣传而认识华艺和欧普品牌的。在广告宣传上,很难有其它品牌与其匹敌。

在市场上做调查时,发现很多很多小的灯饰商家不做花灯,因为花灯的价格比较高,投资比较大。大都做吸顶灯、筒灯、射灯、led灯以及开关插座。每到一个市场,几乎时千篇一律,门面里面都是这些灯。但是这里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认知度。比如tcl、西蒙、松下和梅兰日兰的开关插座比较叫好。三雄极光的led灯样式比较多。雷士的商业照明销量也很火等等。

在整个灯饰行业,在吸顶灯方面,跟欧普竞争的牌子很多。有知名的品牌,如华艺,松下,雷士。也有一些不知名的牌子。因为在灯饰当中,吸顶灯在价位上总体比花灯低。而我国的消费群体也以中下层次的人群居多。所以,中低端消费者多,销售的量比较大。具体到品牌,欧普的最大竞争对手应该是华艺和松下。同时还面临其它杂牌的竞争。如今的灯饰市场,吸顶灯的款式是不断更新,而且品种越来越多,竞争也非常激烈。不过,欧普的市场认知度是其重要的竞争优势。

在欧普吸顶灯的销售过程中,针对的客户应该是中低端的消费群体。 欧普既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又有价格优势,所以,在这个市场还是潜力很大的。同时,在渠道方面,中小城市,农村也是重要的销售市场。随着农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原来单一的必将被目前的装饰灯饰所代替。所以,这些市场区域应值得我们给以足够的重视。

第三篇:佛山照明公司调查报告

关于佛山照明公司有限公司的报告 公司简介: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0月20日。由佛山市电器照明公司、南海市务庄彩釉砖厂、佛山市鄱阳印刷实业公司共同发起,通过定向募集方设立的由法人与自然人混合持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公开发行社会公众股(a 股)1,930万股,并于1993年11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

易;1995年7月23日,公司获准发行5,000万股b 股,并于1996年8月26日转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2月11日,经中国证监会文核准,公司增发a 股5,500万股。公司经2014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向全体股东每10股以资本公积转增3股,2014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向全体股东每10股以资本公积转增5股。

现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rmb465,982,736.00元。

2014年12月24日,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信才兼任公司总经理,刘醒明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改任公司副总经理兼任销售总经理。

地址:中国广东省佛山市汾江北路15号

经营范围:主要产品有普通灯泡、装饰灯泡、碘钨灯、溴钨灯、单端灯、汽车灯、摩托车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t8及t5细管径高效节能荧光灯、紧凑型节能荧光灯和反光碗等,以及主要与t8、t5节能灯配套的灯具等系列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电光源产品、电光源设备、电光源配套器件、电光源原材料、灯具及配件、电工材料、机动车配件,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上述产品;有关的工程咨询业务。 存在的问题:

体制混乱;决策不科学;领导不力;缺乏民主、监督机制;职责不清、管理混乱;漠视职员生活和精神面貌,企业缺乏凝聚力;经营方针不明。

解决方法:

调整、理顺公司管理体制;加强企业领导力量;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吸引人才、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留住人才;建立民主、监督机制;调整公司内部机构,明确职责,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共享管理制度;明确经营方针。

第四篇:杭州蓝帆照明市场调研报告一

杭州蓝帆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暨led灯管市场调研报告

一 调研群体

1. 品牌代理加盟商 如 雷士 菲利普 欧普 三雄等

2. 市场内led产品经销商

二 调研目的

1. 品牌代理加盟商

1)了解和品牌厂家的合作方式;

2)产品线的架构;

3)产品的优势及不足;

4)产品利润率。

2. led产品经销商

1) 经营的led厂商有几家;

2) 供货渠道是怎样;

3) 经销目前产品的原因;

4) 经销商的产品线;

5)经销商对我司产品进入市场的建议。

三 调研方式

1. 市场内经销商走访,询问;

2. 市场内消费者或管理者征询。

四 结果

1. 安琪儿市场发现的问题

1)现行的经销渠道不熟悉;

2)公司的产品架构部了解;

3)市场内经销商均由一二级代理供货;

4)市场价格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5)经销商好卖的产品均属于价格便宜,质量不过硬。

2. 针对安琪儿的市场策略

1)向了解led行业渠道建设人员学习讨教,快速学习led渠道建设架构;

2)加强产品学习,迅速融入整个产品体系;

3)锁定产品价值,主推产品亮点。

3. 针对安琪儿的收获

1)除品牌加盟代理商外,其他经销商均无固定品牌代理;

2)市场逐步普及led产品,消费者消费观念转变;

3)市场份额急需迅速抢占。

4 恒大建材市场发现的问题

1)部分经销商处于观望期;

2)经销商只看价格,很少注重品质;

3)大部分经销商非厂家直接供货,属于市场内部经营户相互串货;

