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1--13)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1--13)

发布时间:2019-07-12 05:24:27 影响了: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 卷一

26、(1)特点:以军事征服为基础;
分封对象主要是本族的王孙公子和姻亲功臣。作用:推动了其他民族的社会变革;
加强了有效的统治;
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
促进了民族融合。

(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
地方上推行了郡县制度;
地方的郡守和县令皆由皇帝直接任免。这样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

(3)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地位;
推行“附益之法”,使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

27、(1)地位: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号称“天府之国”。

(2)原因:关中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关中地区土地肥沃;
郑国渠的兴修;
关中地区交通便利,商业发达;
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推动了关中地区经济的发展。

(3)影响: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为秦汉乃至后世在此长期定都奠定了基础;
为关中地区长期作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创造了条件。

28、(1)不同:汉初采取“和亲”式的消极防御,而汉武帝时实行军事上的积极进攻。

原因:汉初国力衰微,无力对抗匈奴;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具备了军事打击的条件。

(2)管辖:在河西走廊一带设郡;
修筑长城;
派兵戍守;
移民屯田。

(3)丝绸之路开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原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等远传西域;
西域的马匹、葡萄及其他农作物也传入到了中原地区;
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印度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中国的造纸术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再传到欧洲的。

29、(1)核心内容是“仁”,以爱人之心协调社会与人际关系。政治思想:要使天下安定,以“德”和“礼”来治理国家。

(2)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影响: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3)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儒家学说的高潮。(或者“对进一步传播孔子思想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或者“有利于儒家思想为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等等)。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 卷二

26、(1)主要原因:魏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社会动荡;
少数民族大批南下,迫使北方汉民族向南迁移;
南方逐渐成为政治中心,带动了人口的南迁。

(2)经济状况: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

主要表现:农业方面,江南农业的开发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闽江流域和岭南,三吴地区最发达;
手工业方面,吴国的缫丝业、蜀锦,南方的青瓷及建筑业、扬州的造纸业都很著名;
南方的商品经济也相对比较活跃。

(3)原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
北方农民南迁,带去了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政治中心的南移。

27、(1)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措施:唐代将丞相职权一分为三。

(2)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

(3)主要原因:发展的差异,经济文化不平衡的多民族、多地区统一于一个国家内。

实践:在边疆地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册封其首领;
设立都护府、都督府等管理机构;
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

28、(1)特点:“市”为政府所设置;
设在都邑之中;
设置官吏管理;
交易有时间限制。

(2)原因: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与隋末战乱。

(3)简评:坊市制是中古社会队城市生活进行组织管理的一种基本制度;
统治阶级试图从时间和空间上严密控制城市社会生活,是集权统治在城市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在某些历史阶段坊市制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29、(1)主要背景:南北朝至唐代佛教的兴盛;
佛经翻译中的诸多困难;
许多中国僧人到西方取经的推动;
唐代佛教学派的分歧。

(2)佛教文化队魏晋隋唐书法、绘画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积极学习,消化吸收;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坚持文化的民族特性,加工、改造外来文化。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 卷三

26、(1)信息:服饰、发型富有北方游牧民族特色;
铁马鞍制作精巧,说明冶铁业和手工业发达;
绘画艺术达到了一定较高的水平。

(2)具体措施:实行南北面双轨官制。

评价:这种承认汉法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度,有利于民族融合。

(3)原因:沿用汉人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保护了先进的生产力;
辽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
燕云地区有较好的农业基础。

意义: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为以后燕云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重心奠定了基础。

27、(1)现象: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影响:造成光大农民流离失所、生活恶化,加剧了阶级矛盾。

(2)材料二现象:北宋中期兵员剧增、军费开支越来越大。材料三现象:北宋中期农民负担日益沉重。

(3)处境及根源:北宋统治集团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危机的根源在于封建制度固有的矛盾。

改革: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关系:因果关系,北宋面临的社会危机是导致这两次改革运动的原因,改革是为了摆脱社会危机,巩固封建统治。

28、(1)主要问题:理学产生的条件。关系: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2)关系:“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
“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情感:誉美。

(3)评价:朱熹博学多识,学风严谨;
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代言人;
其治学态度与学说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29、(1)不同:辛弃疾是豪放派,李清照是婉约派。共同: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2)总体特征:呈现出浓厚的忧患意识。原因:两宋长期遭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围困与进攻,被动挨打,割地求和,山河破碎。

(3)原因: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通俗文化需求的增强;
科举制废除后,知识分子阶层的加入;
民族文化和交流与融合;
对前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 卷四

