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佛光普照下一句 [教师,心灵阳光的普照者与知识的创造者]
 

佛光普照下一句 [教师,心灵阳光的普照者与知识的创造者]

发布时间:2019-07-03 04:11:45 影响了:

  摘要: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工程师,是教育事业的脊梁。本文1通过对社会的前进少不了教师的正确指引、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更少不了教师的耐心教诲的记述,拟从教师定义的分析开始,阐述教师既是人类心灵阳光的普照者,又是知识的创造者,展现教师在人才培养和创造知识两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关键词: 教师 知识 德行 学习
  生命的过程是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和生活质量从根本上取决于他所受到的教育质量。一位伟大的教师可以是像孔子那样以仁德感化民众、使之成为君子的社会思想家,也可以是像爱因斯坦那样以敏锐的思维为人类解开宇宙奥秘的自然科学家。但不管以何种标准来分,千千万万的普通职业教师都在运用着自己的睿智开化人们的大脑和心灵。
  一、教师的定义
  1、狭义的“教师”
  就职业性质而言,精通一门或几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学校直接担任着教书育人任务的人称为专业教师。他们一方面以“教师”这种职业为生存手段,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承担起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职责:使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得以传承,使知识与技能得以更广泛的传播,乃至分担起设计与建造科技与文化大厦的神圣使命。
  2、广义的“教师”
  只要有心,万物是良师。在生活与学习中,应抛开外在的教育机构或体制的约束,时刻保持谦虚的人生态度。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3、教师与非该职业性人的区别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句话不但向学子提出统一学习与实践、知识与德行的要求,更向世人揭示教师与一般人的区别:教师的一言一行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主观表现,而且还具有教化与感化他人、引领群体思想走势的作用。
  二、教师,心灵阳光的普照者
  孔子云:“学则不固”(《论语·学而》),即“学习才不会受蒙蔽”。这里理解为通过从事学习和接受教育,一方面可以正确分辨善恶、是非、曲直,避免和纠正某些陋习;另一方面可以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权衡利弊,选择相适宜的方法解决问题,免走弯路。
  1.教师感化我们的德行
  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毁灭人类原有的家园。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越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就越要有强大的伦理自觉性来保障知识的正确应用,只有品行端正的人正确把握知识,将知识应用于该用、可用之处,才能为社会建设和文明进步添砖加瓦[1]。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不仅教授着知识,更是用自我修养与行为自律影响、感化着学生。
  2.教师引领我们寻求真理
  教师是学生脚下垫着的坚实的脊梁,通过这个脊梁,才能使学生逐渐学会观察事物,学会更全面地把握事物静态特征以及动态脉搏,从解决书面问题开始,逐渐向解决实际问题迈进。
  原子物理奠基人欧内斯特·卢瑟福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有着“鳄鱼”般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钻研精神,同时他还是一位硕果累累的导师,他一生培养了十二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氢原子模型提出者玻尔就是其中的一位。波尔曾深情地称卢瑟福是“我的第二个父亲”。由此可见,教师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和经验的传授者,而是播种者。他们播下一颗思想的种子,挖掘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思维,让思想在知识的长河里畅游,这样更能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三、教师,知识的创造者
  1、什么是知识
  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说:“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里所说的“斗争”就是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及未知世界对人们的“藏匿”,“探索”的过程就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而又不断暴露新的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抽取的经验精华就是“知识”。
  2、知识的价值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限性,这样,知识就成为人们争相吸收与开拓的力量源泉。有限的资源对发展的制约必定需要科技的进步来弥补,美国次贷危机也很好地说明了,没有科技进步而光靠虚拟的经济投机操作,是难以维持人们的长久需求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2]。
  3、创造知识的人是教师
  人们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已有的知识,用来填补缺漏、丰富自己,也可以在未知领域中根据原先的学习经验探索事物的新规律。以高校为例,高校不但是人才的摇篮,更是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的主要阵地,“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973计划项85项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占立项总数的54.5%。2008年高校发明专利申请量为30808件,是1986年的55倍;高校发明专利授权10265件,是1986年的227倍[3]。
  四、感恩教师在于对知识的创造与美德的传承
  首先,应深刻领会教师所从事的事业的内涵。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说明在大学校园中,教师总是教育的中坚力量,伟岸的教师能带动教与学的有机结合。然而,“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想使人格逐渐健全、知识不断丰盈、能力日益完善还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付出。作为一名教师,他最得意的事就是他的应用技能和学术思想能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和发扬,同时学生能在勇于超越的精神支配下精益求精,这也是社会进步对一代人的必然要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架,功在不舍。远大的目标、正确的方法和不舍的努力构成“黄金搭档”,总能使生命绽放光芒。
  其次,要学会学习。学习是一个人的终生事业。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就是一位博大精深的教师,社会就是一个大学校、大课堂,除了从课堂和书本获得知识,还要锻炼出一双敏锐的眼睛,从而发现生活中的可用素材。拥有能思考、会思考的大脑,人人都能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
  综上所述,感恩教师不在于付予报酬,而在于传承教师的美德并不断拓展出新的知识,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张炜 . 科技、财富与伦理 . 《书摘》[J],2011,(08):12-13
  [2] 路甬祥 . 科学的价值与精神 . 《企业科协》[J],2009,(01):12-14
  [3] 吴郁秋 . 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研究 . 《经济与法》 [J],2011, (12):52-54
  作者简介:汪顺丽(1990.03—),安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三好学生”、奖学金获得者。
  通讯作者:蒋立科(1942.10—),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发明家,研究方向:生物物理化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