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现代主义先锋派 [先锋派?还是传统主义?]
 

现代主义先锋派 [先锋派?还是传统主义?]

发布时间:2019-06-27 04:01:44 影响了:

  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1913—1976)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英国作曲家,其歌剧成名作、代表作《彼得·格莱姆斯》(Peter Grimes,Op.33,1944—1945)不仅被认为是英国自17世纪普塞尔的歌剧创作以来最值得骄傲的一部同类作品,而且还是最成功的现代歌剧之一。
  《彼得·格莱姆斯》取材自英国诗人乔治·克雷布(George Crabbe,1754—1832)的叙事诗《自治镇》(1810,Borough)。原著人物众多、内容繁杂,在改编为歌剧时采用了序幕加三幕六场的大型歌剧形式。面对由此而形成的几个有规律的幕间,布里顿用六个间奏曲对其进行了连接。这些器乐段落除了为戏剧情节的流畅而设置之外,亦使得整部歌剧的音乐得以连续发展。受歌剧情节以及本身所具有的描绘性的左右,这六首间奏曲基本可以分为描写大海的奇数间奏曲——黎明、上午和月夜,以及影射格莱姆斯多舛命运的偶数间奏曲——暴风雨、帕萨卡利亚和“疯癫”间奏曲。它们的交迭出现不仅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而且偶数间奏曲还位于每一幕戏剧冲突的中心位置。同时,非常明显的是,奇数间奏曲还分别成为其后戏剧音乐段落的“前奏曲”,具有一定的导入随后的戏剧情绪和音乐素材的功能。
  歌剧获得成功后,布里顿把其中第一、二、三、五首间奏曲摘出作为音乐会组曲单独]出,取名为《四首大海间奏曲》(Four Sea Interludes,Op.33a)①,而第四首间奏曲(加上第二幕第二场的尾声)自成一体,成为另外一首经常在音乐会上]出的管弦乐作品《帕萨卡利亚》(Op.33b)②。
  本文以下按照在歌剧中出现的顺序,对《四首大海间奏曲》进行音乐本体分析,以探讨它们的写作特色。
  1.黎明
  歌剧序幕发生于镇议事厅里,小镇上的居民挤满了大厅,他们期望着一场对彼得的惩罚。律师斯沃娄在简单的问讯后宣布了彼得徒工死于意外事故的裁决,警告他不得再雇用新徒工,并不顾他的大声抗议和人们认为裁决过轻的不满而宣布退庭。
  布里顿在这个简短的序幕中极为恰当地展示了歌剧的主要矛盾——建立在主人公彼得与小镇人之间的互不理解、互相对立的戏剧冲突。接下来便是剧中第一首间奏曲“黎明”。
  像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的许多同类作品一样,该剧没有采用歌剧之前加入序曲的形式。这一手法的目的在于使听者在没有足够情绪准备的情况下,快速面对戏剧矛盾的展示,极大地增加了戏剧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力。因此,位于序幕之后的“黎明”间奏曲便具有了歌剧序曲的部分功用,其戏剧情绪的构思和调性设计的便利使之既是前后场景中的桥梁,又成为歌剧故事的导引。
  “黎明”间奏曲伴随着序幕结尾处彼得与埃伦二重唱的最后一个音符E一起开始。由于采用双调性的二重唱的双方最终统一在埃伦的E大调上,从而使得与以A为调中心音的第一间奏曲的衔接自然而顺畅。
  这是一幅描绘大海的生动“音画”,由三个材料组成:
  a.长笛和弦乐在高音区的齐奏,宛如海风吹过小镇的上空。舒缓而平静的a小调旋律因为装饰音的缘故而平添了几分紧张感,发展中强调了高音E的作用。(第一间奏曲开头7小节)③