4)品牌代理商只经销合同品牌,不接受其他品牌产品。

5 针对恒大的市场策略

1)加强对经销商的跟踪,定位一些经销商的经营模式;

2)趋利避害的向经销商灌输品质至上的理念,以后高质量必定取代目前相对的低质量产品;

3)市场内开发一到两家经销商,由该经销商向市场内铺货;

4)以品牌产品为参考基数,在质量上靠近,在价格上让利给经销商。

6 针对恒大的收获

1)市场内普遍对led市场前景看好;

2)led灯管在目前其商用价值大于家用;

3)非品牌经销商想找性价比高,售后有保障的厂商合作;

4)经销商目前只看重产品的销量而非品质;

5)经销商受制于一二级代理的利润空间,愿意接受厂家直接供货。

7 沈半路灯具市场发现的问题

1)木林森垄断市场内大部分经销商;

2)进货渠道价格过高,市场内竞争无优势;

3)led灯管价格区间在15--30元左右,普遍低于我司产品;

4)售后维护维持在一年左右产品就可以卖;

5)经销商没专业性的去了解led产品的辨别;

6)之前的节能灯价格很大因素的影响led的价格。

8 针对沈半路市场策略

1)了解目前木林森的市场销量与口碑;

2)价格的制定需吻合市场未来发展;

3)坚持我司对产品的售后体系不变;

4)加强led产品的宣传及优势,让经销商更能直观的去了解低廉led产品会存在的问题;

9 针对沈半路市场的收获

1)t5 t8最好铺货,市场需求较大,其中t8主要用于商业性或工程型较多;

2)市场内商家串货 代卖现象普遍,互助式营销,产品在市场内迅速流转;

3)批发经销商月销1000只左右,更有甚者月销过2014以上;

4)中山的产品价格低,流通好,深圳的产品质量偏好;

5)市场内正在由节能灯转型为led产品的商户较多。

五 总结

随着市场走访的逐渐深入,led产品凭借其节能 高效的优势逐步的覆盖灯具照明市场。但其产品的未普及性和价格偏高等因数使其未能广泛的应用开来,现在市场均以工程照明为主,家居照明未受青睐。

综合三家市场的走访调研,发现led产品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国内知名性厂商发展的代理加盟商虽产品知名度高,但市场流通量不大;

2.非品牌经销商更多的是看重价格优势,而非产品质量;

3.大部分经销商所经营的led灯管产品价格均在15—30元左右;

4.经销商更多的是按市场需求选择性的去经销led产品;

5.经销商售后服务意识不强。

目前结合我司产品与市场变化需求来说,我司要抓住led被人所逐渐熟知的势头,借势迎上。那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寻找合适的led经销商,目前就我司单品来说,其更多的应用于商业或工程 这一块,那么可定位工程照明类公司,寻求合作。

2. 先在市场内与一些批发经销商合作,将我们的产品置放于该经销商那,让其为我司主推该产品,进行试营销,了解我司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与消费青睐性。

3. 在综合我司产品的生产成本、运营成本和市场投放成本,将产品的价格进行可控性调整。

4. 售后服务的硬性指标维持不动,有良好的售后体系才能体现产品的价值。

第五篇:中国led照明行业市场格局研究报告

中国led照明市场格局研究报告(摘要)

作者:照明快车研究中心

从全球布局上看,半导体照明产业已形成以美国、亚洲、欧洲三大区域为主导的三足鼎立的产业分布与竞争格局。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美国、日本、韩国、欧洲各主要厂商纷纷扩产,加快抢占市场份额。

中国led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其中led照明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国led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包括led外延片的生产、led芯片的制备、led芯片的封装以及led产品应用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led产业的利润分配来看,外资鲸吞70%利润,剩余的30%利润中,20%被芯片封装企业拿到了,只余下10%留给了终端应用环节。

本研究报告主要从led芯片厂商、封装厂商、应用厂商、设备厂商几个方面做分析(本文仅为研究报告摘要,具体详细数据和资料请登录照明快车网()查询)。

一、 led芯片厂商

led照明芯片作为上游产业核心链条,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带动照明市场格局的变化,目前全球led芯片市场格式分为三大阵营:

第一阵营:日本、欧美为代表厂商。全球五大led巨头日亚化学、cree、osram、philips lumileds、丰田合成为代表。美国的semileds’hpleds、日本的东芝、松下和夏普在这阵营中也有一席之地,韩国的三星、ssc、lg也在快速崛起。这个阵营技术一流,专利丰厚,在超高亮度led领域耕耘多年,目标市场是通用照明以及汽车照明。日韩企业会少量兼顾消费类电子产品背光用led,欧美企业则对消费类电子产品背光用led没有多大兴趣。 第二阵营:韩国和中国台湾为代表的厂家。韩国epivalley、台湾晶元光电、光磊、广镓光电、璨圆、鼎元、泰谷光电、新世纪等为代表。这个阵营的厂家拥有消费类电子完整产业链,关注消费类电子产品背光用led,其技术与欧日美企业有差距,尤其是通用照明领域,目前正在享受高速成长期。

