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温故知新: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新视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温故知新: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新视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发布时间:2019-06-23 04:13:48 影响了:

  2011年11月6日至7日,仰韶文化发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渑池县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渑池县人民政府承办。来自瑞典国立东方博物馆、瑞典国家世界文化博物馆、德国考古研究院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报社、北京大学等国内数十家单位的仰韶文化方面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次纪念活动旨在充分宣传展示光辉灿烂的中华史前文明;回顾总结仰韶文化发现90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仰韶文化的历史和学术地位;缅怀历代考古学家为中国仰韶文化研究和文明探源作出的巨大贡献;交流仰韶文化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仰韶文化研究方法和方向;推动中瑞文化交流,增进中瑞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以仰韶文化研究为平台,开创中原文化和华夏文明研究的新篇章。
  1921年10月27日至12月1日,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瑞典地质考古学家安特生和我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和石器,以该村命名的仰韶文化诞生。仰韶文化对于中国考古学意义非凡: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这种命名方法后来也成为中国考古学文化命名的通则,沿用至今。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也被视为西方近代田野考古学真正传人中国的标志性事件。这也是我国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就此起步。1923年安特生的《中国远古之文化》正式发表,把仰韶文化确立为中国史前文化,这不仅使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不攻自破,而且让仰韶文化走向了世界。
  11月6日上午,仰韶文化发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渑池县体育馆召开。11月6日下午至7日下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仰韶文化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灿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弛教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燕明研究员相继主持了三个时段的学术研讨会,共有26位与会代表进行了大会学术发言。闭幕式上,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兴邦研究员发表了讲话,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进行了大会学术总结。
  一、田野考古新发现介绍
  李新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题为《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的新发现》发言中介绍了西坡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该遗址自2000年到2006年共进行了六次发掘,发现了特大房址和墓地,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所发现的我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建筑面积达516平方米的超大型房屋,说明聚落内部结构已由仰韶早期的向心式布局开始转变为开放式布局,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的出现,也昭示着仰韶文化中晚期社会复杂化程度的提高。2011年9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第七次发掘。此次发掘重大发现之一是遗址中心区的大型房址F107。F107门道向南,内可能有火塘。根据F107的剖面,推测房址的建筑程序大约为挖坑——立柱——填土——挖地穴——垫土——铺白灰面。该房址的发现为深入探讨仰韶时期大型房址的建筑工艺提供了新线索。新的发现总能带来新的启示。一个文化内涵的丰富取决于细致的田野考古,我们现在许多定性的研究需要大量考古信息的支撑。
  吉平(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在题为《内蒙古通辽市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发言中介绍了哈民忙哈的考古新发现。该遗址堪称中国史前考古的空前大发现。遗址地处内蒙古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东南约15公里,南距通辽市区40公里,总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经过两年的考古发掘,共清理出房址43座、墓葬6座、灰坑33座、环壕1条,清理面积达4000余平米,出土了大量珍贵遗物近千件。特别重要的是在7座房屋遗迹中发现了完整的房屋顶部木质结构,完整再现了新石器时代半地穴式房屋的构筑框架,这在全国来讲尚属首次。另外在几座房址当中还发现凌乱堆弃的大量人骨遗骸,有一座房址内多达97具,反映了当时部落战争的真实场景,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新石器时代当地原始居民的社会结构、政治关系以及生活方式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哈民遗址距今约6000年至5000年之间,规模之大、保存之好、现象之复杂奇特、出土遗物之丰富在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史前考古中都极其罕见。遗存所反映的文化面貌是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这类遗存的文化中心大体分部在中国东北的科尔沁沙地地区,年代与红山文化相当。所以,哈民忙哈遗址的考古发掘,健全了中国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谱系与序列,极大地丰富了草原文化。
  二、仰韶文化区系类型研究
  张居中(中国科技大学)在题为《三论仰韶时代文化》的发言中把仰韶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典型仰韶文化”、“典型仰韶文化的亲缘文化”以及存在典型仰韶文化因素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时代诸文化的原始农业发展水平,随着气候的波动,各地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而由于典型仰韶文化的大举东进,与大河村文化的剧烈冲撞,才产生了黄河中游地区最早的城址——西山古城,并随后形成了强大的王湾三期文化,出现了一批龙山时代的古城址。
  魏兴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题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关系再研究——豫西晋南和关中地区仰韶文化的新认识》的发言中,详细梳理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的关系研究简史。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原占优势的半坡类型比庙底沟类型早的观点受到挑战,平行说重新抬头。还分析比较了“半坡类型遭遇庙底沟类型说”以及“平行说”在层位、年代、文化内涵方面的证据,并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依然有赖于对豫西晋南关中地区仰韶文化个时期遗存综合考察基础上的全面分析。此外,还讨论了仰韶初期枣园类型与零口类型的关系、仰韶早期东庄类型的来源及其与半坡类型的关系、仰韶早期东庄类型与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的关系、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与泉护类型的关系几个重要学术问题。
  戴向明(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题为《陕晋豫地区仰韶早期文化的有关问题》的发言中对主要涉及仰韶文化中心即陕晋豫相邻地区的两个相关问题展开:仰韶早期文化时空范围的界定,以及仰韶早期向中期文化的转变。根据对陕西关中地区、晋南仰韶早期遗存的分析,两个地区在相当于关中北首岭的阶段的文化面貌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可命名为“枣园文化”;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定差异,晋南豫西的考古学文化可称为“枣园类型”,关中地区者称为“零口类型”,后者发展成为半坡类型,而半坡类型繁荣时期向晋南豫西扩张,与枣园类型后继类型结合成为“东庄类型”。仰韶中期的庙底沟文化最早起源于晋南豫西,是在半坡文化的关东变体东庄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