  b.单簧管、竖琴和中提琴在中音区的三度琶音,形成了一个快速的弧形旋律,仿佛海面上的粼粼波光,在阳光下翻滚跳跃。(标号10前3小节)
  c.铜管和低音弦乐器]奏的A大调和弦进行威严而深沉,如同不可揣测的大海一样。(标号10)
  这些材料依次在高、中、低三个音区出现,所构成的旋律主题先后出现了五次,第四次时材料c在铜管声部发展变化出一个小高潮,意犹未尽便逐渐消退。平静和缓的音乐为后面第一幕第一场小镇居民A大调上的合唱提供了一个前导。随后的合唱即是以这三个材料的顺序出现为伴奏音乐,其中除了因孩子们的出场而加入了跳跃式的音型外,没有增加任何新的内容。
  “黎明”间奏曲的写作手法极其简单和直接,没有采用复杂的结构形式,对于音乐的发展手法类似于变奏的方式,利用转换乐器声部和配器色彩等手法将音乐不动声色地发展起来,主要强调了对戏剧情绪的烘托和静物的描写。布里顿擅长用简单的手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一思想贯穿在他创作的始终。纵观整部歌剧,他的这种手法得到了反复使用。看似平常却意味深长的寥寥几笔,便将作曲家对情节发展的态度或叙述故事前的情绪营造了出来。
  2.暴风雨
  歌剧中,彼得性格的孤僻乖张、与小镇人之间紧张对立的关系等内容,已通过序幕和第一幕第一场的相关情节进行了交待。同时,在该场景的末尾,布里顿为他设计了一处情感抒发的时刻——“港湾咏叹调”,在其中他表现出对“幸福生活”的幻想憧憬和对小镇人的蔑视厌恶等情绪。第二间奏曲即位于此后。受剧情和该独唱段落的影响,在情绪和性格上这一间奏曲具有暴虐肆意和温情渴望的对比效果。汉斯·凯勒曾指出,这个间奏曲是“彼得精神中狂暴和渴望的方面”的一个反映。①
  该间奏曲由七个部分组成,由于“暴风雨主题”的不断出现而形成了回旋曲式的结构特征。?穴图示如下?雪
  建立在bE小调上的主部主题(标号51处前两小节)被处理成赋格式的,由木管组和弦乐器]奏,完整地呈示了三遍,每遍提高一个八度;第四遍在开始三小节后被第一插部打断。铜管乐器上的第一插部先由长号和大号奏出,然后被小号接过,形成层层递进的、汹涌澎湃的效果。该主题来自第一间奏曲铜管]奏的“材料c”在高潮处的变化形式(标号12后6—8小节),威严阴森的旋律性格与凶狠残酷的主部主题变化不大。主部的第一次再现叠加了管乐声部,仅呈示了一遍主要主题便被弦乐的上行音阶带入到第二插部中。第二插部采用了新的材料,在节奏上也与前面的两个主题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三连音和切分节奏使该主题具有一些谐谑的性质。布里顿在这个插部的写作中采用了双调性的手法:木管组的bE大调与铜管组和弦乐的D大调同时存在。主部的第二次再现也是减缩式的,主题由大管、低音大管及大提琴和倍大提琴]奏。随后出现了竖琴和弦乐组]奏的第三插部,其主题材料来自前面第一幕第一场结尾处彼得的“港湾咏叹调”,同样采用了原来的A大调;该主题在第三插部的最后一次再现还伴有两个“暴风雨和弦”⑤(标号62后)。当木管奏出16分音符的节奏型时,该咏叹调的第二个动机“远离巨浪,远离暴风雨”(标号49后第5小节)在铜管声部被以增加时值的方式奏出。这个抒情的主题并没有获得尽情的抒发,原因是在其下方始终陪伴有一个属持续音,从而形成了一种长时间的压迫感。随后,铜管乐器奏出了主部的第三次再现,其下方由弦乐]奏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则延续自第三插部。第二间奏曲中的“暴风雨主题”和“港湾主题”的出现预示了其后一幕剧情的主要冲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