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范文 > 教案下载 >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汇总三篇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汇总三篇

发布时间:2021-11-02 15:57:57 影响了:

  教案不仅能反映教师的教学功底,而且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是教师教学准备情况和整体教学水平的一个比较全面的综合的外观。下面是职场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教案范文汇总三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汇总
  
  《沁园春·长沙》教案
  
  一、教学设想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抓住关健词语,理清思路
  
  3、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二、教学过程(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1、简介词的有关知识
  
  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 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 牌,长沙是标题。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3、介绍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 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 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
  
  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 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4、指导朗读听录音朗读→学生诵读→教师指正。
  
  诵读提示:“看”、“忆”都是领字,读时两字后要稍作停顿,以突出它们的作用。看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忆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舸gě怅chàng寥liáo廓kò遒qiú遏â
  
  5、教读词的上阙:
  
  a)词上阙的分析:
  
  上阙开头三句为“起句”,中间七句叫“铺叙”,最后三句叫“煞尾”或“小结”;下阙开头两句称“过变”或“换头”,下七句是“铺叙”,最后三句是“煞尾”。这首词以“长沙”为题,不妨看成一篇记游之作,那么作者是如何记游的呢?
  
  b)教师范读前三句——“起句”:
  
  (1)、问:作者在这里向我们交代了此游的哪些情况?
  
  答:时间:深秋;
  
  地点:橘子洲头;
  
  游者:独。
  
  (2)教师点拨:前三句的词序和同一般词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学生调整语序,说出大意。
  
  其正常顺序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其大意为:在深秋时节,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流北去(心头翻腾着无 尽的遐想)。
  
  板书:独立寒秋图:点明时间、地点、环境
  
  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3、教读中间七句——铺叙
  
  1、诗人看到了什么?“看”字统领到哪一句?(中间七句)
  
  2、作者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来写?(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物,由点到面)
  
  3、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远眺:群山→山红林染如画;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
  
  近观:江中→水碧船急驶俯视:水底→鱼儿轻快畅游。
  
  4、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明确: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5、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6、此时,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7、词的寒秋景物有无过去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明确:无。原因在于词中的秋是活泼的、美好的。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也在描绘中蕴涵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学生默读这七句,并想象作者描绘的图景,配合展示多媒体图片
  
  D、通过对本段所写秋景和古人笔下秋景不同情调的对比,使学生了解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比较:古人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景描写,萧瑟惨淡,情调悲凉低沉。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则生机盎然。
  
  小结:“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秋景,实乃作者博大的心胸,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的体现。
  
  c)教读最后三句——“煞尾”
  
  (1)、指名说出大意:
  
  面对广阔的宇宙,作者深深思索,向苍茫的大地发问,这一切升沉究竟由谁主宰呢?
  
  (2)、教师小结:
  
  这是作者由观览景物进入理性的思考,是“独立”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满怀革命理想,充满必胜信念的革命家向旧社会,旧秩序的挑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片中,作者记游、写景、思索,面对生机盎然的秋景生发出慷慨激昂的情感,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作者则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并含蓄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二、阅读“起句”:
  
  1、指名朗读;
  
  2、将这两句恢复成正常的语序。(提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曾携百侣来游。)
  
  3、小结:这两名是作者总写过去的日子。
  
  四、阅读铺叙:
  
  1、导入:、
  
  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青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
  
  放投影片,补充事实,印证词意: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a.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b.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c.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
  
  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这首词用诗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讨论:
  
  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
  
  明确:忆的是
  
  3、总结:这七句是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分写。
  
  五、阅读煞尾:
  
  1、指名说出结尾三句的意思:还记得吗?我们当年曾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激起的浪头阻止了飞快行驶的船只!(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浪头阻止了飞快行驶的船只的时候,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
  
  词注释: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寒秋,指深秋有寒意,也可理解为处境险恶。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 丽的秋景图。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升空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 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 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大意是: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峰岁月稠。
  
  大意是:就在这橘子洲上,曾经和许多革命战友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这里,诗人从上片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大意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 放,敢说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谈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讨恶扬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 的。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 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汇总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
  
  1、曳(yè):拖着。
  
  2、数(cù) :密。
  
  3、罟(gǔ):网。
  
  4、洿(wū) :洼地积水,池塘。
  
  5、鳖(biē):团鱼,俗称王八。
  
  6、彘(zhì) :猪。
  
  7、悌(tì):敬爱兄长。
  
  8、莩(piǎo) :饿死的人。
  
  三、《孟子》简介
  
  参看课文。
  
  四、解题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词语看似浅易,内涵却很艰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中多次论及仁政的有关问题。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实质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国力。
  
  五、课文串讲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对于国家(总算是)了啦。河内遇到饥荒,
  
  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重点在后一个。
  
  2、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迁移。
  
  粟:小米,指谷类。
  
  亦:也是。
  
  其:代河东。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无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这是什么原因呢无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战:喜欢打仗。
  
  以……喻:用……来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则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
  