26、(1)现象:康熙、乾隆时人口激增。原因:康乾时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稳定;
摊丁入亩实行,隐瞒人口现象大大减少。

(2)问题:康熙时人口和耕地的矛盾尖锐;
人口增长大大超过耕地的增长,造成“人多地少”的局面。

(3)认识:人口增长反映了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但人口过度增长又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必须实行节制人口增长和环境保护政策。

27、(1)危害:土司制度下,土司统治专制残暴;
土司各霸一方,分裂割据;
土司间争斗不断,影响了地方的安定。

(2)策略:剿抚并用,以安抚为主,对顽抗到底者坚决剿灭。

(3)主要意义:统一了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
传播了先进生产技术,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改变了当地陋规旧俗;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维护了国家统一。

28、(1)获取的信息: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手工业的进步;
商业的繁荣。

(2)情况:清朝前期江南市镇发展迅速,数量剧增。

原因:清朝前期社会稳定,农业经济繁荣;
人口增长迅速,推动了市镇的发展;
明清时期手工业发达,商业经济繁荣,推动了市镇的增多。

(3)社会现象:吴越地区恃富奢侈,享乐之风盛行。

影响:此风气,一方面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致富后沉陷于享乐消费又反过来严重影响了工商业经济的扩大再生产。

29、(1)态度:好学不倦,不读死书,注重实地考察。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2)态度:批评反对。理由:一条鞭法没有减轻农民负担,对当时好处不大,对后世有害。

(3)共同特点:实事求是、进步的反封建思想。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 卷五

26、(1)思想主张: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将保护与发展协调起来。

(2)新发展:提出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农林牧渔的大农业思想。

(3)变化:建城之初当地水草肥美,后逐渐变为沙漠。

原因:改牧业为农业;
植被破坏;
人口不断增加,过度开发。

27、(1)战国。

不同:“宰相”一般只是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事务的主要官吏。秦朝的丞相是正式官职名称,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2)共同特点: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宋代,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设立枢密使管理军事,以分割宰相的军权;
设立三司管理财政,以分割宰相的财证权。从而使宰相有职无权,成为“闲职”。

(3)主要原因: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皇权专制空前加强。

28、(1)背景:张謇通西域,打通了汉语西域的联系;
汉政府在西域的驻军屯戍为设立西域都护提供了军事保证。

(2)措施: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进行管辖;
采取藩汉分治的管理制度。

(3)管理:平定叛乱,先后打击和粉碎了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的叛乱;
设立机构,设立了伊犁将军;
设立哨卡,巡查边界;
移民屯田,开发新疆。

意义:巩固了边疆,加强了边防;
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开发,推动了新疆地区的开发,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民族间的和谐团结,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29、(1)儒家。

仁、崇尚道德、和谐、忧患意识、胸怀天下,奋发进取,力行意识、务实倾向和自强的净胜、知行合一等。

(2)儒学与日本传统思想结合,对明治维新和近代工业社会的发展,起了思想推动作用。

(3)积极接受和大力宣传西方理性主义,反对儒家学说,要求“脱亚入欧”,使经济现代化。

(4)文明的多元互补、和谐共存,有利于世界和平、人类的繁荣和进步;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以文明为纽带可以推动外交事业。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 卷六

26、(1)现象:鸦片战争后,中国关税主权被破坏,中国进一步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界碑”含义:《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胜利”含义: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

(3)积极角度:鸦片战争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

27、(1)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加强经济侵略。

(2)共同特点:首先从东南沿海进攻;
主要进攻沿海沿江主要城市;
总体目标是进攻京津地区。

理由:英法侵略者主要依靠海军,进攻沿海可发挥其优势;
进攻沿海主要城市和京津政治重心地区,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从而更快地迫使清政府屈服,实现其侵华目的和结束战争。

28、(1)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其结果是没有实现。

(2)变化:杨等领袖的革命意志逐渐衰退,生活上日益腐化;
洪秀全大兴土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

(3)历史作用: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一方面,为巩固天国政权,洪仁玕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
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为挽救统治,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开始学习西方,进行了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第一步。

29、(1)具体表现:在广东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外国书籍,使广东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积极仿制西方战船,还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

(2)欲治夷必知夷情,主张了解西方的历史、地理及科技等状况;
承认“夷之长技”,才能制夷;
要“师夷长技”为我所用,实现富国强兵。

(3)影响:鸦片战争前,清王朝闭关锁国,不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新思想引导人们“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
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对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军事向近代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 卷七

26、(1)现象:近代工业和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
通商口岸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2)现象: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原因: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西方文化也随之进入。

