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门诊输液室72例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对策:输液时扎针手法图解
 

门诊输液室72例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对策:输液时扎针手法图解

发布时间:2019-07-19 04:04:56 影响了:

  摘要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对策略。方法:对门诊输液室发生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女性患者占5139%,略多于男性患者;以抗感染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为主共有59例(8194%),其中又以青霉素类为主共26例(3611%),其他抗感染药物依次为头孢类19例(2639%),喹诺酮类8例(1111%),其他6例(833)。中草药注射液及其他类静脉注射药物分别为8例(1111%)和5例(694%)。结论:对于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要严格控制药物的应用和剂量的选择,同时在输注时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及做好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药物的不良反应
  随着临床门诊用药种类、剂型的逐年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对药物的安全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可以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1]。笔者分析门诊输液室发生的72例静脉输液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2011年门诊输液室共发生静脉输液不良反应72例。
  方法:对72例发生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药物的种类、不良反应影响的器官或系统、患者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
  患者的基本情况:72例患者,男35例(4861%),女37例(5139%);年龄1~78岁,其中<18岁5例(694%),18~60岁25例(3472%),≥60岁42例(5833%)。
  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72例患者中,以抗感染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为主共59例患者(8194%)。其中又以青霉素类为主共26例(3611%),药物种类青霉素20例,阿莫西林2例,苯唑青霉素1例,哌拉西林1例,氯唑西林1例;其他抗感染药物依次为头孢类19例(2639%),药物种类头孢哌酮12例,头孢曲松3例,头孢噻肟钠3例,头孢吡肟1例;喹诺酮类8例(1111%),药物种类左氧氟沙星3例,氟罗沙星3例,依诺沙星2例;其他6例(833%),药物种类阿奇霉素3例,克林霉素2例,氨曲南1例。中草药注射液8例(1111%),药物种类细辛脑2例,血塞通2例,葛根素2例,穿琥宁1例,参麦1例;其他类静脉注射药物5例(694%),药物种类氨茶碱2例,硝酸甘油2例,前列腺素E 1例。
  影响的器官与临床表现:以局部及全身的皮疹、瘙痒和面色潮红为主要症状的皮肤及附件受到影响18例(250%);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消化系统受到影响9例(125%);以头痛、头晕、烦躁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系统受到影响10例(139%);以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呼吸系统受到影响10例(139%);以心悸、血压升高、胸闷为主要症状的循环系统受到影响13例(181%);以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休克、心脏骤停为主要症状的全身性影响12例(167%)。
  对策
  注射时:静脉注射时应选择使用合适的针头、针管。针头及留置导管的直径以穿刺血管直径的1/3为最适合。穿刺部位应尽量选择上肢静脉。在进行穿刺留置导管时,留置导管内的针头不宜太锐利,用柔软的导丝一端送入,如果穿刺受阻,要将导管与穿刺针一同撤出。注射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多次穿刺带来的刺激。当进行高浓度或高刺激性注射液注射时,选择比较粗大的静脉,或者进行深静脉置管[2]。
  注射结束时:当输液结束后,先用无菌棉球轻轻放在穿刺点上,待拔出针头后再进行加压止血,以防加压时进行拔针而损伤血管。
  留置导管时:在一般情况下,采用无菌的肝素加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从导管再次注射时,先进行抽回液试验,将抽回液弃除后,再进行药物的注射。
  过滤注射器的应用:应用带有微型过滤器的输器可以有效的祛除大部分的细菌及霉菌。但输注速度较慢,不适用于混悬液或乳剂的输注。在加药的过程中,还应避免瓶盖上的橡皮微粒被带入药液之中。
  无菌操作:在加药的过程中要严格按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操作。加药前先检查溶液瓶的密闭性及完好性。尽量不要从输液管采用针刺进行加药,应从专门的留置管进行加药。加药时注意检查药品的有效期、批号、外观等,防止加入过期或污染的药物。
  药物的配伍:在溶液中加入任何药物都应该考虑有无配伍禁忌,包括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pH值是否一致等。应确保所加入的药物都能保持自己的药理特性,不受其他药物的影响。
  药物的用量:为了确保药物输注的安全,应当选择药物的剂量下限为加药标准,尽量在一次输液时输注尽量少种类的药物。在抽取药物时要更换针头,尽量不用同一注射针头进行不同高浓度药物的抽取,因为药物在高浓度时更宜发生配伍反应[3]。
  讨论
  本组研究中,72例患者在发生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时,全部立即停止原药物的输注,并同时进行抗过敏及对症处理。全部患者在治疗不良反应后均痊愈出院。
  本组研究中,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并且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占5833%。说明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可能的原因是老年患者自身的各项生理机能较差,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也较差,用正常的给药剂量常常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增加。并且,老年
  患者一般同时具有多种疾病,往往需要同时输注多种药物,增加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率,也导致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增加[4]。
  本研究中,发生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药物是抗感染率药物,占8194%。其中又以青霉素类为主共26例(3611%),其他抗感染药物依次为头孢类19例(2639%),喹诺酮类8例(1111%),其他6例(833%)。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抗感染类药物,因此在门诊的使用量非常大,并且目前抗感染药物滥用的情况也很多,使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增加[5]。
  综上所述,对于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要严格控制药物的应用和剂量的选择,同时在输注时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及做好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成春,吴月桂,吕伟伟.我院119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29):2294-2295.
  2丁海燕,王浩.药物不良反应587例监测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2009,4(7):526.
  3张华金,李智,李娜.药物不良反应271例分析[J].中国医药,2011,6(1):121-122.
  4王云飞.老年人易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处理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4):92.
  5肖律,钟强,谢娇,等.38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27(2):18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