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采用阶段性教学方法进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诗歌教学_诗歌教学方法
 

采用阶段性教学方法进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诗歌教学_诗歌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19-06-17 04:15:17 影响了: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诗歌作为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苦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结果流于形式,并没有培养起学生“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介于此,笔者尝试阶段性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希冀能为诗歌教学贡献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 “阶段性教学法” 新教材 诗歌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24-0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诗歌作为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对培养中职学生“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在文学领域,自古以来,诗歌一直像文学皇冠上的宝石,闪着熠熠夺目的光辉;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诗性聪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结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作者经过实际教学发现,运用阶段性教学法来教授诗歌,会取得良好效果
  1 重视课前导入、培养审美态度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面对美伦美奂的中国诗歌,学生却没有欣赏热情,迟迟进入不了审美状态,从而导致了诗歌教学的失败。原因何在呢?诗歌没有真正进入学生的审美视野。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调整好心态,清楚的意识到学生在真正进入审美状态前,会有一个由日常态度向审美态度转化的心理准备阶段,教师在教学导入中应尽可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审美对象——诗歌,在教学导入中尽可能的激发学生情感上的期望与向往,引发他们深入探寻诗歌美的动机。因此重视诗歌教学的导入艺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
  1.1 音乐导入
  散发着古典韵味的古筝曲、古琴曲最能把我们带回到那遥远的年代——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例如讲《送元二使安西》时,一曲《阳关三叠》婉转悠扬荡气回肠,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古诗情境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激情导入
  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郭沫若说“诗是强烈情感之录音”,这都说明情感是诗的生命。教师亦应用激情唤起学生的共鸣。动情的朗诵、生动的语言渲染……造成浓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1.3 典故导入
  由于名人多奇事、名作多逸闻,用一些和作家作品相关的典故导入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4 利用多媒体
  播放与诗歌有关的影视片断。例如讲徐志摩的诗,可以先播放《人间四月天》片断了解作家生平。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是使学生进入审美过程的必要前提,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诗歌的魅力。
  2 讲授时运用比较教学法
  2.1 “比较教学法”的总体构想
  著名文艺理论家克罗齐认为:“比较”是任何学科都可以应用的方法。“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从“分析与综合”到“抽象与概括”的桥梁。通过比较,认识异中之同,就是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事物的共性,即规律性;通过比较,能辨别同种之异,就是认识矛盾的特殊性、事物的个性,即变化和发展。在教学活动中,“知同”才能把握教材的基本规律,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辨异”才能见微知著,触类旁通。“比较教学法”就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比较,辨别异同或高下,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读物的特征。
  比较的方法有很多,针对“求同辨异”,可以同类比,也可以异类比;可以纵向比也可以横向比;可以宏观比也可以微观比;可以课内比也可以课外比。“比”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比较点,要善于从不同的读物中发现在内容或形式方面存在的各种联系,并从中抓到主要联系,这样才能选准比较对象,明确比较点。语文的单元教学为“比较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坚实基础,作为教者的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这一方法,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2.2 “比较教学法”的教学思路
  以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五单元诗歌选读为例。本单元诗歌分别为中国现代诗三首——《沁园春?长沙》、《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再别康桥》;中国当代诗三首——《致橡树》、《错误》、《远和近》;外国诗歌四首——《致大海》、《我愿意是激流》、《啊,船长,我的船长》、《孤独的收割人》。在具体教学中,多数老师会采取“读诗韵——感诗意——品诗境——仿语言”的教授形式,这对理解一篇诗歌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在记忆方面,学生容易记得“支零破碎”,不成系统;从连贯性来看,由于切断了诗歌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而变成单独的“国别文学”。其实,诗歌是人类抒发内心丰富情感的工具,存在很多共同点。因此,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用“比较教学法”,就会把整个诗歌单元当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化的版块,从写作背景、写作主体、写作方式等方面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3 “比较教学法”在诗歌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前面已经谈到,“比较”的关键是要找到比较的“点”,而这个“点”其实就是一篇诗歌与另一篇诗歌之间关键的联系。笔者从诗歌的主题入手对诗歌进行“比较教学”,从而落实对“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培养”。
  “主题的丰盈是文学发展的内在张力。只要有人类存在的一天,我们都逃不脱喜怒哀乐,逃不脱爱情、亲情、友情的包围,因此作为抒发作者强烈内心情感的文字表现形式——诗歌,肯定摆脱不了对这些人类共同情感的抒发。例如以舒婷的《致橡树》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为例,两首诗歌都是歌颂爱情的,如果用“比较教学法”,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教学,仔细阅读、品味,就能更好地体味出两位不同时代、不同性别的诗人对爱情的不同诠释。
  一是作者及创作背景的不同。《致橡树》写于1977年3月,写这首诗时,十年浩劫刚刚结束。爱情,这一美好的感情,在十年的动乱中更是遭到了贬低甚至扼杀。然而在《致橡树》里,诗人却大胆地描写了对爱情的渴望,尤其是倡导了一种新型的男女平等独立的爱情观,这无疑是体现了女性意识在新时期的觉醒与张扬。《我愿意是激流》是裴多菲在1847年写的,时间上比《致橡树》早了100多年,是作者献给未婚妻尤利娅的一首情诗,在诗中,他向自己的爱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热烈而真诚的爱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为爱献身的渴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