(3)原因:近代上海是中国工商业的中心城市;
较为完整的社会公共设施;
较为稳定的社会局面。

27、(1)特点:商业发达。新现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新特点:政府开办矿业;
使用机器生产;
外国资本进入。

(3)影响:新式矿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一方面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另一方面泽压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28、(1)异: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成员组成体现了妥协媚外特征;
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同:中日两国都没有达到通过外交实现强国的目的。

(2)差异: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
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
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
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29、(1)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2)思想主张:反对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外国侵略者。

(3)变化:由剿灭到安抚。原因:因为义和团运动发展迅猛,已非武力所能镇压;
同时也是为了让义和团去对付外国侵略者。

(4)目的: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 卷八

26、(1)第一次转变是弃医从政,原因是孙中山期望通过社会改良来挽救中国;
第二次是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原因是对清政府腐败导致加深民族危机的绝望;
第三次是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转变,原因是孙中山多次革命挫折后得到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2)愿望: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在党的领导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不断得以实现和发展。

27、(1)材料一:责任内阁制。影响: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

材料二:总统制。影响:破坏了《临时约法》规定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创造了条件。

(2)问题:社会政局动荡,民主宪政遭践踏;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遭到强烈反对。原因:封建观念根深蒂固;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基础不牢固。

(3)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反对;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28、(1)中国纺织业在1915—1922年得到迅速发展。

(2)评价:“实业救国”论的提出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在这以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一些抵制作用,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壮大。但是,“实业救国”论未能真正认清中国国情,未能认识到只有通过革命手段实现民族独立后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复兴,“实业救国”必然以失败告终。

(3)背景:一战爆发,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说明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

29、(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但但封建不够彻底,封建的君主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因此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2)彻底否定传统文化。

(3)李大钊认为传统儒学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
鲁迅认为封建礼教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正是由于材料一中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不彻底,所以才有新文化运动进行更深一步的反封建运动。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 卷九

26、(1)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主权;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惩办曹汝霖等三个卖国贼;
实现国内和平,一致对外。

(2)信息:五四运动声势浩大,弥漫全国,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国内外诸多人士均认可五四运动是人人激发爱国良知、誓死为国的运动,是追求民族自由的运动;
国内外人士均意识到,无私运动势不可挡,北京政府与西方列强应当顺应学生爱国要求。

(3)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要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等等。

27、(1)不同:梁启超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是西学东渐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宣传,并没有信仰马克思主义。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由于中国的先进分子要求探索新的革命道路,要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2)原因:以马克思主义知道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先进分子对列强失去信任,对中国向西方学习,却一直受到西方侵略与控制的社会现实产生困惑;
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先进分子带来赶超西方的希望;
十月革命后的俄对中国的友好态度;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有利于中国先进分子正确认识与解决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问题。

28、(1)不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认为中国的民权保障通过五权分立来完成;
二欧美民权思想多是通过三权分立来保障民权。

(2)没有建立真正能够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的制度;
也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民生问题。

(3)孙仲上这一做法表明他接受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政策,推动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29、(1)从革命开始到辛亥革命钱,主要以推翻清政府为革命目标;
中华革命党时期,领导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后来又领导了反北洋军阀的革命斗争。

(2)“政策之毁弃”的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抛弃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权。

(3)变化:先联合反清的政党,后联合苏联、中共和工农。原因: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孙中山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挫折和国民党的堕落;
新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孙中山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深入和革命主张的变化。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 卷十

26、(1)态度:支持湖南的农民运动。历史背景:过去农民长期被地主阶级残酷压迫,希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翻身做主。

(2)原因:农业歉收;
地主加强剥削;
政府维护地主利益镇压农民。结局:政府允许农民延迟交租,并在租额上作了有限的让步。政策:国民党代表地主阶级利益镇压农民,共产党支持农民反抗地主阶级压迫的斗争。

27、(1)背景:当时中国处于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封建统治时期。解决问题:分清我国革命中敌我问题。

(2)《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针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而写的。他从中国实际出发,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创造性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判断:中国内部不团结,存在内战的危险。对策:团结各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物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并进行民主改革。

28、(1)主要特点:美国在抗战中经济实力最强,是反法西斯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德国外,其他国家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法国在二战中战败,国力有限。

(2)经过长期的抗日战争,中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蒋介石为了发动内战,需要美国的援助。帮助蒋介石发动内战,维护在中国的侵略利益。

(3)特点: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逐步形成了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在对国民政府的控制中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在中国居主导地位。

