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_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_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发布时间:2019-07-04 04:12:54 影响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那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驾驭教材,使教材回归生活呢?
  一、取材生活
  我们认真解读品德与社会,就可以发现强调生活是品德与社会的最大特点,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都将儿童的生活放在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使我们的教学信息来源于生活的实际。课前要精心备课,掌握课程的目标,然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能照搬教材。我们都知道,现行的教材为我们提供的是学材,是参考,而不是唯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注意理解教学目标,合理地调整教材提供的信息,课前注重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信息的搜集,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我在教学“购物场所我知道”这部分内容时,我就根据农村的特点,在课前师生共同了解学校和学生周围的一些购物场所。通过调查,学生在课上都能够介绍自己周围的一些购物场所,如小卖部、商店、百货店、小型批发站等,当学生介绍到说我们这里也有专卖店时,我就让他谈谈我们这里有哪些专卖店,学生们纷纷说:“有鞋店、食品店、服装店、文具店……”其实,这可以看作是学生的发散思维,“专卖”并非我们常常理解的那些名牌的专有商店,如“双星专卖店”“波斯登羽绒服专卖店”,专门卖一类商品的为什么不可以叫专卖店呢?农村不像城市,具有一些大型的专卖店、超市及综合商场等,但让学生了解自己周围的一些常见的购物场所,方便于生活,熟悉生活也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二、再现生活
  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血肉联系的学习过程,而要改变过去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去传授那些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知识和经验,不要把学习只看成是掌握某些书本知识和语言符号。这样的课程学习达不到本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真实地再现生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感受,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才能学习生活和道德,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例如在教学“我是谁”这部分内容时,除了让学生知道在不同的场合我们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外,还应该让学生知道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里面还蕴涵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因素。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很可能只汇报扮演好角色的一方面,但我们的社会是复杂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反映出生活的多个侧面,这样对学生来说才是真实的、可信的、亲切的。如在校园里有的学生追逐打闹、乱扔垃圾,教师课上吸烟等;在公共汽车上一些人逃票,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在旅游景区乱写乱画、破坏环境卫生等等,都应该在课上展现出来,让学生进行辨别、讨论,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摹拟生活
  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材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但这并不能从多方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呢?我们要让静态的教材变为动态的教材,使教材活起来。这就是让学生摹拟某种生活情景,如扮演、编故事等,在这种“准生活”摹拟中学习。如在教学“当火灾发生的时候”这部分内容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组连环画式的图片,但如果只是纸上谈兵地给学生讲解,不但枯燥乏味,而且也不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时我们就可以让教材说话,组织学生模拟火灾的场景,当大火着起,烟雾弥漫,我们该如何逃生?如何报警?这些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一次,才能够印象深刻。如让学生模拟打119报警电话时,学生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该说些什么内容。在模拟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评议,找出应该注意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在形象、生动、趣味化的学习中掌握知识,并受到教育。
  四、走向生活
  课程标准倡导的是通过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生活。所以,我们教学中应该努力调动儿童已有的经验,通过自身的观察、调查、了解等活动和互相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让学生自己走向生活是我们品社课的一条重要教学途径,让知识从生活中来,消化吸收后再回到生活中去,这才是品社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如在教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时,让学生自己走向生活,找找生活中的陋习。汇报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能够从多方面进行说明,如随手丢弃废物、大人们相聚时互相让烟、冬天关紧门窗、一些人玩游戏到半夜等,从而告诫他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再如教学“关爱爷爷奶奶”时,也可以让学生采访一下,他们的伙伴是如何对待爷爷奶奶的,以此来唤起学生对爷爷奶奶的敬爱、感激之情。
  五、拓展生活
  只有当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才会用自己的方式去适应社会,我们在教学中极力地适应儿童的需要,一切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但这并不等于照搬生活的原貌,我们的教学应该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拓展儿童的生活经验。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提高,而不是使学生停滞不前,课程既注重了教育教学的方式是儿童乐于接受,也适合于儿童接受,更注重了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所以说,回归生活后,应该不仅是适应,而且包括超越和提高,不仅是生存,还包括发展创造。用杜威的话说:“生活是一种自我更新的过程”。如教学“马路不是游戏场”时,农村的交通情况多少比较简单,但不能够只局限于农村的一些交通状况,而应该让学生了解一些交通知识,认识交通指示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课程是为了生活,我们的教学更是为了生活;反过来,生活是我们课堂生成精彩灵动的源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