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察布查尔,箭乡再书传奇_察布查尔乡诊所
 

察布查尔,箭乡再书传奇_察布查尔乡诊所

发布时间:2019-06-25 03:58:10 影响了:

  朱伦呼兰比,这个在察布查尔县传唱不息的说唱艺术,至今已延续了200多年,现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亮女声,哼吟着曲调,不断变幻着,语音抑扬顿挫……随着内容的推进,女艺人将锡伯族“朱伦呼兰比”这一曲艺形式的独特风韵展露无遗。
  很难想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古典长篇小说,在锡伯族“朱伦呼兰比”艺人的念读下有如此奇妙的效果。
  朱伦呼兰比,这个在察布查尔县传唱不息的说唱艺术,至今已延续了200多年,现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礼赞西迁精神
  察布查尔,锡伯语意为“粮仓”。
  察布查尔县是全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也是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锡伯族聚居区。全县总人口约19.1万人,锡伯族同胞2.1万多人。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绝非偶然,需要时间的积累,历史的沉淀,以及大众的认同。那么,察县百姓对文化的认同感,是如何形成的呢?
  记者在察县锡伯民俗风情园找到了答案。
  这个2004年开园,2007年就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的风情园,是全国独一无二展示锡伯族西迁历史、戍边屯垦历史和锡伯民俗的综合型景区。
  在西迁历史纪念馆,随着讲解员的讲述,248年前的那段历史浮现在记者眼前——
  为保卫边疆、戍边屯垦,1764年,乾隆皇帝从沈阳及周边15市抽调锡伯族官兵,派到新疆伊犁驻扎。4000多名西迁官兵与家眷,从白山黑水到伊犁河,冒酷暑、顶严寒,越千山、涉万水,风餐露宿,险境迭现,长途跋涉一万余里,仅用一年三个月就出色地完成西迁任务。
  “锡伯族的西迁,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它与一般的民族迁徙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察县文化馆馆长富学俊告诉记者,有人说,察县锡伯族人是最早的边防军人,是最早的援疆干部。
  248年来,察县的锡伯族一直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习俗。而这段西迁史,锡伯族同胞们都能倒背如流。
  伊犁州察布查尔县文化馆馆长富学俊说,每个锡伯族孩子出生后,父辈都会将锡伯族引以为傲的西迁精神灌输给他们,“这种精神,牢牢地把锡伯人的心绑在一起,让大家对锡伯文化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西迁精神,是我们的魂。”
  
  弘扬传统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有物质承载,都有具体的表现形式。锡伯族文化也是如此。
  在察县,记者看到,“朱伦呼兰比”,还有贝伦舞,正在为锡伯族完成锡伯文化的传承。
  5月8日,中国·察布查尔第二届“西迁”国际文化经贸旅游节开幕。下午5时30分,察县文化广场的国旗台上,十余名乐手弹拨起锡伯族乐器“菲特克呐”,欢快的弹弦乐声在广场上空响起。
  由上千名学生、群众组成的舞者身着锡伯族传统马褂,从四周排着整齐队列奔入广场中央。伴着乐鼓声,他们未作停顿,便扬手抬腿、甩头扭腰。舞姿整齐有序,阵型不停变换,恢宏之势有如千人策马扬鞭,驰骋在草原之上。
  这场集体贝伦舞,主会场有2422名舞者表演。同时,察县各乡镇还设6个分会场,展演者共计10934人。
  就这样,万人贝伦舞创造了大世界吉尼斯记录。
  贝伦舞现已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是锡伯族民间舞蹈的统称,形成于早期锡伯族的渔猎生活时期。通常在亲友相聚、节日庆祝时,几十人即兴而舞。
  “举办这样的大型活动,我们旨在挖掘、传承锡伯族的民族文化,向更多的人、更大的平台去推介我们锡伯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富学俊说。
  近年来,察县对锡伯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伊犁州党委常委、察县县委书记王奕文说:“我们要系统地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把一些锡伯族濒临灭绝的文化文艺种类和有代表性的传承人进行保护,并深入探索。”
  富学俊举例说,前几年,察布查尔县做过专项调查,全县会唱念“朱伦呼兰比”的艺人仅有几十人,基本上都是老年人,有个别年轻人虽然会,但熟练程度不如老前辈。为此,他们通过录音录像、制作节目等方式来保存资料,尽快培养传承人。
  对此,察县即将出台《民间艺人管理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办法》,以便从管理制度上进行保障。
  目前,察县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4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5个。
  