29、(1)原因:瑞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红色根据地壮大。

延安----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重心转移到此。

(2)主要原因:北京历史悠久,城市保护完好;
中共领导人和民主人士的要求;
定都北京受国际形势的影响;
北京作为首都,在地理上容易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

(3)反映的主要信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
党内右倾、“左”倾错误带来惨痛教训;
中共不断走向成熟;
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 卷十一

26、(1)马歇尔:蒋介石错误判断美国偏袒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还认为苏联更是以结盟的方式支持中国共产党。杜鲁门:蒋介石以独裁专制手段治理国家。

(2)不同:1946年政协会议有国民党主导,经过共产党与民主势力的努力,通过了民主建国的原则被国民党抛弃;
1949年的新政协会议由中国共产党主导,各民主党派共同参与建设新中国政治体制。

同:两次政协会议在组成成分上都体现了民主性。

27、(1)分歧:部分受苏联影响较大的成员到上海从事地下活动;
而毛泽东等人到农村去发动农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2)含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议题:讨论农村中普遍存在的产品分配问题。特点:毛泽东的革命和建设活动是建立在对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8、(1)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原因: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中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举措;
借鉴苏联的建设经验;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重工业。

(2)主题:社会主义假设中的挫折与失误。原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影响: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造成1959---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

(3)政治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经济(或物质)方面: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过敏经济体系;
科技(或技术)方面: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29、(1)现象:1967---196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总收入持续下降。原因:“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工厂停工。

(2)原因:前者是“九一三”事件后,周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积极解放老干部,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后者是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思想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总而言之是抵制“左”倾错误的结果。

(3)政治上的不稳定破坏了经济的发展。

(4)认识:安定的政治局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防止出现类似“文革”的错误。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 卷十二

26、(1)问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弱。原因:集体化解散,小农经济各自为政。

(2)现象:单纯从事农业的农民收入远远低于工人。结果:这导致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

(3)评价:家庭个体经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为国家工业建设提供了支持;
但是个体农业经济存在规模小的劣势,不利于农业生产力了进一步发展。

27、(1)工作重点:经济建设。依据: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坚持了“生产力标准”论,体现了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把生产力标准语人民利益的标准统一起来了,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有关思想。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是邓小平反复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而作出的主要结论。

(3)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就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坚持以人为本,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协调发展;
统筹兼顾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调动各方面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28、(1)认识:格兰德尼的讲话说明海外有些专家能够依据事实,客观地评价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现状,同事也说明了我国的民族政策的开明的,有利于各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2)原因: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
正确的民族原则指引方向;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保障;
跨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巨大推动;
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影响:各民族正在实现“共同富裕”,提高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稳定了祖国的边疆;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9、(1)阻扰的原因:冷战格局下,中国受到美国封锁、孤立;
美国敌视新中国,支持蒋介石集团。重返的因素: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新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

(2)认识:从历史和现实看,两国友好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人民的生活,也有利于共同解决国际争端和维护世界和平,而两国摩擦甚至敌对会恶化两国关系。原因: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美国从自己的经济和安全利益考虑,需要借助于中国巨大市场潜力和国际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等等。

(3)取决于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家利益。前景:中美之间机遇和困难俱在,总趋势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 卷十三

26、(1)西方传教士、一些与外国社会有所接触的中国人。

(2)影响:一方面其部分主张被一些知识分子所接受,出现主张制度变革的早期维新派;
另一方面,这些主张又没有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3)关系: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为先进分子接受西方的先进思想创造了条件;
洋务运动的挫折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对西方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阻碍了西学政治思想的传播。

27、(1)态度:陈独秀当时追求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以为凭借民主与科学就能够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
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视为民主与科学传播的主要障碍。

(2)原因:中国先进分子运用西方文化拯救中国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人们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反思;
俄国十月革命展示了一种与传统西方文化不同的新文化。

(3)认识:新文化运动追求的是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28、(1)目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和统一中国;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

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国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发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共同进行了八年的艰苦抗战,打败了日本法西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2)史学观点:材料一主要运用了现代化史观,材料二主要运用了全球史观。

(3)后果:第一次分裂导致1927---1936年国共十年对峙,日本乘机逐步扩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第二次分裂导致1945---1949国共内战,造成海峡两岸的分治。

认识:国共两党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两党合作则两利,促进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斗则两伤,阻碍中华民族向前发展;
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应该团结起来,共同面对目前挑战,实现中华民族大复兴。

29、(1)图一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图二明确提出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

(2)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从理论上解决了如何判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问题。意义:它促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到了一个新阶段。

(3)思想内涵:实事求是。共同因素: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创新的产物;
吸取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借鉴了外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