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浴火重生毒后归来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毒后归来 浴火重生

发布时间:2019-06-27 04:01:27 影响了:

  关于作品创作年代的种种说法  1.2007年,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马思聪全集》第二卷第117页的说明:“1954年创作,1956年8月第一届音乐周上]。校订样本: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
  2.“……‘***’时期1958年创作的《A大调大提琴协奏曲》……”(《马思聪全集》音乐作品录音文字说明第6页,环球音像公司录音,广州新时代音像公司2007年出版。)
  3.“马思聪在完成其《第二交响曲》之后,接着进行了这部作品的写作,于1960年完成。”(同2,第7页。)
  4.“到了1960年,他完成一部《A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第44号)……”(徐迟《马思聪》,见《论马思聪》,马思聪研究会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436页。)
  5.“五十年代马思聪的创作又出现了一个高潮,写出了……《A大调大提琴协奏曲》(1960)等”。(梁茂春《香港作曲家——三十至九十年代》,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27页。)
  6.“从1950年到1960年的10年间,他又写出了从《欢喜组曲》到《A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等一系列大约二十多个编号作品。”(陈聆群《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与一个音乐家的历史命运》,《论马思聪》第373页。)
  7.2002年,马思聪诞辰90周年纪念音乐会节目单:“《A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世界首])创作于1960年。”
  8.据马思琚教授回忆这首大提琴协奏曲“肯定不是***或随后的困难时期,好像是情况已经有些好转的时候,也许就是1962年(创作的)。”(见金毓镇《马思聪的大提琴协奏曲》一文,2009年,未发表。)
  9.马思聪“未编号作品”:“大提琴协奏曲,钢琴伴奏,一九八零年”。(颜廷阶编著的《中国现代音乐家传略》,台湾绿与美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252页。)
  10.“关于出版拙作,兹把我在这里写的目录列出如下:……大提琴及管弦乐:协奏曲……”(1985年4月23日马思聪致苏夏函,见《论马思聪》第413—414页。)
  针对第一种说法,大提琴]奏家金毓镇先生在其文中指出:“这是一段用于《山林之歌》的介绍文字,被张冠李戴错放到了这里。”
  而第3、4、5、6、7种的提法似乎一致认为这部作品“于1960年完成。”但是缺乏作曲家本人提供的文字依据。因为现存的手抄钢琴谱(首页右端写有“1962.7”的字样)虽不是作曲家的手稿,但至少说明在此之前作曲家已经完成了这部作品的钢琴谱。
  笔者曾向大提琴]奏家赵学廉先生了解过当年的一些相关情况,得知赵学廉作为黄源澧教授的高足,1963年就读本科3年级时,曾在马思聪院长的亲自指导下,在学习]奏会上]奏过这部协奏曲的第一乐章,王耀玲担任钢琴协奏:。我们从马思聪先生对这部作品热切关注的心情来推测,它似乎完成于1962年前后,这或许比较接近其完成创作的原始时间。
  今年5月8日下午,笔者在马之庸女士的陪同下,参观了广州马思聪音乐艺术馆。翌日上午,笔者在广州艺术博物院陈伟安院长和该院文物保护管理部张素娥主任的支持和帮助下,查阅了该院收藏的马思聪的乐谱及文字资料,发现保存完整的马思聪大提琴协奏曲总谱手稿中个别段落的配器作过一些调整。可惜,在总谱最后一页的右下角,作者亲笔标明的日期,已用白色涂改液覆盖了①。
  5月11日上午,笔者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资料室张汉珍女士的协助下,查阅了该资料室保存的一套马思聪大提琴协奏曲的乐队分谱(总谱缺失)。这一份分谱是原中央歌舞团管弦乐队的资料,为蓝色晒图本。在第一小提琴分谱最后一页的右下角注有抄谱者的姓名与日期:“Yán qǐ míng 1963.5.3”,足以表明在此之前作者已完成了配器②。因此,马思琚教授回忆该作品的创作年代(1962)是准确的。
  1984年3月,大提琴]奏家于光先生受马思琚教授之托,把她在“**”中费尽心力保存、劫后余生的这部协奏曲乐谱,带至美国面交给了马思聪先生(金毓镇先生在文章中叙述了这一段“充满传奇的故事”)。作曲家在对其作了修订之后,托人把总谱捎回北京。这部浴火重生的协奏曲,终于踏上了它新的艺术征途。
  马思聪大提琴协奏曲的历史地位
  大提琴协奏曲这一体裁的开拓,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寥寥。
  1951年,桑桐(1923—2011)创作的大提琴与管弦乐《幻想曲》,成为在这一领域里最初的尝试。
  1955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叶惠康创作的毕业作品《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三乐章,约35分钟),于同年]出,由大提琴]奏家王连三(1926—1986)副教授独奏,马思琚(1920—)教授钢琴协奏。但此曲“久未完成配器”,后在大提琴]奏家胡国尧的“催促”之下,叶惠康终于将其完成了管弦乐配器(标题为《山河》),并于1987年12月18日在香港首],由胡国尧独奏,香港泛亚交响乐团协奏,叶惠康指挥。③
  1960年,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王强(1935—)发表了她的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由吕其岭独奏,上海音乐学院乐队协奏,樊承武指挥首]获得成功。这是一部单乐章的标题协奏曲(约23分钟),至今仍是音乐会保留曲目和音乐学府采用的、为数不多的中国大提琴教学曲目之一,并有3种录音制品流传:M-508M-33/1217(1962),吕其岭独奏,上海音乐学院乐队协奏,樊承武指挥;DL-0019.DL-82/0037-8(1982),高龙独奏,上海交响乐团协奏,曹鹏指挥。修订版:HRP7237-2?穴2003?雪,兰洁独奏,香港小交响乐团协奏,叶聪指挥。
  李遇秋(1929—)的大提琴协奏曲《鄂尔多斯》作于1963—1964年(三乐章,约25分钟),未发表。该总谱于1993年遗失,作曲家目前正在根据钢琴谱草稿予以修订并配器。
  改革开放之后,这一体裁的创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石夫(1929—2007)的大提琴与钢琴双重协奏曲《莲乡情》(单乐章)完成于1979年,系根据作曲家本人于1962年创作的钢琴三重奏《莲乡》改写而成,未发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