  书写箭乡传奇
  在锡伯民俗风情园的弓箭博物馆内,记者看到了奥运健将薛海峰的名字,与此同时,记者的记忆也被带回到4年前。
  2008年8月11日,在北京奥运会男子射击团体比赛中,薛海峰和队友最终斩获射箭男子团体项目的铜牌。这是中国男子射箭在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奖牌。
  这个消息,让察布查尔县所有知道薛海峰的人都兴奋不已。“因为薛海峰是察布查尔人,所以他是中国的骄傲,更是我们察布查尔县的骄傲!”察县文体局局长永富良说。
  在锡伯人的生活中,弓箭始终占有异乎寻常的重要地位。锡伯人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射箭,因而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察县也因此得名“箭乡”。
  据富学俊介绍,无论是古代从事渔猎,还是编入清“八旗”从戎,都要靠好的箭法。当时入伍要做到“一马三箭”,即打马飞跑,在百米内要连续射击三箭,才能驰骋疆场。时至今日,锡伯族仍然传承着射箭的习俗。
  随着时代的变迁,弓箭不再用来保家卫国,许多锡伯族儿女拿起弓箭在竞技场上为国争光。
  1979年,察县建造了一座大型的射箭厅,组建了射箭队,此后,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射箭运动员。
  在北京奥运会上勇夺奖牌的薛海峰就是从察布查尔走出来的锡伯族人,而中国男子射箭队总教练郭梅珍也是察县锡伯族人。
  锡伯人渔猎时掌握的生存技能,成为为国争光的神兵利器。在察县政府的有意培育下,锡伯族的优势文化项目被发扬光大。
  走出察县,走出新疆,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这是“箭乡”书写出的让世人刮目相看的传奇。
  铸就现代文化
  察县的锡伯族之所以感动中国,除了他们祖先报效国家的辉煌历史,也来源于他们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在东北,虽然锡伯族人数众多,但他们却在动荡和沉浮中丢失了本民族的文字。然而,在伊犁河畔的察县锡伯族人,不但将祖先的语言文字完整地保留下来,还办起了供全县两万锡伯族人阅读的锡伯文报纸《察布查尔报》。
  在锡伯民俗风情园里,有个格吐肯书画艺术展览馆。腾跃蹁跹的草书,遒劲有力的隶书,书画合一的十二生肖……看到墙壁上挂出了一幅幅颇具异家风骨的书画作品,记者心生感叹:真是民族的艺术家!
  现年68岁的格吐肯,创作出锡伯文、满文的正、草、隶、篆的书法体系。他的许多作品被收录在《中国历代书法家大辞典》、《新疆百科全书》等100多部书法集、名人录和史志当中。
  在察县还有很多人,虽然没有格吐肯出名,却在艺术的追求和传承之路上渐行渐宽。
  64岁的农民画家关金昌就是其中一位,他说:“经过不断学习,我在绘画技巧、色彩运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近年来,察县对农民画越来越重视,县文化馆专门为农民画家开辟出一间大画室,供他们作画。目前,该文化馆已组织15个乡(镇)场的农民画家创作了80余幅农民画。
  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察县以时代精神和现实需要为养分,为察县的现代文化的打造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
  锡伯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保卫祖国边陲、维护民族团结的英雄史。而察县西迁历史纪念馆所呈现的,无疑是这部英雄史中最炫目的篇章。
  对中华民族而言,这样的历史再现和文化资源,是各族人民共同守边的见证,是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象征。
  让历史充分发挥现实的作用。这就是察布查尔县的文化贡献。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