第三阵营:中国大陆为代表的厂家。中国大陆厂家规模小,数量分散,主要从事四元黄绿光led生产,主要用于户外景观、装饰或广告。

国内分布格局:2014年中国led芯片行业的总产值为20多亿元人民币,15个省/直辖市都有企业进入led芯片行业,广东、福建企业数量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广东有10个占16.1%,福建有8个占12.9%。广东、福建、上海、河北、江苏、江西、辽宁7个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所在的省/直辖市led芯片企业合计41个,约占led芯片企业总数的2/3。山东、湖北、浙江led芯片企业数量也都在4个以上。

国内led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的主要企业有厦门三安、大连路美、杭州士兰明芯、上海蓝光、上海蓝宝、山东华光、江西晶能光电、河北同辉、沈阳方大、厦门乾照、江西联创、南昌欣磊、上海大晨、上海宇体、深圳世纪晶源、深圳奥伦德、扬州华夏集成、廊坊清芯、甘肃新 天电、武汉迪源、西安中为、广州普光、东莞福地,以及“外资血统”企业如武汉华灿、厦门晶宇、厦门明达和晋江晶蓝等。其中,三安主攻led背光市场,士兰微主攻led户外显示屏市场,迪源和蓝宝主攻大功率高亮度照明市场,华灿主攻室内照明市场,蓝光也以小功率led照明市场为主。

二、 led封装厂商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进入led产业较晚,led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与欧、美、日企业有一定差距,因而多专注于产业链的某个环节、走专业化道路。 随着,中国大陆和台

湾地区企业在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目前在封(本文来源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装领域,发光效率、显色指数等主要指标方面国内外已不存在明显差距。

台湾在外延片及芯片产能上全球最大,led封装产量全球第一,产值全球第二,以光磊、晶电、光宝、亿光、佰鸿、宏齐、东贝等为代表。

国内led封装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小、数量多,为500家~600家,具有一定规模,销售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约100家,初步形成了gan基led外延片生产、led芯片制备、led封装和应用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相应的研究体系,以三安光电、杭州士兰明芯、山东华光、佛山国星光电、厦门华联、江苏稳润、广州鸿利、上海三思、深圳联创健和、北京世纪澄通等为代表。

此外,普通led照明市场已处于低价低层次的竞争态势;在中高端市场,高质量照明led和贴片式led的产业化关键生产技术仍只被少数大型企业掌握,行业进入门槛仍然较高。近年来,基于劳动力和市场等因素,全球led产业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台湾亿光、佰鸿及国外行业龙头开始在大陆设厂,预计未来5-10年内,珠三角、长三角、福建等地区会成为世界led封装中心。

三、 led应用产品企业

国际led企业厂商包括:欧司朗(osram)、ge照明(gelighting)、飞利浦(philips)、库柏照明(cooper)、索恩照明(thorn)等。

国内生产企业包括:勤上光电、tcl照明、史福特、真明丽、国星光电、富士康、佰鸿工业、宁波燎原、德士达光电、中微光电子、上海亚明、通士达、大连路明、中企实业、品能光电、邦贝尔、良业照明、晶日照明、德豪润达、雷曼光电、斯派史光电、浙江名芯等上千家企业。

四、 led设备厂商

mocvd是led外延芯片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目前,世界范围内能够生产这一设备的企业也不过3到5家,主要包括德国爱思强 (aixtron,70%国际市场占有率)、美国维易科(veeco,20%国际市场占有率)、日本大洋日酸(sanso,7%国际市场占有率,主要在本国销售)。

国内led厂家所需的设备必须进口,而此类设备每台约需1500万元,购置成本约占整个led生产线成本的2/3。我国掀起一股led投资热,疯狂采购mocvd机,2014年单在发改委登记备案的就有近700台,有些厂家不等发改委的补贴而直接购买。

有消息称,昭信集团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研发led外延芯片核心设备mocvd已推向市场。

五、 led上市公司

led主要上市企业包括:600203福日电子、600363联创光电、600460士兰微、600584长电科技、600703st三安、000055方大a、 000725京东方a、002014德豪润达、002449国星光电

涉足led行业的上市公司包括:600622嘉宝集团、600133东湖高新、600100同方股份、600651飞乐音响、600360华微电子、600608上海科技、600854春兰股份、600336澳柯玛、600199金牛实业、000968煤气化

综上,我国led行业年产值上亿企业已超140家,其中大陆led从业人员超过80万,预计2014-2014年新增人才需求达60万,研究机构 20多家,企业4000多家;其中上游企业50余家(完整统计62家),封装企业1000余家,下游应用企业3000余家,70%集中于下游产业。中国led照明产业已经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北方地区、江西及福建地区四大半导体照明产业聚集区域,上海、大连、南昌、厦门、深圳、扬州和石家庄七大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