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精卫填海的资料 精卫填海补课资料
 

精卫填海的资料 精卫填海补课资料

发布时间:2019-07-21 09:41:10 影响了:

精卫填海

【史载原文】:

《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注:《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书中关于山怪、水怪的记载内容非常丰富,

如,九尾狐:兽,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蛊雕:兽,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橐[tuó]:鸟,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

无肠(国):人,在深目东,其为人长而无肠。

誓鸟一——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誓鸟,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一生只为填海这一件事劳碌,至死不渝。

【成语释义】: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阅读体会】

夸父逐日

【史籍原载】《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成语释义】:夸父拚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探讨】夸父为何要去追赶太阳?

共工怒触不周山

【史籍原载】:

昔者,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维:大绳子)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注:选自《淮南子•天文》。《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

【神话】:

据传,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聪明敏慧,有智谋,他统治的地盘很大,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认为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

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定决心。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短文理解】:

(1)“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2)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比较学习】

(1)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2)《夸父追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两篇神话体现了古代先民怎样的精神?

【诗歌鉴赏】:

《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 古诗大意:

◇ 赏析(从诗歌的典故琢磨诗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