  填:拟声词。
  
  鼓:名作动。
  
  之:助词,无义。
  
  兵:武器。
  
  刃:刀锋,借代。
  
  兵刃:同义复词。
  
  弃甲曳兵而走:抛弃铠甲拖着兵器。
  
  或:有的凭(自己)耻笑 。
  
  而:表修饰。
  
  百步:数量词活用作动词,跑了百步。
  
  而后:然后。
  
  6、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那只不过没有(跑)。
  
  直:只是,不过。
  
  7、“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之民)也。
  
  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
  
  无:同毋,不要。
  
  之;取独。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话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迁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违:违背。
  
  谷:粮食。
  
  数罟:细网。
  
  入洿池:进入池塘。
  
  胜:尽。
  
  9、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以:按。
  
  时:时令。
  
  10、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撼也。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而:表承接。
  
  11、王道之始也。
  
  之始:这就是……开端。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5─7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5自然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撼”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面三组排比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多加”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动词,种植。
  
  之:助词,无义。
  
  衣:穿。
  
  帛:丝织品。
  
  豚:小猪。
  
  彘:猪。
  
  1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畜:畜养。
  
  无:通毋,不要。
  
  失:错过。
  
  时:时机。
  
  其:代鸡、豚、狗、彘。
  
  夺:耽误。
  
  1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时:农时。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谨慎。
  
  庠序:古代指学校。
  
  教:教化。
  
  申:反复讲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爱兄长。
  
  义:道理。
  
  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颁同斑。
  
  颁白:头发花白。
  
  负:背着东西。
  
  戴:顶着东西。
  
  黎民:老百姓。
  
  王:名作动,称王。
  
  未之有: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后置。
  
  6自然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比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种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相呼应。
  
  1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约束
  
  涂:同途,道路。
  
  莩:饿死的人。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8、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则:表转折。
  
  岁:年成。
  
  1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何异:什么不同。
  
  于:与。
  
  2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咎。
  
  斯:那么。
  
  至:到,这里指归顺。
  
  7自然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仪,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断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志法:
  
  即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跳过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后,再根据上下文,假设一种解释,有时甚至可以猜测,这种方法,叫做“以意逆志”,“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谨庠序”,就可利用这种方法。
  
  2、利用对偶、排比、互文等方法进行推断:
  
  如本文的“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可以根据“斧斤”句推断“数罟”句的句意。
  
  3、根据上下思路和逻辑关系推断: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据上文“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来推断。
  
  七、作业。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汇总
  
  《再别康桥》教案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特点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优秀诗篇是高中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再别康桥》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又契合了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2.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本文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独特意象和意境,学习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热情;掌握背诵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感知《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涌动着的激情,把握主题,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
  
  说教法
  
  高中语文新课标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1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2问答欣赏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对《再别康桥》中康桥美景的赏析和意象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画面美,从而受到审美的体验
  
  3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对《再别康桥》情感和主题的探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说学法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重要得多1.联想鉴别、协作探究徐志摩是现代诗坛独具魅力的诗人,单凭一首诗是很难“窥一斑而知全豹”为更好地培养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鉴别能力,我们引入联想比较法学生可课外查寻有关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和课文进行比较,另外可以引导喜爱徐志摩的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诗并作进一步深人钻研
  
  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指导学,为了学,服务于学”的指导思想,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步骤来达到教学目的:
  
  1.导入新课
  
  首先,播放黄磊演唱的歌曲《再别康桥》,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使学生进入到情景之中其次,我借用课件展示徐志摩的简要情况和剑桥大学校园的图片,即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让学生从视觉上对课文有一定的感知,帮助理解诗人的“康桥情结”再次,用多媒体以文字形式展示时代背景因为每个诗人都是独特的,每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及个性特点对诗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适当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这样的导入课文,自然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2.诗意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再欣赏配乐朗诵《再别康桥》,能让学生从中找出差距然后教师范读,并进行诵读指导(注意音节、重音、基调)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感受到诗歌的音乐魅力
  
  3.激发想象,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首先把全诗分成七幅画面,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与诗歌每一幅画面相配的优美图片,并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找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亮点,关键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受到审美的熏陶
  
  4.比较阅读,体会建筑美
  
  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新格律诗的建筑美,我选取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格律诗《望洞庭》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新格律诗的结构特点: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建筑美
  
  5.整体感知诗歌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格调
  
  自古以来,离别总免不了沉重的愁绪,我从中国诗词中找了几个写黯然销魂的离别的诗句,拿来与《再别康桥》比较一下:(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通过比较是学生深入体会到《再别康桥》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透露出轻快的情调,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这首诗有几分无奈,又有几分洒脱的基调
  
  6.迁移应用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月诗派是新诗史上极为重视形式美的一个流派通过学习《再别康桥》,可以从中体会到新诗的“三美”,即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也使学生对诗词格律的认识有了更多的了解为了拓展学生的艺术灵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再用多媒体展示徐志摩的另外两首诗《偶然》和《沙扬娜拉》,感受新诗的特点和“三美”,并留课下作业:根据对《再别康桥》三美的分析,试分析这两首诗中的“三美”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